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諦-滅苦之道
四圣諦-滅苦之道
壹、前言
貳、苦圣諦
參、苦集圣諦
肆、苦滅圣諦
伍、苦滅道圣諦
陸、結(jié)論
壹、前言
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每個人表面上所追逐的項目都不同,像事業(yè)成功、家庭幸福、兒女孝順、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大富大貴、有名有利、幸福平安等,但實際上在追逐的方向卻是一致,那就是尋覓他所認(rèn)知的快樂。
但人為何要尋找快樂?因為,對現(xiàn)狀不能滿足、事事不能滿意、樣樣不能順?biāo)?不滿就是苦。所以要不斷的突破、不斷的改善,來滿足自己的身心,但不論怎樣努力,仍然不能填滿人類的欲求。因為,人生本來就不圓滿,難免有所遺憾,常常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往往顧此而又失彼,于兩者之間,難以兼顧,只能忍痛擇其一;假若兩者皆能兼顧,但因無常生滅,亦不能永恒存在,實感無奈。
其實,人的一生只是不停的在創(chuàng)造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留下問題。從出生到死亡,從物質(zhì)到精神,從身心到環(huán)境,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從社會到國家,從國家到世界,從世界到宇宙,不論由小至大、由內(nèi)至外、由近至遠(yuǎn)、由前至后,時時刻刻都在問題中。
有個人身心的問題,有人際關(guān)系的問題,有家庭經(jīng)濟的問題,有夫妻感情的問題,有子女管教的問題,有婆媳相處的問題,有妯娌和諧的問題,有兄弟鬩墻的問題,有學(xué)校教育的問題,有社會治安的問題,有環(huán)境保護(hù)的問題,有國家政治的問題,有氣候暖化的問題,有核能災(zāi)變的問題,有能源危機的問題,有民生糧食的問題,有資源分配的問題,有人類戰(zhàn)爭的問題,有自然災(zāi)害的問題等,說也說不清,數(shù)也數(shù)不完。問題雖然包羅萬象,但“問題的本質(zhì)就是苦”,苦即是煩惱,任何人皆擺脫不了它的困擾。不論有意或無意,人類的本能就是要離苦。
人生是苦的事實,沒有誰可避免。佛陀因見眾生的苦,而發(fā)心出家去找尋滅苦的方法,經(jīng)六年的修行,終于領(lǐng)悟緣起之真理,而以「四圣諦」初為五比丘宣說“苦、苦之集、苦之滅、苦滅之道”及最后涅槃度須跋陀羅,都是以此教導(dǎo),說四諦之理,是真實不虛,依此修行,便可解脫。
世間之所以有醫(yī)生,是因為有病者;人間之所以有佛陀,是因為有眾生。因有人生病,醫(yī)生才為患者看病:診斷出其病癥(苦),并檢查其病因(苦因),開出藥方,要病人按時服用(苦滅之道),經(jīng)治療后,終于痊愈(苦滅)。因眾生有苦,佛陀才為大眾開示離苦之道。
貳、苦圣諦
佛陀是證悟真理的圣者,依他所觀察,世間的一切現(xiàn)象,的確是苦之事實;人生是苦,故說苦諦,即是苦的真諦,所以佛經(jīng)中說:「人生是大苦聚」!缚唷褂锌嚯y、痛苦、苦惱、不滿意,及缺陷、無常、不實的涵義。
或許有人會認(rèn)為佛教過于悲觀?所謂悲觀、樂觀,其實是個人的主觀。佛教是客觀的,它是「正觀」、「實觀」!刚^」即是正確的觀察,「實觀」即是觀察事實的真相;經(jīng)由正確的觀察,才可以見到事實的真相。觀人,生老病死是事實;觀事,成敗興衰是事實;觀物,成住壞空是事實;觀法,緣起無我是事實;觀行,一切無常是事實。
換個角度來說,醫(yī)生說只要是人就會生病,為何大眾不認(rèn)為醫(yī)界太悲觀呢?病就是苦!又有人會說,病好就不苦?病雖然暫時治好,但人生瑣事,那件事不令人苦惱;又有誰可以事事順?biāo)?所求以償。且說,病好了,難道永不再患嗎?
凡夫不知真相,不敢面對事實。就像,病人不愿面對自己的病情,醫(yī)生不愿告訴患者病癥一般。醫(yī)生對病患不可夸大其病情(悲觀的看法),亦不可輕忽其病癥(樂觀的看法),應(yīng)正確的診斷出疾病,將病情詳細(xì)的跟患者說明;病人不可放棄治療(悲觀的想法),亦不可認(rèn)為無病(樂觀的想法),而應(yīng)勇敢的接受醫(yī)生的建議來治療。所以,佛教既非悲觀,也非樂觀,只是真實的講出事情之真相。
稍有知識的人,也許會說:「苦樂是心的感受,并非事實。好比,知足常樂,不知足?。」試問諸位?生病的人,知足病就會痊愈嗎?饑餓的人,知足肚子就能填飽嗎?缺錢的人,知足就能解決經(jīng)濟的問題嗎?以此類推,苦是事實,并非唯心論說。
大部分的人認(rèn)為,人生是「有苦有樂」;只是每個人,對苦樂的看法有所分歧。悲觀者,因觀念消極,所以覺得「苦多樂少」;樂觀者,因觀念積極,所以感覺「樂多苦少」?傉J(rèn)為,人生是有苦有樂,并非全然是苦。
苦的真諦
所謂「苦圣諦」?是指此苦諦之理,唯為圣智所知,非凡夫能知,故云圣諦。世人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卻無智慧見到苦的真諦。反而以苦為樂,孰不知“此樂是假樂,此苦是真苦”。
好比,肚子餓(是苦的事實),就要填飽肚子(吃飯不是樂,而是遠(yuǎn)離饑餓的痛苦);尿急(是苦的事實),立即上廁所(小解不是樂,而是遠(yuǎn)離憋尿的痛苦)。吃飯、小解不是樂,假若它們是快樂的事,為何不一直吃、一直解;再舉生病來說,饑餓似病,吃飯似藥;尿急像病,小解像藥。吃藥豈是快樂之事,只因生病,所以迫不得已才吃藥。
還有,「樂是苦因」。當(dāng)快樂消失時,痛苦便會生起;順境時很快樂,當(dāng)此境消失而逆境來臨時,痛苦隨之生起。就像好友相聚時是歡樂的,但分離時卻是感傷的;和相愛的人再一起是幸福的,但愛人離去后卻是痛苦的。
再說,「樂中有苦」。樂猶像蜜糖,苦恰似毒藥。包著蜜糖的毒藥,純苦無樂,百死無生,何樂之有?所謂「先享受,后付費!瓜葷M足自己的欲望,再來考慮后果。好比,刷卡時表面上很快樂,消費完后,才知要付錢的心痛;談戀愛時表面上很甜蜜,結(jié)婚之后,才知要養(yǎng)家的艱苦。
再說,「樂久生厭」。任何快樂的事,做久了也會令人厭煩。好比,沒有吃過山珍海味的人,偶爾飽餐一頓,便會覺得心滿意足;但天天吃膩的人,就會感到厭惡而倒胃口。有時出國旅游,是一件既浪漫又休閑的事;但常常出國的領(lǐng)隊,帶團不但有壓力,且是一項苦差事。
再說,「樂無標(biāo)準(zhǔn)」?鞓凡o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因人事的條件不同,所以產(chǎn)生出來的感受就有所差異。怕熱的人,吹冷氣會覺得很舒服;怕冷的人,吹冷氣會覺得很難受。饑餓的人,有食物可吃,是一種恩惠;撐飽的人,縱然美食當(dāng)前,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負(fù)擔(dān)。
佛雖說苦,但并不否認(rèn)樂。因苦樂是相依,無苦即無樂,無樂即無苦;因有苦樂,才可以離苦得樂。佛于經(jīng)中曾舉出:有家庭之樂、五欲之樂、染著之樂、色身之樂、心靈之樂、禪定之樂等,但這些樂,皆逃不開無常逼迫之苦。
