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無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
【三法印】-無常法門的理論與實踐
目次
壹、前言
貳、無常法門的理論
參、無常法門的實踐
肆、無常法門的境界
伍、結語
壹、前言
佛教經(jīng)典來至中國,翻譯有數(shù)萬卷之多,其中以《雜阿含經(jīng)》被近代人稱為“佛教的圣典”,由此可知其重要性。該經(jīng)共有五十卷,集結一千三百五十九小經(jīng),每經(jīng)的文字不多,是記錄佛教根本教理及修行方法。
該經(jīng)開宗明義,佛就開示無常的重要性。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受、想、行、識無!^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狗饌魇跓o常法門,弟子若能正觀五蘊無常,就能去除貪愛、執(zhí)著,而達到解脫自在,證得阿羅漢果。
佛雖這樣說明,但深解無常法則的人并不多,修無常法門的人更是少數(shù),那是什么原因?
一、無學佛的人,往往誤解無常,認為它是死亡、消極、悲觀、無奈、宿命等。
二、有學佛的人,雖有聽聞無常,但無深入了解,所以無常對他們并無影響力。
三、有修行的人,常以個人偏見,將法分大小乘,認為無常法門是小乘非大乘。
佛于《金剛經(jīng)》上,分明這樣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狗o大小之分,人卻有利鈍之別;谏鲜龅膸c因素,以致修此法門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南傳佛教的行者以外。
貳、無常法門的理論
多數(shù)人只會妄想,好的事情發(fā)生在他身上,幸運之神常眷顧于他,樣樣順遂、事事亨通,身體安康、心情愉悅,家庭美滿、事業(yè)順利,人際良好、貴人,F(xiàn),物質不缺、精神飽滿,心靈平靜、隨處自在,所愿以償、所求皆應,一切苦厄、災難,盡能遠離。
但試想,所有好的事情都降臨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一切不好的事情要發(fā)生在誰身邊?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便是“妄想”。
舉例來說:白天晚上都會交替,無法只要白天不要晚上;晴天雨天都會變化,無法只要晴天不要雨天;花開花謝都會代謝,無法只要花開不要花謝;順境逆境都會變化,無法只要順境不要逆境;成功失敗都會發(fā)生,無法只要成功不要失敗;出生死亡都會來臨,無法只要出生不要死亡。
一、諸行無常
當心靜下來觀察,自然界總總的現(xiàn)象,包括人物、動物、植物、礦物、有情、無情、有形、無形、生理、心理、物理、天氣、大地、萬象、環(huán)境、身心、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人、事、時、地、物、境界等,都是不停的在變化。由小至大,由大變小;由好至壞,由壞變好;由貧至富,由富變貧;由敗至成,由成變敗;由順至逆,由逆變順;由生至滅,由滅變生;由凡轉圣,由圣應化。
因此,佛陀領悟到世間是變化生滅,無有一事物是永久不變,故說:「諸行無常」的法印。我們是否“已信無常的真相,已解無常的真理”,若不能信解,就無法與無常法則相應;蛟S,我們還有不少疑惑?提出幾點與大家探討:
(一)疑:動態(tài)的現(xiàn)象是無常,靜態(tài)的事物也是無常的嗎?
動態(tài)的現(xiàn)象容易觀察,靜態(tài)的事物不易看出。以靜態(tài)的石頭來說,一般人看不出它的變化?v使有人搬動它,只看到從甲地到乙地的位置改變,而無法觀察到,它本身也時時刻刻在變化。但以現(xiàn)今的科學是可以證明石頭的組成元素,是由分子而成,分子是由原子而成,原子是由中子、質子、電子集結而成,由此在推至核子、光子、介子到夸克,這些元素是時時在變動的。
雖然肉眼看不見變化,但經(jīng)由思惟,可以明白無常的道理。先思惟石頭怎么產(chǎn)生的?本來沒有石頭,是什么因緣讓它變成。因有微塵聚集而變成細沙,再由細沙變成碎石,最后從碎石變成石頭。
今已形成石頭是否會再變化?過去若是變化,現(xiàn)在豈有不變的道理。我們之所以觀察不到它的無常,表面上是其變化的速度太慢,而實際上是因未證得慧眼,因此看不見它正在變化。
再思惟它后來會變成什么?既然過去是無常,現(xiàn)在是無常,未來也必是無常。石頭接下來會變成什么,就要依據(jù)其因緣條件來決定,有可能變成建材而成為一棟房子,有可能成為石材而成為雕像,有可能成為碎石,變成細沙或是微塵等。
(二)疑:無常是否代表死亡?
