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舟法師開示錄第三集
慈舟法師講述
稱贊如來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
尊重、恭敬、不輕慢善根
稱贊如來
弟子通阿紀錄
于一塵中塵數(shù)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華嚴法門,多談事事無礙法界,如至寶遺于路旁,無人識得。今略講普賢菩薩十大行愿之稱贊如來,大家都天天念了,而少修觀行,所以少有識得的,深為可惜。
這八句頌,前四句為所贊,后四句為能贊。在一微塵中,有無數(shù)佛轉(zhuǎn)大法輪,各佛處于無數(shù)菩薩眾中,無數(shù)佛為主,無數(shù)菩薩為伴。小至無數(shù)的塵是依報,而在個個微塵中,有正報之佛菩薩在說法聽法。這是前兩句。
第三句,法界無盡,全法界所有無盡的塵中皆有佛說法,菩薩聽法。
第四句如普賢菩薩的智慧才深信,否則信不及。諸佛皆充滿于法界的微塵,則佛多得無量無邊,一佛又有無量菩薩為伴,則菩薩更多得很,一塵中如是,塵塵中皆然,則主伴重重,充滿充滿。
第五、六句是普賢贊佛境界。普賢菩薩于法界微塵中,佛及菩薩面前,用無盡的聲音,無盡的言辭,稱贊如來的功德。
贊嘆功德,并不是一時的稱贊,刻刻贊,天天贊,年年贊,劫劫贊。而劫無盡,贊亦無盡。盡法界微塵中的佛菩薩,說法聽法是盡未來的,普賢菩薩的音聲言辭,也是盡未來的。贊佛甚深的功德,功德是深無底,廣無涯的,所以比喻作海,這是七八兩句。
此文雖然天天念,而不修觀行,便可惜了法寶了。今于一塵上推廣之,以便修觀之下手。
一塵,在眾生看來,是一極小的依報。在諸佛菩薩分上,無明破盡的緣故,惟是一大光明藏,稱性大的智慧光明。因智慧光明大,一切萬物皆變?yōu)樽约旱闹腔酃饷。故一切依正二?在佛均為一大光明相。這大光明相就是妙有境界。妙有非實有,也就是真空。
一塵,就是妙有,也就是真空。那么塵小也無小相了,故一塵亦為一法界。一塵為一事法界,也是一理法界。理是豎窮橫遍的,諸佛證得本心理——一真法界心,對一塵之小也平等平等,故塵亦豎窮橫遍。故一塵中,無法不具,因一切法皆在一心中,一切法亦皆在一塵中。一切法在一心中,是理不礙,一切法在一塵中,是事不礙。
唉!不要聽聽,光照字句上想,必定要修觀,才可得好處。
一塵如是觀,一毛孔也如是觀,那‘坐微塵里轉(zhuǎn)大法輪,于一毛端現(xiàn)寶王剎。’亦即此意。不過毛端是就正報的少分上說,微塵是依報上的少分說是了。
進一步,一微塵如是,一切微塵亦如是。若一塵想不到,一切微塵便都想不到。今就現(xiàn)量境說之,如日光由屋壁的一隙照入室中時,迎日觀之,即見擾攘之微塵滿布。此現(xiàn)量境,一經(jīng)提醒,便人人可以知之。
各各微塵中有佛說法,說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各各微塵中有菩薩聽法,就是華嚴海會諸菩薩。須知諸佛說法,不動而遍。佛成道日,稱性與華嚴大士說華嚴經(jīng)。在菩提場不動,而各處各會聽者均見佛在眼前。雖說者不動,而一時遍現(xiàn)于各處。以佛有妙有的大光明相,菩薩亦有妙有的大光明相,皆是光明,猶如眾星拱月。誠以佛菩薩將法界內(nèi)大小事相無明去盡之故。若眾生分中身毛塵剎,皆障礙性,是黑暗的不能現(xiàn)物,一迷一切迷,實相現(xiàn)不出來。佛菩薩森羅萬象皆轉(zhuǎn)為光明相,故釋迦牟尼佛在菩提道場說法,竟能遍于剎剎塵塵光光相攝,無處不現(xiàn)。
一佛如是,佛佛皆然。各佛成道,皆說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各有華嚴海會佛菩薩。一毛一塵皆現(xiàn)佛說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諸菩薩聽華嚴經(jīng)。........過去還有過去。亦皆如此說聽。——如是則橫遍法界豎窮三際,皆如是說聽。(按:此段講說最妙最快,愧未能錄全也。)
大家就此境界觀念,能念所念,打成一片,極為有趣。
再就自己一身,從頭至足,各塵中有佛說華嚴經(jīng),有菩薩聽華嚴經(jīng)。各毛孔有佛說華嚴經(jīng),有菩薩聽華嚴經(jīng)。各各正報,總相是身,別相是毛孔。各各毛孔都有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佛菩薩。則吾人于‘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佛菩薩’還能擺得脫離得開嗎?行住坐臥,一切處橫遍十方,一切時豎窮三際,皆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佛菩薩。有善根的,一定信得及這微妙的境界;信不及的也要種善根的。一念妙有中(妙有的境界)無有惑業(yè)苦啊!