總之,「樂假苦真」。所謂假,是指快樂的事,是短暫的、是會變化的、是會消失的、是無常變異的,非永恒常在的,誰都無法留住它。所以說快樂是虛假,一切現(xiàn)象是苦的事實,即是「苦諦」。
苦的認(rèn)識
二苦
五蘊本身就是一種苦,想要生存,就應(yīng)接受苦的考驗。為了照顧身心,人們必須付出一生的代價。肉體有生、老、病、死之身苦,心里有憂、悲、愁、惱之心苦,環(huán)境有寒、暑、燥、熱,所引發(fā)身心之苦。歸納為:一者因肉體而有苦,稱為身苦。二者因煩惱而有苦,稱為心苦。
身體的無常不安,需要食物、衣服、房子、車子、活動、性欲來滿足它;身體的無常病痛,需要醫(yī)生、治療、藥物、復(fù)健、看護(hù)、補品、家人來照顧它。為照顧和滿足身體,則須有物質(zhì)與金錢;想獲取金錢,則須要工作;工作則須靠體力或能力,才會有適當(dāng)機會。身體從出生至死亡,及中間的衰老,皆不離無常變異,連辛苦所掙得的財產(chǎn)、名望,也不例外。
心里的無常不安,需要有快樂的所緣來依靠。它是什么?是親情、愛情、友情、道情、多情?或是名利、權(quán)勢、地位、才干、贊美、尊重、疼愛、呵護(hù)、關(guān)心?或是娛樂、興趣、旅游、探險、刺激?或是工作、事業(yè)、學(xué)習(xí)、讀書、進(jìn)修、行善、信仰、宗教、修行、真理、傳道、領(lǐng)導(dǎo)?不論心擺在何處,皆不離無常變異,自心是這樣,人心亦是這般。
常人祈求醫(yī)生,來安其身;二祖慧可,祈求祖師,來安其心?不論是身或心,又有誰可替我們安住?身心本來無常不安,又豈能安住?須菩提問佛:「云何應(yīng)住?」佛說:「應(yīng)無所住!」一切法無常,所以念念無所住,以無住為住,當(dāng)下即可安住。
三苦
苦的性質(zhì)有三:苦苦、壞苦、行苦。當(dāng)逆境出現(xiàn)時,身心感受之苦,稱為苦苦;當(dāng)順境消失時,身心所感受之苦,稱為壞苦;諸行無常,遷流不息,讓身心不得安定之苦,稱為行苦。欲界三苦俱有,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僅有行苦!法華經(jīng)》信解品說:「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諸熱惱!
一、苦苦,由苦事所生之苦。其實會讓人苦惱的事,真是其多無比。好比,身體的壽命有限,短短數(shù)十年,大不了百歲,人的一期生命就將結(jié)束,奔波一生,為誰辛苦,到頭來「萬般帶不走,唯有業(yè)隨身!乖僬f,心中難得清凈,不是回憶過去,便是期盼未來,不然就是盤算現(xiàn)在,從來沒有「活在當(dāng)下,過得清閑。」一切身苦心惱,便是苦苦。
二、壞苦,因樂事已過,苦隨之而生。無樂之時,我們會去追尋快樂,但常常為了短暫快樂,讓人付出慘痛的后果。好比,拿一個月的薪資,來買一件名牌的皮包,在擁有的那一刻,雖可感受到短暫的快樂,或滿足暫時的虛榮,但之后呢?當(dāng)此新鮮感消失,雀躍之喜又在哪里?不禁生起后悔、懊惱、無知、虛偽之情緒。再說,跟至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在一起聚會、聊天、吃喝、游玩、歡唱,當(dāng)曲終人散之后呢?無聊、孤獨、寂寞、失落、無奈之情緒,便油然而生。此樂似過往云煙,只添加愁與苦。甚至,過于得意忘形,到頭來樂極生悲。以上苦苦、壞苦,凡夫便能知曉。
三、行苦,行有遷流之義,一切法皆遷流不息,無常生滅,無常故苦,唯智者能知。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以及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論是內(nèi)在的心靈,或者外在的世界,這所有的存在與消失,都是不停的變動、生滅,它是不安定、不確定的,沒有人可改變它、沒有神可主宰它。由于這種剎那生滅的現(xiàn)象,所以沒有一事物叫做永恒。當(dāng)人們想去占有它、擁有它、留住它,它已經(jīng)從欲望中流走;當(dāng)人們想要獲得自認(rèn)的快樂、幸福、平安,它便從妄想中消失。順境、逆境,只不過是無常的夢境;迷人、悟人,只不過是無常的幻人。
近觀無常,龍牙禪師云:「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我們喜歡花開,卻不喜花落。人想要快樂,卻厭惡痛苦,歡慶出生的喜悅,卻畏懼死亡的來臨。但花開花會謝,樂生樂會滅。無情的花,有情的人,誰能逃得過無常。
遠(yuǎn)觀無常,憨山大師云:「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fēng)又見菊花黃。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勾禾鞆亩熳邅,帶來希望;秋天從夏天過來,帶走一切。雖然傷感、落寞,那也是人類自作多情的癡夢,總活再編織不實的幻境,不能真實體察人生,勇于面對無常。不管貧賤窮困,或是榮華富貴,那只是曇花一現(xiàn),像夢不真,同霜不常。
綜觀無常,《無常經(jīng)》云:「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fù)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股现寥赵滦浅,下至山海大地,中含一切眾生,有哪一人、哪一物、哪一事,不被無常所吞沒。
凡夫不識無常之苦,卻偏偏想于無常中牢牢捉住自我的身心,建立夢中的王國。不舍我愛之人,不棄我愛之物,不甘失去所有,更不愿無常到來。始終不能明白,他們所追尋的不過是短暫的假樂,實際上是暫時的息苦而已。但一位滅苦的圣者,不會無知的追求不同的事物,來滿足自己的快樂,因為智者的心已經(jīng)平靜而且知足。
八苦
佛總結(jié)出人生有八種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生、老、病、死,此四項屬于生命現(xiàn)象的苦,亦是生理的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此三項屬于生活現(xiàn)象的苦,亦是心理的苦;五蘊熾盛,此項屬于人生現(xiàn)象的苦,亦是身心的苦。
十一苦
根據(jù)南傳藏經(jīng)《長部》記載,將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后總結(jié)為五取蘊是苦。以下經(jīng)文出自《大念住經(jīng)》。
一、生
經(jīng)云:「何謂生?所有生類中,諸眾生之受生、形成、出生、諸蘊之顯現(xiàn)、諸處之獲得!故裁词巧?一切眾生皆是因緣和合而產(chǎn)生,漸漸形成名色,經(jīng)十月之久而出生,身心五蘊能明顯的表現(xiàn),經(jīng)由六根接觸六塵能感受到外在的世界,稱之為生。
「生」有:生者受苦,被生亦苦!干摺褂袘烟ブ,生產(chǎn)之苦,養(yǎng)育之苦,照顧兒女之苦;「被生」有成長之苦,學(xué)習(xí)之苦,環(huán)境之苦,謀生之苦,競爭之苦,生存之苦。
