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驪珠集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圭峯宗密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圭峯宗密
圭峯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
華嚴宗系︰初祖杜順──二祖智儼──賢首法藏──清涼澄觀──圭峯宗密禪宗系︰曹溪惠能──荷澤神會──磁州法如──荊南惟忠──遂州道圓──圭峯宗密
釋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書,欲干世以活生靈,負俊才而隨計吏。(以上錄自《宋高僧傳》卷六,《大正藏》五○.七四一頁下)
元和二年(西元八○七年),將赴貢舉,遇道圓和尚法席,欣然契會,遂求披削,當(dāng)年進具。
一日隨眾僧齋于府吏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jīng),得《圓覺》十二章,覽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之旨,告於圓,圓撫之卅︰「汝當(dāng)大弘圓頓之教,此諸佛授汝耳。行矣,無自滯於一隅也!
師涕泣奉命禮辭而去。因謁荊南張(南印)禪師,張卅︰「傳教人也,當(dāng)宣導(dǎo)於帝都!
復(fù)見洛陽照(奉國神照)禪師,照卅︰「菩薩人也,誰能識之。」
尋抵襄漢,因病僧付《華嚴疏》,即上都澄觀大師之所撰也。師未嘗聽習(xí),一覽而講,自欣所遇卅︰「向者諸師述作,罕窮厥旨,未若此疏辭源流暢,幽賾煥然。吾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一軸之中義天朗耀;今復(fù)偶茲絕筆,罄竭于懷!(中略)
(及見澄觀)觀卅︰「毘盧華藏能隨我游者其汝乎?」師預(yù)觀之室,雖日新其德,而認筌執(zhí)象之患永亡矣。
北游清涼山,回住鄠縣草堂寺。未幾復(fù)入寺南圭峯蘭若。太和中(西元八二七─八三五年),徵入內(nèi),賜紫衣,(唐文宗)帝累問法要,朝士歸慕。惟相國裴公休,深入堂奧,受教為外護。
師以禪教學(xué)者,互相非毀,遂著《禪源諸詮》,寫錄諸家所述,詮表禪門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為一藏(或云百卷),以貽後代。(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五頁下─三○六頁上)
(師自謂)每嘆人與法差,法為人病,故別撰經(jīng)律論疏,大開戒定慧門。顯頓悟資於漸修,證師說符於佛意。意既本末而委示,文乃浩博而難尋,泛學(xué)雖多而秉志者少,況跡涉名相,誰辨金鍮,徒自疲勞,未見機感。雖佛說悲增是行,而自慮愛見難防,遂舍眾入山,習(xí)定均慧,前後息慮,相繼十年。微細習(xí)情,起滅彰於靜慧,差別法義,羅列現(xiàn)於空心。虛隙日光,纖埃擾擾,清潭水底,影像昭昭。豈比夫空守默之癡禪,但尋文之狂慧者。
然本因了自心而辨諸教,故懇情於心宗。又因辨諸教而解修心,故虔誠於教義。教也者,諸佛菩薩所留經(jīng)論也。禪也者,諸善知識所述句偈也。但佛經(jīng)開張,羅大千八部之眾,禪偈撮略,就此方一類之機。羅眾則渀蕩難依,就機即指的易用。今之纂集,意在斯焉。(以上錄自《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大正藏》四八.三九九頁下)
師會昌元年(西元八四一年)正月六日,於興福寺塔院坐滅,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於圭峯,二月十二日荼毘,得舍利明白潤大。後門人泣而求之,皆得於煨燼,乃藏之石室。壽六十有二,臘三十四。遺誡令「舁屍施鳥獸,焚其骨而散之,勿得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其余住持儀則,當(dāng)合律科,違者非吾弟子!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一三,《大正藏》五一.三○七頁上。《宋高僧傳》卷六「宗密傳」,亦作同樣記載)
- 禪定是達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guān)懷
- 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jié)合為一的
- 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對于家庭暴力需謹慎處理
- 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應(yīng)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如何離苦?遠離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guān)系的痛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