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yán)經(jīng)

《楞嚴(yán)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yán)經(jīng)》、《首楞嚴(yán)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第九卷 第二十七章 圓通本根 聲色香味觸法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解 第九卷 第二十七章 圓通本根 聲色香味觸法

  內(nèi)容提要:

  世尊請在座的大菩薩大阿羅漢介紹各自從何悟入圓通。本章六位菩薩、阿羅漢做了介紹。

  憍陳那五比丘悟明四諦,音聲為上。優(yōu)波尼沙陀悟色虛妄,色因為上。香嚴(yán)童子觀香虛妄,香嚴(yán)為上。藥王、藥上二位法王子因味覺明,味因為上。跋陀婆羅和他的十六同伴觀無所有,觸因為上。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諸法空寂,法因為上。

  原文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

  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fù)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dá)圓通本根。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yù)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fù)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yán),成就如來最后開示。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1。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xué)。吾今問汝,最初發(fā)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提。

  【注】

  1退藏密機,冀佛冥授端身正坐,閉口不言,意念不隨塵逐妄,身口意三業(yè)清凈,密而不漏,便是退藏密機。自古傳法三種途徑,下士形傳,中士口傳,上士心傳。這里說的冥授即是心傳

  白話解

  阿難及大眾蒙佛開示,智慧揮發(fā),疑惑消除,漸覺圓通。

  大眾同時合掌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們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知道了六解一亡的意義,但仍未通達(dá)圓通本根。

  世尊!我們飄零無所歸,長期孤但流落。何幸值佛教誨,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如果因此成道機緣,受佛密言意旨,還同本來一樣,則同未聞無異。懇請如來垂大慈悲,惠賜秘密嚴(yán)旨,讓我們成就如來最后開示。”

  說完這話,五體投地,息慮凝神,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這時,世尊對座中諸大菩薩及無漏阿羅漢說:“你們諸位大菩薩,諸位阿羅漢,在我法中,成了無學(xué)。我今問你,最初發(fā)心,從十八界哪一界悟得圓通,從什么方便進入三摩提?”

  一悟明四諦音聲為上

  原文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于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于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白話解

  憍陳那五比丘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在鹿苑和雞園,見如來最初成道。佛為我們說法,我從佛說的法音中悟明四諦。佛提出問題讓眾比丘解答,我答得好,佛贊我妙音密圓。我從音聲入手證得阿羅漢。佛問從何悟得圓通,依我所證,音聲為上。”

  二悟色虛妄色因為上

  原文

  優(yōu)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凈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凈白骨微塵,歸于虛空?丈䶮o,成無學(xué)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亓暝唬簝(yōu)波尼沙陀,此翻近少,亦云塵性,為微塵是色之少分也。因塵悟解,故得此名。)

  白話解

  優(yōu)波尼沙陀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我亦見佛最初成道。我觀不凈相,厭我色身不凈,從而悟得色性虛妄。不凈色身終將化成白骨,化成微塵,歸于虛空,空色無二。我從此修成無學(xué),佛贊我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入手證得阿羅漢,佛問從何悟得圓通,依我所證,色因為上。”

  三觀香虛妄香嚴(yán)為上

  原文

  香嚴(yán)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fā)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yán)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yán),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yán)為上。

  白話解

  香嚴(yán)童子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如來教我諦觀種種有為相,我辭佛到清凈的齋舍靜坐,聞到比丘們焚檀香的氣味,這香氣靜靜人我鼻中,我觀察這香氣,非從木來,非是空出,非煙火生,去無所著,來無所從。我意念頓消,修得無漏。如來賜我名號,稱為香嚴(yán)。贊我塵氣頓消,妙香密圓。我從香嚴(yán)入手證阿羅漢,佛問從何悟得圓通,依我所證,香嚴(yán)為上。”

  四因味覺明味因為上

  原文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1,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醫(y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shù)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于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注】

  1梵天在色界修行初禪天境界,稱為梵天。

  白話解

  藥王、藥上二位法王子領(lǐng)著會中五百梵天,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我無始劫為世良醫(yī),口中嘗過這娑婆世界的草木金石,計有十萬八千種。甘辛酸苦咸淡,種種味道,如何和合,如何變化,性寒性熱,有毒無毒,我無不知曉。奉事如來,我了知味性,非空非有,身心與味性,非即非離。我以辨味因緣,得到開悟。蒙如來賜我兄弟名號,稱為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如今在這會中為法王子。我們因味覺明,登上菩薩位。佛問從何悟得圓通,依我所證,味因為上。”

  五觀無所有觸因為上

  原文

  跋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1,聞法出家。于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xí)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xué)。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注】

  1威音王佛傳說威音王佛是最古的佛。禪宗把未起念慮之前的清凈心,比喻為威音王佛。

  白話解

  跋陀婆羅和他的十六同伴,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們從前在威音王佛處聞法出家。在僧人沐浴之時,循例入浴,忽然悟得,這水既不洗塵,亦不洗體。水與體間,安然無礙,至今不忘。乃至現(xiàn)在從佛出家,修得無學(xué)。威音王佛賜我名跋陀婆羅,我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從何悟得圓通,依我所證,觸因為上。”

  六諸法空寂法因為上

  原文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1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xué)。佛滅度后,供養(yǎng)舍利,然燈續(xù)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fā)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于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注】

  1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摩訶迦葉即大迦葉,原是王舍城婆羅門大富長者之子,皈依佛后證得阿羅漢,在靈山法會上佛拈花示眾,眾弟子不解其意,大迦葉破顏微笑,佛乃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于大迦葉。大迦葉及其妻妾出家后都修得紫金光聚,紫金光比丘尼,即大迦葉在家時的妻妾。

  白話解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很久很久以前,這世界中有佛出世,佛名日月燈,我有幸親近日月燈佛修學(xué)正法。佛滅度后,我供奉佛舍利,點燈照明,以紫光金涂繪佛形象。自那以后,世世生生,常得圓滿紫金光聚我身。這些紫金光比丘尼,是我的眷屬,同時發(fā)心。我觀世間六塵,時刻變壞。在離塵空寂中修行,滅盡煩惱。在彈指間,身心能度百千劫。我觀諸法空寂,成羅漢。世尊贊我最善離塵,妙法開明,消滅一切煩惱。佛問從何悟得圓通,依我所證,法因為上。”

 。ㄓ^輝按:“法因為上”一段,原在卷第十,為了照顧內(nèi)容的完整性,移到此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