二、老
經(jīng)云:「何謂老?所有生類中,諸眾生之衰老、老耄、齒落、發(fā)白、皮皺、壽減、諸根遍熟!故裁词抢?一切眾生都會老化,體力日漸衰弱,牙齒脫落,頭發(fā)蒼白,皮膚變皺,壽命漸短,功能退化,稱之為老。
「老」有:六根衰退之苦、行動不便之苦、無人照顧之苦、身體病痛之苦、孤獨無伴之苦、心愿未了之苦、步入死亡之苦。
三、死
經(jīng)云:「何謂死?所有生類中,諸眾生之崩潰、散滅、命終、死亡、諸蘊離析、死尸棄舍!故裁词撬?一切眾生都有停止氣息的時候,四大離散,壽命終了,進(jìn)入死亡,五蘊離析,身體舍棄,稱之為死。
「死」有:有病痛折磨之苦、四大分離之苦、心理不平之苦、不舍親人之苦、財物帶不走之苦、對未來恐懼之苦、冤家索命之苦、六道輪回之苦。
以上這三項,生、老、死是生理現(xiàn)象的「身苦」,我們依真俗二諦來說。依俗諦而言:人從一出生便趨向于死亡。人生第一個剎那現(xiàn)象,稱之為生;中間的種種過程現(xiàn)象,稱之為老;最后一個剎那現(xiàn)象,稱之為死。依真諦而言:色法、心法亦是這樣。當(dāng)色法、心法剎那生起時,稱之為生;短暫停住的現(xiàn)象,稱之為老;滅時的現(xiàn)象,稱之為死。因此在觀察生、老、死時,同時可觀生、住、滅,必須依照,真俗二諦來觀照。
四、愁
經(jīng)云:「何謂愁?無論何時何地,由于任何之不幸,遭遇令人苦惱之法,而有憂愁、悲傷、苦惱、內(nèi)憂、內(nèi)愴!故裁词浅?不論任何時候,當(dāng)我們遇到不幸之事,或遭遇到令人苦惱的問題,而內(nèi)心生起憂愁、悲傷、苦惱、煩悶、難過,此時稱之為愁。
南宋詩人‧辛棄疾曾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無愁之人強說愁,有愁之人說不出。心本無愁,但遇境則愁生;若不能化解此問題,則會愁更愁。
五、悲
經(jīng)云:「何謂悲?無論何時何地,由于任何之不幸,遭遇令人苦惱之法,而有痛哭、悲泣、慨嘆、哀號!故裁词潜?任何時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惱的問題,內(nèi)心控制不住,而痛哭、悲泣、大聲悲嘆、高聲哀呼,稱之為悲。
愁藏于內(nèi),強忍于內(nèi)心;悲顯于外,發(fā)泄于言行。小小的挫折,常人可以埋于心底,然遇親人往生或離去,則再也控制不了情緒,而放聲哭泣、大聲吶喊。
六、苦
經(jīng)云:「何謂苦?關(guān)于身體之苦痛、不適,由于身觸所生之苦痛、不適!故裁词强?任何身體痛苦的感受、不舒服感覺,或經(jīng)由身體的接觸而產(chǎn)生的痛苦或不舒服感受,稱之為苦。
有身體,就會有病苦。身體有時會痛、會酸、會麻、會脹、會暈、會眩、會癢、會緊、會饑、會渴等,或因外在的環(huán)境、空氣、天候、溫度、干燥、濕氣、異味,而產(chǎn)生太熱、過冷、流汗、顫抖等諸苦。
七、憂
經(jīng)云:「何謂憂?關(guān)于心之苦痛、不愉悅,由于意觸所生之苦痛、不愉悅。」什么是憂?任何心理痛苦的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覺,或經(jīng)由心理接觸而產(chǎn)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稱之為憂。
人類生長的過程,有許多不愉快的經(jīng)歷與記憶,這些陰影早已深刻烙印在每個人的心里,更是揮之不去的痛苦,所以平常悶悶不樂、郁郁寡歡,快樂不起來;但夢魘還未結(jié)束,接下來的人生歲月,我們?nèi)匀灰c外界不斷的接觸,因此苦痛、不愉悅的感受時時會生起。
八、惱
經(jīng)云:「何謂惱?無論何時何處,由于任何之不幸,遭遇令人苦惱之法,而有憂惱、苦惱,及由憂惱、苦惱所生之苦痛。」什么是惱?任何時候,由于不幸的事,或遭遇到令人苦惱的問題,而有煩憂、苦悶,以及由于煩憂、苦悶而感受到的苦痛,稱之為惱。
未發(fā)生之事,常讓人生起憂慮、擔(dān)心、不安、恐懼;已發(fā)生之事,常使人感到迷惑、棘手、害怕,甚至不知所措。當(dāng)我們碰到困難不能解決時,一切煩惱便自然而生,更引發(fā)心中的苦楚。
以上這五項,除了苦是指生理現(xiàn)象的「身苦」,其他愁、悲、憂、惱,是指心理現(xiàn)象的「心苦」,只是苦的輕、重、強、弱,不同而已。
九、怨憎會苦
經(jīng)云:「何謂怨憎會苦?無論何時何處,遭遇不如意、厭惡、不愉悅之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或遇心懷惡意、傷害、擾亂、不適意者,卻須與其聚會、交往、共事、結(jié)合!故裁词窃乖鲿?不論任何時候,遭遇到不想要、不喜歡、不愉快的六塵,或遭遇到心懷惡意、害意、亂意、瞋意者,與這些人聚會、交往、共事、一起,稱為怨憎會苦。
我們對于一切所不喜歡、不滿意的人、事、時、地、物,內(nèi)心自然會生起排斥、抗拒、敵對。不是想要對象消失,不然就自己躲開,一心一意想逃離現(xiàn)場,不愿與對方在一起。但于六塵的境界中,不如己意的事,實在數(shù)不清。
十、愛別離苦
經(jīng)云:「何謂愛別離苦?無論何時何處,與可意、喜愛、愉悅之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相逢,或遇心懷善意、適意、可靠者、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親戚,卻不能與之聚會、交往、共事、結(jié)合!故裁词菒蹌e離苦?不論任何時候,人都想要處在合己意的、喜愛的、愉快的六塵境界中,或遇到心懷善意、好意、能信任的家人、朋友、同事、親友,但卻偏偏不能與這些人聚會、交往、共事、一起,稱為愛別離苦。
我們一廂情愿,想要活在自己理想的國度里。于一切時、一切處,都妄想與喜歡的人、事共處一堂,但是諸行無常,剎那生變。愛人會去,惡人會來;好事會走,壞事會起;順境會過,逆境會來。終不能與所愛長相廝守,只能緣盡而散。
凡夫活在取舍之間,只要不合己意,便想舍去,但又無法擺脫,所以有「怨憎會苦」;若是合己意,便要取得,卻又無法獲得,所以有「愛別離苦」。智者不惡六塵境界,因一切法無常、無我,故六祖說:「于一切法,不取不舍!
十一、求不得苦
經(jīng)云:「何謂求不得苦?諸比丘!受生支配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愿不再受生,愿不再有來生!然此欲求不可得,…受老支配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愿不衰老,愿不變老!然此欲求不可得,…受病支配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愿無病苦,愿不生病!然此欲求不可得,…受死亡支配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愿能不死,愿不會死!然此欲求不可得,…受愁悲苦憂惱支配之眾生,生如是欲求:愿不遭受愁悲苦憂惱,愿不再愁悲苦憂惱!然此欲求不可得!