無常不是死亡,而是變化生滅的意思。古代傳說:「人一往生,便有黑無常、白無常,二人帶亡者走!挂虼,誤認無常為死亡,其實是一種譬喻。
黑代表陰,白代表陽;黑為陰間表示死亡,白為陽間表示活著。白為生,黑為滅,無常為變化;生會變滅,滅會變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生緣滅,是自然的法則。
正像,博大精深的《周易》,是圣人經(jīng)由長期觀察自然現(xiàn)象,而集大成。其中的太極圖,就用黑色代表陰,白色代表陽;陰長則陽消,陽長則陰消,陰陽互為消長,來形容世間萬有皆是生滅變易的。
由此可知,不論《佛經(jīng)》所說的無常,還是《易經(jīng)》所講的變易,智者所觀察、所覺悟之真理是一致的,只是深淺有差,名詞用語有別。
(三)疑:無常是消極悲觀嗎?
人生無常是事實,并非消極;一切無常是真實,并非悲觀。無常不屬于積極或消極,無常就是無常;無常不屬于樂觀或悲觀,無常就是無常。
花開不是積極,花謝亦非消極,該花開時便花開,該花謝時便花謝;日升不是樂觀,日落亦非悲觀,該日升時便日升,該日落時便日落。
其實各種感覺都是陷阱,各種名相皆是假名,各種觀念盡是無常。只要捉著一種想法而牢不可破,就會形成主觀的意識形態(tài),不知不覺就會被此法執(zhí)所困,而掉入爭辯戲論的圈套。
(四)疑:無常會令人絕望嗎?
無常是一種轉機,是自然界的法則,本是正常的現(xiàn)象,而非宿命不可扭轉,故無須失望。因為無常,才有希望;因為無常,才有機會;因為無常,才能改善;因為無常,才可覺悟。
貧窮的人,因努力而致富;卑賤的人,因上進而尊貴;無知的人,因學習而增長;造惡的人,因懺悔而滅罪;痛苦的人,因放下而快樂;煩惱的人,因覺悟而解脫。若不是無常變化,眾生怎能離苦得樂,由迷轉悟。
因為無常,所以要把握因緣;因為無常,所以要活在當下;因為無常,所以要珍惜一切;因為無常,所以要奮發(fā)圖強;因為無常,所以要精進修行。
(五)疑:無常變化有過程嗎?
空中本來沒有花,水中本來沒有月,既然本來沒有,豈有生滅變化的過程。但已妄執(zhí)空中有花,水中有月的人來說,權巧方便為其解說,無常變化之現(xiàn)象。
從生理現(xiàn)象來說,它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從心理現(xiàn)象來說,它有生、住、異、滅的過程;從物理現(xiàn)象來說,它有成、住、壞、空的過程。其實每個階段都是無常,本來空寂。故《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華嚴經(jīng)》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埂圓覺經(jīng)》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蛊湟馑紴,本無生滅、本無生死、本無來去,所以《心經(jīng)》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六)疑:無常跟因緣有何關系?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所有皆是因緣和合而生成,亦是因緣離散而消滅,此聚散、生滅、變遷的現(xiàn)象,就是無常。所以,離開因緣的條件,就沒有無常的現(xiàn)象;有無,F(xiàn)象的產(chǎn)生,就表示有因緣的關系。
因此,無常法則不離因緣,既然有生起,則必然有所滅。若不要讓它消失,就不要造生起的因緣。故佛在《雜阿含經(jīng)》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狗彩陆曰橐蚓。
既然一切都是因緣假合,所以佛說出無常的真相,表示宇宙萬有無一事物可以恒常不變的。
(七)疑:既然無常,那么“迷會變悟,悟也會再迷;凡會成圣,圣也會變凡”嗎?
「平凡」的人,經(jīng)由不斷學習、努力向上,終于有「非凡」的成就,之后便功成身退,而回歸于「平凡」。雖然平凡的名稱一樣,但其內涵卻是截然不同。前面的平凡是平庸之人,后面的平凡是卓越之人。
「凡夫」之人,經(jīng)由精進三慧、勤修三學,終于證悟入「圣人」之流,之后再示現(xiàn)「凡夫」,隨緣度化。雖然凡夫的名相一樣,但其迷悟卻是迥然不同。前面的凡夫是迷人,后面的凡夫是覺者,故《金剛經(jīng)》說:「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念頭表面上相同,但前念與后念豈會一樣;時間看起來相似,但上一秒和下一秒已是不同。不論,是來或去、是生或滅,雖然重復的變化,六道不斷的輪回,但生生世世的流轉,皆無雷同之處。
(八)疑:佛有時說「!,有時說「無常」,到底有何用意?