今天佛成道說此法,借此機會提倡提倡,希諸位多向此處用功。一向念佛,普通都念一句阿彌陀佛。此法無人觀進去,如能念進去,則阿彌陀佛亦在其中。阿彌陀佛成道時,亦說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亦有華嚴海會諸佛菩薩。亦在一微塵中說聽,乃至十方世界塵塵如是,一毛孔如是,孔孔皆然,重重無盡,說不能完。
吾人自身一毛孔中亦然,通身整個都是,只是被無明障住了。菩薩們,要借此念消無明、業(yè)障、苦障。人妙,法門才妙;心不妙,法門也不妙。妙心即觀行智慧。觀起來很容易,因無明無自體,寔易破之,怕人不肯作耳。智慧本有,肯用,人人可破無明。
慈舟老法師以七旬有三之高年,嚴持戒律,教育后學,演講無虛日,朝暮禮佛三四百拜,精進勇猛,寔為希有。己丑佛成道日,于福州舍利院,倡念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佛菩薩一永日。翌日起接連念佛二七,用報佛恩。是日,老人開示凡三次,此其一耳。皆事理融通稱性之談。精神旺壯,愧煞全堂青年同仁。惜錄者庸劣,不能使奧旨圓音畢露,供養(yǎng)于閱者之面前,是一深大遺憾。而同道等,茍能因此微分之記錄,咸起如老人之積極為法,則于新佛教之建設中,未始非無小補。庚寅臘月二埋學人謹記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
一,本無差而成差二
一,本無差二
一直明無差三
一,體無差。心佛眾生同一無生真理故。
二,相無差。心佛眾生同一幻化故。
三,用無差。心佛眾生皆知饑來吃飯困來眠故。
二,對顯無差五
一,心與生佛對顯同。心是生佛之體,生佛是心之相,相不在體外,故性相不二。
二,佛心與生心對顯同。佛心悟,生心迷,迷悟雖別,而心寔無二。
三,心與佛對顯同。人是覺人,心是覺心,故心佛不二。
四,生與佛對顯同。佛是眾生所成,故佛即眾生,眾生是未成之佛,故眾生即佛。
五,心與眾生對顯同。離心無眾生,離眾生無心。
二,而成差三
一者,心差三
一,心體有迷悟不同。
二,心相有染凈不同。
三,心用有有為無為不同。
二者,佛差 佛者,覺也。對心說,覺有邪正偏圓。對,佛說,唯一圓覺。對眾生說,有邪正偏而不圓。
三者,眾生差三
一,諸趣受生而非究竟者,眾生眾生也。
二,諸趣受生而能究竟頓現(xiàn)者,佛亦眾生也。
三,起信論云:心意意識轉(zhuǎn),故名曰眾生。則心亦眾生也。
二,由差而成無差二
一,差 如上成差中說,不出有惑無惑及善業(yè)惡業(yè)所成。
二,無差 則迷悟染凈有為無為邪正偏圓究竟不究竟心意意識,皆以對待而顯。此對待又依圣教量,用分別比量智而知。若以真空絕相觀,無分別智參之,念之,觀之,久之照破對待之法皆無自性,無性之性,即是寔性。悟此寔性,于十界依正一切差別對待法中。能于其中,隨拈一法,無非法界,法界之內(nèi),無法不具。一法為主,余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為伴,一切差別而成無差矣。
佛說阿彌佛經(jīng)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義
