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圣嚴法師:六祖壇經(jīng)的思想
一、前言
從傳統(tǒng)的觀點和信仰來說,《六祖壇經(jīng)》是禪宗的第六祖惠能大師(紀元六三八年~七一三年)所說,但自從敦煌本的《壇經(jīng)》出現(xiàn)之後,日本和中國的學術(shù)界對於《壇經(jīng)》的作者產(chǎn)生了爭論----究竟是出於六祖惠能的思想,還是出於神會(紀元六六八年~七六○年)偽造?本文不擬討論這些問題,而只討論其思想內(nèi)容。《壇經(jīng)》收在大正大藏經(jīng)第四十八卷的有兩種。第一種叫《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通常被稱為《敦煌出土六祖壇經(jīng)》;第二種叫《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是中國通用且流傳最廣的一種,乃元朝至元年間比丘宗寶所編,而敦煌本《壇經(jīng)》是由六祖的弟子法海所輯。看起來敦煌本的應該比較可靠,而且宗寶編的《壇經(jīng)》在文字上也比較通順,可能是後期經(jīng)過傳、抄、潤飾而成。目前又發(fā)現(xiàn)曹溪本,其實就是宗寶本的另一種抄本。以上三種,文字各有出入,特別是敦煌本,其段落次第的銜接和其他兩種版本都不一樣。因此可以證明,這三種版本屬於兩個系統(tǒng),但也不能確定宗寶編的《壇經(jīng)》原始資料,比敦煌本更晚出。這些乃屬於學術(shù)界的版本考證問題,本文也不加以論述(注1)。本文所想討論的是《壇經(jīng)》的思想內(nèi)容,參考各種版本(注2),采取各本中共同所有的資料加以綜合,做為討論的重點。
二、《壇經(jīng)》的思想系統(tǒng)
我們知道,中國的禪宗傳自印度的菩提達摩,他於紀元五二七年到達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他的思想源頭是根據(jù)四卷本的《楞伽經(jīng)》;北宗神秀的弟子凈覺所集的《楞伽師資記》,就是介紹從印度禪傳承到中國禪的系統(tǒng),也可以講這是北宗禪,是以《楞伽經(jīng)》的思想為主流?墒悄献诘牧婊菽,雖也接受《楞伽經(jīng)》思想的體系,但他卻以《金剛般若經(jīng)》做為他的禪法的依據(jù)。因此,從《壇經(jīng)》的內(nèi)容固然可以看到濃厚的如來藏思想的成份,那是受了《楞伽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同時又發(fā)現(xiàn)他特別強調(diào)般若和智慧功能,所以又是屬於般若思想的傳承者。照道理,般若的思想是屬於「空」的,也可說是屬於中觀哲學的范疇;而《楞伽經(jīng)》的思想既強調(diào)唯識,更強調(diào)如來藏,實際是以發(fā)揮如來藏思想為其重心,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另一個系統(tǒng)。至於《六祖壇經(jīng)》怎麼可能把如來藏和中觀的兩系合而為一,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其實《六祖壇經(jīng)》是以般若為方法,以如來藏為目標,用般若的空觀來破除煩惱的執(zhí)著,以期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所謂「明心」就是無煩惱的清凈心,「見性」就是見到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佛性是如來藏的另一個名字,清凈心是般若智慧的別名,它是用般若智慧以達見性成佛的目的。此二者雖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立場,然而是一體的兩面。若得其一,必得其二,不見其一,不得其二;明心一定能見性,見性一定是心地光明。從中觀的立場看般若,若得般若即見諸法自性是空,那就是目的,不再另有如來藏、佛性、法性等目的可求。可是從如來藏系統(tǒng)來看,般若只是功能,不是其本體;功能必定有其所屬,所以產(chǎn)生了如來藏和佛性等思想。於是《六祖壇經(jīng)》雖讓人見到般若的思想,實際上是以如來藏為根本,這是非常明顯的事。
三、《壇經(jīng)》里的般若思想
《壇經(jīng)》用了兩種般若系統(tǒng)的經(jīng)典,一是《金剛般若經(jīng)》,二是《文殊說般若經(jīng)》。經(jīng)中引用并提到《金剛經(jīng)》的句子和內(nèi)容的,有如下幾處:
1.行由品:「惠能一聞經(jīng)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jīng)?客曰:金剛經(jīng)!(注3)2.同品又說:「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注4)3.同品又有:「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jīng),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注5)4.般若品全品都談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義,同時強調(diào)「持誦金剛般若經(jīng),即得見性!褂终f:「聞說金剛經(jīng),心開悟解」(注6),而稱此法門為「般若三昧」(注7)。5.定慧品引《文殊說般若經(jīng)》所提倡的「一行三昧」(注8)來說明《凈名經(jīng)》(即《維摩經(jīng)》)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注9)這兩句話。
