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柒、明真假分齊

  柒、明真假分齊

  真者,真實也;假者,方便也。法霖大師于《無量壽經(jīng)要解》云:「若約佛知見,真假一致;若約機(jī)見,則真假炳然。謂如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愿唯真實,如第十九、二十愿唯權(quán)假也。諸余愿有屬真者,有屬假者,有通真假者;如無三惡趣愿等是也。若約佛邊,則四十八愿皆真實,為入第十八愿,說余愿故。」親鸞大師于《教行信證.行卷》云:「凡就誓愿,有真實行信,亦有方便行信!褂钟凇督绦行抛C.真佛土卷》云:「然就愿海,有真有假;是以復(fù)就佛土,有真有假!

  若約此義,四十八愿,可分為三科:?真愿: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愿等是也。?假愿:第十九、二十、二十八愿等是也。?真假通愿:第一無三惡趣愿、第三十八衣服隨念愿等是也。此之真假,亦有二門:真假差別門與權(quán)實相即門。

  初、差別門者:真實與方便,概然二分,謂以第十八愿,化生入真實報土,名為弘愿真門;由第十九、二十愿,胎生入權(quán)假化土,名為方便假門;二門分判,為差別門。

  后、相即門者:從機(jī)見之,真假分明;從法照之,權(quán)實圓融。彌陀雖應(yīng)十方機(jī)品,立方便愿,然從法照之,則是弘愿海中之妙波瀾。真假、權(quán)實,無非皆是名號之體德,第十九、二十愿,豈是彌陀正覺之外乎?

  又覺如上人作《愿愿鈔》,此鈔乃是顯示四法五愿之法門,首先舉出《無量壽經(jīng)》四十八愿之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等五愿為依據(jù),闡明信心正因、現(xiàn)生不退之義,此亦是真實教、行、信、證之四法!稛o量壽經(jīng)》是真實教,第十七愿是真實行,第十八愿是真實信,第十一愿是真實證;而此四法皆由彌陀本愿力所回向。亦即第十二、十三愿之無量光壽之佛號成就,而成就本愿力之回向,故眾生往生皆由此五愿之回向。此五愿攝之,即唯一第十八愿,放之即成五愿;一愿五愿,如一拳五指。

  以此五愿為真實,乃是此五愿為四十八愿之心要,其余諸愿,離此五愿,各自論之,則為權(quán)假,何足稱為超世無上?若諸余愿,入此五愿,則成真實,方得稱之超世無上,如第一無三惡趣愿,若合第十一必至滅度愿,則為佛德所融,成為真實,若不然而各自,只守方便,何稱超世無上?如天臺所謂四眼依佛眼,皆為佛眼,若不爾,四眼各守自德。

  問:若爾者,第十九愿諸行是方便,如融入真實五愿,豈不真假混淆?

  答:《無量壽經(jīng)》三輩章中,第十八、十九、二十等三愿合說,既第十九愿合第十八愿,則第十七愿必從之,第十七愿既合之,則余第十一、十二、十三愿亦自不相離。五愿已合,則三輩諸行,為五愿所融,而終滅三輩之差別相,故說「次如上輩者也」、「次如中輩者也」,輩品既滅,即入弘愿真實報土,不言品位階次。

  當(dāng)知,五愿是佛德,以佛德融之,則第十九、二十愿亦是成為本愿莊嚴(yán)之具,蓋皆從佛愿心流出故。是故,諸愿各自別相,不融于五愿,則是方便;若融于五愿,則皆為真實。然亦不可偏言五愿外皆為權(quán)假,何者?于各立別相中,有親于真實者,有疏于真實者,不可一概而論。其親于真實者,以真實取之,如第二十二愿、三十五愿;其疏于真實者,則判為權(quán)假。是故,此中可分別親疏,愿文說相,本來如是。

  或問:因何分判真假?蓋機(jī)有三定聚,如來本愿,自然誓有真假,法本為機(jī)而立,為令從假入真,故判真假,行者思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