什么是求不得苦?希望不要有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以上諸苦,更不要有無量諸苦惱,然因「苦」、「集」未斷,無明、貪愛依舊,三毒仍存,「道」諦未修,所以不能息苦入「滅」,因而稱為求不得苦。
有求皆苦,無求為樂。所求不能滿足,即是「貪」;求而不能獲得,即生「瞋」;不知為何而求,即為「癡」。我們所求何物?世間幻事,眾生幻人,一切幻境,知幻無求。
以上這三項,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是指心理現(xiàn)象的「心苦」。
五取蘊是苦
經(jīng)云:「何謂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共徽撌嵌、三苦、八苦、十一苦、無量諸苦,歸納起來,就是對身心五蘊的執(zhí)著,所生起之苦。所以佛要行者正觀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來破除我們對五蘊的執(zhí)取。
苦的功能
世界上所有的學(xué)問,和一切的科技發(fā)明,其實都在解決人類共同的問題。當(dāng)我們要尋求任何一項答案,相對也必須付出同等的代價;每個人在追求快樂時,也一定會經(jīng)歷痛苦的過程。但不可因為困難,而選擇不去突破,或干脆逃避不敢面對,反而更應(yīng)勇敢去化解及承擔(dān)。
其實痛苦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人們活在痛苦中而不愿離苦。從小到老,一生抱怨不斷,郁郁寡歡,終日無奈感嘆,找人相互訴苦,又不知該怎么辦?只能虛度歲月,使痛苦日益加重,讓瞋心漸漸加深。因為,常人怕苦,更無法擺脫其苦,所以會引起瞋心;日子久了之后,便失去對苦的警覺性,而徒增其愚癡;甚至以苦為樂,欲望貪愛不停的滋長。貪瞋癡三毒不滅反增,致使大眾苦上加苦,更加的苦不堪言。
佛弟子切勿因苦而生瞋心,更應(yīng)感恩此苦讓你有覺心。六祖說:「煩惱即菩提!挂蛴袩⿶,所以今日大家來學(xué)佛修行,更從煩惱中去領(lǐng)悟而覺醒!稄V論》說苦有五種功德,「功德有五,謂若無苦,則于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qū)意解脫功德。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余有情,知皆是苦,于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fā)悲愍!挂韵挛覀儊碚f明苦的五種功德:
一、謂若無苦,則于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qū)意解脫功德。
知過才能改過,改過方能無過;知苦才能離苦,離苦方能無苦。人若不知道或不承認(rèn),自己有過失,又怎會改過遷善,成為一位有道德修養(yǎng)的賢者;人若不知道世間是苦,或不認(rèn)同五蘊身心是苦,他們又怎能離苦得樂,成為一位究竟解脫的圣者。
苦的第一個功德,就是會讓我們生起「出離心」。因為痛苦,所以決心要離苦,而此心是不會動搖的;若不感覺苦,則會留連忘返于五濁惡世,更會樂不思蜀于六道輪回。離苦之心,驅(qū)使我們邁向解脫之道。
二、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人為何會傲慢?因為覺得比別人高、比別人強、比別人好。自認(rèn)學(xué)問比他人高深,地位比他人尊貴,財富比他人多,能力比他人強,口才比他人好,人脈比他人廣,為人比他人善,相貌比他人莊嚴(yán),道德比他人崇高,修行比他人精進(jìn),持戒比他人嚴(yán)謹(jǐn),定力比他人深入,智慧比他人圓滿,悟境比他人超越。
春風(fēng)得意之人,自認(rèn)所有的條件,都比他人佳,好像可傲視天下一般,便不知不覺生起優(yōu)越感,而起憍慢之心;若能知現(xiàn)在是苦,還未離苦,就能警覺到自身的條件還不夠,更應(yīng)謙卑再學(xué)習(xí),因此不會起貢高、我慢之心。
既然已發(fā)出離心決定要修行,就應(yīng)先去傲慢,此心不除,焉能入佛法大海,所以古德云:「慢像高山,法水不入!骨曳鸱ㄒ獜墓Ь粗衼砬,幾分恭敬,便得幾分成就。行者,不可不警慎!
三、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
古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今生受種種的苦難,必然是以前所造諸惡業(yè),此不善之因,帶來一切的苦果;若想要終止此痛苦,必先斷除惡的因緣,不然受苦是永無止盡的。
因受苦,而知自身造惡,所以生起羞恥之心。羞是羞愧,恥是恥辱。羞是見不得人,恥是對自身的所作所為感到恥辱。若能明白這樣的道理,受苦時不但不生瞋恨,反生起羞恥之心,來警惕自我。羞恥即是慚愧,慚是對不起自己,愧是對不起別人。當(dāng)受苦時,不會再怪罪于人,反生慚愧之心,是我們對不起眾生。
四、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
若無苦的逼迫惱人,眾生怎會離苦;離苦的目的,就是想要求安樂。因此,苦會引發(fā),一者離苦,二者求樂,來策動我們修行。佛為大眾宣說《地藏經(jīng)》或說娑婆世界,弟子聽聞地獄大苦、娑婆諸苦,便生離苦之心;佛亦宣講《彌陀經(jīng)》或說極樂世界,弟子聽聞彌陀大愿、西方之樂,便生求生之心。
要求安樂,必修善因。所以念佛之人,亦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根據(jù)《法華經(jīng)》安樂行品說,身心要能安樂,須具備四項德行:正身行、正語行、意離諸惡自利行、心修眾善利他行,此為身、口、意、誓愿,安樂四行。簡要言之,若要離苦,必先斷惡;若要得樂,應(yīng)修眾善。
五、由比我心,度余有情,知皆是苦,于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fā)悲愍(功德)。
前面四項是講,因苦能讓人自覺自利;此項是說明,一為菩薩的行者,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是只有自己苦,而是一切有情的大眾,皆漂流在生死的苦海中,所以要發(fā)愿度一切眾生,遠(yuǎn)離苦難。
所謂「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若無嘗盡苦頭,怎能知道什么是苦。因自己曾受過苦,更會感同身受他人之苦,因此發(fā)出悲愍眾生的心。菩薩常不忍眾生受苦,所以發(fā)悲愿,世世常行菩薩道,若有一眾生未得度者,他也不愿成佛,而舍眾生遠(yuǎn)去。
以上苦的五種功德,始于「出離心」,終于「菩提心」,這也是修行的次第。因世間有苦的逼迫,才促使我們生起「出離心」,驅(qū)動意志邁向解脫;求法者,應(yīng)除遣憍慢,方能虛心學(xué)習(xí)佛法;聞思之后,必當(dāng)依教奉行,速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方能離苦得樂;更應(yīng)發(fā)「菩提心」,悲憫大眾,愿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苦的生起
有果必有因,無因不成果?喙麃碜钥嘁(作惡),樂果來自樂因(修善)。我們身心的活動,有引發(fā)果報的能力,此力量稱為「業(yè)力」;其所引生苦樂的結(jié)果,稱之「業(yè)報」。造惡則受報于三惡道,行善則受報于三善道。
古德云:「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而是時機未到!故軋蟮臅r機,大略可分,一、立即受報:造惡業(yè)馬上受惡報,像出手打人,別人立即回手。二、現(xiàn)世受報:現(xiàn)在造惡,雖無立刻受報,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受惡報,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來世受報:此生造惡,雖無受報,來生因緣成熟,便受此惡報,像意外傷害等。四、未來受報:此生造惡,來世亦無受報,經(jīng)過許久之后,緣熟方受此惡報,像悟達(dá)國師的故事,歷經(jīng)十世才受報。造善業(yè),得善報,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因果是公平的,自有其論斷。
因果并非宿命論,是可以改變的。只要真心懺悔、廣行布施、老實修行,便可轉(zhuǎn)重報,為輕受,稱之「重報輕受」!秲(yōu)婆塞戒經(jīng)》云:「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zhuǎn)后世重罪,現(xiàn)世輕受!埂金剛經(jīng)》亦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yè),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則為消滅,當(dāng)?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若能依教奉行,惡報不但可扭轉(zhuǎn),還可成就一個人的道業(yè),所以古德勸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然而改變不是一時的,仍須會遇到各種境界來考驗。當(dāng)惡的因緣來時,應(yīng)坦然接受「隨緣消舊業(yè),切莫造新殃」,勿生起瞋恨之心,來與它對抗這樣才可以化解宿世的惡緣。相對的,當(dāng)善的因緣來時,更應(yīng)謹(jǐn)慎對待,切勿得意忘形,增長貪欲與愚癡,應(yīng)觀無常生滅,夢幻不實才是。
參、苦集圣諦
真正的智者,不是化解問題,而是不制造問題,所謂「凡夫畏果,菩薩畏因!篂榱艘鉀Q苦果及不讓苦繼續(xù)產(chǎn)生,所以佛為我們講「集圣諦」,即是集起苦的原因。
一、眾緣所起
任何的起因并非單一因素,苦也不例外,皆是眾緣所起,非自生,非他生,非無因生,而是因緣生。
一位苦行者,名叫迦葉波,這樣請教佛陀:
尊敬的喬達(dá)摩,苦是自作的嗎?