現(xiàn)在我們要討論它所引的般若系統(tǒng)經(jīng)典的思想及其目的。首先我們必須注意《金剛經(jīng)》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對於《壇經(jīng)》思想的重要性和惠能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禪宗史上最偉大的禪師的原因。這句話雖然是《金剛般若經(jīng)》的精義所在,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經(jīng)句!督饎偨(jīng)》的通常論法是:「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非法非非法」。這是排除執(zhí)著,不執(zhí)空也不執(zhí)有;執(zhí)有固然是有,執(zhí)空還是落於「有」的一邊,「空」「有」是相對的?墒蔷土孀钍苡玫哪蔷湓挾裕m然叫它「無住」,但還是要有「心」。這個心在現(xiàn)象上是智慧心,無住是不住於煩惱心,雖不住於煩惱心,但仍然有智慧心。因為求見清凈的佛性需要智慧,而對眾生的救濟也需要智慧,所以是「有」而不是「空」。若將這句話連著《金剛經(jīng)》的前文來看,是說生了清凈心的菩薩,莊嚴了佛的國土,等於沒有莊嚴佛的國土,那才叫莊嚴了佛的國土;也就是行一切善等於沒有行一切善,那才叫行一切善。的確,這種清凈心就是無執(zhí)著的智慧心,六祖惠能聽了
這句經(jīng)文就開悟,也就是跟智慧心相應。不過《金剛經(jīng)》沒有說到開悟之後悟的是佛性,開悟本身就是目的,這跟六祖所體會的有所出入。至於《金剛經(jīng)》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將這兩句的前後經(jīng)文連起來看,是說不要把如來的身相當成真實的如來,因為如來不可以用他的身相來衡量和范圍,也可以說如來是遍於一切相而不等於任何一相,不能認定任何一相就是佛;對所有一切相都不執(zhí)著才能真正見到如來。所以其下還有兩句經(jīng)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是從《壇經(jīng)》的觀點來看,「相」是虛妄的,而心性是實在的,所以《壇經(jīng)》說:「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本不生滅」(注10),這種不生又不滅的本心和本性,在《金剛經(jīng)》中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說,相無性有,這與《楞伽經(jīng)》的思想有些相同。在《壇經(jīng)》中沒有舉出《文殊說般若經(jīng)》的名字,但其所舉「一行三昧」是出於《文殊說般若經(jīng)》,而且在第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早已引用過此經(jīng)的「一行三昧」之修行方法,目的是在以該經(jīng)的「念佛心是佛」說明《楞伽經(jīng)》的「諸佛心第一」(注11)!段氖庹f般若經(jīng)》提到,在沒有進入一行三昧之前,「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進入一行三昧之後,便是「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梢姟秹(jīng)》引用一行三昧的目的,不在於般若的思想,而是在於修行的目的;著重的是一行三昧的本身,不是進入三昧的方法。所以《壇經(jīng)》說:「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文殊說般若經(jīng)》中并未作如是說,那是《維摩經(jīng)》的境界,也可以說,法界一相,無礙無相;因為無礙,所以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都在三昧之中。這到後來的「無門關(guān)」便說出:「那伽(以龍喻佛)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注12)的思想,實際上也是智慧的功用。至於「般若三昧」之名,未見於任何其他經(jīng)典,而《壇經(jīng)》說修行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jīng)》,就能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所謂般若行,是指離一切境而無生滅,能夠「來去自由,心體無滯」(注13),它就是「無住無往亦無來」的大智慧,以此智慧觀照一切法而能夠「無念無憶無著」(注14),這就是見性成佛的般若三昧。在《壇經(jīng)》中也特別強調(diào)摩訶般若波羅蜜,并且要大眾以清凈心來念這句話,能得智慧;念時不僅是用口念,而且要心口相應(注15),可見這是修行的方法。他把「摩訶」解釋為廣大的心量,如虛空無有邊,沒有一法可得,因為自性真空?墒恰秹(jīng)》又提醒我們,不要認為是空就以空心靜坐而成無記空(注16);也就是說,既對一切法不可執(zhí)著,也不可讓心中成為一片空洞。這還是從修行的方法來肯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觀點,同時也否定了一般所說的「沈空滯寂」就是悟境的觀念。禪宗的悟是指在活活潑潑的生活中,不受任何境界所動搖的心。
