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52節(jié):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qū)力(2)

  其一,當(dāng)時的貴霜王朝在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的統(tǒng)治下國勢強大,一度擴張到蔥嶺以東,西域各國不得不紛紛派遣人質(zhì)以示友好,是整個西域的潛在威脅;

  其二,從政治上看,東漢建國后政治重心東移,對西域的控制和擴張遠不及西漢,更多的是采取外交等派遣使者的方式來維持西域和平,而迦膩色迦王很可能也派出使者前往東漢;

  其三,從國力上看,東漢和貴霜王朝在外交地位大致對等,存在交換人質(zhì)的可能;

  其四,伽藍意為洛陽,而洛陽正是當(dāng)時東漢王朝的都城,也是王子離開前生活的地方。

  在這幾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這位東漢王子來到了貴霜國。不過他的人質(zhì)生活卻不像秦始皇在趙國時那般悲慘,據(jù)《大唐西域記》記載:

  "迦膩色迦既得質(zhì)子,特加禮命,寒暑改館,冬居印度諸國,夏還迦畢試國,春秋止犍陀羅國,故質(zhì)子三時住處,各建伽藍。"

  意思是說:迦膩色迦王迎來這位漢朝的質(zhì)子后,給了他特別的禮遇,冬天請他前往溫暖的印度去避寒,夏天再把他請回地處雪山之中的迦畢試國來避暑;到了春秋天,就把他送去犍陀羅國享受鮮花,每到一處,都會為他修建伽藍居住。位于迦畢試王城的洛陽寺,應(yīng)該就是由質(zhì)子夏季避暑的別墅所改建。

  迦膩色迦王,貴霜王朝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王(約公元78~120年)。在他的治理下,貴霜國占領(lǐng)了北印度全境,其勢力西達咸海,東抵蔥嶺,南及頻陀山脈、印度河流域,北望中亞,定都布路沙布邏城(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地區(qū)),創(chuàng)建了自阿育王以后最強大的印度大帝國。迦膩色迦王信奉佛教、極力保護佛典,加上他開疆拓土,開啟了東西方文明的要道,使得佛教在各民族間迅速傳播,促進了大乘經(jīng)典的編纂,這也就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經(jīng)典結(jié)集。迦膩色迦王也因此與阿育王并稱印度佛教史上的二大轉(zhuǎn)輪圣王。

  迦膩色迦王還建造了許多佛塔,據(jù)《法顯傳》、《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迦膩色迦王曾在都城郊外建造了雀離大塔與迦膩色迦伽藍。雀離大塔位在布路沙布邏城的東南七、八里處,塔高四十余丈,眾寶裝飾,壯麗威嚴,改變了原來的覆缽式結(jié)構(gòu),創(chuàng)建了五層樓式的佛塔,是法顯所見最為壯觀的一座佛塔。迦膩色迦僧伽藍則建在雀離大塔西面,到玄奘西行時已成廢墟。

  然而當(dāng)玄奘來到"洛陽寺"的時候,看到得卻是另一番景象:寺廟殘破不堪、院內(nèi)雜草叢生,就連佛像都有脫落和毀壞。如此重要的一座寺廟,為何在幾百年間得不到修繕呢?

  原來,質(zhì)子在世時就居住在這里(當(dāng)時可能還是別墅),他也是一個信佛之人,因此在旁邊的山上鑿了不少石室作為自己打坐修佛的地方。我們知道,佛教是在東漢初年(漢明帝時)才傳入中原,并且留下了著名的"白馬馱經(jīng)"的故事,洛陽白馬寺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這位王子很可能在離開洛陽之前就已信奉佛教,本身就希望能夠前往當(dāng)時佛學(xué)最為昌盛的印度求學(xué),這才被東漢朝廷以"人質(zhì)"的形式派往貴霜國,而不是中原王朝慣用的公主和親。

  白馬馱經(jīng)與質(zhì)子?xùn)|來,這可以說是中國與印度最早的佛學(xué)交流,也見證了中印友好往來的一段佳話。

  相傳在這幾間石室里藏有大量珠寶,旁邊墻上還刻有銘文、繪有壁畫,如果有人前來盜取珠寶,墻上的銘文和壁畫上的藥叉就會發(fā)出各種聲音,變出各種恐怖的形象來嚇阻他們。關(guān)于寶藏的另一個說法是,質(zhì)子在寺廟建造的時候就預(yù)先在東門外的一座佛像腳下埋藏了很多財寶金錢,在自己去世或回國后可以用來修繕?biāo)聫R,這在當(dāng)?shù)厥且粋眾人皆知的秘密。

  有個貴族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幾次三番帶兵前來,想要從神像腳下挖掘?qū)毑,但是每次開挖,附近就會地動山搖,神像頭上的那只鸚鵡像還會張開翅膀發(fā)出非常凄厲恐怖的叫聲,硬是把這些居心不良之人嚇得難以得逞。不僅如此,就連廟里的僧人想要動用這批珠寶來修繕損毀的佛像,也會發(fā)生之前那樣的狀況,久而久之,"洛陽寺"便逐漸破敗,成了玄奘看到的這個樣子。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