以法義來論,《涅槃經(jīng)》說:「佛性常住!埂栋⒑(jīng)》卻說:「一切行無常!箖烧呤欠衩?空宗的般若,有宗的唯識,兩者是否沖突?宗門的頓悟,教下的漸修,兩者是否抵觸?
從緣起的現(xiàn)象來觀,是無常生滅;從性空的實相來觀,是常住無生。從質能互換來論,是無常生滅;從質能不滅來論,是常住無生。《心經(jīng)》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咕壠鸩浑x性空,性空不礙緣起,空有非二,性相一體,本來不二,豈有矛盾之難。
我們應知,佛說法是為破眾生的執(zhí)著而已,像《法華經(jīng)》所說:「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shù)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狗鹫f法四十九年,對不同根機講不同深淺的教理,只是因病施藥、隨方解縛而已。有人因聞無常法義,而證得阿羅漢;有人正觀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有人因悟入佛知見,而證得無上佛道。
名相雖然有所差異,但所講法義皆是一致的。就像四圣諦是十二因緣的歸納,十二因緣是四圣諦的演繹;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濃縮,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開演;緣起性空是三法印的核心,三法印是緣起性空的說明,故《法華經(jīng)》言:「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惯@便是佛的方便善巧智慧。
(九)疑、無常法是屬于大乘還是小乘?
好樂小法學小乘,志求大法學大乘;不了之義是小乘,了義之法是大乘;獨善其身乃小乘,兼善天下乃大乘;修身自利名小乘,救世利他名大乘;聲聞緣覺為小乘;諸佛菩薩為大乘。
然《金剛經(jīng)》上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實無一法可得,所以諸法是平等一相。有學人認為無常法,是三法印其中的一項,故歸類于小乘法,而一實相印為大乘;又認為修四圣諦法,最終只證得聲聞的阿羅漢果,亦屬小乘法;而六度、四弘誓愿為大乘。
智者當知,既然無一法可得、可說,豈有大小二乘之諍,是我們對法不夠透徹,不能究竟了悟實相,故六祖說:「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乖僬f,是行者心量的差異,若只是自利而不利人,表示其人還有無明,并非真實的了悟;若障礙突破后,自能隨緣度化。
以四圣諦跟四弘誓愿的關系來說:因深知“苦諦”,故發(fā)愿「眾生無邊誓愿度」;因深解“集諦”,故發(fā)愿「煩惱無盡誓愿斷」;因深修“道諦”,故發(fā)愿「法門無量誓愿學」;因深證“滅諦”,故發(fā)愿「佛道無上誓愿成」。因此,不是法門的問題,是自己瞭不了解、發(fā)不發(fā)心的問題。
二、諸法無我
諸法無我
無常易懂,無我難知。由緣起而無常,因無常故無我。緣生、緣滅的變化,故有無常的現(xiàn)象;一切盡是生滅無常,沒有恒常不變的實體,故為無我。
無我,不是否定自己;無我,不是斷滅消失;無我,不是沒有價值;無我,不是毫無意義;無我,不是沒有作用;無我,不是不必努力;無我,更不是不必修行。
所謂「無我」,即是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實體。要談「無我」之前,應先要了解「我」的定義。我們從下列幾點來分析:
(一)、我的探討
我是什么,什么是我?從狹義角度來看,我就是生命的主體,身心為我。從廣義角度來看,若無其他的資源供給,這生命體怎能存在?所以,我就是世界。自古以來,就有各種學說,大略來分:
1 、哲學論述
「唯物論」者主張,這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而心是由物質所構造出來的!唯心論」者主張,心是世界上唯一基本的存在,所有的物質現(xiàn)象都由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心物論」者主張,這世界是由心靈和物質兩部分所組成。「物理論」者主張,心靈實為物理的作用,除了物質的作用,包括組織、神經(jīng)、細胞、分子、原子等作用,除此之外,并沒有任何東西存在于心靈之中。這里所論述的我,是沒有定論。