四、《壇經(jīng)》里的《涅盤經(jīng)》和《維摩經(jīng)》思想
如來藏在不同的經(jīng)論中有許多不同的名字,但指的是同一個觀點,例如:佛性、自性、法性、本性、如來藏、法藏、真如、清凈心等都是。《壇經(jīng)》中提到六祖惠能曾為無盡藏比丘尼解釋《大涅盤經(jīng)》的妙義,此外他也在廣州法性寺見到印宗法師講《大涅盤經(jīng)》。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即出於《大涅盤經(jīng)》,可見六祖惠能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佛性思想的信仰非常普遍!秹(jīng)》中有幾處也引用《維摩經(jīng)》(注17),茲列舉如下:
1.般若品云:「凈名經(jīng)云:即時豁然,還得本性!(注18)2.疑問品云:「所以佛言,隨其心靜,則佛土凈」(注19),出於《維摩經(jīng)》佛國品(注20)。3.定慧品云:「如凈名經(jīng)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注21)出於《維摩經(jīng)》菩薩品(注22)。4.定慧品云:「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注23),這是出於《維摩經(jīng)》弟子品(注24)。5.定慧品云:「故經(jīng)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注25),出於《維摩經(jīng)》佛國品(注26)。6.行由品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注27),是出於《維摩經(jīng)》入不二法門品(注28)。
從以上對《維摩經(jīng)》經(jīng)文的引證之多,可見其對於《壇經(jīng)》的影響之大。《維摩經(jīng)》的思想被《壇經(jīng)》所用的,第一是頓悟的觀念,第二是凈心直心的觀念,第三是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觀念,第四是動靜一體的觀念,第五是不二的觀念。1.所謂頓悟的思想,應該是從「教相判釋」的思想而來的。從印度到中國唐朝的佛教史上,對佛經(jīng)性質(zhì)和層次的分類有許多家教相的判釋。大致上認定佛對上根人用直接法的頓教,對中下根人則用迂回次第而說的漸教。六祖惠能既然能在聽了《金剛經(jīng)》的經(jīng)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立時開悟,當然就是《凈名經(jīng)》所說「即時豁然,還得本性」,那也就是頓悟。所以《壇經(jīng)》中有五處以上用到「頓教」來形容他的法門,又提到「頓見真如本性是頓悟菩提」,這都是從《維摩經(jīng)》的觀點而來。2.《壇經(jīng)》以直心和凈心來解釋智慧,以智慧做為佛性和清凈心的作用,把不動的自性稱為「定」。因此他說「定」和「慧」相當於燈和光的關(guān)系(注29),沒有光不叫燈,是燈一定有光,它是不二之法!钢毙摹沟男木褪乔鍍舻男,有了清凈的心一定是通過智慧而見到了佛性,是體用不二;如果行直心,必定是凈心,那一定能見佛性。所以他勸人不要執(zhí)著心外的一切法,如此則離煩惱而證菩提。3.日常生活就是修行,這與中國南方的山林佛教有關(guān),必須勞作以維持生活;同時也與提倡佛教的普遍化有關(guān)。此外,六祖惠能自己的開悟是在聽到《金剛經(jīng)》的經(jīng)句便「言下大悟」(注30)。他原先是打柴的樵夫,到了五祖的道場還是去做廚房里的雜務,開悟之後又到獵人的隊伍去做幫手。所以他不以為必須經(jīng)過打坐修行才能明心見性,只要當下能夠於一切法不執(zhí)著,便與佛同。因此他要引《維摩經(jīng)》所說的「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所訶責」的例子為他的知己;禪宗也因《壇經(jīng)》做如此的提倡而開出與印度佛教不相同的局面。4.動靜一體的觀念。一般人的看法,動和靜是兩種不同的現(xiàn)象,動的時候不是靜,靜的時候無法動。可是從《壇經(jīng)》所見,在一切境界里,身體可以跟著動,而智慧心也有所反應,但是稱為「真如」的心體是不動的(注31)。然而不要以為叫做智慧的作用真的會動,它只是隨境反映的作用,不是對境起執(zhí)的作用。反映是外境本身的現(xiàn)象,起執(zhí)就是內(nèi)在煩惱的作用;既然只是反映,它沒有真正的動。如鏡中的像,水面的影,與鏡和水本身無關(guān)。但它不是沒有作用,而是有大作用,這就把佛法用之於世間而不逃避世間。禪宗能夠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能夠長久普遍地受到歡迎,就是由於它能像佛經(jīng)里所說,蓮花出於污泥而不為泥所染,處於動態(tài)的環(huán)境還能保持不動的寧靜心。5.《維摩經(jīng)》的不二思想。在該經(jīng)中有二十七位菩薩提出二十七種不同的觀點來說明對於「不二」的看法,都是用兩個相對的觀念和事物來說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注32)。世間的一切學問,不論是由哲學、宗教和科學等任何立場來看世間的現(xiàn)象和觀念,都不出相對的或二分法的觀點。