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法門

  佛陀又譬喻說,有人有一把很銳利的刺刀,假設有一個勇士說:「他的刺刀再怎樣的尖銳,我的拳頭都可以把他打碎。」佛陀問比丘們:「你們想這樣可能嗎?」比丘們回答:「當然不可能。拳頭再怎么樣的大,都跟刺刀不能比,一碰上去,如同蛋碰到石頭,立刻被刺傷了!狗鹜诱f:「我們?yōu)橐磺斜娚薮缺,其他的鬼神就不敢傷害我們,為什么?就好像拳頭對刺刀一樣,他們不敢;如果他們這樣做的的話,反而會受傷!

  由此也可以延伸了解,假設有人被無形眾生干擾,這樣反而要反省自己,是因為自己慈心不夠。一個有愛心、有慈心的人,幾乎是所行無阻,走到哪里天神就恭敬到哪里,怎么會被鬼神所害呢?可以說修慈心的人,他就是光明,光明所到之處是沒有黑暗的,因為黑暗一碰到光明,黑暗也成為光明。

  佛陀以這個故事來譬喻修慈心的利益。

  接下來:

  世尊以爪抄土,告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上土多,為大地土多?」

  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無量無數(shù),不可為比。」

  佛告諸比丘:「如是,眾生能數(shù)數(shù)下至彈指頃,于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甲上土耳;其諸眾生不能數(shù)數(shù)下至如彈指頃,于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

  是故,諸比丘:「常當數(shù)數(shù),于一切眾生修習慈心!

  佛陀有一次用指甲挖一小撮土,然后問弟子們說:「我指甲上的土跟大地的土比較,誰多誰少?」比丘們回答:「大地的土多得不可計數(shù),指甲上的土只是少少的一點,根本不能比。」佛陀說:「能夠修慈心很稀有,世界上能夠修慈心的人就好像指甲上的土,沒能修慈心的人,就好像大地的土!

  佛陀以這個故事來譬喻修慈心的難能可貴。因此我們應該把握機緣去修慈心,要成為指甲上的土,而不是大地的土。

  佛陀也曾用「爪上土、大地土」來譬喻「得人身、失人身」的數(shù)量。意思就是說,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的與得到人身數(shù)量的,根本不能比。得到人身的只有像指甲上的土那么少,不能得到人身而墮三惡道的如大地的土那么多。

  佛陀也曾以此來比喻,得人身能夠聽聞佛法的如爪上土,沒能聽聞佛法的好像大地的土。

  又比喻,聞佛法能夠得到解脫的如指甲上的土,沒能得到解脫的如同大地的土。

  這也可以用來比喻臺灣的佛教,看起來很興盛,可是所講的大多是人天佛教,講解脫的不多;因為講解脫,不是圣道門就是凈土門,以圣道門來說,也要從「五停心觀」開始講起,不是口講修行就是修行。修行有修行的步驟,有從飲食上、起居上來調,也有從身上與心上來調,還有行法的修持,都是有次第內容的。大乘有大乘的內容,小乘有小乘的內容。如果是凈土門,就是要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希望下一輩子不再輪回,而是倒駕慈航而來。

  目前臺灣佛教看似興盛,可是很少講到這兩個法門,那豈不是雖然學佛,也只結個緣而已?下一輩子既不能解脫,下下一輩子還能當人嗎?未必。

  自古以來,學道者如牛毛,開悟、證道、成就者如麟角。觀察過去,檢討現(xiàn)在,就可以了解:如果不修學凈土法門,真的難有解脫的希望;若是修學凈土──善導大師的凈土法門,就能萬修萬人去,當生得解脫,一世能圓滿。

  接下來,講兩個故事。

  一、王永慶的一席話: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shù)百萬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

  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一旦發(fā)作起來,其攻堅滅頂?shù)牧α浚瑹o物能御。

  要迭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yè),需耗時數(shù)十載,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yǎng)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么東西呢?它就是下列四項:

  1.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2.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3.頑固不冥的個性

  4.狹隘無情的心胸

  上述四點,尤其是第一點,是最根本的。能夠控制情緒,就比較理性,不會沖動,也比較客觀,不會冥頑不靈。不情緒,心中就比較平和、開闊,不會狹隘無情。

  二、「呆若木雞」的典故。

  戰(zhàn)國時代,有一個人叫做紀渻子,他很會馴養(yǎng)斗雞,因此齊王找他來馴斗雞。

  過了十天,齊王問他:「雞可以上場了嗎?」紀渻子答:「不行,它現(xiàn)在驕傲氣盛,沒有什么膽量,也沒有什么見識,可是卻虛張聲勢,自狂、自傲,其實它是不堪一擊的!

  又過了十天,齊王再問斗雞情況如何?紀渻子答:「還不行,這一只雞容易沖動,聽到其他雞叫,就沖動的不得了!

  又過了十天,紀渻子還是老話一句:「差不多了,但是還不可以。現(xiàn)在斗雞眼露兇光,狠視其他敵雞,氣勢還太盛,不具備大將之風。」

  又過十了天,紀渻子向齊王報告:「可以了,現(xiàn)在這一只雞聽到其他的雞叫,聽而不聞,看到其他的雞跳躍,視而不見,可說呆若木雞,很沉穩(wěn)、很沉著,既不驚怕,也不驚動,是具備斗雞得勝的所有條件了。只要其他斗雞一見到牠,就會落荒而逃,不戰(zhàn)而勝,這才算是真正的斗雞了。」

  所以修行人應該要像「呆若木雞」典故的精神一樣,要學習安忍,能忍自安。要沉著、沉穩(wěn)、穩(wěn)重,氣定神閑,從容安詳,不可沖動,不可情緒,不可躁急,不可逞匹夫之勇。

  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忽略,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太嚴重,就是以冷靜、平靜、理性來看待,平常心就好。這樣往往能夠認清事相,也能夠做最好的處理而不會有差錯,或者與人有對立、積怨。

  修行人在言語、行為上盡量不要與人沖突、對立,同時要讓他人能夠肯定自己、歡迎自己;若能讓對方認為自己是一位善知識,可以給他帶來成就,這樣就更好。

  接下來說「生命中的三種人」:

  每一個人生命之中都會遇到三種人:

  第一種人,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地關心你、愛護你、幫助你的人。

  第二種人,傷害你、欺騙你,利用你的人。

  第三種人,既不曾傷害你、欺騙你,但也不曾予你關懷與無私幫助的人。

  第一種人往往會是誰呢?都是母親比較多。母親對我們是無微不至的關愛,真的是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敵人會幸災樂禍,可是會為我們流眼淚的是誰?是母親;當我們成功的時候,有些同事會嫉妒,但是會為我們高興的是誰?也是母親。所以人生當中,會有第一種人,也都有第二種人,第三種人更多;當然第三種人也可能成為第一種人或第二種人,就看怎樣跟對方互動。

  要怎樣互動呢?就是要盡量化敵為友,化疏為親。但這不容易。

  如果是敵人,能先不把他認為是敵人,而是善知識,甚至過去世是最親愛的人,這樣心境就不一樣。

  幸福與成功的方程式:

  離幸福的生活越來越近的方程式:第一種人的數(shù)量在你生命中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達到「輝煌」,第二種人數(shù)目卻逐漸接近于零時。

  離成功的人生越來越近的方程式:當你出現(xiàn)在他人生命中的第一種人行列里的次數(shù)愈多,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第二種人的次數(shù)愈少。

  所以,人與人相處,尤其是師兄弟在一起,希望沒有第二種人,有的話只有第一種人。

  今天就講到這里,愿我們慈心增長,彼此包容,互相接納。

  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