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塔法

  造塔法

  濟群

  以下是關于造塔法。和佛像一樣,塔也是佛法存在于世的象征,同樣需要如法建造,方能令人起敬。最初建造的塔,主要用以供養(yǎng)佛舍利。佛陀涅槃后,八分舍利,由迦毗羅衛(wèi)等八國請回起塔供養(yǎng)。其后,阿育王又建立八萬四千塔以供養(yǎng)佛舍利,法顯、玄奘游學印度時仍可見,今已不存。中國的舍利塔,則有珍藏佛指骨舍利的陜西法門寺寶塔,珍藏佛牙舍利的北京靈光寺塔等。此外還有為紀念佛弟子及歷代高僧、祖師營建的塔!端姆致伞酚涊d,舍利弗、目連尊者入滅后,其弟子希望起塔供養(yǎng),佛陀應允了他們的請求,并對如何造塔給予詳細指導。在中國,比較著名的祖師塔有少林寺塔群、五臺山佛光寺祖師塔、陜西興教寺的玄奘、窺基、圓測塔等。這些屬于靈骨塔。

  另有一些塔是為了供奉佛像或經(jīng)書,如現(xiàn)存最古老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就是用于供奉印度傳來的佛經(jīng)。玄奘西行求法歸來,也特別在慈恩寺建塔,供奉他從印度帶回的佛經(jīng)和舍利,即現(xiàn)存大雁塔的前身。此外,還有其狀如塔而鐫刻經(jīng)文、佛像的多角形石柱,又稱經(jīng)幢,其信仰源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唐宋期間曾盛行一時。

  塔既是信眾供奉的圣物,也是佛教的一道風景,遍布南傳、漢傳、藏傳地區(qū),形式豐富,變化多端。僅漢傳佛教地區(qū),塔的形制就有樓閣式、密檐式、金剛寶座式、覆缽式、異型及四面、六面、八面、十二面等種種不同,還有單層到十數(shù)層的體量變化。這些造型各異、技藝高超的佛塔,占中國現(xiàn)存古塔總數(shù)的百分之八十之多,不僅在佛教史,也在中國古建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中國古代高層建筑的杰出成就。如著名的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因全部由木料建造,又稱應縣木塔),塔高67米而不用一釘固定,屹立千年,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現(xiàn)存古代木構建筑之最。

  【1.名稱說明】

  《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①。”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也,亦云方墳),支提云廟(廟者貌也)。

 、佟赌υX僧祇律》卷33

  有舍利者名塔,無舍利者名枝提。(T22-498中)

  介紹造塔法之先,律祖首先為我們說明塔的名稱。

  “《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佛典說:如果其中供奉有舍利,就稱為塔,如果沒有供奉舍利,則稱為支提?梢,塔和支提的最大區(qū)別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是否供有圣物。

  “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支提云廟。”塔,又叫做塔婆,或者偷婆。支提就是廟的意思,通常于其上安立佛菩薩形象。

  【2.造塔功德

  《增一阿含》云:“初起偷婆,補治故寺,并受梵福。云何梵福?如閻浮一洲人功德,不如一轉(zhuǎn)輪王功德。如是西東北天下,乃至四天、六欲、初禪總多,比一梵主功德。此為梵福量,當如是學①。”

 、佟对鲆话⒑(jīng)》卷21

  若有信善男子、善女人,未曾起偷婆處,于中能起偷婆者,是謂初梵之福也。復次,善男子、善女人,補治故寺者,是謂第二受梵之福也……爾時有異比丘世尊言:“梵天之福竟為多少?”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當說……計四天下人民之福,故不如四天王之德。計四天下人民之福及四天王,故不如三十三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故不如釋提桓因一人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及三十三天及釋提桓因,故不如一艷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釋提桓因及艷天,故不如一兜術天福。計從四天下至兜術天之福,故不如一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他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他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梵天王之福。比丘當知,此是梵天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其福者,此是其量也。是故比丘,欲求梵天福者,當求方便成其功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T02-656中-下)

  此處引經(jīng)說明造塔有哪些果報

  “《增一阿含》云:初起偷婆,補治故寺,并受梵福。”初起,新建。故寺,古寺!对鲆话⒑(jīng)》告訴我們,若能建造新塔,令信眾禮拜供養(yǎng),或者修理破舊古寺,將之整修一新,皆可感得大梵天王那樣的福報

  “云何梵福?”那么大梵天王的福報究竟多大呢?能不能量化呢?經(jīng)中接著就以較量功德的方式進行說明。

  “如閻浮一洲人功德,不如一轉(zhuǎn)輪王功德。”閻浮,即南瞻部洲,四洲之一,是佛教對世界的劃分。就像整個南閻浮提人所積累的全部功德,比不上一個轉(zhuǎn)輪圣王的功德。

  “如是西東北天下,乃至四天、六欲、初禪總多,比一梵主功德。此為梵福量,當如是學。”西,西牛賀洲。東,東勝神洲。北,北俱盧洲。而將東南西北四洲人的功德相加,乃至四天王、六欲天、初禪天所有功德相加,其總和都比不上梵天的功德。如果想要成就梵天這樣不可思議的巨大功德,就應該學習造塔、補寺的善行。關于較量功德的具體內(nèi)容,在《增一阿含經(jīng)》原文中有詳細解說,茲不贅述。