將釋此義,文分二科。
第一科略述全經(jīng)綱要
此句經(jīng)文以上,佛說極樂依正二報之樂相,即同華嚴四分中,第一舉果勸樂生信分。既生信已,乃勸愿行。勸愿云,應當發(fā)愿生彼國土云云。從此句下九十五字,即勸解行往生,得等覺果。又同華嚴解行證三分。此句先反說,后正說,說念佛一行;即多福德善根因緣也。如此難信能信,又能愿行,方不負釋迦彌陀及諸究竟覺之大慈,乃至不負各各所具本覺與究竟覺無二之妙矣。又此句經(jīng),舟以為全經(jīng)上下之咽喉,最關緊要,故不敢草草放過。有人解以念佛為正行,余行為助行,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亦有理在。舟唯就經(jīng)文,以念佛義理述之,希具眼者,曲為指正為荷。
第二科廣顯此句義理三
一約事明 竊以釋迦彌陀皆證離垢妙極法身及圓滿報身,同住寂光無相土及實報莊嚴土。第以果海離言,是不可說義,故唯就二尊本愿度生化土,示現(xiàn)凈穢不同,實亦二土眾生,循凈穢業(yè)發(fā)現(xiàn),不自知耳。此土眾生,三乘外多是穢業(yè),如淫殺盜妄等,多感惡道。四民為衣食住故,爭名奪利等,不能生天。即或有上品十善生天者,我見不忘,不能出世。彼土眾生,縱是凡夫,亦無惡業(yè),有天然衣食住故,無四民執(zhí)業(yè)爭奪,故天人相通,我見易化,凡亦成圣。皆具六通。無戰(zhàn)爭訟事故,亦無國王大小官府。常得聞法故,唯受佛化。又無女人與淫故,皆蓮花化生大丈夫相。無畜生故,無可殺之物,黃金為地,盜從何起?既皆有通,對誰妄言?果是上根利智,不分凈穢,處處自由于道,時時好修凈業(yè)。娑婆鈍根,則染緣易就,道業(yè)難成,三僧祇劫,不被境轉(zhuǎn),幾人能之?釋迦折伏,彌陀攝受,以諸佛贊嘆之念佛法,費力少,收功大,真實一般常人難信之法,教化眾生。佛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有等癡子,為煩惱所逼,愴惶之間,入于生死。無明一夢,類如喪家之犬,不但不見釋迦清凈之地,三界天堂,亦無由得見。不思還家,流連生死,競起煩惱,此等可憐蟲,一切賢圣,莫不憫之。倘于無明中生一隙之明,知生死為最可厭惡之地,生起還家之想,當思彌陀慈父,為我等以蓮池樓閣寶樹寶地種種莊嚴,為深可忻樂之家鄉(xiāng)。因念家鄉(xiāng)而念慈父,因念慈父而歸家鄉(xiāng)。眾生雖念慈父,慈父不為眾生,是有因無緣,慈父雖為眾生,眾生不念慈父,亦為有因無緣。是以知生佛互為因緣。又心念佛時,心即是佛,因該果海,果澈因源。故此因緣,皆多福德善根。但念佛之懇切,當如乞丐求善人施食,嬰兒求慈母與乳,無力上山,求力士提攜,而有甚焉。如是念時,似是心外取法,而實心本無外,佛常在心,而不知耳。慈母、善人、力士、事也;心,理也。故雖約事,實無理外之事。此法最妙,故從古至今,愚夫愚婦不明此義,老實念佛者,尚多往生,乃至畜生學人念佛亦多人往生。不信此法者,愚婦畜生之不若也,能不愧乎?況一生彼國,見佛聞法,悟無生忍。無退緣故,壽命長故,即生補處佛位。如觀音勢至等不成佛與成佛平等。彼既丈夫我亦爾,何憚而不為歟?
