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阿含經(jīng)》的“念佛”思想

\

  龔曉康

  《阿含經(jīng)》中提到的“念佛”,有些地方也稱為“念如來”。《阿含經(jīng)》中,念佛往往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修行法門出現(xiàn),而是與其他法門聯(lián)系在一起。《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四十九中提到應念佛、念法、念圣眾三尊,即念三寶,可稱之為“三念”!吨邪⒑(jīng)》卷第三十中有“四增上心”,分別為念如來、念法、念眾、念尸羅;《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也提到四種“諸天天道”,為念如來、念法、念僧、念圣戒,可稱之為“四念”!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說念如來事、法事、僧事、自持戒事、自行世事等五種歡喜之處,可稱之為“五念”。當然,《阿含經(jīng)》中提得最多的還是“六念”。“六念”又稱為六思念、六隨念。“六念”一般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的說法多見于《長阿含經(jīng)》與《雜阿含經(jīng)》。關于“六念”,印順法師認為:“六隨念所念境——念佛、法、僧,是三寶的功德;念戒與舍,是自己所有的功德;念天是當來果報的殊勝莊嚴。”1《增一阿含經(jīng)》則多講“十念”。“十念”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只是在該經(jīng)卷第四十二中略有不同,該卷中的“十念”沒有提到“念休息”,而是“念止觀”!栋⒑(jīng)》中,佛被看作是法根、法眼、法依,因此在這些修行法門中,念佛總在最前面。

  另外,“六念”的修習也往往是與其他法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與卷第三十七中認為,應依“四不壞凈”修“六念”。“四不壞凈”又稱“四不壞信”,即佛不壞凈、法不壞凈、僧不壞凈、圣戒成就。修“六念”必須以對佛、法、僧等的信仰為前提,這與凈土宗強調(diào)“信”是一致的。《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三還認為,應“依六法修六念”:

  佛告摩訶男:“汝見如來,不見如來,見諸比丘,不見諸比丘,且汝常當勤修六法。何等為六?正信為本,戒、施、聞、空、慧以為根本,非不智慧。是故,摩訶男,依此六法已,于上增修六隨念,念如來事,乃至念天。”

  可見,修六念須確立正信、嚴持戒律、勤于布施、聽聞正法、悟解空性、智慧增上為根本。這里的“慧”主要是指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梢姡栋⒑(jīng)》對信仰與智慧都是非常重視的,念佛應以對佛法的絕對信仰和殊勝的智慧為基礎。

念佛的緣由

  從《阿含經(jīng)》來看,念佛不但應追求來世的殊勝果報,也應追求現(xiàn)世的殊勝利益。歸納起來,念佛的緣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追求現(xiàn)世的殊勝利益!吨邪⒑(jīng)》卷第三十說念佛可以得“現(xiàn)法樂居”!对鲆话⒑(jīng)》卷第四說,眾生若想“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應當“專精一心念佛”3!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說修行念佛,可“凈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4《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五說賈客行于曠野或比丘住于空閑、樹下、空舍時,若有諸恐怖、心驚毛豎者,應當“念如來事”。為什么念佛可以獲得現(xiàn)世的利益?因為佛離貪、恚、癡,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無諸恐怖、畏懼、逃避5。念佛之人只要相信佛的這種種功德并加以憶念,自然可以解除恐怖。通過“念佛”修行而獲得現(xiàn)世的利益,是符合原始佛教精神的。《阿含經(jīng)》一方面講苦、空、無常的出世間法;另一方面也講世間法,佛教導弟子孝順父母、尊奉師長、夫妻和睦、敬視親族,過上良好的居家生活!栋⒑(jīng)》所講的厭棄世間,只是厭棄對世間五欲的貪著,而非遠離世間。

  第二,念佛是修行的方便法門。佛得道以后,游行教化的地域極廣,加之佛弟子眾多,因此不是每一個佛弟子都有親耳聆聽佛說法的機會。對那些不在身邊的弟子,佛教導他們念佛!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記載說,釋氏難提聽說佛要到其他地方游行,心生大苦,佛就告訴他:“若見佛,若不見佛,若見知識比丘,若不見,……汝當隨時念如來事…… 。”6雖不能親眼見佛,但由于念佛的緣故,能如法修行而不致退墮!对鲆话⒑(jīng)》卷第四十二中說比丘若“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驕慢、無明”,應當“修行十念”。7即是說,緣念佛的光明相好與殊勝功德,能遠離世間的貪愛、驕慢與無明!堕L阿含經(jīng)》卷第二說“六不退法”(即六念),可“令法增長,無有損耗”。8《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三也說:“若比丘在于學地,求所未得,上升進道,安隱涅?,彼于爾時,當修六念,乃至進得涅?。”9初學比丘,聽說佛法甚深,容易產(chǎn)生退墮。這時,應修習念佛,蒙佛加持,可步步升進,直至涅??梢,念佛是貫穿于修行始終的。