  【3.恭敬護理】

  《四分》:“若起塔者,應四方、若圓、若八角,以石墼木作已,用黑泥乃至石灰、白土等。應安基四邊作闌楯,安香華著上,聽安懸幡蓋物。不得上塔上、闌楯上,護塔神嗔。若有所取,與開。彼安幡蓋,不得蹈像上,作余方便梯蹬安之。若塔露地,供養(yǎng)具雨漬風飄烏鳥不凈者,作種種舍覆之。地有塵,種種泥泥之。須洗足器安道邊,外作墻門安置。若上美飲食,用金寶等器盛之,令白衣伎樂供養(yǎng)。若飲食當與比丘、沙彌、優(yōu)婆塞,經(jīng)營塔作者應食。舍利安金寶塔中,若繒綿中。若持行者,若畜生、若頭上、肩上擔戴。若拂,應用樹葉、孔雀尾拂。多有香華羅列基上、闌上、杙上,向中繩貫,懸屋檐前。有香泥作手輪像,乃至有余,泥地等①。”

  ①《四分律》卷52

  時舍利弗、目連般涅槃已,有檀越作如是言:“若世尊聽我等為其起塔者,我當作。”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作。”

  彼不知云何作,佛言:“四方作,若圓、若八角作。”不知以何物作?白佛。佛言:“聽以石、墼(jī)、若木,作已,應泥。”不知用何等泥?佛言:“聽用黑泥,若[卄/告]泥,若牛屎泥,若用白泥,若用石灰,若白墠(shàn)土。”

  彼欲作塔基,佛言:“聽作。”彼欲華香供養(yǎng),佛言:“聽四邊作欄楯,安華香著上。”彼欲上幡蓋,佛言:“聽安懸幡蓋物。”

  彼上塔上,護塔神瞋。佛言:“不應上。若須上有所取,聽上。”彼上欄上,護塔神瞋。佛言:“不應上。若須上有所取,聽上。”彼上杙(yì)上、龍牙杙上,佛言:“不應爾。若須上有所取與,聽上。”彼上像上安蓋供養(yǎng),佛言:“不應爾,應作余方便蹬上安蓋。”

  彼塔露地,華香、燈油、幡蓋、妓樂供養(yǎng)具,雨漬、風飄、日曝,塵土坌(bèn)及烏鳥不凈污。佛言:“聽作種種屋覆。一切作屋所須,應與。若地有塵,應泥。若黑泥、牛屎泥。若須白,以石灰泥、白墠土泥。”

  彼須洗足器,應與。須石作道行,佛言:“聽作。”彼須地敷,聽與。時無外墻障,牛馬入無限,佛言:“聽作墻。”若須門,聽作。

  時舍利弗、目連檀越作如是念:“彼二人存在時,我常供養(yǎng)飲食。今已涅槃,若世尊聽我等上美飲食供養(yǎng)塔者,我當送。”諸比丘白佛,佛言:“聽供養(yǎng)。”不知用何器盛食?佛言:“聽用金銀缽、寶器、雜寶器。”不知云何持往?佛言:“聽象馬車乘載,若舁、若頭戴、若肩擔。”

  時諸比丘自作伎若吹貝供養(yǎng),佛言:“不應爾。”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yǎng),佛言:“聽。”彼不知供養(yǎng)塔飲食誰當應食?佛言:“比丘、若沙彌、若優(yōu)婆塞、若經(jīng)營作者應食。”

  時舍利弗目連檀越作是念:“佛聽我等莊嚴供養(yǎng)塔者,我當作。”佛言:“聽。”彼須華香、瓔珞、伎樂、幢幡、燈油、高臺車,佛言:“聽作。”彼欲作形像,佛言:“聽作。”

  彼不知云何安舍利?“應安金塔中,若銀塔,若寶塔,若雜寶塔。若以繒(zēng)綿裹,若以缽肆酖(zhèn)嵐婆衣,若以頭頭羅衣裹。”復不知云何持行?佛言:“聽象馬車乘輦轝(yú)馱載,若肩上、頭上擔戴,若欲傾倒應扶持。”彼自作伎供養(yǎng),佛言:“不應爾。”彼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供養(yǎng),佛言:“聽。”

  彼欲拂拭聲聞塔,佛言:“應以多羅樹葉、摩樓樹葉,若孔雀尾拂拭。”彼大有華,聽著塔基上,若欄上,若龍牙杙上。若向中,若繩貫,懸著屋檐前。

  若有多香泥,聽作手像輪像,魔酰(xiān)陀羅像。若作藤像,若作葡萄蔓像,若作蓮華像。若故有余,應泥地。(T22-956下-957上)

  這一段是說明造塔及防護的方法。《四分律》記載,舍利弗尊者和目連尊者入滅后,他們生前的施主想為兩位尊者起塔作為供養(yǎng),佛陀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但施主們并不知道怎樣如法造塔并供養(yǎng),佛陀就種種具體事宜為他們作了指示。對照律文可以發(fā)現(xiàn),道宣律祖對相關文字作了極其簡要的概括,僅以234字,對原文750字的篇幅作了縮寫,但又忠實保留了原有內(nèi)容。

