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第五章 沙利子的開示

  第五章 沙利子的開示

  被歸為沙利子(Sariputta)所說的經(jīng)典,涵蓋了與梵行有關(guān)的廣泛主題,包括從單純的戒律,到深奧的教理與禪修重點。以下即列出這些經(jīng)典,并對每個主題略作簡短的說明。

  這些經(jīng)曲在“經(jīng)藏”中的編排,并非表示說法時間的先后順序。不過,其中有些包含特殊事件的參考資料,就可以據(jù)以推算出它們屬于佛陀傳法的哪個時期。例如《教給孤獨經(jīng)》(Anathapindika Sutta),就是于這位在家大弟子去世前說的。

  《中部》

  No. 3《法嗣經(jīng)》(Dhamadayada Sutta)

  在佛陀說完“佛法嗣子”與“世間嗣子”,并退居他的香房之后,沙利子告誡比庫們應(yīng)如何表現(xiàn),以及當(dāng)佛陀遠離憒鬧(混亂喧鬧)時,他們也同樣地要遠離憒鬧,應(yīng)該放舍佛陀教導(dǎo)他們要放舍的事物,并且應(yīng)謙虛,樂于獨處。最后他以十六種心的煩惱之惡作總結(jié)(見NM 17),并說藉由中道——八正道,可以斷除它們。

  No. 5 《無穢經(jīng)》(Anangana Sutta)

  有四種人:自知犯戒者、不自知犯戒者、自知無犯戒者、不自知無犯戒者。經(jīng)中說知之者比不知者好,并解釋其原因。這段開示顯示出,自我省察在戒律與禪修上的重要性。

  No.9《正見經(jīng)》(Sammdaditthi Sutta)

  摘要請參見<沙利子.第三章轉(zhuǎn)*輪者>,頁126.

  No. 28《大象跡喻經(jīng)》(Mahahatthipadopama Sutta)

  摘要請參見<沙利子.第三章轉(zhuǎn)*輪者>,頁123-126。

  No.43《有明大經(jīng)》(Mahavedalla Sutta)

  長老回答無礙解第一的尊者大拘絺羅(Mahakotthita)所提出之一系列問題,沙利子以清晰而深入的解答,來回應(yīng)對方巧妙的問題;卮鹗菑法相的解析開始,從智慧與正見到禪定的微妙觀點。

  No. 69《瞿尼師經(jīng)》(Gulissani Sutta)

  關(guān)于林住比庫(bhikkhu)所遵循的行儀與修法。由大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尊者提問,沙利子長老則確認住在城市與村落附近的比庫們,也適用相同的規(guī)則。

  No.97 《陀然經(jīng)》(Dhanannani Sutta)

  沙利子向陀然阇尼婆羅門解釋,在家人多方面的責(zé)任,不能作為他們犯錯的借口,他們也逃脫不了造作這些惡行的未來苦果。

  后來,當(dāng)陀然阇尼臥病在床,臨終時他請求沙利子長老去看他,沙利子向他說明透過梵住到達梵天的方法。佛陀婉轉(zhuǎn)地責(zé)備長老,未能引導(dǎo)陀然阇尼到更高的覺悟。(參見<沙利子.第二章沙利子其人其事>,頁94)

  No. 114《應(yīng)習(xí)不應(yīng)習(xí)經(jīng)》(Sevitabbasevitabba Sutta)

  沙利子闡釋一段佛陀對于何者應(yīng)修行、長養(yǎng)與應(yīng)用的,何者是不應(yīng)修行、長養(yǎng)與應(yīng)用的簡短開示。從身、語、意三方面切入,內(nèi)容是關(guān)于心態(tài)、知見、六塵與比庫的資具。

  No. 143《教給孤獨經(jīng)》(Anathapindikovada Sutta)

  沙利子被臨終的給孤獨長者請到病床邊,他勸告他遠離任何貪著,當(dāng)從六根開始:“長者!你應(yīng)該如此訓(xùn)練自己:‘我不應(yīng)該執(zhí)著眼睛,而我的心也就不會執(zhí)著它。’長者!你應(yīng)該如此訓(xùn)練自己。”