2、奧義理論
《奧義書》是印度哲學思想的總源頭,記錄諸家之學說,討論宇宙終極的真理,常被婆羅門教與印度教,引用來作為經(jīng)典。書中有兩個最重要的觀念,是「我」和「梵」。人類的「我」是來自宇宙的我;宇宙的我,即是「梵」。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是最高真理,這就是《奧義書》主要闡揚的觀點。這里的我,為「實我」、「神我」之義。其他的外道見解,歸類起來為兩點:一者常見,「我是永恒的」,二者斷見,「我死即永滅」。
3、佛教思想
佛教的論點又是什么?其實,佛陀本無要成立什么哲學思想,或是任何的學說,主要是教大眾息滅痛苦,實踐解脫之道;只要與解脫生死、滅苦無關的議題,他皆默然不答。佛說「無我」,是要破除當時印度其他宗教和各種學說;人若執(zhí)著我,其痛苦必隨之而起,所以提出「無我」的思想,其用意是讓人不要執(zhí)著自我。后代的學者,將佛所說的法,整理歸納為「緣起無我」,或是「緣起中道」,或者「緣起性空」,簡稱為「緣起論」。
總之,醫(yī)學偏于唯物論,哲學偏于唯心論,科學偏于物理論,宗教偏于神我論,外道偏于常斷論,佛法則是緣起論。
(二)、我的定義
人人都在談我,我又是什么含意?我即是常、一、主、宰的意思!赋!,是不變之義;「一」,是獨立之義;「主」,是自在之義;「宰」,是支配之義。
當明白我的意思,是永恒不變、單一獨立、自主自在、掌控支配的定義之后,接下來觀察你所認知的我(肉體和心靈的組合體)。我們可否「主」、「宰」身體,不生、老、病、死、酸、麻、痛、癢呢?我們可否「主」、「宰」心靈,不生、住、異、滅、憂、悲、苦、惱呢?既然我是各種因素所形成的,那就不是單「一」條件可完成的;而身心時時刻刻在變化,就代表它不是「!乖诓蛔兊。
因此,我實「非!埂ⅰ阜且弧、「非主」、「非宰」。我,沒有永恒不變的實體;我,非單一條件組成;我,無法主宰身心的變化。佛因深觀我及世間的一切,故才提出「諸法無我」的法印。
(三)、我是什么
所有覺者,都因深入了解自己而開悟。當世人說我這個名詞,佛陀隨世間而說我,所以每部佛經(jīng)的開頭,皆有「我聞」二字。但佛所覺悟的我,跟凡夫所認知的我,是不同的,所以《金剛經(jīng)》上說:「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故雷馂楹芜@樣說?若你有觀照自己,便能了知“我的真相,就是無我”,六祖大師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但無我不是「斷滅」,而是「超越」對于自我的執(zhí)著,而達到解脫自在之境。所以佛在《金剛經(jīng)》上,告誡須菩提說:「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雖說無我,但卻有見、聞、覺、知的作用,故惠能大師徹悟時亦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1、緣起假我
其實,我是五蘊和合而成的假我,只是暫時的我,因緣的我,并非有個永恒不變的我;離開了五蘊,到哪里去找個真我呢?《金剛經(jīng)》說:「通達無我法者…說名真是菩薩!
當因緣聚集時,我來到世上;當因緣散去時,我離開人間。我隨因緣而來,亦隨因緣而去;我是什么,什么是我?經(jīng)上又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褂X悟者!應了知,實無有人來去生死,這便是「無我」的深意。
2、莫執(zhí)無我
佛陀說「無我」,祖師說「無心」。六祖云:「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勾巳,重點在于「無」!笩o」是不執(zhí)著之義,并非沒有;若是沒有,即是斷滅。六祖解釋:「于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若是否定了自己,那誰在起惑,誰在造業(yè),誰在受苦,又誰在六道輪回;同理,誰在聞法思惟,誰在依教奉行,誰在解脫自在,誰在成佛作祖?佛將滅度時,交代阿難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意指以自己為依靠,以法為依靠,莫以其他為依靠。若是沒有我,何來「自依止」?
