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禪定開始,做最快樂的人

\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fù)擔(dān),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松。因此,追求定樂的人常常喜歡回到定中,不喜歡和塵世接觸,導(dǎo)致厭世的結(jié)果。他們很可能長期隱居在深山里一直打坐,然后就在山里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亡并不代表已經(jīng)得到解脫。雖然他有禪定的功能和力量,可以暫時拋下色身的束縛,但如果貪愛定中的快樂,死后很可能會選擇升到禪定天,繼續(xù)住于定中。然而,經(jīng)過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之后,等到定的力量消失時,他終究又會回到人間,有時甚至連人間都來不了,反而落到畜生道或其他境界里去了。

  這是因?yàn)樗谌耸罆r,思想觀念不清楚,沒有做好功德、結(jié)好人緣,也沒有很大的福報(bào),只是禪定的工夫很好。所以等到定力退失后,還是會再回到生死之中接受果報(bào)。他可能成為神,也可能成為鬼,但無論如何,都還是在輪回里,仍然要受輪回之苦。

  這種厭世者的人生觀是消極的,他們沒有救度眾生的心,只知道逃避現(xiàn)實(shí)。殊不知凡是逃避現(xiàn)實(shí)的人,就像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樣,無論走到哪里,自己的影子總會跟著跑,怎么甩也甩不掉。因?yàn)榍穭e人的債還是要還,只要定力退失,一樣要回到苦的環(huán)境中再接受苦報(bào),所以禪定并不等于解脫。

  在佛法的指導(dǎo)中,禪定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工具。如果沒有禪定的基礎(chǔ),人很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誘惑或刺激,再加上自己的欲望無法平息,就會制造種種惡業(yè)。有過禪定的經(jīng)驗(yàn),就會知道五欲之樂并不究竟,至少能夠少做惡業(yè),也不會心不由己,隨時可以指揮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行為,不受任何外境影響。我們需要以禪定工夫做為基礎(chǔ),但是有了這種工夫還不夠,應(yīng)該要更進(jìn)一步求解脫。

  所謂解脫,就是沒有后顧之憂、沒有后患,而且在觀念上不以禪定的快樂為究竟,明了應(yīng)發(fā)愿行菩薩道,到人間廣度眾生,以身作則、弘揚(yáng)佛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如果能做到這樣,雖然自己還在人世間和其他人在一起,可是能夠不受環(huán)境影響、誘惑,所以不會造業(yè),同時也能夠與他人結(jié)善緣,幫助人們離苦得樂。

  這個觀念本身就是一種解脫,但這樣的修行并不是為了追求自我突破,或是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行菩薩道的人,完全不考慮自己,只是不斷地努力奉獻(xiàn),眾生需要什么就奉獻(xiàn)什么,他不為自己爭取什么,也不會想要停留在任何快樂的層次或境界里。不但自己不被他人影響,也不會擾亂他人,可以在人群之中照常生活、照常奉獻(xiàn)。這種人雖然還沒有徹底解脫,但已經(jīng)得到解脫的快樂。

  行菩薩道的人因?yàn)檫在滾滾塵世中做各種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許會以為他活得很辛苦。其實(shí),能夠不為自己的欲求而奉獻(xiàn),就算得不到回饋也不計(jì)較,這才是最快樂的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