不是。
尊敬的喬達(dá)摩,苦是他作的嗎?
不是。
尊敬的喬達(dá)摩,苦非自作,非他作,乃無因生嗎?
不是。
佛陀為何不認(rèn)同苦是自力或外力所形成的?人活在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會遇到不同的狀況,而產(chǎn)生各種不一樣的情緒。舉例來說:平常無事,心情還算平靜,因見到討厭的人,不悅之心便生起,若此人離開之后,心情便會漸漸回復(fù);過一會兒又遇到喜歡的人,貪愛之心油然生起,但此人短暫出現(xiàn)便即離開,此時貪愛之心消失,失望之心隨之生起。由此可知,世間的一切皆不離緣起的法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二、無第一因
佛于《增支部》中解釋苦集起的原因:「何為苦集圣諦?由無明之緣而有行,由行之緣而有識,由識之緣而有名色,由名色之緣而有六處,由六處之緣而有觸,由觸之緣而有受,由受之緣而有愛,由愛之緣而有取,由取之緣而有,由有之緣而有生,由生之緣而生起老、憂、悲、苦、愁、惱。因而有此純苦蘊之集!顾灾T法是因緣生,苦的近因是「愛」,苦的遠(yuǎn)因是「無明」,那苦的第一因(初因)是什么?從哪里來?
假設(shè),人類是上帝(第一因)所創(chuàng)造,那誰創(chuàng)造上帝?假若,無明是佛性(第一因)所創(chuàng)造,那誰創(chuàng)造佛性?其實任何事物,小至一粒沙,大至宇宙,皆無法用最初的第一因來說明,只能從近因來探討。因此,經(jīng)上常說「無始劫來」,因為無人可去追溯事物的起源,佛于《增支部》上又說:「有關(guān)世界之看法與推測,可能導(dǎo)致思想上之混亂。諸比丘,此生死輪回相續(xù),看不到盡頭,眾生之最初開始游蕩與匆忙,包藏于『無明』之中,被『愛欲』所束縛,不可見!
三、苦的主因
產(chǎn)生痛苦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過去的「無明」,加上現(xiàn)在的「貪愛」所形成!峨s阿含經(jīng)》說:「于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jié)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無明與貪愛二者互為因緣,因無明所以貪愛,因貪愛所以加深無明,所以《楞伽經(jīng)》說:「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苟吆秃,便招感生死苦果。
(一)、兩種無明
無明,即是無知。不知有情眾生依蘊、處、界和合而構(gòu)成的自體;不知身、心、世界,一切無常、苦、空、無我,緣起性空,幻化不實。據(jù)《起信論》之說,無明為不覺之義;此不覺分為「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
「根本無明」,又作根本不覺,或無始無明,忽然念起無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達(dá)實相平等之理,所以忽然起動差別對待之始念,為煩惱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煩惱所生者,故說忽然。根本無明即最細(xì)微之動心,而惑、業(yè)、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動之心為根本,故稱根本無明!钢δo明」,又作枝末不覺,即依根本無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
(二)、三種貪愛
貪愛是引發(fā)苦最大的宿敵,亦是給眾生帶來一切罪惡及災(zāi)難。從滿足自我的欲望,到人與人相互的斗爭,國與國雙方的戰(zhàn)爭,皆由它所引起。難怪佛在《法句經(jīng)》上說:「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因不知諸法真相,所以生起「愛」,意指貪戀執(zhí)著于一切事物。從愛又可衍生出,親愛、欲樂、愛欲、渴愛。(一)愛,乃指與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之親情。(二)親愛,乃指對他人之友情。(三)欲樂,乃指對某一特定人物之愛情。(四)愛欲,乃指建立于性關(guān)系之情愛。(五)渴愛,乃指過份執(zhí)著以致于癡病之情執(zhí)。此五項是人類之愛,皆以「自愛」為前提,而逐漸加深為「渴愛」,其中以渴愛最為執(zhí)著。
然有生必有死,凡夫于臨終時會生起三種貪愛:(一)境界愛,臨終時對配偶、眷屬、家財所起的執(zhí)愛。(二)自體愛,臨終時對自體身命所起之執(zhí)愛。(三)當(dāng)生愛,臨終時對未來生處所起之執(zhí)愛。此三種愛為一切有情受身之根本,若貪愛未斷,則命欲盡時,心生愁惱,眾苦相逼,必生此三愛,此即潤未來生之緣。
北傳佛教將「愛」,分為三種,謂欲愛、色愛、無色愛,即是對三界之貪愛,使心被束縛不能解脫,稱之愛結(jié)。南傳佛教將「愛」亦分三種,欲愛、有愛、非有愛。
1、欲愛,乃指感官享受的渴求。當(dāng)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生出六種的欲愛,為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即是五欲六塵。
2、有愛,乃指生與存的渴求。是常見俱生的愛,相信有恒常不變的靈魂,死后會從一個生命體輪回到另一個。
3、非有愛,乃指不再存在的渴求。是斷見俱生的愛,不相信人死后還有來生。
(三)、四種糧食
眾生皆賴以四食的資益而延續(xù)生命,《唯識論》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怂哪艹钟星樯砻,全不壞斷,故名食。」
1、段食,即物質(zhì)的糧食,可分段來進(jìn)食,所以叫段食。有情的眾生,必須有賴食物的供給,才能生存下去。不論是一日三餐,或是過午不食,還是日中一食,皆不離此食。
2、觸食,即精神的糧食,為感官與外境的接觸。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發(fā)展,像常接近大自然會有助于紓解壓力,在寧靜的地方易于生起安定感,欣賞藝術(shù)、聆聽音樂可陶冶性情等;人際互動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發(fā)展,像家庭的溫暖、親人的關(guān)心、朋友的鼓勵、師長的叮嚀等;常讀好書、多讀經(jīng)典,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3、意思食,即求生的意志。人有求生存的欲望,假使不再有所希望,此人便無法活下去。像臨死之人,為了盼望親人的到來,所以延續(xù)了一些時間。
4、識食,即執(zhí)取身心的意識。識有維持生命的力量,此識的執(zhí)取,直到死亡之前,仍不能離開,若意識不再執(zhí)取身心,肉體即成為死尸。像開悟之人,可決定什么時候圓寂。
這四食中,段食、觸食有能資益現(xiàn)身之所依及能依之義。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攝養(yǎng)之;能依,即心王及心所,觸食能資益之。意思食、識食有能引生「后有」之義,即于此生之中,由于起動有漏之思業(yè),促使業(yè)力熏習(xí)識中的種子,從而引發(fā)未來相續(xù)之生起。