所以,《中阿含經(jīng)》說:「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舍…若比丘樂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必不得般涅槃!谷魣(zhí)有我,被有所障;若執(zhí)無我,被無所礙。若不能領悟佛意,則不得涅槃解脫。因此,《金剛經(jīng)》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狗鹚f的法,亦不可執(zhí)取。
3、緣起中道
人因不了解,五蘊身心的假我,所以誤認于身心中,藏有不變的靈魂,為永恒的我,這便落入「常見」的想法;又有人誤認,人往生之后,根本就沒有我的存在,更不相信鬼神、業(yè)力、輪回之說,這便落入「斷見」的想法。
「無我」不是否認生命的存在,只是說明一切皆是因緣而起,所以我不是永恒的常見,亦非永滅的斷見。《雜阿含經(jīng)》說:「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挂蚓壖,不可否定暫時存在的我,所以不生「無見」;因緣散滅,不可否定暫時消失的我,所以不生「有見」。
不落斷常、有無二邊,才是緣起中道之正見,故《涅槃經(jīng)》說:「佛性非常非無常」又說:「佛性非善非不善!惯@便是不二之法,亦是緣起中道之意。
(四)、無我引申
「經(jīng)」是佛所說,「律」是佛所制,「論」是弟子們將佛法加以說明、演義。凡是不離無常,佛法亦是一樣;佛滅度后,弟子們繼承佛陀的教誨,將佛法廣為宣揚流傳,以致后來產(chǎn)生各種學說,衍生不同派別,甚至有大小乘之分,了不了義之別,或是大乘非佛說的看法。
其實,后人應尊重前人修學的心得,以及他們對佛教的貢獻,而非批評、否認。好比,一棵樹的幼苗,經(jīng)歷各種因緣,而漸漸茁壯長高,但這棵樹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你從哪個角度來看待,切勿以偏概全,謗法而不知。佛于法華會上將說法時,亦有五千弟子因不解而退席;這表示,不是佛所說的法,人人都可理解。所以,六祖向弟子說:「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钟奕瞬唤,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當世尊提出「無我」法印時,讓許多人無法理解和認同,且與各種宗教、各項學說有所出入。所以,引來婆羅門教和其他修行者的挑戰(zhàn),更有無數(shù)學者及知識分子的反駁。因為人們都以「自我」為中心,進而從小我至大我、人我至神我、有我至忘我、假我至真我。若是我的概念被推翻,那人類的生存意義及奮斗的價值又在何處?若「無我」是事實,則不禁令人恐慌,故佛于《金剛經(jīng)》上說:「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够蛟S,你認為「般若」跟「無我」無關?但靜靜思惟,假若無般若智慧,豈能了知無我的實相!
為了解釋「無我」法印,所以有勞諸位菩薩、歷代祖師大德們,善用各種言語來說明,故演變出其他的名相,所以《法華經(jīng)》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箯脑挤鸾痰木壠馃o我,到部派佛教的緣起假我,發(fā)展至大乘初期的緣起性空說,中期的唯識、唯心論,以致后期的佛性思想及涅槃四德的常、樂、我、凈,最后歸于法界緣起。這些論述,表面來看是有所差異,但深入探討,不外乎要讓我們明白「無我」的真義。了解「無我」,才能認識自己,方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參、無常法門的實踐
學佛,若不能止息煩惱,所學無益!修行,若不能止息痛苦,所修無益!當我們已信解無常、無我,接著要經(jīng)由實修來與法相應,藉由觀五蘊無常、無我、來破除對身心的執(zhí)著,而解脫所有的束縛,以證涅槃寂靜。
佛于《雜阿含經(jīng)》教導我們要:「正觀五蘊無!褂钟凇栋舜笕擞X經(jīng)》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觀察漸離生死!挂嘤凇缎慕(jīng)》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只要不執(zhí)五蘊,便可「度一切苦厄」。由此可知,五蘊是我們觀察的重點,亦是觀照的對象。佛為何要弟子察覺五蘊呢?因為五蘊,已涵蓋人類的一切范圍,F(xiàn)在就五蘊來說明:
一、五蘊含意
一、色蘊:色相也。有內在的身體,和外在的世界,屬于物質現(xiàn)象。二、受蘊:感受也。對境產(chǎn)生感受,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等三受,屬于心的作用。三、想蘊:想象也。對境而想象事物,屬于心的作用。四、行蘊:造作也。對境產(chǎn)生貪瞋、善惡之念,屬于心的作用。五、識蘊:認識也。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屬于心的本體。所以,色蘊是執(zhí)行者,受蘊是感受者,想蘊是思考者,行蘊是推動者,識蘊是認識者。
二、五蘊運作