次約理明 一切眾生,各各本具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亦名法身佛常寂光土,而亦未嘗離諸佛報化身土。第以無始無明,長夜大夢所迷,故永處六道,不認本有心性,固執(zhí)虛妄身心起惑造業(yè)受苦,終無了期。即或有時學他發(fā)心修行,智不敵惑,善不勝惡,我見熾盛,自作障礙,無始至今,仍在生死,真可憐憫。自不驚怖。然此本有心性,雖隨緣六道,而仍不變,茍能一念放松我見,皈依事相三寶,例知自心三寶,念自他不二之自性彌陀唯心凈土,求生自他不二之法報化,即三而一之極樂世界。久久功深必能漸證三土,為本有家鄉(xiāng)。諸佛皆以三身住三土故。參禪習觀,不落惡取空者,亦必如是。眾生以本具恒沙性德之心為因,彌陀以究竟恒沙性德之心為緣,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學人徒恃理具法性身土,而不念佛求生報化身土者,是有因無緣,亦得謂之因緣俱無。何以故?但言理有,有若無故。又既云念自性,自性本無念故,當向無念處念;無塵境故,當向無見聞覺知處念,豈可妄生分別撥無妙有依正耶?參、念、觀,無非始覺異名。本來面目,自性彌陀,真空理體,無非實相無相本覺異名。執(zhí)名迷義,分門別戶,是一非余,未有不落獅蟲之誚者。此本覺,即自他不二,十界平等,各各圓遍,互融無礙之法身。故雖約理,實無十界依正事外之理。如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乃佛破遍計所執(zhí)實有事相,非破依他如幻之妙有事也。又破執(zhí)實有者,如經(jīng)云,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zhuǎn)輪圣王,即是如來。又云,若謂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執(zhí)佛法為實有者尚當破之,九界可知。然執(zhí)實有六凡,終不能離,執(zhí)實有四圣,尚可希望。而終不如信一自性隨造作緣。成十界依正之妙。信此者,安得不隨念佛之緣造佛法界耶。
三理事合明 原夫一真法界心,豎窮橫遍,為十界依正色心大總相法門體,生佛平等,無有增減,不可思議。諸佛證此心故,知十界色心,一切如幻,成大涅槃,無法可說。憫諸幻化迷惑眾生故,不得不于總中開別,說四法界。令未悟者,亦得信解行證一真法界心。四法界者:一理法界,亦即一真法界,在理上說,曰理法界,既即一真心,何必又言理名?蓋以心即理,對色名心,對事名理;故第二曰事法界,亦即一真法界。在事上說,曰事法界;事即十界依正,隨事大小,無非一真法界心,全體所成,非分成,理無形相,即真空,不在事外。事無大小皆妙有,不在理外。妙有能顯真空,真空能成妙有。此一真法界,雙收事理。故第三曰理事無礙法界;妙有即真空,故小大相容,而成第四事事無礙法界。真空即妙有,故凡圣相即而成理理無礙法界;四法界外無此名者,如空不礙空,人易知故,不待言也。若總?cè)魟e,法界融通,本來如是。諸佛證此,眾生迷此。若欲翻迷,當發(fā)菩提心,為始覺智,參之,念之,觀之。若約所念,如上第一約事,是從妙有下手,念極樂報化身佛,可當假觀,觀事法界實不在真空法身理外。第二約理,是從真空下手,可當空觀,觀理法界即法身,亦不在報化身事外。若知空有不二,可當中觀。又舉一句彌陀,即一佛法報化三身,亦即三世諸佛之三身三德等。一多是事,不二是理,亦當中觀。觀理事無礙法界,諸佛法身即理理無礙法界,色身即事事無礙法界。三世諸佛者,十方已經(jīng)滅度者,過去佛也。十方現(xiàn)坐道場者,現(xiàn)在佛也。十方九界眾生,未來佛也。行人觀念自性彌陀,須先知自心所具三德,廣即恒沙性德,故曰不空如來藏心。此心所起之智,還念此心,及此心智所知之彌陀。此心非少善根福德可知,雖念自性本覺彌陀,而與究竟覺彌陀,實自他不二。自他是事,不二是理,亦理事無礙。自德雖具猶迷,須仗究竟圓滿果德為緣,以本覺心及究竟覺心,皆無遍計執(zhí)我分別妄見,及對六塵之見聞覺知等念故。而成空如來藏真空理。其功在念佛時都攝六根不染塵故。