  第三,修行念佛可以獲得來世的殊勝果報!栋⒑(jīng)》中多處說到,修行念佛可以上升天道。《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提到念佛是“四種諸天天道”之一。《阿含經(jīng)》中,“天”是三善處之一,有天色、天壽、天光明等種種殊勝的功德。因此,佛教導弟子,應當念佛以上升天道。其次,《阿含經(jīng)》中亦說念佛可趨于涅?,如《長阿含經(jīng)》卷第十云:“六法向涅? ”10,六法即是六念!对鲆话⒑(jīng)》卷第四十三說:“修行十法,得至涅? 。”11十法即是十念。《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二則說得更詳細一些: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至涅?。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12

  可見,修行念佛有名譽、成果報、得善法、獲甘露、證神通、至涅?,是非常殊勝的法門。

  三、念佛的方式凈土宗將念佛分為稱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四種。這四種念佛方式在《阿含經(jīng)》中已經(jīng)存在,只是沒有明確說明而已。

  第一,稱名念佛!栋⒑(jīng)》中稱念佛號的記述有兩處:一處是《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四,文中說:“若欲得好音聲,應見如來形像已,三自稱號: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此因緣得好音聲。”13另外一處是《雜阿含經(jīng)》卷第四十三,里面記載說,舍衛(wèi)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信奉三寶。該女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便稱南無佛。并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南無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身純金色,圓光一尋,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14可見,這種稱名念佛,并非僅僅稱念佛的名號,重點在于贊頌佛的功德。另外,《阿含經(jīng)》中多次提到佛名號具足。《雜阿含經(jīng)》中列舉佛的十一種名號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吨邪⒑(jīng)》中佛的十一種名號則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佑;《增一阿含經(jīng)》則與《中阿含經(jīng)》相同!栋⒑(jīng)》所說的念佛,主要是憶念佛的種種名號。《雜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中云:“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15佛的名號具足,表明佛的功德具足。憶念名號的實質是憶念佛的功德,既可蒙佛力加被,亦可增強修行者信心。

  第二,觀像念佛!栋⒑(jīng)》中多處說到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見到佛后,往往能生起歡喜信受之心!对鲆话⒑(jīng)》卷第十四說,那優(yōu)羅小兒見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如須彌山出諸山頂,面如日月,亦如金山,光有遠照。見已,便起歡喜心,向于如來。”16《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四說,禮佛可得五種功德,而禮佛主要就是觀禮佛像。如欲得“端正”功德,就須“見佛形像已,發(fā)歡喜心,以此因緣而得端正 。”17《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八還講述了閻浮提佛像的由來。佛見四部之眾多有懈怠,遂不告四部之眾而往三十三天。優(yōu)填王、波斯匿王思念如來,而久不見,遂得苦患。于是優(yōu)填王“作如來形像,高五尺而供養(yǎng)”。波斯匿王亦“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于是閻浮提內(nèi)始有此二如來像。佛返回人間后,優(yōu)填王手執(zhí)佛像而問佛,作佛形像有哪些功德?佛就以偈告訴他:

  眼根初不壞,后得天眼視,白黑而分明,作佛形像德。

  形體當完具,意正不迷惑,勢力倍常人,造佛形像者。

  終不墮惡趣,終輒生天上,于彼作天王,造佛形像福。

  余福不可計,其福不思議,名聞遍四遠,造佛形像福。18

  歸納起來,造佛形像的功德主要有兩點:一是諸根完具;二是命終生天。造佛像的目的是為了觀像念佛,從而獲得勝妙功德。

  第三,觀想念佛。《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八中,佛告訴比丘:“汝見我已,能自斂心,攝持諸根。比丘!是法應當如是,若見比丘亦應自攝持。若復見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亦當如是攝持諸根。當?shù)瞄L夜以義饒益,安隱快樂。”19因為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觀想佛的相好莊嚴,可以攝持諸根、遠離五欲。觀想念佛往往是在定中進行,《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二說: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跌坐,系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長(疑應為“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20

  觀想念佛首先是端正身心,跏跌而坐;其次系念佛的形像,使佛像分明呈現(xiàn)在眼前。文中說佛的顏貌“端正無雙,視之不厭”,應該是指佛具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觀想念佛即是觀想佛的相好莊嚴。