五蘊是眾緣所生,亦是身心活動變化的過程。在《雜阿含經(jīng)》說:「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行)!狗鹫f明五蘊的運作:是因「根」、「塵」、「識」三事接觸而起,便生「受」、「想」、「行」。五蘊其實就是,因六根、緣六塵、生六識的運轉。
眼根、色塵、識蘊和合為眼觸,生起眼識,所以能看;耳根、聲塵、識蘊和合為耳觸,生起耳識,所以能聽;鼻根、香塵、識蘊和合為鼻觸,生起鼻識,所以能聞;舌根、味塵、識蘊和合為舌觸,生起舌識,所以能嘗;身根、觸塵、識蘊和合為身觸,生起身識,所以能覺;意根、法塵、識蘊和合為意觸,生起意識,所以能知。
再來探討五蘊的形成,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五塵」色、聲、香、味、觸此為色塵,再加入「意根」而為「法塵」;根是能生之義,所以生「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認識作用,便生起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而引發(fā)各種正面或負面,實際或不實際的想法等;經(jīng)思考之后,便產(chǎn)生身、口、意的行為,由意念決定是否做與不做;不論決定怎樣,最后產(chǎn)生了結果,皆含藏于識里。
其實五蘊的運作,是剎那就完成。好比,聽到逆耳的話,立刻生氣,瞬間五蘊已運作完畢。耳根(聽到),接觸聲塵(聲音),耳識(話),形成色蘊,而生受蘊(不想聽),引發(fā)想蘊(指責我),觸動行蘊(馬上),含藏識蘊(生氣,加深瞋心的種子)。
所以,行者要有定力,讓五蘊的運作稍微緩和,冷靜思考再做行動,方不致于后悔。以上例來說,當你聽到逆耳的話,應靜下心來想想!對方并非要指責于我,而是出于好意,當感謝其教誨,這樣不但不造惡業(yè),還會增長其善根及智慧。
還有,五蘊的過程,不一定始于「色蘊」終于「識蘊」,有時是從其他四蘊所發(fā)起的;它不是一直線的流程,而是循環(huán)貫通的。當心「識」生起,便經(jīng)由「色」身,而引發(fā)不同的感「受」,產(chǎn)生復雜的「想」法,而付出了「行」動,這些過程最后又儲藏于「識」里,等待下個緣起。周而復始,念念生滅。
三、觀察對象
《雜阿含經(jīng)》說:「比丘!若于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佛陀教行者可從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另一說是指,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三種來起觀。
此三科皆為破,我執(zhí)而設施!干细拐,執(zhí)著于心,應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共分一色法,四心法!钢懈拐,執(zhí)著于身,應觀十二入,即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共分十色法,意根、法塵二心法。「下根」者,執(zhí)著身心,應觀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塵、六識;共有十色法,八心法。五蘊的展開,即是十二處、十八界,切莫以為不同。
色蘊即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處;受、想、行三蘊即是,法處;識蘊即是,意處。五蘊,分開共十二處。色蘊即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界;受、想、行三蘊即是,一法界;識蘊即是,意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界七界。五蘊,分開共十八界。
(一)觀五蘊無常
觀色無常,近觀能知四大假合,遠觀能知生老病死。觀受無常,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時會起貪,觀無常則息貪;苦受時會起瞋,觀無常則息瞋;不苦不樂受時會起癡,觀無常則息癡。觀想無常,妄想不斷,念念不止,萬緣漸息。觀行無常,貪瞋之心,善惡之念,當處生起,隨處滅盡,三毒不起,執(zhí)著則無。觀識無常,種子熏行,行熏種子,緣起無常,無常緣起,無明無常,無常則明,轉識成智,破迷覺悟。
再觀,佛說:「諸所有五蘊,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五蘊無堅實故!箯臅r間來觀,過去、現(xiàn)在、未來,五蘊是無常、無我;從空間來觀,內心識、外根塵,五蘊是無常、無我;從性質來觀,地水火風,四大粗細,五蘊是無常、無我;從外相來觀,相美相丑,五蘊是無常、無我;從距離來觀,遠近大小,五蘊是無常、無我。五蘊生滅,了不可得。
(二)觀十二入無常
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無常;四大和合,假名為身,四大分離,我在何處。觀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無常;色不迷人,人自著迷,心不染塵,塵亦無染。六根所生,貪心無常;六根所生,瞋心無常。六塵所生,貪心無常;六塵所生,瞋心無常。色身觸受,貪瞋無常;塵境觸受,貪瞋無常。內六入處,緣外六入,盡是無常、變異之法。觀十二入,了不可得。
