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組織論中的全化論

  評組織論中的全化論

  胡君先骕敘述南非洲斯末資將軍的全化論,先說從達爾文以來的機械論,反對者有柏格森等的生命論,最近則有溝通兩者間的組織論,而全化論即為組織論中之一派。予按照胡君所敘,則前者張東蓀君所譯為層創(chuàng)的進化論,或突出的進化論,亦應(yīng)為組織論的一派。組織論即“諸法眾緣生”義,但全化論似乎比層創(chuàng)論更較圓美!

  全化論之特點,首在攻破十九世紀來由科學方法所生之誤認。科學約重要方法即為分析,但分析可發(fā)生兩種錯認:一、分析時、或分析又綜合時,與未經(jīng)分析前原情形,必有所遺漏或不同,而以分析時、或分析又綜合時所得為原情形真相,即為誤認。二、以分析所得之質(zhì)素為實體,而以原有情形為此質(zhì)素構(gòu)成之結(jié)果,即為一種顛倒。以實際上原有情形乃為自然之事實,而分析所得為分析所獲之抽象的結(jié)果而已。此與佛法中大乘法相之攻破小乘等之法執(zhí)者,頗同意致。

  其次之特點,乃在提出各事各物各有其逐漸稀薄而至于無盡的“場”,而各各事物,不過為其各各“場”的中心。此所謂“場”,與層創(chuàng)論所謂“時空的架構(gòu)”,當亦相近。佛典說六大,前四大為分析所得的質(zhì)與力,而第五曰“空大”,則非分析所能得,即同時空架構(gòu)的場。然唯此全化論所說心靈的場,乃能說到識大或阿賴耶識,故較層創(chuàng)論又進一步。

  又其最重要之特點,乃在所謂愈趨愈進于全體化的觀念,亦即全化論所以名為全化論者。最完全的全體,為充足物質(zhì)、生命、心靈,而靈肉相即不離的人格。要之、宇宙一切,皆各各漸趨于完美的人格化,即全體化,是為宇宙之目的: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噫!非六大無礙之毗盧遮那身,其孰能當此。ㄒ姾?痪戆似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