  “《四分》:若起塔者,應四方、若圓、若八角,以石墼木作已,用黑泥乃至石灰、白土等。”墼,未燒的土坯!端姆致伞分,佛陀對弟子們說:如果造塔,應該造成方形、圓形或八角形,可以用石頭、土坯或木頭修砌。造完之后,以黑泥或石灰、白土涂抹表面。這幾點介紹,和目前存世的塔,從形制到建筑材料都是一致的。

  “應安基四邊作闌楯,安香華著上,聽安懸幡蓋物。”基,塔基。闌楯,欄桿,縱為欄,橫為楯。佛陀還允許弟子們在塔的四周建筑塔基,使塔身更為堅固。并在周圍營造欄桿起到外護作用,還可在欄桿上安放香花作為供養(yǎng)。在塔的前面或上面,可懸掛幡蓋作為裝飾。

  “不得上塔上、闌楯上,護塔神嗔。”不可隨意爬到塔上、欄桿上,以免引起護法神的嗔恨。因為每座塔都有護法神守護,隨便上去會引起不良后果。

  “若有所取,與開。彼安幡蓋,不得蹈像上,作余方便梯蹬安之。”開,可以開許。如果是要到塔中拿取或安放物品,允許爬到塔上。如果要在塔上懸掛幡蓋,不可以直接踩在塔或像的上面。必須通過其它方式,如梯子、凳子等爬上去安放。

  “若塔露地,供養(yǎng)具雨漬風飄烏鳥不凈者,作種種舍覆之。地有塵,種種泥泥之。”如果塔就在露天,種種供品也都在露天供養(yǎng),因為風吹雨淋及鳥糞等變得污穢,應該在上面另建塔亭之類的建筑覆蓋,起到防護作用。如果地上臟了,應該用干凈的細泥重新涂抹。

  “須洗足器安道邊,外作墻門安置。”按印度禮節(jié),進塔要脫鞋表示恭敬。但有些人的腳可能不干凈,或者是雨天沾上泥土,這就需要在近塔的路邊準備洗腳器具,并專門建造一個放置的地方,讓禮塔者洗了腳再進去,以免染污塔內(nèi)或塔的四周。

  “若上美飲食,用金寶等器盛之,令白衣伎樂供養(yǎng)。”如果是以飲食作為供養(yǎng),應該用黃金制品等珍貴器皿盛裝,并讓在家居士以梵唄作為供養(yǎng)。

  “若飲食當與比丘、沙彌、優(yōu)婆塞,經(jīng)營塔作者應食。”這些供養(yǎng)的飲食,比丘、沙彌、居士,包括造塔、護塔的人都可以享用。

  “舍利安金寶塔中,若繒綿中。若持行者,若畜生、若頭上、肩上擔戴。”繒,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綿,蠶絲結成的片或團。如果塔中供奉舍利,應該將舍利安放在由金銀或其它寶物特制的塔中,并以絲綿包裹。將舍利迎來的途中,可以用象輦、馬車馱載,或是頂在頭上、肩上。

  “若拂,應用樹葉、孔雀尾拂。”如果要對塔進行清理,可以用多羅樹葉或孔雀尾羽制作的拂塵來拂拭。

  “多有香華羅列基上、闌上、杙上,向中繩貫,懸屋檐前。”杙,木樁。可以用香花安放在塔基、欄桿或木樁上,或者用繩串起來,懸掛在塔前或屋檐前。

  “有香泥作手輪像,乃至有余,泥地等。”還可以用香泥做佛手的千輻輪相作為供養(yǎng)。如果還有多余的香泥,可以涂抹在地上。

  其中種種細節(jié),《四分律》原文有詳盡記載,可作為學習參考。

  【4.造塔處所】

  《僧祇》:“塔事者,起僧伽藍時,先規(guī)度好地作塔處。其塔不得在南、在西,應在東、在北(中國伽藍門皆東向,故佛塔廟宇皆向東開,乃至廚廁亦在西南,由彼國東北風多故。神州尚南為正陽,不必依中土法也)。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①。”余如盜戒隨相說。

 、佟赌υX僧祇律》卷33

  塔事者,起僧伽藍時,先預度好地作塔處。塔不得在南,不得在西,應在東,應在北。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T22-498上)

  那么,塔應該造在什么位置呢?

  “《僧祇》:塔事者,起僧伽藍時,先規(guī)度好地作塔處。”僧伽藍,寺院。《摩訶僧祇律》說,在準備營造寺院的時候,首先應該做好整體規(guī)劃,預先留出好地作為造塔處所。而不是在寺院建成后,隨隨便便找塊空地造塔。因為塔的方向和位置都有一定法度,而且要和寺院整體建筑協(xié)調(diào),不可任意為之。

  “其塔不得在南、在西,應在東、在北。”塔不能造在寺院的南邊或西邊,應該在寺院的東邊或北邊。當然,這是根據(jù)印度的習慣而言。因為“彼國東北風多故”,所以“佛塔廟宇皆向東開,乃至廚廁亦在西南”。但中國本土的方位講究和印度并不一致,是“尚南為正陽”,所以律祖對律中所說的方位也有不同觀點,認為“不必依中土法也”。我們今天看到的寺院,多半也是坐北朝南。雖然各地對朝向有不同習慣,但有一點屬于通用原則,那就是造寺前應當做好總體規(guī)劃,事先預留塔的位置。