即使是講一元論也是二分法,因為講二是對立的,講一也是等於二,因為單獨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現(xiàn),只有從多才能見到一,或者從一切的現(xiàn)象而看全部的本體。如果要講一,一定是二或是多,所以不管站在那個立場,總有它的矛盾不通之處,因《維摩經(jīng)》提出不二的觀點。不二不等於一,也不等於二,那是真不二。也可以說,二是一的兩面,一是二的全體;有一一定是與二同在,有二一定不離一。此即《壇經(jīng)》所說定慧不二(注33)、動靜不二(注34)、善惡不二(注35)、眾生與佛不二(注36)、世間與出世間不二(注37)等等。因此,《壇經(jīng)》最後的咐囑品說:「動用三十六對」(注38);所謂動用,是從清凈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六祖理出三十六對相對的觀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夠出離兩邊而通達地運用,實際上也就是不二法門的衍伸。
五、《壇經(jīng)》里所見其他經(jīng)典的思想
在《壇經(jīng)》中所見的如來藏系統(tǒng)的經(jīng)典,除以上所舉的《大涅盤經(jīng)》和《維摩經(jīng)》之外,尚有《菩薩戒經(jīng)》、《法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等。
1.般若品無相頌首句云:「說通及心通」(注39),是出於《楞伽經(jīng)》的一切佛語心品(注40)。2.般若品及坐禪品兩處引用:「菩薩戒經(jīng)云:我本元自性清凈。」(注41),這是指《梵網(wǎng)菩薩戒經(jīng)》(注42)。3.般若品又說:「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注43),這是出於《法華經(jīng)》的藥草喻品(注44)。4.機緣品云:「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注45),這是用《壇經(jīng)》的心法解釋《法華經(jīng)》義(注46)。5.懺悔品引用《華嚴經(jīng)》的凈行品三歸依的偈而云:「經(jīng)云,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注47)。6.疑問品:「世尊在舍衛(wèi)城中說西方引化,經(jīng)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shù)有十萬八千」,此處引的是《觀無量壽佛經(jīng)》及《阿彌陀經(jīng)》(注48)。7.懺悔品引用菩薩的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這是出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注49)。
現(xiàn)在將以上所引資料,說明其意義如下:(1)《壇經(jīng)》所說:「說通和心通」,通常稱為「宗通、說通」,是指教理和證悟。如果沒有實際證悟的經(jīng)驗,不會真正懂得佛陀所說甚深的教理;如果對經(jīng)典真正認識了解的話,也必定是有了實際證悟經(jīng)驗的人。所以,在惠能以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人,能夠聽懂《金剛經(jīng)》,而且又能為人解說《涅盤經(jīng)》,然後又把他自己對於佛法的所知所見說了出來,完成一部《壇經(jīng)》,這就是實證的悟境和教理的認識彼此呼應。有一樣通達,必能兩樣一起通達。所以自古以來,在佛教里有兩句話,「從禪出教」和「藉教悟宗」(注50)。惠能講出《壇經(jīng)》從禪出教,他聞《金剛經(jīng)》而開悟是藉教悟宗。禪也好,宗也好,都同樣是指佛性和自心的一體之兩面,此即如來藏思想的表現(xiàn)。(2)《梵網(wǎng)菩薩戒經(jīng)》的思想架構(gòu)是屬於《華嚴經(jīng)》的系統(tǒng),所以它跟《華嚴經(jīng)》一樣,主張以清凈心為本。清凈心實際上就是眾生的本有佛性,所以《維摩經(jīng)》叫它為「本心」。所謂開悟就是悟此清凈的本心和眾生的本性,也是非常堅固而富有感化力的佛性,在眾生稱為如來藏;它里邊藏著的是本來的佛,也就是自心之中藏著本有的佛性。如果能夠一念之間頓息一切執(zhí)著攀緣妄想,便叫做「頓見真如本性」,發(fā)覺眾生與佛無二無別。清凈心的色彩貫穿著《壇經(jīng)》的思想,也可以說,《壇經(jīng)》的所謂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門,便是叫人明自心見自性的法門。(3)《法華經(jīng)》原來的比喻,是指佛法平等,但眾生根器有大小,所得的利益也有多少!秹(jīng)》則把雨水比成佛性,雨水能夠普及一切草木,有情和無情眾生都能得到利益,那表示佛性遍於一切眾生,乃至於無情,也都有佛性。雖然如此,《壇經(jīng)》也看到有些脆弱的草木若遇到大雨,不但不得利益,還會受到損害,因此又把《壇經(jīng)》所說的法門比喻為大雨,根性小的人聽到之後,反而會產(chǎn)生障礙(注51)。因此它強調(diào),眾生的自性雖與佛性無二,但若是小根小智的人,并不會生信心。(4)本來《法華經(jīng)》所說佛的知見,就是成佛的意思;佛所知佛所見,是圓滿無缺的智慧的功能,不是眾生的知識和煩惱的執(zhí)著,因此把佛的知見解說為禪法的內(nèi)容。