(三)觀十八界無常
六根、六塵、識蘊,三和合生六觸,故有六識。六根六塵無常、六觸六識無常,自身既是無常,緣起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豈是常在不變;我身我心及我所有,依報正報,何處是常在不壞。觀十八界,了不可得。
四、觀身心境
若無法依上面三科來觀,可從三處來下手;即是觀身(六根)、觀心(六識)、觀境(六塵)。行者可擇一處來觀,看那一門與你較相應,就應專修,切莫三心二意!接下來我們詳細來說明:
(一)、觀身無常-觀息無常
對身執(zhí)著者,當觀身無常。觀身的方法有幾種:1、觀身四大假合,地水火風之變化。2、觀身不凈,去除貪愛執(zhí)著。3、觀身變化,酸麻脹痛等,生滅無常。4、觀身肢體,行住坐臥、動靜語默,生滅無常。5、觀身體呼吸,進出無常。
根據(jù)《楞嚴經(jīng)》二十五圓通記載,專修一門,便能證悟。依愚之人淺見,這五項以身體的呼吸較容易觀察。一呼一吸,一進一出,無常生滅,了然可知。
像周利盤特迦,觀息證阿羅漢,尊者自述:「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怪芾P特迦尊者,因記性不佳,佛隨教隨忘,所以佛對他不講太多教理,只要他掃地除心垢,專修觀息法門覺察無常。
【觀呼吸的方法】:
止法:正觀呼吸,自然于息;知進知出,緣生緣滅;知長知短,心莫散亂;知粗知細,漸趨于定。觀法:知貪知瞋,不取不舍;知行無常,緣起苦空;知法無我,無我所有;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離欲解脫。
(二)、觀心無常-念佛無常
對心執(zhí)著者,當觀心無常。1、觀受蘊,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生滅無常。2、觀想蘊,憶念過去、執(zhí)著現(xiàn)在、妄想未來,生滅無常。3、觀行蘊,知貪、知瞋、知癡,三毒生滅無常。4、觀識蘊,我實無我,我實無常。5、觀念佛,念念生滅,聲聲無常。
心念無形無相,一彈指就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便有九百生滅,沒有禪定功夫,難以仔細觀察。依愚之人淺見,這五項以念佛較容易觀察;念佛即念心,觀察念佛,等同觀心無常。
根據(jù)《楞嚴經(jīng)》記載,大勢至菩薩,念佛證無生忍,菩薩自述:「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
【觀念佛的方法】:
止法:正觀念佛,誠敬無雜;一句一句,緣生緣滅;佛號不斷,心莫散亂;清清楚楚,漸趨于定。觀法:知貪知瞋,不取不舍;知行無常,緣起苦空;知法無我,無我所有;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離欲解脫。
(三)、觀境無常-觀音無常
對境執(zhí)著者,當觀境無常。1、觀現(xiàn)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常。2、觀我及我所愛恨的一切,盡是夢幻泡影,虛偽無主。3、觀得失,得亦會失,失亦有得,得失盡是無常。4、觀順逆,順境短暫,逆境暫時,順逆變化無常。5、觀聲音,贊我毀我,梵音雜音,剎那生滅無常。
凡夫最常被境界所轉,于二六時中,隨時都會起惑造業(yè),而生煩惱;因心染六塵,轉成六賊,遮蔽清凈的自心。依愚之人淺見,這五項以聲音較容易觀察;因為各種聲音隨時都會生滅,且無空間的局限,是觀境無常的好對象。
根據(jù)《楞嚴經(jīng)》記載,憍陳那比丘,觀聲證阿羅漢,尊者自述:「我在鹿苑,及于雞園……于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于音聲得阿羅漢!
【觀聲音的方法】:
止法:正觀聲音,內外盡聞;忽來忽去,緣生緣滅;忽大忽小,靜心聆聽;忽順忽逆,漸趨于定。觀法:知貪知瞋,不取不舍;知行無常,緣起苦空;知法無我,無我所有;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離欲解脫。
五、觀法緣由
佛于《七處三觀經(jīng)》提出七個次第:知五蘊→五蘊集→五蘊滅→五蘊滅道跡→五蘊味→五蘊患→五蘊離。
其意思為:1、知觀察對象的形成。2、知集起是由貪愛而生。3、應息滅此貪愛。4、滅此的方法。5、執(zhí)著貪愛不舍。6、該對象是無常、苦、變異法。7、行者當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而解脫。
前四項即是四圣諦,說明苦的事實及滅苦之道,這我們另一個單元再來解說。后三項是正觀此執(zhí)著的身心,是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經(jīng)由實修來調伏、斷除、超越欲貪,而解脫自在。
以上提出觀察身、心、境的方法,是依此次第而說;分前四項為「止」,后四項為「觀」,是希望行者易于入門,最后能止觀雙運,定慧等持。然修行法門有「易行道」、「難行道」之分,可依個人根機,來選擇最適合自己修行的方法。
六、一門深入