  “不得僧地侵佛地,佛地不得侵僧地,余如盜戒隨相說。”僧地,僧寮用地。佛地,殿堂用地。營造寺院時,必須對殿堂用地和僧眾用地有嚴格界定:哪些地方是殿堂區(qū),是佛的用地;哪些地方是生活區(qū),是僧的用地。不得混為一談,互相侵占。具體內(nèi)容,在《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解說“盜戒”時,有詳細說明。

  【5.供養(yǎng)及修治功德】

  以下,引《善生經(jīng)》說明供養(yǎng)和莊嚴佛塔的功德。

  《善生經(jīng)》,又名《優(yōu)婆塞戒經(jīng)》,7卷,北涼曇無讖譯。以《中阿含經(jīng)》卷33《善生經(jīng)》發(fā)展而成,是佛為善生長者說大乘優(yōu)婆塞戒(在家戒)的經(jīng)典。全經(jīng)內(nèi)容分集會、發(fā)菩提心、悲、解脫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為本經(jīng)重心,除提出在家菩薩應受的五戒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輕等大乘獨有的戒條。

  《善生經(jīng)》云:“善男子,如來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應當志心勤修,供給生身、滅身、形像、塔廟。若于空野無塔像處,常當系念,尊重贊嘆。若自力作,若勸人作,見作生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當廣教眾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養(yǎng)已,于己身中莫生輕想,于三寶所亦應如是。凡所供養(yǎng),不使人作,不為勝他。作時不悔,心不愁惱。合掌贊嘆,恭敬尊重。若以一錢、一線、一華、一香、一偈、一禮、一匝、一時,乃至無量寶、無量時,若自獨作,若共他作。善男子!若能如是志心供養(yǎng)佛法僧者,若我現(xiàn)在,若涅槃后,等無差別。

  若見塔廟,應以金銀銅鐵、繩鎖、幡蓋、伎樂、香油、燈明而供養(yǎng)之。若見鳥獸踐蹋毀壞,要當涂治,掃除令凈。暴風水火,人所壞處,亦當自治。自若無力,當勸人治,或以金銀銅鐵土木。若有塵土,灑掃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

  若作寶塔及作寶像,當以種種幡蓋、香華奉上。若無真寶,力不能辦。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訖,亦當幡蓋、香華、伎樂種種供養(yǎng)。若是塔中草木不凈,鳥獸死尸及其糞穢,萎華臭爛,悉當除去。蛇鼠孔穴,當塞治之。

  銅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銀、琉璃、頗梨等像,常當洗治,任力香涂。隨力造作種種瓔珞,乃至猶如轉(zhuǎn)輪圣王塔。精舍內(nèi)當以香涂,若白土涂。作塔像已,當以琉璃、頗梨、真珠、綾絹、錦彩、鈴磬、繩鎖而供養(yǎng)之。

  畫佛像時,彩中不雜膠乳雞子。應以種種華貫、散華、妙拂、明鏡、末香、散香、燒香,種種伎樂歌舞供養(yǎng),晝夜不絕。不如外道燒酥大麥而供養(yǎng)之,終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

  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當密藏覆,勸人令治。治具足已,然后顯示。見毀壞像,應當志心供養(yǎng)恭敬,如完無別。如是供養(yǎng),要身自作。自若無力,當為他使,亦勸他人令作助之。

  若人能以四天下寶供養(yǎng)如來,有人應以種種功德尊重贊嘆,是二福德等無差別。”①

  ①《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卷3

  善男子,如來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應當至心勤心供養(yǎng)生身、滅身、形像、塔廟。若于空野無塔像處,常當系念,尊重贊嘆。若自力作,若勸人作。見人作時,心生歡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當廣教眾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養(yǎng)已,于己身中莫生輕想,于三寶所亦應如是。凡所供養(yǎng),不使人作,不為勝他。作時不悔,心不愁惱,合掌贊嘆,恭敬尊重。若以一錢至無量寶,若以一綖(yán)至無量綖,若以一花至無量花,若以一香至無量香,若以一偈贊至無量偈贊,若以一禮至無量禮,若繞一匝至無量匝,若一時中乃至無量時,若自獨作,若共人作。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養(yǎng)佛法僧者,若我現(xiàn)在及涅槃后,等無差別。

  見塔廟時,應以金銀銅鐵、繩鎖幡蓋、伎樂、香油、燈明而供養(yǎng)之。若見鳥獸踐蹋毀壞,要當涂治,掃除令凈。暴風水火之所壞處,亦當自治。自若無力當勸人治,或以金銀銅鐵土木,若有塵土灑掃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若作寶塔及作寶像,作訖當以種種幡蓋香花奉上。若無真寶,力不能辦,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訖,亦當幡蓋、香花、種種伎樂而供養(yǎng)之。若是塔中草木不凈,鳥獸死尸及其糞穢、萎花、臭爛,悉當除去。蛇鼠孔穴當塞治之。

  銅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銀、琉璃、頗梨等像,常當洗治,任力香涂。隨力造作種種瓔珞,乃至猶如轉(zhuǎn)輪圣王塔,精舍內(nèi)當以香涂,若白土泥。作塔像已,當以琉璃、頗梨、真珠、綾絹、彩綿、鈴磬、繩鎖而供養(yǎng)之。