不過《法華經(jīng)》并沒有說開佛知見就等於《壇經(jīng)》所講的見性和開悟;兩者是否相同,尚有斟酌余地,在《壇經(jīng)》的立場則認為相同。(5)因為《華嚴經(jīng)》主張凈心緣起,所以受到《壇經(jīng)》的重視。本來《華嚴經(jīng)》凈行品所講的自歸依是指歸依三寶的那個人自己歸依三寶了,因此下邊還有一句「當愿眾生」也能像自己一樣,從三寶得到利益,并未肯定地說是歸依自己的自心三寶?墒恰秹(jīng)》卻把自己歸依三寶解釋為歸依自己的自心三寶。如果從《華嚴經(jīng)》的基本思想來講,可以像《壇經(jīng)》如此解釋;不過《壇經(jīng)》是用《梵網(wǎng)菩薩戒經(jīng)》所說「本源自性清凈」的觀點來解釋《華嚴經(jīng)》所說的三歸依偈。(6)《壇經(jīng)》出現(xiàn)的時代,彌陀凈土的思想和信仰在中國已非常盛行,像《壇經(jīng)》這樣主張開發(fā)自心和自性世界的佛教信仰,必然和求生西方凈土的阿彌陀佛信仰有觀念上和方法上的沖突。彌陀凈土重視以佛力往生佛國,而禪宗重視自凈其心,言下頓悟,不立文字,不向心外求法,也不見心外有佛,故有與彌陀凈土信仰辯論的必要。可是它也不能否定彌陀法門的價值,所以《壇經(jīng)》根據(jù)《觀無量壽經(jīng)》所說的:「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系念諦視彼國,凈業(yè)成者」,著重在「凈業(yè)者」這一點上。所以《壇經(jīng)》說,如果能自凈其心,「即除十惡等障,念念見性」,則彌陀佛土「去此不遠」,其實就是後來有人解釋為「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的思想,而把《觀無量壽經(jīng)》主張的要修三種福業(yè)的觀念省略了。從這一段看,阿彌陀凈土的思想,雖也屬於如來藏的系統(tǒng),比如稱阿彌陀佛的因地為法藏比丘,意即一切法的庫藏,含有如來藏的意思在內(nèi);但是《壇經(jīng)》不能接受懷著不善之心也能念佛往生的觀念。也就是說,必須先要做到自凈其心,才能往生佛國凈土。(7)《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的四弘誓愿,是菩薩戒的基礎,又叫做一切菩薩成佛的通愿。發(fā)大乘心,求成佛道,就是菩薩初發(fā)心。若要求受菩薩戒,先要懺悔、發(fā)愿,然後接受三歸,《壇經(jīng)》就是以此架構(gòu)來勸人實踐它的法門。不過,《壇經(jīng)》在四弘誓愿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觀念,因為自心是無量廣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凈不動無障礙的佛性,所以發(fā)愿度無量眾生不是心外真有眾生可度,斷一切煩惱不是心外真有煩惱可斷,修學一切法門不是心外真有法門可學,成無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這樣,便成了心外有眾生、有煩惱、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執(zhí)著攀緣;不是解脫自在。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誤解:自己尚在煩惱中而說沒有煩惱,也不需要斷煩惱;不懂佛法而認為沒有佛法可學;無能幫助眾生而認為心外沒有眾生需要度;不知佛道是什麼就認為不需要成佛。這就變成了邪見,亦即《壇經(jīng)》所說的「邪迷」、「誑妄」、「不善」、「嫉妒」、「惡毒」等的心理現(xiàn)象(注52)。
六、《壇經(jīng)》的心理實踐
《壇經(jīng)》的法門叫做無念法門,《壇經(jīng)》的修行叫無念行;連帶著無念的觀念,還有許多名詞。在般若品有「無住無往亦無來」(注53)、「無念無憶無著」(注54)、「無相」(注55);在定慧品有「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注56);在懺悔品有「無相懺悔」(注57)、「無相三歸依戒」(注58)!笩o念」一詞最早見於《大乘起信論》(注59),但《壇經(jīng)》是不是受了起信論的影響,不得而知;在《金剛經(jīng)》有這種暗示,那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注60),《壇經(jīng)》不用無心而用無念,可能是怕把染著心和清凈心混淆!秹(jīng)》中所講的自心一定是清凈心,無念是指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被愚迷、驕狂、嫉妒等心念所染;而且念念之中,前念、今念、後念不被前境所縛(注61),所以「心不染著是為無念」(注62)!笩o住無往亦無來」是用之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的,它說明了用大智慧來超越一切煩惱的事實,所以《壇經(jīng)》說「打破五蘊煩惱塵勞」(注63)。它不是本來沒有而現(xiàn)在有,也不是現(xiàn)在一直停在這兒,從來沒有離開過;不能說它是有或是沒有,不能用任何話來形容它。同樣地,如果運用大智慧能使我們的心,不停留在任何一個念頭上,也不被任何念頭所吸引!笩o住」是指現(xiàn)在,「無往」是指過去,「無來」是指未來。也就是在每一個念上面都沒有我,實際上就是無我的意思!笩o憶無著」,所謂「憶」和「著」是指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念頭和事物有取有舍,那就是煩惱。