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十七)為什么佛要問‘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十七)為什么佛要問‘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我想請各位觀想你正參加佛陀的金剛法會,千二百五十大比丘都在座,釋迦牟尼佛正問你:‘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你將如何回答?現(xiàn)在讓我們研究一下當(dāng)時的背景,悉達多太子出家苦修,然后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依一般人的觀點來講,佛是得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而成佛;佛又正在對我們說法,所以這個答案似乎應(yīng)該是肯定的?墒窃诜鹜拥膯柧渲杏玫氖‘如來’,而如來是法身佛,前面佛已明白指出,法身佛是沒有身相的,如果連身相都沒有,又怎能說是如來得法及說法呢?所以答案又似乎應(yīng)該是否定的。你們想這個分析對不對?

  現(xiàn)在請問你,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呢?還是否定的?或者是學(xué)維摩詰居士的默然不答?默然不答又似乎太不恭敬佛了。我好像聽到有人在說‘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有這種想法的人,智慧可就不小了。

  我們且看須菩提是怎么回答世尊的,須菩提說:‘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各位請細(xì)心體會一下,須菩提這個回答可謂智慧高超!須菩提尚未成佛,他怎可自作聰明的說,如來是得法呢,還是沒得法;如來是在說法呢,還是沒說法,F(xiàn)在他說:‘如我解佛所說義’,將責(zé)任往老師身上推,說這是我了解你佛所講的道理,如此一來,說對了固然很好,說錯了頂多是誤解你老師的教理罷了。再看,須菩提根本沒有正面答覆佛的問題,他沒有答覆如來是不是有法可得,也沒有答覆如來是不是在說法或有法可說。他的答案是將法的觀念根本推翻,法既不能說有,也就無所謂得法及說法了。所以他說,沒有一個一定的法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為什么呢?須菩提他自己解釋說,如果如來有所說法,這所說的法,應(yīng)該都是不可取,因為一取即著相;也都不可說,一說即著言語相。所以如來所說的法,是非有也非無,即非法非非法。最后他再加上一個注解,為什么我這么講呢?因為一切圣賢都是修非有非無的無為法而逐步在差別相中達到圓滿無差別的佛地。各位你看須菩提的回答,是不是十分圓妙?各位,看《金剛經(jīng)》的敘述佛與須菩提的對話,真可謂意味無窮,愈研究愈可以發(fā)現(xiàn)此中的涵義。

  下面的一段經(jīng)文,是佛陀對須菩提這番話的贊許。至此為止,《金剛經(jīng)》的主要教義,在佛與須菩提的對話中已充分的發(fā)揮了,所以佛下了一個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是:‘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jīng)出。’說明受持《金剛經(jīng)》的福德是不可思議的,這對我們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我想沒有其他的詞句能比‘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jīng)出’來得更明白,更貼切的說明《金剛經(jīng)》的重要了。

  上面這段經(jīng)文是緊接著佛陀的兩次發(fā)問;第一次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第二次是問‘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第一次是問佛相,第二次是問法相。兩次的結(jié)論是:凡是我們凡夫心中所有的佛相及法相,都是虛幻的,都是人依五官的感覺加上腦筋的作用所生起的虛妄幻象,所以佛總結(jié)說:‘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換句話說,這種佛及法的觀念,都是虛妄,佛及法都是人定的假名。講到這里,相信各位已經(jīng)明白,雖然佛及法都是虛妄,都是假名,但我們非全心全意地禮敬諸佛、勤修佛法不可,為什么呢?因為佛就像是大海中的燈塔,法是渡海的船。請問如果你在大海中航行,你可以不依靠燈塔的光,不依賴渡海的船,而可以順利地到達彼岸嗎?更何況你還在海的此岸,正欲渡向彼岸哩!須知生死大海固是虛妄,可是你也是虛妄的,以虛妄的你,要渡虛妄的大海,你又怎能不依賴虛妄的船只,虛妄的燈塔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這如幻如夢的世界中,各位要勤修如夢如幻的善法,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此之謂‘如如不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