四、生命之流
人類不但希望此生存在,更迫切的想要生命永遠(yuǎn)的延續(xù)。這種潛意識的渴望,是非常執(zhí)著及強烈的,想求生、求存、求再生、求繁衍滋長下去,它是造成生命延續(xù)的根本,以及推動生命向前邁進(jìn)的力量,這便是苦之生起的原因。許多宗教的主張有來生說、永生說、天國說,都是依著人類潛藏共同的欲望-「后有愛」而成立的。
因為「意思食」的貪愛,所以產(chǎn)生人類的生存欲;因為「后有愛」的貪愛,所以產(chǎn)生人類的恒存欲。進(jìn)一步衍生成,從個體擴大至群體,從家族擴大至種族,從家庭擴大到國家,不但人類這般,即便是動物,也是一樣;為了鞏固自我,而不斷的繁衍,不停的再生,致使造業(yè)不止,生死輪回不息。
生命只是剎那無常的變化,而相繼不斷的流動,他就像一盞燈火,從黑夜到天明,既非同一焰,也不是另一焰。生命是不斷的緣起,并非今生死亡就結(jié)束,當(dāng)因緣和會時,即會再生,他將永無止盡的延續(xù)下去,直到覺醒為止。
苦的止息
知苦才能離苦,若不知苦,則苦上加苦,更是大苦。像《法華經(jīng)》所說:「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xiàn)受眾苦,后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游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于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
現(xiàn)今學(xué)佛者,喜歡佛學(xué)知識,好樂與人戲論,和人常比高下,對錯爭論不休。其主要的原因為-「不知苦」,所以發(fā)心修行者少,追求五欲六塵者多,慕求名聞利養(yǎng)者眾。不覺,身心五蘊之苦;不知,貪瞋無明之苦;不驚,三界火宅之苦;不怖,六道輪回之苦;不厭,生死相續(xù)之苦。所以,無厭離之愿,解脫之心。
學(xué)道者,應(yīng)知苦的真諦,方能踏上修行之路。這個假我,只不過是五蘊所組成短暫的生命體,因無明、貪愛,經(jīng)由身、口、意的造作,不斷的累積、蘊量,產(chǎn)生一股強大的力量,即是「業(yè)力」。業(yè)力推動身心,讓它不停的轉(zhuǎn)動與變化,使生命之現(xiàn)象不停的生死輪回,當(dāng)這股力量還繼續(xù)存在時,我們的苦就不能止息。
苦的來源,雖從無始無明而起,但有情的眾生,只要有心斷除這一切苦,不再生起苦因,制造苦果,則所有的苦難,將會息滅永不再起;亦能從假我的生滅現(xiàn)象(色身),領(lǐng)悟到常住不滅的真我(法身),獲得大解脫、大自在、大涅槃。
肆、苦滅圣諦
佛于前面向諸比丘開示-苦的生起,接著要說明-苦的止息。佛說:「諸比丘!何為苦滅圣諦?然則,由無明之無余離貪滅,而有行之滅,由行之滅而有識之滅,由識之滅而有名色之滅,由名色之滅而有六處之滅,由六處之滅而有觸之滅,由觸之滅而有受之滅,由受之滅而有愛之滅,由愛之滅而有取之滅,由取之滅而有有之滅,由有之滅而有生之滅,由生之滅兩者、死、憂、悲、苦、愁、惱滅。這是而有此純苦蘊之滅。諸比丘!此說為苦滅圣諦!
無明滅,貪愛才會滅;貪愛滅,憂、悲、苦、惱才會滅。但要破除遠(yuǎn)因的「無明」,必須由近因的「貪愛」下手,所以佛于《大念處經(jīng)》中說:「諸比丘!苦滅圣諦者何耶?彼即對此愛之無余離欲、滅盡、舍離、解脫、無執(zhí)著!辜词菍Υ藧塾麖氐紫艧o余、舍離與棄除,從愛欲中解脫,不再生起任何的執(zhí)著。
苦滅圣諦,即是苦的止息;止息一切貪、瞋、癡,滅除一切煩惱,即名「涅槃」。所以《涅槃經(jīng)》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雜阿含經(jīng)》說:「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即是涅槃。
一、涅槃的定義
對于涅槃的解釋,新舊譯家各有所解。像鳩摩羅什譯涅槃為「滅度」,即是滅煩惱障、度生死苦;玄奘大師譯涅槃為「圓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因此,涅槃不是死亡,更不是一個地方,涅槃是圣者解脫的境界,非語言能說明、文字能表達(dá)、意識能思量的,所以《法華經(jīng)》說:「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
二、涅槃的境界
根據(jù)《涅槃經(jīng)》所記載,涅槃有常、樂、我、凈四種境界,稱為涅槃四德。其略述如下:
1、常者,不遷不變之義。經(jīng)云:「常者,是法身義!狗ㄉ沓W,恒常不變,不生不滅。
2、樂者,安穩(wěn)寂滅之義。經(jīng)云:「樂者,是涅槃義!闺x生死逼迫之苦,證涅槃寂滅之樂。
3、我者,自在無礙之義。經(jīng)云:「我者,是佛義!菇饷撟栽,無障無礙,毫無束縛。
4、凈者,離垢無染之義。經(jīng)云:「凈者,是法義。」涅槃法體,不染一塵,湛然清凈。
三、涅槃的種類
涅槃本來是覺悟者共同的悟境,然大、小乘對此認(rèn)知卻有所差異,且各宗也提出不同的看法,其分類如下:
(一)、大小乘二種涅槃:依見性與否來分別。
1、什么是涅槃?《涅槃經(jīng)》說:「不見佛性而斷煩惱,是名涅槃,非大涅槃!故侵付巳酥潦∑兴_,不識本心,不見本性,不悟佛之知見,所以《法華經(jīng)》說:「佛說是人,未實滅度,斯人未得,無上道故!
2、什么是大涅槃?《涅槃經(jīng)》說:「若見佛性能斷煩惱,是則名為大涅槃也!辜词敲餍囊娦,入佛知見,所以《法華經(jīng)》說:「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表面上,眾生與佛,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雖有不同,但在迷悟之間,見性與否之區(qū)別。但眾生不見佛性,則涅槃為生死,菩提為煩惱;若眾生見佛性,則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所以才說:「見佛性,為大涅槃。」
涅槃與生死本無二致,道生大師說:「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fù)更滅!蛊湟馑紴,涅槃佛性即是眾生本性,眾生不應(yīng)舍離生死另求解脫,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悉皆涅槃。所以,《圓覺經(jīng)》說:「眾生本來成佛」。
(二)、天臺宗三種涅槃:依體、相、用三者,來彰顯不生不滅之義。
1、性凈涅槃:以涅槃之體,法身而言,自性清凈,一塵不染,稱為性凈。智者大師說:「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凈;不染即不生,不凈即不滅,不生不滅即性凈涅槃!
2、圓凈涅槃:以涅槃之相,報身而言,智極為圓,惑盡為凈,稱為圓凈。智者大師說:「修因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凈涅槃!
3、方便凈涅槃:以涅槃之用,化身而言,隨緣方便,示現(xiàn)生滅,稱為方便凈。
智者大師說:「寂而常照,機感即生,此生非生,緣謝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凈涅槃!