  第四,實相念佛。般若經(jīng)中,實相即是諸法的自性無所有,實相念佛即是念諸法的無所有性!栋⒑(jīng)》中沒有出現(xiàn)“實相”一詞,只是在真諦所譯的《廣義法門經(jīng)》 (標題注“出中阿含經(jīng)一品”)中云:“了達正法實相。”21應該說,《阿含經(jīng)》中講的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即是講的諸法實相。《阿含經(jīng)》中的實相念佛,即是念緣起法,念諸法的無常、苦、空、無我。《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八中說,尊者須菩提在一山側縫衣裳,聽說佛將回到閻浮里地,于是準備動身前往問訊禮拜佛,但轉念一想:“此如來形,何者是世尊?為是眼、耳、鼻、舌、身、意乎?往見者復是地、水、火、風種乎?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又念世尊所說偈:

  若欲禮佛者,及諸最勝者,陰持入諸種,皆悉觀無常。

  曩昔過去佛,及以當來者,如今現(xiàn)在佛,此皆悉無常。

  若欲禮佛者,過去及當來,說于現(xiàn)在中,當觀于空法。

  若欲禮佛者,過去及當來,現(xiàn)在及諸佛,當計于無我。22

  須菩提認為,佛的色身無常,諸法皆是無常、空寂、無我。于是,須菩提尊者“還坐縫衣”。所以,究竟的念佛,應該是念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阿含經(jīng)》中還有一種念佛方式,就是念佛的功德法身!对鲆话⒑(jīng)》卷第二中說,應當念佛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

  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凈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驕慢強梁,諸情瞻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如網(wǎng)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不墮于生死”。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23

  五分法身是以五種功德法成就的佛身:一戒,謂如來身口意三業(yè)離一切過非,具足清凈;二定,如來真心寂靜,離一切妄念;三慧,如來真智圓明,觀達法性;四解脫,如來心身,解脫一切系縛,不再流轉生死;五解脫知見,知己解脫,知他人根器。念佛應當憶念佛的這五種功德。

  《阿含經(jīng)》中除以上幾種念佛方式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堕L阿含經(jīng)》卷第四中,佛告訴阿難應持四念,即念佛生處、初得道處、轉*輪處、般泥洹處!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五十記載說,有一天神“見佛行跡,低頭諦觀,修于佛念”。24可見,《阿含經(jīng)》中的念佛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念佛與禪定

  前文曾提到,觀想念佛往往是在定中進行的。因此,念佛與禪定有著密切的關系。修行念佛,專注于佛的名號、佛的相好等,必然會使念佛人身心產(chǎn)生良好的覺受,甚至進入甚深的禪定!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三中詳細描述了這種身心的變化過程:

  謂圣弟子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于如來正法,于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兇險眾生中,無諸?閡,入法流水,乃至涅?。25

  念佛人憶念佛的名號,由于佛的加持,自然不起貪、?、癡三毒。并于佛的教法、佛的相好,起隨順之心;由隨順心,生歡喜心;由歡喜心生身輕安,“身猗息”即是身輕安;由身輕安生心輕安,“覺受樂”應是心輕安,身心輕安即是身心輕利安適;由身心輕安即可進入定境,以念佛為觀想內(nèi)容的禪定即是念佛三昧;由念佛三昧即可顯發(fā)智慧,入于如來正法,直至涅?。這種由念佛而生定,由定而發(fā)慧的修行法門,在《觀佛三昧海經(jīng)》、《般舟三昧經(jīng)》、《菩薩念佛三昧經(jīng)》等佛經(jīng)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開展。

念佛的果報

  念佛作為《阿含經(jīng)》中的重要修行法門,經(jīng)中多處說到念佛可以獲得殊勝的果報。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念佛可以離惡不善法,得現(xiàn)法樂!吨邪⒑(jīng)》卷第三十云:“白衣圣弟子攀緣如來,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復得滅。白衣圣弟子得第一增上心,現(xiàn)法樂居,易不難得。”26憶佛念佛可以使修行者心情平靜,產(chǎn)生歡喜之心。同時,除滅貪欲、愁苦等?傊,可以使修行人獲得現(xiàn)世的利益。

  第二,念佛可以使修行人死后趨向善處!对鲆话⒑(jīng)》卷第四十九云:“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善處——天上、人中。”27《增一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四記載說,毗羅先長者出家學道,阿難教彼長者修習十念。長者當日命終后,佛告訴阿難,長者已生四天王中。為什么呢?因為“斯于如來有信心故。”28由信佛念佛而死后升天,在《阿含經(jīng)》中有著較多的記載。

  第三,念佛可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堕L阿含經(jīng)》卷第五記載說,有一鬼神,于如來法中為優(yōu)婆塞,一心念佛而取命終,得須陀洹,不墮惡道,于七生中常名?尼沙!峨s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七中,釋氏沙羅依不四壞凈修五喜處(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佛授記其得斯陀含果;同卷中還說達磨提長者依四不壞凈修六隨念,佛授記其得阿那含果。

