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合解 第二十三講
《二課合解》第二十三講
6月14日上午 9:00,釋親佛法師在榕樺寺念佛堂講授《二課合解》的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祝贊儀”。
現(xiàn)謹取簡文如下:
諸贊
寄歸傳,立贊頌具六義:一能知佛德深遠,二體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凈,四得胸藏開通,五處眾不惶,六長命無病。前二是因,后四是果。贊頌之體,原出于經(jīng)論。流傳東土,后世展轉(zhuǎn)制為音韻偈贊。如現(xiàn)今所唱,仿于魏時陳思王曹桿,因誦佛經(jīng)以為至道之宗極,乃至轉(zhuǎn)讀七聲升降曲折之響,世皆效之。后游魚山聞有聲特異,清揚婉轉(zhuǎn),遂仿其聲曰梵唄,今所傳魚山梵唄,即其遺制也。今禪門日誦諸贊,皆是古今德士遞相制作也。
大祈禱文
大圓滿覺,應(yīng)跡西乾。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仰叩洪慈,俯垂明證某國某省某縣某寺比邱某甲等。
于今某年某月望朔旦之辰。云集僧眾。登臨寶殿。諷演祕章。稱揚嘉號。所集洪因。端為祝延。今上國恩。民圖無疆。伏愿金輪永鎮(zhèn)。玉燭常調(diào)。八紘安有道之長。四海經(jīng)樂無為之化,F(xiàn)前大眾同念金剛無量壽。護國神王菩薩摩訶薩。
此祈三寶以愿國泰也。大,贊佛法身。圓滿覺,贊佛報身。應(yīng)跡,贊佛應(yīng)身。西乾,即西天竺,今謂印土也。心包二句,贊佛心智無邊也。沙界,恒河沙世界也。洪慈,佛也。俯垂明證,是求佛俯首垂鑒而為證明也。玉燭,四時之氣調(diào)和也,人君美德如玉,而明若燭,則到長四時和祥也。八紘,出淮南子,四方四維也。無為之化者,圣王治世以仁,罪無重刑,民情大歸。如堯治國,稱為圣德之世。史云萬載堯天。
贊
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zhèn)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
韋馱,梵語,此翻智論,姓韋,諱琨。清規(guī)證義云,或曰蜜跡力士,或曰樓至佛。正法念經(jīng)云,昔有國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生一千子,試當(dāng)來成佛次第,釋迦探籌居第四。第二夫人生二子,第一子愿作梵王,為請千兄轉(zhuǎn)*輪主。其次愿為密跡金剛,護千兄教,今內(nèi)祕外現(xiàn)執(zhí)金剛杵,是知非樓至也。
鎮(zhèn),壓也。倫,比也。祈,求也。禱,懇也。副,貳也,佐也,審察也。群心,眾人心也。
贊
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
梵語伽藍,此云眾僧園,謂眾僧于此養(yǎng)道育圣,猶園之生植花果也。主者,護伽藍諸神也。佛世有十八護神,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嘆妙,五嘆美,六摩妙,七雷音,八獅子,九妙嘆,十梵響,十一人音,十二佛妙,十三嘆德,十四廣目,十五妙根,十六徹聽,十七徹視,十八遍視。此佛住世時受囑護法之神也。東土有華光、玄應(yīng)、關(guān)羽、昭明太子等,隨處顯靈,故多奉之。御音曰欽,又敬也。承,領(lǐng)也,蒙也。輸,委輸也,送也。法王城,即寺院。翰,干也。屏,蔽也。今伽藍諸神護法,不為外魔所干,如翰如屏也。梵者清凈也。梵語剎摩,此云土田,萬境不同,莊嚴差別,皆名為剎,此通指三千國土名剎。今號伽藍為梵剎者,西域以柱表剎,示所居處也,古者寺院講法,或禪者有得益處,皆于門外樹剎竿以幖幟之。
贊
拈花悟昌。祖道初興。綿延四七演真乘。六代遠傳燈。奕葉相承。正法永昌明。
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百萬人天悉以罔措,唯迦葉破顔微笑,世尊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咐囑于汝,汝當(dāng)護持,毌令斷絕。是以迦葉為初祖,綿延遞傳至達磨尊者,為西土第二十八祖,故曰四七。真乘,即心印也。以尊者至東土為初祖,六傳至慧能大師,故曰六代。遠傳燈者,祖祖相傳,傳佛心印,如燈續(xù)明,永遠無盡也。奕葉,累世也。相承,互相傳受也。
食粥有十種利
一資益身軀顔容豐盛,二補益尫羸增長氣力,三補養(yǎng)元氣壽算增益,四清凈柔軟食則安樂,五滋潤喉吻論議無礙,六調(diào)和通利風(fēng)氣消除,七溫暖脾胃宿食消化,八氣無礙滯辭辯清揚,九適充口腹饑餒頓除,十喉吻沾潤渴想隨消。
- 上一篇:佛七開示 第一講 都攝六根 凈念相續(xù)
- 下一篇:二課合解 第二十二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十一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十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九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八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七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六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五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四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三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二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一講
- 佛七開示 第六講 念得心中蓮花開 阿彌陀佛自然來
- 佛七開示 第五講 看破、放下、自在念佛
- 佛七開示 第四講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 佛七開示 第三講 凈土三資糧——信愿行
- 佛七開示 第二講 厭離娑婆 欣求極樂
- 佛七開示 第一講 都攝六根 凈念相續(xù)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二講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一講
- 二課合解 第二十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