智者大師解釋,涅槃為不生不滅之義;不生不滅即是常,常故名樂,樂故名我,我故名凈。所以,涅槃便具常、樂、我、凈四德。
(三)、法相宗四種涅槃:
1、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也。雖有客塵煩惱,而自性清凈,湛如虛空,離一切分別之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唯真圣者自內(nèi)所證,其性原為寂靜,故名涅槃。
2、有余依涅槃:斷盡煩惱障,所顯之真如也。有余依者,有漏之依身,對于所斷之煩惱而謂為余。雖余此有漏之依身,而煩惱之障,永為寂滅,故名涅槃。
3、無余依涅槃:出生死之苦之真如也。是亦與有余依涅槃共斷煩惱障所得之真理,而顯于生死苦果斷謝之時即后時也。故卻無苦果之依身,謂為無障依,眾苦永為寂滅,謂為涅槃。
4、無住處涅槃:是斷所知障所顯之真如也。所知障為智之障,二乘之人為有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無差別之理,固執(zhí)生死為可厭,涅槃為可欣。佛斷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時,于生死涅槃離厭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于生死,為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樂盡未來際有情,故謂之為無住處。利樂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故謂為涅槃。
舉例來說:眾生的菩提自性,本來清凈,即是「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經(jīng)由修行斷盡煩惱,尚余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此是「有余依涅槃」;直到所余五陰之身滅時,度盡一切苦厄,此名「無余依涅槃」;證悟之人,始知《圓覺經(jīng)》所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欢軣o住生心,隨緣度化,亦實無眾生可度,此為「無住處涅槃」。
一切有情的眾生皆具,「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二乘之人,已斷十結(jié)的煩惱,故具「有余依、無余依二種涅槃」;佛悉斷盡煩惱障、所知障,故具足四種涅槃。
四、此生可涅槃
涅槃是解脫的意思,心無三毒就無障礙。所以,此生、此處、此時,人人當(dāng)下皆可止息痛苦,心得解脫;不必等到他方,不必等到未來,只要實踐八正道,就可當(dāng)生成就。
五、不問涅槃后
涅槃既然是最終的結(jié)果,就不該問:「涅槃之后?」假設(shè)這問題成立,那涅槃就不是結(jié)果;既然不是最終,怎可以說是究竟涅槃?因此,這問題是不成立的。所以,有人問佛陀:「佛啊!您涅槃之后去哪里?」佛是默然,不回答的。
涅槃是果地上的成就,因地上的凡夫當(dāng)老實去聞法、思惟、修行,當(dāng)三慧具足,自能證悟。更應(yīng)勤修戒律、禪定、智慧,當(dāng)三學(xué)具足,自能證果。切莫去揣測涅槃的境界,更勿思量佛的智慧?修道之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方能活在當(dāng)下,安樂修行。
伍、苦滅道圣諦
既然已知、已解苦諦、集諦、滅諦之理,我們當(dāng)依道諦來修。
一、沙門法,沙門,沙門義,沙門果。
沙門者,本來是出家人的稱謂,但亦可為修行者之義。佛于《雜阿含經(jīng)》告諸比丘:「有沙門法,沙門,沙門義。諦聽,善思,當(dāng)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圣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謂成就此法者。何等為沙門義?謂貪欲永斷,瞋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
何謂沙門法?每一位修行人都應(yīng)“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钡篮畏▉硇扌?佛說:「沙門法?謂八圣道。」要依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這八項通往圣道之路來修持。八圣道,亦稱為八正道;圣者正也,其道離偏邪,故名正道。
何謂沙門?沙門者,勤修息滅煩惱之義。佛說:「何等為沙門?謂成就此法者!挂證得八圣道之法的成就者。
何謂沙門義?佛說:「何等為沙門義?謂貪欲永斷,瞋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怪^貪瞋癡三毒,及一切煩惱永斷,不再生起之義。
佛又說:「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jié)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jié)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jié)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何謂沙門果?謂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身見結(jié)、疑結(jié)、戒禁取見結(jié),三結(jié)已斷,證須陀洹果;三結(jié)斷,加上貪欲、瞋恚、愚癡漸少,故證斯陀含果;已經(jīng)解開身見結(jié)、疑結(jié)、戒禁取見結(jié)、欲愛結(jié)、恚結(jié),這五結(jié)已斷,故證阿那含果;五下分結(jié)盡,更斷色愛結(jié)、無色愛結(jié)、慢結(jié)、掉舉結(jié)及無明結(jié),此時十結(jié)已斷,一切煩惱永盡,故證阿羅漢果。結(jié)者,束縛之義。若無這十項的束縛,便是一位解脫的圣者。由此可知,修行之人應(yīng)依止八正道而修,才能達(dá)到涅槃寂靜。
滅苦之道
二、八正道
修行不離戒、定、慧這三學(xué),八正道亦不例外。正見、正志(正思惟)屬慧學(xué),正語、正業(yè)、正命屬戒學(xué),正方便(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屬定學(xué);也有將正精進(jìn),通于三無漏學(xué)。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
正見者,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明了;以無漏之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若無正見,即無正行、正覺,更無八正道可言,由此可知,正見之重要性!
佛于《雜阿含經(jīng)》說:「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1、有布施之功德:修行者,當(dāng)利益一切眾生。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并供養(yǎng)三寶之功德,及受持齋戒,去除心中之不善,以增長善根之功德。
2、有善惡之行為:修行者,當(dāng)謹(jǐn)慎日常言行。外在的行為,是由內(nèi)在的心念所造成。心惡,所以行惡;心善,所以行善。一切行為不離身、口、意三業(yè),修行應(yīng)凈此三業(yè),才能止惡行善,名為持戒。
3、有善惡之果報:修行者,當(dāng)深信因果定律。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闺m然諸法本性空寂,但是相續(xù)的因緣卻無所失!赌鶚劷(jīng)》說:「眾生業(yè)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
既然因果不空,又誰在受報?不是諸法無我嗎?《涅槃經(jīng)》解釋說:「雖無作者而有作業(yè),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沟拇_無作者、受者,但是有作業(yè)、有果報,所以古德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
深信因果,才能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骨腋艽_信,四圣諦之真理:苦諦是苦果,集諦是苦因,滅諦是樂果,道諦是樂因。所以苦因滅,則苦果滅;樂因生,則樂果生。這便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因緣法則。
4、有三世之關(guān)系:有過去世,有現(xiàn)在世,有未來世。從過去世來說:是現(xiàn)在世的「因」,更是未來世的「因因」;從未來世來說:是現(xiàn)在世的「果」,更是過去世的「果果」。
于《涅槃經(jīng)》中,有舉十二因緣,無明、行、識三支為例,說:「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
再舉,前念、今念、后念為例。前念是今念的「因」,是后念的「因因」;后念是今念的「果」,是前念的「果果」。所以《壇經(jīng)》說:「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菇衲钜嗍呛竽畹摹敢颉,亦是前念的「果」,「因果」同有。故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因此,佛說緣起甚深,此因還有前因,此果還有前果,說因既是果,說果既是因。以差別現(xiàn)象來看,因果有異;以平等實相來觀,因果無別。因緣果報相互關(guān)系,實在深澳,非凡夫所能理解。
5、有父母之由來:一切眾生皆因父母的因緣,而有人類的存在,所以身為人子,首當(dāng)孝養(yǎng)父母,更何況是修行者。《心地觀經(jīng)》說:「若人至心供養(yǎng)佛,復(fù)有精勤修孝養(yǎng),如是二人福無異!构B(yǎng)父母,等同供養(yǎng)諸佛,修行當(dāng)要發(fā)愿上報四重恩,下濟三涂苦才是。
人子當(dāng)如何孝敬父母?《長阿含經(jīng)》說:「夫為人子,當(dāng)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yè)。」不但要供奉雙親日常生活,且要照顧其身體,更應(yīng)恭順不逆,使他們得到尊重,心中常保歡喜;且因自己的孝心,讓父母能親近三寶,度生死苦海,才是大孝。
6、有眾生之差異:六道眾生,雖有身心五蘊之和合體,但其業(yè)報不同,所以果報也有差別。不論是自身的正報,或是所處環(huán)境的依報,皆隨每個人所造之善、惡業(yè),而構(gòu)成不同的生命形態(tài),于六道中輪回。
瞋心重者,墮地獄之報;貪心重者,墮惡鬼之報;癡心重者,墮畜生之報;嫉妒重者,受修羅之報;持五戒者,受人道之報;行十善者,受天上之報!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說:「眾生行業(yè),有輕有重,有遠(yuǎn)有近,隨其因緣,先后受之!剐袠I(yè)果報,亦不可思議。
7、有圣凡之分別:這個世間有凡夫、有圣人。有人因修八正道而證得阿羅漢,還有人雖未達(dá)四果,但已朝向初果、二果、三果邁進(jìn),在不久的將來必會覺悟;更于未來,會回小向大,修六波羅蜜,行菩薩道,直入佛知見,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