因此《壇經(jīng)》說:「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注64)「無相」這個名詞也是從《金剛經(jīng)》的經(jīng)句而來。前面已舉過《壇經(jīng)》所用的《金剛經(jīng)》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注65),而且《金剛經(jīng)》又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注66)。其實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這三種是指眾生的自我中心,和他的生活環(huán)境,壽者相是眾生在時間上活動的現(xiàn)象,四種相也就是眾生在時空中的關(guān)系和現(xiàn)象,這些叫做一切相。唯有離開一切相,才能發(fā)現(xiàn)無上的真如心。因此《壇經(jīng)》要求我們以無念得到智慧,以無相親證佛性。所謂無相是指離開內(nèi)外相對的相以及體用相對的相。
七、《壇經(jīng)》的生活實踐
佛教徒的生活實踐通常是用戒定慧三無漏學作依準;依戒攝身,依定攝心,依慧指導身心的行為,這是佛法不變的原則。在受戒之前需要發(fā)愿、懺悔,發(fā)愿是愿意接受佛法修行佛道,如《壇經(jīng)》懺悔品,所舉的四弘誓愿;懺悔是對於三世的罪障以至誠懇切心來懺悔。凡夫在受戒之後,對於戒律的持守,尚有違反可能,所以還要懺悔;一次一次地違犯,再不斷地懺悔,就能持得愈來愈清凈,犯過失的可能愈來愈少。《壇經(jīng)》也鼓勵這一點,所以設有懺悔品,里邊包括懺悔發(fā)愿和受三歸依戒。然其與一般經(jīng)典所不同的,是強調(diào)「無相」的觀念。無相的意思是心外無法,一切法皆是從自己的心中所顯現(xiàn),歸依三寶也即是歸依自心,以「自心」歸依「覺」、以「自心」歸依「正」、以「自心」歸依「凈」,便是歸依了三寶(注67)。一般的說法是以坐禪來達到定和慧的目的,而《壇經(jīng)》於此也有不同的觀點。通常認為坐禪的方法不出於禪觀,也就是用各種不同的觀想法,例如數(shù)息觀和不凈觀,或五停心觀等,來達到身心統(tǒng)一及超越身心之外的目的?墒恰秹(jīng)》對此有所批評,它主張既不要著心,也不要著凈,也不是不動。如果著心,那是妄想;如果著凈,那是妄念;如果是不動,只有自性才能辦得到。所以他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nèi)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外離相為禪,內(nèi)不亂為定」(注68)。這對於傳統(tǒng)的次第禪觀而言,是不相同的。傳統(tǒng)的次第禪觀,是要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用心去放在一定的方法上,然後使得散亂心逐漸減少,以至消失而入定境。可是《壇經(jīng)》所說的坐禪不在於打坐,乃在使得自己的心當下不起雜念而能見到不動的自性,叫坐禪。能夠達到這樣的程度,內(nèi)心自然不亂,所以也叫定,并且說這是真正的禪、真正的定。從外面看叫做禪,從內(nèi)看叫做定;實際上,坐禪、禪定,是指同一椿事。也可以叫三位一體的不二法門吧!
注解
(注1)有關(guān)《壇經(jīng)》的考證,最早有日本的宇井伯壽撰《第二禪宗史研究》第一篇「壇經(jīng)考」;在中國有印順法師的《中國禪宗史》第六章「壇經(jīng)之成立及其演變」;此外,鈴木大拙、柳田圣山等日本學者,均對壇經(jīng)作過考證的工作;在美國的壇經(jīng)英譯,我所見到的兩種:(1)ThePlatfotmSutraofTheSixthPatriarchbyPhilipB.Yampolsk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67)(2)ThePlatformScripture-TheBasicClassicofZenBuddhism,translatedbyWing-tsitChen.
(注2)本文對《壇經(jīng)》文句的引用,是依據(jù)大正大藏經(jīng)的宗寶編集本。(大正大藏經(jīng)
160頁
,以下簡稱大正)
(注3)《壇經(jīng)》,大正四八卷三四八頁上!督饎偨(jīng)》,大正八卷,七四九頁下。
(注4)《壇經(jīng)》,大正四八,三四八頁下!督饎偨(jīng)》,大正八卷,七四九頁上。
(注5)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上。
(注6)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7)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及中。
(注8)a《壇經(jīng)》定慧品,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下。b《文殊說般若經(jīng)》,有兩種譯本:(1)《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上下二卷,梁扶南國三藏曼陀羅仙譯。(2)《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卷,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提及「一行三昧」的是二卷本的卷下,見於大正八,七三一頁。為四祖道信所引者,亦正是此段經(jīng)文。