雖然法門無量誓愿學,但宜一門深入。進門之后,則門門能通,則是普門。套用《紅樓夢》里的一句話:「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而飲!挂黄帮嬀湍芙饪,一法門即可解脫。若細數(shù)流水三千而不飲,只會渴死于江邊;若認識八萬四千法門而不修,只會沉溺于六道。
肆、無常法門的境界
涅槃寂靜
所謂真理,必是要符合,本來性、必然性、普遍性、永恒性等條件;真理是永恒不變的道理,不因時間、空間、萬有的一切而有所改變。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便是合于這四個條件,且是可證性。當你正觀無常,領悟無我,必然可證涅槃解脫、寂靜自在。
佛陀說:「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圣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正觀無常即可斷除貪瞋癡,不再執(zhí)取三界;因無常而建立無我的正見,心便遠離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等執(zhí)著,而證得涅槃寂靜。
「涅槃」,不是死亡;而是滅度、無生之義!讣澎o」,是寂滅之義。因滅除諸煩惱,故心得清凈。所以《涅槃經(jīng)》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埂峨s阿含經(jīng)》亦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挂虼,涅槃是超越生死,悟入無生之境界,是位解脫自在的圣者。
悟達國師云: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緣生花開,莫說無;
緣滅花落,勿執(zhí)有。
滿樹紅
萬枝空
花開花落自「無!,緣起「無我」證「無生」。
萬象真相無常法,
萬法空寂無我相,
萬有無生無不生。
伍、結語
有一青年想體悟人生,所以決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闖闖看。走到鄰村剛好遇見其友,和他懷孕的妻子。在他們邀請之下,便暫住家中。那知,友人因外出工作而意外身亡,其妻痛不欲生,傷心欲絕!由于其妻悲傷過度,而動了胎氣,致使嬰兒早產(chǎn)來到人間。
此「一生一死」之間,讓「青年人」感到人生的變化。無常讓人死亡,無常亦使人出生;無常給人痛苦,無常亦帶來喜悅。此刻的他,不知無常是喜?還是憂?
處理朋友喪事之后,便繼續(xù)往它鄉(xiāng)去,走進城里,遇到一對兄弟。走在前面的兄長,一臉得意,跟隨在后的弟弟,一臉落寞,青年看到這一幕,便竊笑于心,決定留在城內,來觀察人生百態(tài)。經(jīng)過數(shù)十年,青年轉眼已步入中年,再度遇見那對兄弟,情況則大為改觀:得意的兄長,因懈怠而失敗;失意的弟弟,因勤奮而成功。
此「一成一敗」之間,讓「中年人」感到人生的轉變!無常讓人成功,無常亦使人失敗;無常給人希望,無常亦讓人失望。此刻的他,不知無常是好?還是壞?
時間隨著歲月消失,中年人已成老頭子。想一想,該落葉歸根,便回鄉(xiāng)去。此「一來一返」之間,讓「老人家」感到人生的無奈!無常讓人年輕,無常亦使人衰老;無常給人明天,無常亦帶走未來。此刻的他,不知無常是善?還是惡?
無常非憂喜、非好壞、非善惡、非順逆、非對待,「無常」是人生真實的現(xiàn)象,「無我」是生命真實的作用,「無生」是諸法真實的體性,若能契入無常大門,便可直登無生的境地。
你可否領悟到無常的真相?是否會應用無常法門,于生活中修行?萬事皆是緣起生滅的假象,難道我們不能深刻的體察,還要執(zhí)著無我的身心,個人的虛榮,及夢幻的世間嗎?
總而言之,正觀無常,心則不執(zhí);正觀無常,心則不妄;正觀無常,心則息緣;正觀無常,心則離欲;正觀無常,心則離苦;正觀無常,心則無我;正觀無常,心則無生;正觀無常,心則平等;正觀無常,心則清凈;正觀無常,心則解脫;正觀無常,心則自在。
- 印光大師: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界詮法師: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 如瑞法師:人命無常,人身難得,聽聞佛法要及時
- 凈界法師:修習觀音菩薩法門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功德?
- 明生法師:法門無高低之分,只有是否契機合適
- 如瑞法師:念死不是消極,而是認識觀照無常,珍惜人生
- 宏海法師:修學法門都要有慚愧精進的心
- 凈界法師:什么是觀心法門?
- 凈界法師:什么是“心地法門”?
- 印光大師:四種念佛法門中,持名念佛是契合眾生的根機
- 印光大師:十念法門怎么修?
- 凈界法師:無常概念的建立是什么?諸行無常有幾個概念?
- 凈界法師:智慧水平提升了,法門也會配合的
- 本源法師:為什么說念佛法門是總持一切的妙法?
- 大安法師:女人修什么法門好?如何對待剛入佛門的蓮友?
- 能弘法師:四念處的觀心無常,是怎么個觀法?
- 本源法師:什么叫雜修與一門深入?在家人如何選擇法門?
- 本源法師:世間一切皆是無常敗壞之相
- 凈界法師:佛菩薩廣開方便法門,找到適合的修學
- 大安法師:修念佛法門不要自卑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