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在現(xiàn)代世界文明互相交流,地球村民往來頻繁之際,佛教也逐漸突破舊有型態(tài),走出山林,進入社會,擴大寺院功能,深入人群服務,走向家庭,助益國家,進而超越國界而延伸全球。為了促進人類融和,發(fā)揚慈悲友愛的精神,國際佛光會應運而生,為歷史寫下輝煌的篇章。歷年來,國際佛光會為推動佛教人間化、現(xiàn)代化、藝文化、大眾化,自一九九二年起至今,每年例行舉辦會員代表大會,更推展「主題演說」來作為會員的精神指標與未來努力的行事方向。其簡介如下:

  一、歡喜與融和(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一九九二年于洛杉磯音樂中心)

  世俗之財富感情、知識、權力等,人人希望擁有,但這一切都可能帶來煩惱,其實,最好的是擁有歡喜與融和。我們希望世界上每一個人要本著歡喜做事,要本著歡喜做人,要本著歡喜處境,要本著歡喜用心,更要本著歡喜利世,歡喜修行;而融和,則不但大小乘要融和,顯密要融和,而且應擴大到種族融和、古今融和、自他融和、事理融和。所以,國際佛光會是要把歡喜布滿人間,使世界融和一體,不分種族、國籍,同中有異,異中求同,而能和睦相處。

  二、同體與共生(第二、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一九九三年暨一九九四年于臺北國立體育館、加拿大溫哥華哥倫比亞大學)

  同體是平等觀,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眾生雖然有男女、老少、強弱、智愚的分別,但是清凈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正如佛陀成道時發(fā)出「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的宣言,揭開「心佛眾生等無差別」同體平等的精神,提倡「生佛平等」、「圣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

  共生,是慈悲觀,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眾生是彼此互相依附成就,共存共榮的生命共同體。共生是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觀,是無染污的慈愛,是無對待的包容。在工作中沒有上下階級的對待,在日常生活里沒有計較的分別。共生,就是人我的尊重與包容,就是自然的共存與共榮。

  大家同住在一個地球上,應該捐棄我見偏執(zhí),彼此守望相助,以同體來推動眾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來發(fā)揚慈悲喜舍的精神,讓地球成為和平安樂的人間凈土。

  三、尊重與包容(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一九九五年于澳州悉尼達令港國際會議中心)

  在科技進步,來往頻繁的社會里,尊重與包容顯得尤其重要。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自由,以奉持五戒代替侵占掠奪;尊重生命的價值,以喜舍布施代替?zhèn)γ蛔鹬卮蟊姷乃,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機,以環(huán)保護生代替破壞殘殺。此外,我們更應用人我無間的雅量,包容異己的存在;用凈穢不二的悲心,包容傷殘的尊嚴;用怨親平等的智能,包容冤仇的傷害;用凡圣一如的認知,包容無心的錯誤。如果大家都能以尊重的態(tài)度敬業(yè)樂群,以包容的心胸廣利眾生,將娑婆建為凈土將是指日可待之事。

  四、平等與和平(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一九九六年于法國巴黎會議中心)

  平等與和平是一體兩面的真理,真正的平等不是表面上、齊頭式的平等,真正的和平也不是只用嚇阻、限武等外在措施所能達成,我們還必須注意心靈的凈化、思想的共識來體會平等與和平所散發(fā)的喜悅。今日要推展人我共尊、互易立場的美德,在生活處事上,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強尊重弱,以有尊重無,以上尊重下,慈悲寬容,消除我執(zhí),以達世界平等共尊,和平共榮。

  五、圓滿自在(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一九九七年于亞洲香港國際展貿(mào)中心)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不圓滿的境界,如人間的悲歡離合、生命的苦樂無常、感情的愛恨恩怨等,總為吾人帶來諸多遺憾。在佛教里,無余涅槃、常樂我凈的境界才是真正圓滿自在的凈土。圓滿,是最自然、最完美的意思;圓滿,是人們最向往,最欣慕的境界,我們應學習從心意的包容、生活的知足、人我的平等、處世的般若、社會的安定、家庭的和諧、身心的健康以及自我的解脫上,去體證世間的圓滿自在。

  六、自然與生命(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一九九八年于加拿大多倫多星座大飯店)

  自然是世間的實況,如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轉、眾生生老病死的輪回,都很自然。世間事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有成長;合乎自然,就能形成;合乎自然,就有善美。佛教一向追求自然,重視人心、人性。唯有尊重自然,順從自然,我們的心靈才得以解脫,生命才能自由。生命是不在乎一息尚存,而應在于具備有用的價值,除了人,山河大地亦能為人所用,凡對于人間有貢獻,也應視為有生命者。故國際佛光會以「自然與生命」為題,期勉大眾能在生活中體驗自然的定律與生命的尊嚴、自然的生命與生命的自然、自然的和順與生命的永恒、自然的生活與生命的佛道;更希望喚起人類的覺醒,珍惜生命的躍動,與大自然結合為一體。

  世間上的每一個人,若能以自然與生命作為生命的實踐,必定能使內(nèi)心自在吉祥、安庭和樂、社會安定,這就是佛法帶給我們的圓滿世界!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