唯有真我所起無分別之正見,見佛妙色,聞佛妙聲,嗅佛妙香,嘗佛妙味,觸佛妙光,知佛妙法,如是等諸善功德念故,而成不空如來藏妙有事。其功在念佛時六根皆為增上緣,助念佛故,此二不二,仍歸中道,即空不空如來藏。以此法三根普被,普賢大愿求生,上品也。大悟人求生,中品也,若下品則能接齋公齋婆故。有人言念佛為齋公齋婆之生活,此等謗法之愆,我等當代為懺悔,以盡自分。如是念佛因緣,豈少善根福德因緣耶。十方三世佛,身毛塵剎,事無大小,各各互攝互融,重重無盡,曰:事事無礙法界。于一毛端,現(xiàn)寶三剎坐微塵里,轉(zhuǎn)大法輪。及極樂依正,一一皆無量光是也。見娑婆依正各各成礙,心被境轉(zhuǎn)故。心能轉(zhuǎn)境,則十方三世,十界依正,無非妙有大光明藏,若以肉眼不見妙有真空,即不信解,豈能行證耶?智者勉之。
梵網(wǎng)云:口雖說空,行在有中。今世禪講多墮此見。但知心空,不知心有。諸大乘經(jīng),皆談二諦,若?占,空則非空;縱使空空,還成遍計。智者云,業(yè)性雖空,果報不失,是知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
尊重、恭敬、不輕慢善根
弟子通阿紀錄
啟七幾日了,因病沒能進堂,今日勉強供養(yǎng)數(shù)語而無氣力,恐不能入眾位之耳,希望講經(jīng)法師再為重說,使之達到目的。(至此諸師約求由通阿按段當面高聲傳達)
講什么呢?在沒啟七前,夢中勸人‘尊重善根,恭敬善根,不輕慢善根’醒后想想已往講善根時也有,但沒有這樣的叮嚀囑咐。已往講身口意業(yè)固不可拔,謂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謂之根。有三善根:不貪、不嗔、不癡。有五善根:信根,正信能破邪;進根,精進能破懈怠;念根,正念能治諸邪念;定根,破諸散亂;慧根,破三界諸惑。平時講教,對三善根、五善根未重重的囑咐,這次想起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佛菩薩的善根微妙殊勝,深厚圓滿,而這善根,人人本具,只因大家輕慢了,不尊重不恭敬,所以流浪生死,受生死苦惱。
華嚴海會佛菩薩的善根是什么呢?就是大方廣三字,大是心的體,是法身德;方是心的相,是智慧,般若德;廣是心的用,是解脫德。這體相用三大,那一個眾生都具足的。可是怎樣大法呢?大得豎窮橫遍;豎窮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際,不從何時生是無始,盡未來際也不沒滅是無終。而且在每一時際都豎窮橫遍,過去通遍十方,現(xiàn)在、未來也通遍十方。這體相用三大、三德,一一悉皆豎窮橫遍,舉一即三,舉法身就具足般若,解脫,舉般若具足法身,解脫,舉解脫也具足法身,般若。因為全三是一,都是一心本具。一心本具的三大,三德,不僅人類人人本具,下至昆蟲也具,三途眾生也具。地獄眾生,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在受苦時,也未損失少許。若有所損少,修持也不能成就了。這樣才人人可以依此體相用三大的善根修持,我們要尊重要恭敬,不要輕慢,不要自暴自棄。不自暴自棄的,都可修顯三大,直至成佛。
那么,是什么障住了三大不能成為三德呢?最厲害的就是業(yè),業(yè)就是障。業(yè)是事業(yè)(業(yè)力),身口意三業(yè),是思想,言語,行為三方面的事業(yè)。分開說身有殺、盜、淫,口有妄語、惡口、兩舌、綺語,意有貪、嗔、癡,共是十種業(yè)。一種業(yè)障就多的不得了,況三業(yè),十業(yè)?一一業(yè)又有主伴,主中還有主,伴中還有伴,主伴重重無盡的黑業(yè),叫障。障什么呢?障心的廣、用,就沒有解脫德了。心的用怎樣廣呢?廣度眾生,自利利他,能廣破業(yè)障。用心的智慧妙用,善巧方便的破除廣多的業(yè)障,就叫善業(yè)了。怎樣用智慧心呢?必須學戒學定學慧。