  畫佛像時,彩中不雜膠乳雞子。應以種種花貫、散花、妙紼(fú)、明鏡,末香、涂香、散香、燒香,種種伎樂、歌舞供養(yǎng)。如晝夜亦如是,如夜晝亦如是。不如外道燒酥大麥而供養(yǎng)之,終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

  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當密覆藏,勸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顯示。見像毀壞,應當至心供養(yǎng)恭敬,如完無別。如是供養(yǎng)要身自作,若自無力,當為他使,亦勸他人令佐助之。

  若人能以四天下寶供養(yǎng)如來,有人直以種種功德尊重贊嘆,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無差別。(T24-1051下-1052上)

  “《善生經(jīng)》云:善男子,如來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應當志心勤修,供給生身、滅身、形像、塔廟。”一切智藏,佛的尊稱,世出世智無不圓足,蘊含無窮,出生無盡,故喻如藏。志心,專心、誠心。滅身,舍利。《善生經(jīng)》說:善男子,如來具備圓滿智慧,是一切智的含藏者。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一心一意地勤修供養(yǎng)。佛陀在世時,供養(yǎng)佛陀的生身。佛陀入滅后,供養(yǎng)佛陀的舍利、佛像以及佛塔、寺院。因為如來是世間最殊勝的福田,倘能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自然舍不得荒廢,自然會積極地開墾、種植。

  “若于空野無塔像處,常當系念,尊重贊嘆。”即使在沒有佛塔和佛像的曠野中,也要一心系念佛陀功德。并由憶念佛陀的無量功德,發(fā)自內(nèi)心地生起恭敬和贊嘆。

  “若自力作,若勸人作,見作生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當廣教眾多之人而共作之。”我們不僅自己要供養(yǎng)塔像,也應勸導他人培植福田?吹接腥斯B(yǎng)塔像,立即歡喜贊嘆,希望更多的人有機會種植善根。如果自己有一定的威望和號召力,應盡己所能,號召人們共襄盛舉,共同營造塔像、寺院,以此作為對三寶的供養(yǎng)。

  “既供養(yǎng)已,于己身中莫生輕想,于三寶所亦應如是。”供養(yǎng)之后,對自己不能妄自菲薄,要認識到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對完善生命品質(zhì)充滿信心。對三寶更要保有尊重、恭敬之心。

  “凡所供養(yǎng),不使人作,不為勝他。”凡供養(yǎng)塔像的供品及莊嚴具,應盡量親歷親為,而不只是吩咐他人去做。當然,可以在自己做的同時勸請他人一起參與,但關鍵是自己參與。在此過程中,是以純粹的供養(yǎng)心承擔,而不是為了超過他人,為了和他人進行攀比,那就是世俗的染污心了。

  “作時不悔,心不愁惱。合掌贊嘆,恭敬尊重。”做的時候,無論出多少錢、多少力都甘之若飴,歡喜供養(yǎng),沒有絲毫后悔懊惱。除人力、財物的付出外,還應對塔像時時贊嘆,時時保持恭敬,從而圓滿身口意三業(yè)的供養(yǎng)。

  “若以一錢、一線、一華、一香、一偈、一禮、一匝、一時,乃至無量寶、無量時,若自獨作,若共他作。善男子!若能如是志心供養(yǎng)佛法僧者,若我現(xiàn)在,若涅槃后,等無差別。”佛陀告訴我們,無論什么供養(yǎng),或大或小,從一塊錢、一根線、一朵花、一支香、一個偈頌、一個禮拜、繞塔一匝到無量寶物;或長或短,從一時到無量時;或自或他,從自己做到和大家一起做。只要能以虔誠心、全心全意地供養(yǎng)佛法僧,無論是我在世或涅槃以后,所得功德都是沒有差別的。

  “若見塔廟,應以金銀銅鐵、繩鎖、幡蓋、伎樂、香油、燈明而供養(yǎng)之。”我們見到塔廟之后,應該以金銀銅鐵及繩鎖幡蓋等各種莊嚴具,或者以種種梵唄及香、花、燈、涂、果作為供養(yǎng)。塔像和佛陀生身一樣,也是世間福田。供養(yǎng)不僅可以培福,更可以此培養(yǎng)對三寶的信心,強化皈依修行

  “若見鳥獸踐蹋毀壞,要當涂治,掃除令凈。暴風水火,人所壞處,亦當自治。”如果看到佛塔、寺院被鳥獸踐踏毀壞,應當設法修理或粉刷,并將之打掃干凈。如果是被暴風、水火等自然災害或人為力量損壞,也應及時修整。

  “自若無力,當勸人治,或以金銀銅鐵土木。若有塵土,灑掃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如果自己沒有力量承擔的話,應當勸請有能力的人發(fā)心維護,或者購置金銀、銅鐵、土木等建筑材料用于修繕。如果塔上有塵土覆蓋,應該掃除干凈。如果塔上有污泥垢染,應以配有香料的水進行清洗。