(注9)《壇經(jīng)》定慧品,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下。
(注10)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上。
(注11)道信的資料被收於《楞伽師資記》,其所引《文殊說般若經(jīng)》的內(nèi)容,見於大正八,一二八六頁下至一二八七頁上。
(注12)大正四八,二九八頁中!改琴ぁ故驱,佛常在定如龍。
(注13)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中。
(注14)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15)大正四八,三五○頁上。
(注16)大正四八,三五○頁上。
(注17)《維摩經(jīng)》有前後三譯:(1)《佛說維摩詰經(jīng)》二卷,吳支謙譯;(2)《維摩詰所說經(jīng)》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3)《說無垢稱經(jīng)》六卷,唐玄奘譯。梵文維摩詰,有「凈名」、「無垢稱」兩種意譯。
(注18)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
(注19)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上。
(注20)大正一四,五二○頁中有云:「菩薩以意凈故,得佛國凈」。又於大正一四,五三八頁下云:「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又云:「若人心凈,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注21)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下。
(注22)大正一四,五四二頁下有云:「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勾讼律杏邪l(fā)行、深心、菩提心、六波羅蜜、四無量心等,都是佛的道場。道場即是佛土。
(注23)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上。
(注24)大正一四,五三九頁下。
(注25)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中。
(注26)大正一四,五三七頁下。
(注27)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下。
(注28)大正一四,五五○頁中至五五一頁下。
(注29)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下。
(注30)行由品,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上。
(注31)參看《壇經(jīng)》般若品及定慧品,講解般若、真如、定及慧之與心性之關(guān)系。
(注32)參見(注28)。
(注33)定慧品云:「定慧一體,不是二。」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下。
(注34)行由品云:「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勾笳陌,三四九頁下。
(注35)行由品云:「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大正四八,三四九頁下。
(注36)般若品云:「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
(注37)般若品無相頌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勾笳陌耍逡豁撓。
(注38)咐囑品云:「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勾笳陌,三六○頁上及中。
(注39)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中。
(注40)《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卷一,一切佛語心品云:「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大正一六,四八四頁上。
(注41)般若品,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坐禪品,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中。
(注42)《梵網(wǎng)菩薩心地戒品》卷下有云:「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褂衷疲骸副驹醋孕郧鍍簟。大正二四,一○○三頁下。
(注43)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44)《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三,大正九,一九頁中有云:「如彼大云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注45)大正四八,三五五頁下。