8、有三世之覺者:過去已有人覺悟,現(xiàn)在也會有人覺悟,未來亦會有人覺悟;三世皆有阿羅漢,三世皆有辟支佛,三世皆有諸佛、菩薩,這些圣者悉已從迷妄中覺醒,不再墮入生死輪回之中;若是再來,亦是悲憫眾生,乘愿而來。只要依教奉行,這人間不論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必定有覺悟的圣人。因此,我們要護(hù)持佛法,讓*輪常轉(zhuǎn),使正法流通,是每位佛弟子應(yīng)承擔(dān)的使命。
(二)正思惟-正確的思惟
正思惟,既見四諦之理,應(yīng)常思惟而使智慧增長,以無漏之心所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志(正思惟)?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孤犅勊氖ブB之理,當(dāng)常思惟其法義;并且心要志在遠(yuǎn)離貪欲,因《法華經(jīng)》說:「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更應(yīng)時時思惟,有無瞋恚之心,害人之意,常保心中無貪欲、無瞋恚、無害意。
(三)正語-正確的言語
正語,以智慧修口業(yè),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以無漏之戒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
1、離妄語:要離虛妄不實的謊言,應(yīng)正直誠實的面對;縱使犯錯,皆應(yīng)坦白承認(rèn),不可狡辯護(hù)短,《壇經(jīng)》說:「改過必生智慧,護(hù)短心內(nèi)非賢。」打妄語不但害己,亦是傷人,《正法念處經(jīng)》云:「妄語不自利,亦不益于他;若自他不樂,云何妄語說?」
2、離兩舌:聽是非,說是非,傳是非,造是非,盡是破壞僧團及人們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為人切莫挑撥離間,分化別人的感情,造成彼此的對立及不信任。像《法句經(jīng)》說:「加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fēng)坋!箓瞬怀,反受其害。修行者,當(dāng)分辨是非對錯,莫輕信謠言,錯怪于人。
3、離惡口:易怒沒有修養(yǎng)之人,常以惡劣的言語謾罵他人,不但不覺得自己做錯,還常怪罪于人,以致于難以相處,更無法溝通。所以,造成夫妻分離、父子疏離、兄弟不和、朋友背叛、事業(yè)失敗。修行之人,應(yīng)常修忍辱,不論別人怎么待我,切勿瞋念一起,而惡口罵人,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4、離綺語:說話輕浮不正經(jīng),或是花言巧語影響人心,或是說沒有意義的話,這些都屬綺語。佛門中常有禁語之戒,就是不要讓人散心雜話,否則無法攝心一境,更擾亂其他人修行,所以《信心銘》說:「多言多慮,轉(zhuǎn)不相應(yīng);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四)正業(yè)-正當(dāng)?shù)男袨?/p>
正業(yè),以智慧除身之一切邪業(yè),住于清凈之身業(yè),以無漏之戒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業(yè)?謂離殺、盜、淫!闺x殺生,免除身命被殺之恐懼;亦應(yīng)聞聲救苦,來保護(hù)一切眾生。離偷盜,免除財物損害之得失;更應(yīng)布施自己的錢財及能力,去幫助苦難的人們。離邪淫,在家人應(yīng)離邪淫,出家人則應(yīng)斷淫,《楞嚴(yán)經(jīng)》說:「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yán)持清凈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更說:「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修行當(dāng)以戒為基,才有菩提可證之日。
(五)正命-正當(dāng)?shù)纳?/p>
正命,離不當(dāng)謀生之方式,以無漏之戒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钩黾胰艘砸路、飲食、臥具、湯藥,這四項為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皆是障道因緣,容易使人增長貪欲,喪失道心。在家人應(yīng)以正當(dāng)?shù)姆绞?來謀取生活,切勿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其實“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敝灰苤,便能常樂,這才是人生的重點。
《八大人覺經(jīng)》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怪嘤,少欲為樂,便能離苦得樂。又說:「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yè)!钩D钪,方能息緣靜慮,安心修道,故應(yīng)以慧業(yè)為重。
(六)正精進(jìn)-正確的努力
正精進(jìn),以智慧不懈邁向涅槃之道,以無漏之勤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方便(正精進(jìn))?謂欲精進(jìn),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拱l(fā)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讓惡心永不起,令善心永增長。為離生死苦海,為自行化他,要勤修止觀,才有定慧可言。圣道之路雖然艱辛,但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努力不懈地修習(xí)正法而不退轉(zhuǎn)。若因正,果必正,故《寶積經(jīng)》說:「如人學(xué)射,久習(xí)則巧。后雖無心,以久習(xí)故,箭發(fā)皆中。」
(七)正念-正確的憶念
正念,以智慧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以無漏之念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不堅持己念,才可隨順眾生;常保正念,則妄想不生、妄念不起。正念應(yīng)怎樣修持?可依自身適合的法門來修行:
1、修四念處法:觀身不凈,則不執(zhí)色身;觀受是苦,則不執(zhí)苦樂;觀心無常,則不執(zhí)妄念;觀法無我,則不執(zhí)自我。若能如此,必能契入三法印。
2、修念佛法門:萬緣放下,一心稱名,憶佛念佛,必定見佛。八萬四千煩惱,總歸一句佛號,身心世界,幻化不實,只有佛號最親、最尊、最貴、最真、最為可靠。
3、修無念法門:禪宗,以無念為宗旨。無一切妄念,念念盡是正念;以無念為念,以無住為住,故《金剛經(jīng)》云:「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鼓钅顭o染,念念清凈,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便能自成佛道。
(八)正定-正確的禪定
正定,以智慧入于無漏清凈之禪定,以無漏之定為體。經(jīng)云:「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讓散亂的心,契于不亂;不穩(wěn)定的心,趨于堅固;紛飛的心,能夠攝持;狂妄的心,寂靜止息;躁動的心,入于三昧;妄想的心,歸于一心。當(dāng)一切妄念止息,則正定就現(xiàn)前。佛于《遺教經(jīng)》教我們當(dāng)「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陸、結(jié)論
佛陀最初成道時,曾三轉(zhuǎn)四圣諦,一、示轉(zhuǎn):「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開示四圣法理,上根者一聞即能領(lǐng)悟。二、勸轉(zhuǎn):「此是苦,汝應(yīng)知;此是集,汝應(yīng)斷;此是滅,汝應(yīng)證;此是道,汝應(yīng)修!箘衩愕茏討(yīng)修四圣諦,中根者二聞即能奉行。三、證轉(zhuǎn):「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姑魇痉鹜右炎C四諦之理,下根者三聞方能信受。
佛陀將涅槃時,交代弟子要依四圣諦來修行,所以《佛遺教經(jīng)》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狗鸱ú徽摯蟆⑿〕,皆依四圣諦為根本,可見修行不離此教法。
「苦諦」,是五蘊身心的本身;「集諦」,是因?qū)ξ逄N身心的不了解,而產(chǎn)生貪愛執(zhí)取;「滅諦」,是滅除對五蘊身心的愛取,而獲得解脫;「道諦」,是藉由身、口、意,來勤修戒、定、慧,于日常生活中。
四圣諦以「苦」為主軸,「苦」是對于無明、貪愛,迷惑之人來說的;對于明白、離欲,覺悟之人來說,「苦」就像夢境般的不實在,所以佛陀說:「知苦,而實無所知;斷集,而實無所斷;證滅,而實無所滅;修道,而實無所修!姑詴r,有苦可滅、樂可得;悟時,苦樂皆幻,無智亦無得。
- 上一篇:認(rèn)清創(chuàng)業(yè)
- 下一篇:三法。瓱o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
- 妙江法師:大自然的法則
- 大安法師:四圣諦包含世間因果和出世間因果
- 達(dá)觀法師:心靈語錄
- 達(dá)觀法師:心靈語錄 修行篇
- 達(dá)觀法師:心靈語錄 處世篇
- 達(dá)觀法師:心靈語錄 心靈篇
- 星云大師:從四圣諦到四弘誓愿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41集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78集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55集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51集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23集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3集
- 達(dá)觀法師:普門品講記
- 達(dá)觀法師:六祖壇經(jīng)講記
- 達(dá)觀法師:論語禪解
- 達(dá)觀法師:名言解義
- 達(dá)觀法師:佛法隨筆
- 達(dá)觀法師:隨緣自在
- 達(dá)觀法師:信心銘禪解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jìn)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dá)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dá)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