  “若作寶塔及作寶像,當以種種幡蓋、香華奉上。”如果營造寶塔或佛像,應該以種種幢幡、華蓋、香花作為供奉,作為莊嚴。

  “若無真寶,力不能辦,次以土木而造成之。”為了表達恭敬景仰之心,塔像應盡量以上等寶物去做。如果確實沒有這個能力,而不是舍不得,可以用泥土或木頭建造。

  “成訖,亦當幡蓋、香華、伎樂種種供養(yǎng)。”無論用什么材料制作,落成之后,都應以種種幢幡、華蓋、香花以及梵唄作為供奉?傊,關鍵在于供養(yǎng)心而不是物品本身的價值。只要在我們能力范圍內(nèi)供養(yǎng)最好的即可,而不是不顧自身條件,一定要用什么來做,那是攀比而不是供養(yǎng)了。

  “若是塔中草木不凈,鳥獸死尸及其糞穢,萎華臭爛,悉當除去。蛇鼠孔穴,當塞治之。”如果看到塔中或四周有雜草叢生,臟亂不凈,如鳥獸的糞便、死尸,腐爛的花草等,都要清除干凈。如果塔中及四周有蛇和老鼠等小動物的洞穴,也要將它們驅(qū)趕出去,再將洞穴堵住,以防后患。

  “銅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銀、琉璃、頗梨等像,常當洗治,任力香涂。”頗梨,狀如水晶的寶石。任力,盡力。如果塔中供有佛像,如銅鑄佛像、木雕佛像、石刻佛像、泥塑佛像,以及金銀、琉璃、頗梨制作的佛像,應當經(jīng)常清洗以保持干凈,并盡力以香料涂抹。

  “隨力造作種種瓔珞,乃至猶如轉(zhuǎn)輪圣王塔。精舍內(nèi),當以香涂,若白土涂。”還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制作種種瓔珞供品,裝飾塔身,使之像轉(zhuǎn)輪圣王塔那樣金碧輝煌。精舍之中,也要以香料或白土涂抹,使之莊嚴潔凈,芬芳宜人。

  “作塔像已,當以琉璃、頗梨、真珠、綾絹、錦彩、鈴磬、繩鎖而供養(yǎng)之。”塔像完成之后,要以珍貴寶物作為供養(yǎng),如珠寶鉆石、綾羅綢緞及各種鈴鐺、繩鎖之類的裝飾品。

  “畫佛像時,彩中不雜膠乳雞子。應以種種華貫、散華、妙拂、明鏡、末香、散香、燒香,種種伎樂歌舞供養(yǎng),晝夜不絕。”乳雞子,蛋清。華貫,用花朵串成的花環(huán)。畫佛像時,顏料中不能以蛋清作為膠合劑。還應以種種花環(huán)、花朵,精美的拂塵、明鏡,芬芳的末香、散香、燒香及種種梵唄歌舞,日以繼夜地作為供養(yǎng)。

  “不如外道燒酥大麥而供養(yǎng)之,終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不要像外道那樣燒酥大麥來供養(yǎng)塔,不要用酥油涂抹塔像,也不要用牛奶去洗。前面說過,按照佛教的做法,應該以香涂,以香水洗。

  “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當密藏覆,勸人令治。治具足已,然后顯示。”不可以造半身的佛像,那是不如法的。如果佛像的身體已經(jīng)殘缺不全,應當收藏在妥當?shù)牡胤,再找上好的工匠修補。修補完整之后,才能用于供奉。因為凡夫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zhuǎn),看到不莊嚴的佛像往往很難生起恭敬心。如果這尊像確實對人們修習皈依沒有多少幫助,甚至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應以恭敬心設法處理。

  “見毀壞像,應當志心供養(yǎng)恭敬,如完無別。”見到損毀的佛像,同樣要供養(yǎng)恭敬,和完整的佛像沒有分別。這是從另一個角度,對前面所說的處理方式進行補充。我們之所以要將破損佛像“密藏”起來,出發(fā)點是為了避免他人見后起不敬想。但對于自己來說,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像,都應一視同仁,恭敬無別,這是我們作為佛弟子應當具備的基本認知。

  “如是供養(yǎng),要身自作。自若無力,當為他使,亦勸他人令作助之。”對佛像的種種供養(yǎng),首先要自己做。如果自己確實沒有能力做,也可以請他人做,或者勸導他人和自己一起做。

  “若人能以四天下寶供養(yǎng)如來,有人應以種種功德尊重贊嘆,是二福德等無差別。”如果有人以四天下的所有寶物供養(yǎng)如來,而另一個人對如來的種種功德稱揚贊嘆,以虔誠心稱念“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等贊佛偈頌。這兩種行為所獲得的功德是沒有差別的。這是以校量方式說明,供養(yǎng)主要在于發(fā)心,在于心行的純度,而不僅僅在于行為本身。

  【6.造毀二報】

  以下,律祖引用各種經(jīng)論說明營造和毀壞塔像的不同果報。

  《無垢優(yōu)婆夷問經(jīng)》

  1卷,后魏般若流支譯。有無垢優(yōu)婆夷、賢優(yōu)婆夷等請教佛陀,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歸戒的功德差別。佛陀為她們作了解答。