  第四,念佛可證入涅?,即得阿羅漢果。這種說法最為普遍,并多出于《雜阿含經(jīng)》。該經(jīng)卷第三十三說修念佛成就之后:“諸惡退減不增長,消滅不起,離塵垢,不增塵垢,舍離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緣自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29修習念佛,可以滅除惡法,遠離犯戒,不取不著,入于涅?。

  在《雜阿含經(jīng)》卷第三十三中,佛從心意識的角度,說明了念佛何以能產(chǎn)生種種功德:

  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冢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30

  修行人念佛,加上持戒、布施、聞法、得智等對心意識的長久熏習,命終之后神識升天。“安樂處”即是指“天道”。因為天道還是屬于三界,所以上升天道的眾生具有“神識”。而對脫離三界的圣者來說,其神識“永無所著”31。通過對心意識的熏習而使神識上升的說法,對唯識學的開展應該說具有啟迪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阿含經(jīng)》的念佛法門有著重要的理論特色!栋⒑(jīng)》中,念佛不但重信仰,也重智慧;念佛的目的不但表現(xiàn)在追求來世的果報,也表現(xiàn)在追求現(xiàn)世的利益!栋⒑(jīng)》講念佛的果報,是重于天道的。同時,念佛又可證四果、入涅?,這與中國佛教各宗的希求往生凈土的念佛,有著明顯的不同!栋⒑(jīng)》所倡導的念佛法門是多種多樣的,稱名、觀像、觀想、實相念佛等都可找到,與凈土宗側重于持名念佛稍有不同。

  〔1〕印順:《華雨集》第2冊,臺灣正聞出版社1975年版,第57頁。

  〔2〕《雜阿含經(jīng)》第33冊,《大正藏》第2冊,第238頁。

  〔3〕《增一阿含經(jīng)》第4冊,《大正藏》第2冊,第566頁。

  〔4〕《雜阿含經(jīng)》第30冊,《大正藏》第2冊,第143頁。

  〔5〕《雜阿含經(jīng)》第35冊,《大正藏》第2冊,第255頁。

  〔6〕《雜阿含經(jīng)》第30冊,《大正藏》第2冊,第218頁。

  〔7〕《增一阿含經(jīng)》第42冊,《大正藏》第2冊,第780頁。

  〔8〕《長阿含經(jīng)》第2冊,《大正藏》第1冊,第12頁。

  〔9〕《雜阿含經(jīng)》第33冊,《大正藏》第2冊,第237頁。

  〔10〕《長阿含經(jīng)》第10冊,《大正藏》第1冊,第59頁。

  〔11〕《增一阿含經(jīng)》第43冊,《大正藏》第2冊,第781頁。

  〔12〕《增一阿含經(jīng)》第2冊,《大正藏》第2冊,第554頁。

  〔13〕《增一阿含經(jīng)》第24冊,《大正藏》第2冊,第674頁。

  〔14〕《雜阿含經(jīng)》第43冊,《大正藏》第2冊,第308頁。

  〔15〕《雜阿含經(jīng)》第20冊,《大正藏》第2冊,第145頁。

  〔16〕《增一阿含經(jīng)》第14冊,《大正藏》第2冊,第615頁。

  〔17〕《增一阿含經(jīng)》第24冊,《大正藏》第2冊,第674頁。

  〔18〕《增一阿含經(jīng)》第28冊,《大正藏》第2冊,第708頁。

  〔19〕《雜阿含經(jīng)》第38冊,《大正藏》第2冊,第283頁。

  〔20〕《增一阿含經(jīng)》第2冊,《大正藏》第2冊,第554頁。

  〔21〕《廣義法門經(jīng)》,《大正藏》第1冊,第920頁。

  〔22〕《增一阿含經(jīng)》第28冊,《大正藏》第2冊,第707頁。

  〔23〕《增一阿含經(jīng)》第2冊,《大正藏》第2冊,第554頁。

  〔24〕《雜阿含經(jīng)》第50冊,《大正藏》第2冊,第371頁。

  〔25〕《雜阿含經(jīng)》第33冊,《大正藏》第2冊,第237頁。

  〔26〕《中阿含經(jīng)》第30冊,《大正藏》第1冊,第616頁。

  〔27〕《增一阿含經(jīng)》第49冊,《大正藏》第2冊,第819頁。

  〔28〕《增一阿含經(jīng)》第34冊,《大正藏》第2冊,第740頁。

  〔29〕《雜阿含經(jīng)》第33冊,《大正藏》第2冊,第238頁。

  〔30〕《雜阿含經(jīng)》第33冊,《大正藏》第2冊,第237頁。

  〔31〕《增一阿含經(jīng)》第19冊,《大正藏》第2冊,第643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