(注46)《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云:「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於世!勾笳,七頁上。
(注47)a.《壇經(jīng)》懺悔品的引文處,大正四八,三五四頁中。b.被引用的《華嚴經(jīng)》文:(1)出於六十卷本第六卷凈行品,為「自歸於佛」。大正九,四三○頁下。(2)出於八十卷本第十四卷凈行品,亦為「自歸於佛」。大正十,七○頁上。
(注48)a.《壇經(jīng)》引文處,大正四八,三五二頁上。b.《觀無量壽佛經(jīng)》被引之處有「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之句。大正一二,三四一頁下。c.《阿彌陀經(jīng)》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人世界名曰極樂」之句,大正一二,三四六頁下。
(注49)四弘誓愿,在諸經(jīng)典中,有不同的表現(xiàn):(1)《道行般若經(jīng)》卷八是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安之,諸未般泥泅者悉當泥泅。(2)《法華經(jīng)》卷三藥草喻品,有與道行般若經(jīng)相同的四宏誓愿。(3)《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卷上,是以苦集道滅的四圣諦為四弘誓愿。(4)《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卷七,則以誓度一切眾生,誓斷一切煩惱、誓學一切法門,誓證一切佛果,為一切菩薩的四愿。以上資料參閱日本《望月佛教大辭典》一七五五頁及一七五六頁。
(注50)a.根據(jù)印順法師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六一四頁有云:「太虛大師曾說:天臺與賢首,從禪出教,是重經(jīng)的。三論與唯識,是重論的,重傳承的!褂№樂◣熃又终f:「然從學派的發(fā)展去看,一切大小宗派,都是根源於禪觀的修證。等到從禪出教,形成大流,學者大都就重於傳承及論書了!勾藭兑痪帕四炅鲁醢,出版者為印順本人,流通處為臺北市的慧日講堂。b.菩提達磨的《二入四行》有云:「理入者,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要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勾笳陌,三六九頁下。
(注51)此在《法華經(jīng)》卷一方便品,曾敘述:釋迦世尊將說法華經(jīng)時,預言「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警疑,增上慢比丘,將墮於大坑。」大正九,六頁下。
(注52)《壇經(jīng)》懺悔品有云:「從前所有惡業(yè),愚迷、驕誑、嫉妒等!褂衷疲骸干浦R!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勾笳陌,三五四頁上。
(注53)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54)同前注。
(注55)般若品有云:「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勾笳陌耍逡豁撝。
(注56)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上。
(注57)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下。
(注58)大正四八,三五四頁上。
(注59)大正三二,五七六頁中有云:「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注60)大正八,七五一頁中。
(注61)《壇經(jīng)》懺悔品所用句子。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下。
(注62)《壇經(jīng)》般若品云:「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大正四八,三五一頁上。
(注63)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64)大正四八,三五○頁下。
(注65)大正八,七四九頁上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注66)大正八,七五○頁中。
(注67)《壇經(jīng)》懺悔品云:「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zhí)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者,名眾中尊!勾笳陌,三五四頁中。
(注68)《壇經(jīng)》坐禪品,對於坐禪的定義,有其獨特的界定法,參閱大正四八,三五三頁中。
- 上一篇:《六祖壇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下一篇:六祖壇經(jīng)的般若思想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