  《無垢清信女問經(jīng)》云:“未知掃佛塔地,有何善報?四相涂治,華香供養(yǎng),復何福報?禪修梵行,三歸五戒,復得何報?”佛告女言:“掃佛地得五福,一、自心清凈,他人見已,亦生凈心。二、為他愛。三、天心歡喜。四、集端正業(yè)。五、命終生善道天中。若人信佛,圓輪形涂塔地,散華燒香,如是供養(yǎng)已,彼人命終生弗婆提富樂自在,后生化樂天。若人信佛,作半月形涂塔,散華香者,生瞿陀尼,后生兜率天。若人信佛,于佛塔邊四方涂地,散華燒香,彼終生郁單曰,后生炎摩天。若人信佛,作人面形涂塔,華香供養(yǎng),所有善根,果報如是。若人入禪,修四梵行,歸佛法僧,受持五戒,彼人無量無數(shù)善根,福報無窮,后得涅槃①。”

 、佟稛o垢優(yōu)婆夷問經(jīng)》

  無垢優(yōu)婆夷作是語已,復白佛言:“未知掃佛塔地,所有善根得何福報?四廂涂治,所有善根得何福報?散華燒香,供養(yǎng)佛塔,所有善根得何福報?禪四梵行,三歸五戒,所有善根得何福報?唯愿世尊為我解說。”

  佛告無垢優(yōu)婆夷言:“掃佛塔地得五福報。何等為五?一者自心清凈,他人見已,生清凈心。二者為他所愛。三者天心歡喜。四者集端正業(yè)。五者命終生于善道天中。無垢當知,掃佛塔地,福報如是。無垢當知,若人信佛,作圓輪形涂佛塔地,散花燒香,如是供養(yǎng),我說彼人身壞命終生弗婆提,富樂自在,于彼壽終生化樂天。無垢當知,若人信佛,作半月形涂佛塔地,散華燒香,如是供養(yǎng),我說彼人身壞命終生瞿陀尼,富樂自在,于彼壽終生兜率天。無垢當知,若人信佛,于佛塔邊四方涂地,散花燒香如是供養(yǎng),我說彼人身壞命終生郁單曰,富樂自在,于彼壽終生炎摩天。無垢當知,若人信佛,作人面形涂佛塔地,散華燒香如是供養(yǎng),我說彼人身壞命終生閻浮提,富樂自在,壽終生于三十三天。無垢當知,此涂塔地,散華燒香,所有善根,果報如是。無垢當知,若人入禪修四梵行,歸佛法僧,受持五戒,我說彼人無量無數(shù)善根,福報無窮無盡,后得涅槃。”(T14-950下-951上)

  “《無垢清信女問經(jīng)》云。”清信女,梵語優(yōu)婆夷,受持三皈五戒并具清凈信心的女眾。藏經(jīng)中名為《無垢優(yōu)婆夷問經(jīng)》。

  “未知掃佛塔地,有何善報?四相涂治,華香供養(yǎng),復何福報?禪修梵行,三歸五戒,復得何報?”四相,圓輪形、半月形、四方形、人面形。梵行,慈悲喜舍四梵行。經(jīng)中,無垢優(yōu)婆夷向佛陀請問:不知清掃佛塔能感得什么果報?以圓輪形等四相涂塔,并以香花作為供養(yǎng),又能感得什么果報?修習慈悲喜舍四梵住,受持三皈五戒,又能得到什么果報?

  “佛告女言:掃佛地得五福。”佛陀回答無垢優(yōu)婆夷說:清掃佛地能感得五種福報。我們過去在佛學院讀書時,每天早齋后第一件事就是掃地?磥硪院笠苍摲謳桩地給你們掃掃,我覺得在西園掃地是一大享受,春天樟樹落葉,秋天銀杏落葉,掃起來感覺都很好。當然,掃地不只是為了享受,而是一種修行方式。越是單純的勞動,越容易使內(nèi)心清凈。研究所的環(huán)境要靠大家維護,每人除了把房間衛(wèi)生搞干凈,也要以供養(yǎng)心清掃公共環(huán)境,以此積資培福。

  “一、自心清凈,他人見已,亦生凈心。”第一,掃地可以使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清凈,他人見到之后,也會感到清凈。凡夫易被外境所轉(zhuǎn),所以,凈化環(huán)境也能達到凈心的果報。

  “二、為他愛。”第二,掃地是和大家結緣,把環(huán)境衛(wèi)生搞好了,大家自然喜歡你、贊嘆你。

  “三、天心歡喜。”第三,不但周圍的人喜歡你,天人同樣歡喜贊嘆。

  “四、集端正業(yè)。”第四,能感得端正的果報。因為凈化環(huán)境是在種莊嚴的因,自然能感得莊嚴的果。所以,掃地不僅是在莊嚴道場,也在莊嚴我們的心,莊嚴我們的身相。

  “五、命終生善道天中。”命終之時,可以得生人天善道。

  因掃地而證道者,最著名的就是佛世時的周利盤陀。他初出家時蠢笨無比,幾年還記不住一個偈頌。后來佛陀就讓他去掃地,在掃地時念誦“掃塵、除垢”,日復一日,最終開悟證道,成就阿羅漢果。