業(yè)是系縛義,造惡因必得惡果,使人系縛不得自在。果不離因,如影隨形,形動影動,形止影止;沒有離形的影,也決沒有逃開業(yè)因的果報,可是學佛修行的人,尊重廣字(心用)解脫的善根,則決不造業(yè)了?墒菢I(yè)多的很,造業(yè)的人也多得很,如祖祖相傳的恐無后嗣,子女婚嫁,就是淫業(yè),淫欲熾盛,失于正常,種種所作,無非增長生死。以此一業(yè)推想,盡未來際,恐無由擺脫;就是發(fā)心擺脫也很少啊!可是學佛法就發(fā)出擺脫業(yè)的特別思想,尊重大方廣三善根,求斷欲業(yè),了生脫死。所以要證解脫德,非學戒不可;戒是制約,業(yè)為持戒的心理所制約,一切惡業(yè)不起,才可得到解脫,復還心的用大。
相大,是般若德心相,非長短、方圓、大小,有什么相呢?有靈知靈覺可以查考,鑿鑿有據(jù),而確有相。如同為人,有的與說淺淺佛法尚不了解,就是愚癡相;有的與說佛法甚深義理而一聞即悟,就是智慧相,可以證明心相是大。若在眾生分中,多半是愚癡相;唯有愚癡才障相大,不愚癡也障不了相大了。若想破除愚癡相,復還智慧相,必要學般若。因智慧能破愚癡,智慧不開,愚癡是破不了的。所以不學般若,還是沒有尊重方字相大的善根。
相有事相,有理相。明白一切義理,得根本智;明白一切事相,得差別智,也叫權智生起智慧,可破十使煩惱惑障。前講破業(yè)障得解脫德,現(xiàn)在說破惑障證般若德,一藥治一病,須要清楚。
‘大’是體大,是法身德,尊重法身,法身德才顯露。如果不尊重法身,就盡未來際也在生死之中。常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抱佛眠,是睡眠時,抱著法身佛睡而不知覺。因為只認識了色身睡覺,認識不到法身隨緣,就在睡時也未離開法身啊?墒遣徽J識法身就但隨色身的睡下起來。若尊重法身呢,則睡眠覺起都不離法身了。怎樣不離法身?觀想;蚰罘、持戒,都隨時隨處不斷的觀想法身之大,就是不離,如念佛,念阿彌陀佛,認識自性彌陀,認識自己法身,縱到睡時也不忘記,就是尊重法身了。若是睡時乃至醒時都不理法身,就是輕慢法身,那能得念佛三昧,證得自己本具的法身德呢?若不認法身,但認色身豈不自暴自棄呢?
念佛,三歲孩童也能也會;若論究竟有沒有功夫,就大有問題了。若照顧不到法身,自性彌陀,若不知道自心是佛,佛是自心,自心具法身,自心作佛,就還是不會念,所以說八十老翁也還念不會。有些膽大心粗的人,說我念佛念的很久了,在作事時都能念佛了,可不知道但是口念啊!不知道念佛真意思,念到彌勒下生也不中用。所以念佛必得學佛,學佛因地未成佛時的大愿大行,如阿彌陀佛因地發(fā)四十八大愿,廣度眾生,我們念阿彌佗佛而不發(fā)愿,就不算是會念。阿彌陀佛因地發(fā)四十八大愿,果位證成佛道,莊嚴成了極樂世界,是因果不差的道理。四十八大愿不離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愿;先發(fā)四十八愿以愿導行;后行十大行愿,以行填愿。有十大行愿以完成四十八大愿才愿愿圓滿。所以說念佛必學佛的發(fā)大愿行。
若不會發(fā)愿,就不會念佛,就不會尊重,恭敬自心的體相用三大,證不得大方廣的法身、般若、解脫三德。望各位好好地尊重,恭敬善根,不輕慢善根。
慈老,法師住持廈門南普陀寺,癸巳季秋,應北平四眾弟子迎請,來平養(yǎng)痾,卓錫安養(yǎng)精舍。本月中旬,祝愿世界和平,啟建觀音道場七日,恭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海會佛菩薩;擬講華嚴大意,因病而止。智悲法師講凈行品。二埋法師講十地品第二地。聽者大悅。第五日,老法師力疾開示,悲愿懇切。二埋法師隨手記錄,當面?zhèn)餍?滿堂七眾,傾心感激,皆大歡喜;希求二埋法師印示,以備思修。體道隨喜勝會,恭聆法音,復讀妙文,敬刊于此,以飫眾望。甲午春二月十九日弟子張體道敬識
慈老法師于甲申春間應體道之請,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己丑之冬,郵示經(jīng)義一篇。體道近在安養(yǎng)精舍,恭讀老法師座右銘,及稱贊如來開示。謹并刊出,貢獻同愿,如說修行。弟子張體道又識
- 上一篇:修行在于究明自心
- 下一篇:拖一個死尸在路上走—明海法師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