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君子

  學做君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不知當學,學明明德,自明其德;后親于民,使人自新;讓君止于仁、臣止于敬、父止于慈、子止于孝、謀止于忠、交止于信,一切皆止于至善。好學之要,在于時習二字,故應時時力行實踐,直至豁然貫通,其心自悅。因溫故知新,非記問之學,足以為師;他人聞知,遠來求訪,師者教之,學者得之,教學相長,彼此樂之;人雖不知,卻無慍怒,唯君子能之。君子時習,故有學問;學有所成,方能致用;不為名利,則有道德。三者兼具,名為君子也。

  學者為覺,不學何以能覺,故當向善知識請益,從不覺中生起始覺,覺悟本覺,直至究竟覺。行者于事上,應常受持、讀誦、書寫大乘經(jīng)典;于理上,應時時觀照本心,自見本性,唯有自覺乃是可悅之事。覺后當為人解說,度盡一切眾生,因眾生離苦,方是菩薩之樂。布施應不住于相,何須人知,實名菩薩;若欲眾生知,則不名菩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