  以下,說明四相涂治、華香供養(yǎng)所感得的果報。

  “若人信佛,圓輪形涂塔地,散華燒香,如是供養(yǎng)已,彼人命終生弗婆提,富樂自在,后生化樂天。”弗婆提,東勝神洲;瘶诽欤熘,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如果有人信佛,在佛塔邊以圓形涂地并散花、燒香作為供養(yǎng),命終之后,可以生到東勝神洲。其后,轉(zhuǎn)生化樂天繼續(xù)享樂。

  “若人信佛,作半月形涂塔,散華香者,生瞿陀尼,后生兜率天。”瞿陀尼,西牛賀洲。兜率天,欲界第四層天,有內(nèi)外二院,外院為天人所居,內(nèi)院為彌勒菩薩凈土。如果有人信佛,在佛塔邊以半月形涂地并散花、燒香作為供養(yǎng),命終之后,可以生到西牛賀洲。其后,轉(zhuǎn)生兜率天繼續(xù)享樂。

  “若人信佛,于佛塔邊四方涂地,散華燒香,彼終生郁單曰,后生炎摩天。”郁單越,北俱盧洲。炎摩天,欲界第三層天。如果有人信佛,在佛塔邊以四方形涂地并散花、燒香作為供養(yǎng),命終之后,可以生到北俱盧洲。其后,轉(zhuǎn)生炎摩天繼續(xù)享樂。

  “若人信佛,作人面形涂塔,華香供養(yǎng),所有善根,果報如是。”如果有人信佛,在佛塔邊以人面形涂地并散花、燒香作為供養(yǎng),以此感得的善根,最終會生到我們現(xiàn)在所居的南瞻部洲。

  “若人入禪,修四梵行,歸佛法僧,受持五戒,彼人無量無數(shù)善根,福報無窮,后得涅槃。”如果有人修習禪定,入于初禪,并修習慈悲喜舍四梵住,受持三皈五戒,就會種下無量無邊的善根,招感無窮無盡的果報,最終證得涅槃。

  可見,外在的一切供養(yǎng),都比不上皈依持戒、修習慈悲喜舍的供養(yǎng),所謂“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因為外在供養(yǎng)只能使我們獲得福報,而修行卻能改變內(nèi)在的生命品質(zhì)。

  《大般涅槃經(jīng)

  《涅槃》云:“不犯僧佛物,涂掃佛僧地,造像若佛塔,常生歡喜心,皆生不動國①。”

 、佟洞蟀隳鶚劷(jīng)》卷19

  不犯僧鬘物,善守于佛物。涂掃佛僧地,則生不動國。

  造像若佛塔,猶如大拇指。常生歡喜心,則生不動國。(T12-734中)

  《涅槃經(jīng)》說:東方有佛,世界名不動,佛號滿月光明。無畏菩薩白佛:此土眾生造何等業(yè),得生彼國?佛以偈答,內(nèi)容正如《行事鈔》所引。大意是:不破壞或侵占僧物、佛物,時時清掃或以香料涂抹佛地、僧地,發(fā)心營造佛像、佛塔,并且對營造塔像隨喜贊嘆,這樣做的人將來都能得生不動國。

  《大智度論》

  《智論》:“沙彌戒不香涂身,云何供三寶?答:以所貴物,隨時所須而用供養(yǎng),或以涂地及壁,并行來坐處等①。”

 、佟洞笾嵌日摗肪93

  問曰:“沙彌戒乃至受一日戒,尚不以香涂身,云何以香供養(yǎng)佛及僧?”答曰:“是菩薩以身所貴物,隨所須時用以供養(yǎng),或以涂地涂壁及行坐處。”(T25-711上)

  《大智度論》提出一個疑問:沙彌戒規(guī)定不可以香涂身,那又為什么要以涂香供養(yǎng)三寶呢?回答是:我們應該以自己最貴重的物品用于供養(yǎng),根據(jù)需要,或者涂于地面,或者涂于塔壁,或者涂于塔邊的道路或坐處。

  同樣是涂香,以香涂身會引起我們對身體的執(zhí)著,而以香涂地則能幫助我們培養(yǎng)供養(yǎng)心、恭敬心。

  《大方廣十輪經(jīng)》

  又名《方廣十輪經(jīng)》、《十輪經(jīng)》,8卷,譯于北涼,譯者不詳。經(jīng)中述說地藏菩薩功德,并說依十種佛輪及三乘十種依止輪可以轉(zhuǎn)十惡業(yè)輪等。

  《十輪》:“若破寺殺害比丘,其人欲終,支節(jié)皆疼,多日不語,墮阿鼻獄具受諸苦①。”

 、佟洞蠓綇V十輪經(jīng)》卷4

  破壞塔寺、僧坊、堂舍,殺害比丘,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滅盡。命欲終時,支節(jié)皆疼,如火焚燒。其人舌根如被系縛,于多日中口不能語,命終之后墮阿鼻地獄。(T13-699下)

  《大方廣十輪經(jīng)》說,如果破壞寺院,乃至殺害比丘。此人將命終時,全身的每一處關節(jié)都會疼痛難忍,很多天說不出話來。最后,墮落阿鼻地獄遭受無盡痛苦。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了怎樣如法地造塔、防護塔、供養(yǎng)塔。從個人修行來說,能幫助我們修習皈依、培植福田。從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來說,是作為三寶的象征物,令眾生廣種善根。這就必須如法營造并賦予正確內(nèi)涵,由此方有攝受眾生的力量。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