  對于其余的五根、六塵、六識、六觸、由六觸所生的六受、六界、五蘊、四無色界也一樣,并以出離這個世間與其他一切世間作為終結(jié);出離一切所見、所聞、所觸與所想的事物;出離心中遭遇、探索與追求一切。簡而言之,應(yīng)該在所有經(jīng)驗領(lǐng)域中練習(xí)出離,對臨終者而言,應(yīng)該從他迫切的考量開始:他的六根與它們的作用。

  這個出離的召喚,引起更廣泛的循環(huán),并產(chǎn)生思想共鳴的效應(yīng)。這在臨終的長者心上,一定具有深刻的沖擊,以及安定、解脫,甚至喜悅的影響,這顯然正是這位善巧的老師沙利子所希望的。事實上,他的話確實有那個影響,因為經(jīng)典中說,給孤獨長者在聽到這個崇高的開示后,感動而落淚,那是個他前所未聞的深刻開示。給孤獨不久之后便去世了,并轉(zhuǎn)生到都西答天(Tusita,兜率天)成為天神。

  《長部》

  No. 28,《自歡喜經(jīng)》(Sampasadanīya Sutta)

  沙利子作的贊佛頌,在佛陀面前所說,并贊揚他“無上”(anuttariya)的教法。它表現(xiàn)并證明了沙利子對佛陀的凈信。此經(jīng)的第一段也出現(xiàn)在《大般涅槃經(jīng)》(Mahaparinibbana Sutta)之中。

  No.33 《等誦經(jīng)》(Sangiti Sutta)

  No.34《十上經(jīng)》(Dasuttara Sutta)

  參見<沙利子.第三章轉(zhuǎn)*輪者>,頁128-130。

  《增支部》

  2:35《等心經(jīng)》(Samacitta Sutta)關(guān)于入流者、一來者與不來者,以及何種因素會決定他們未來的轉(zhuǎn)世。參見<沙利子.第三章轉(zhuǎn)*輪者>,頁127。

  3:21關(guān)于“圣者”的另一種分類法:身證(kayasakkhī)、見至者(ditthippatta)與信解脫(saddhavimutta)。

  4:79沙利子問佛陀為何有些人的事業(yè)失敗,有些人成功,甚至還有些人超出他們的預(yù)期。佛陀回答,原因之一是有沒有布施,有沒有對沙門、修道者與比庫們布施。

  4:158有四種特質(zhì)可顯示善念是否存在,如果有人發(fā)現(xiàn)自己有這四種特質(zhì),他就能知道自己已失去良善的特質(zhì),世尊稱此為“退轉(zhuǎn)善法”。這四種特質(zhì)是:多貪、多嗔、多癡,以及對于與智慧相關(guān)的深奧論題,缺少知識與智慧。

  反之,如果有人發(fā)現(xiàn)自己有另外這四種特質(zhì),他就能知道自己并未失去良善的特質(zhì),世尊稱此為“不退轉(zhuǎn)善法”。這四種特質(zhì)是:少貪、少嗔、少癡,以及對于與智慧相關(guān)的深奧論題,擁有知識與智慧。

  4:167-168圣道上的四種進步。參見【導(dǎo)論】,頁33-35。

  4:172沙利子解釋佛陀簡短陳述的四種“我性”(attabhava),并提出一個問題。佛陀的回答,后來沙利子在《等心經(jīng)》中曾加以闡釋。

  4:173沙利子在受具足戒兩周之后(亦即在證得阿拉漢果時),宣稱自己已達到四無礙智。他請求佛陀加以印證。參見<沙利子.第二章沙利其人其事>,頁118。

  4:174沙利子與大拘絺羅尊者討論可解釋的極限。沙利子說:“六觸處所及之處,即(可解釋的)戲論世界的范圍;戲論世界所及之處,即六觸處的范圍。如果六觸處止息,戲論世界便隨之滅去而寂靜。”

  4:175關(guān)于必需要具足“明”與“行”(vijjacarana)兩者,才能夠滅苦。

  4:179關(guān)于在現(xiàn)世能否證得涅槃的理由。

  5:165人們會發(fā)問的五個理由:出于愚癡與無知;出于惡意與欲求;出于想知道;出于輕慢;出于這個想法:“如果他正確回答我的問題,那很好;否則,我會自己找出正確答案。”

  5:167關(guān)于如何勸諫同修比庫們。

  6:14-15比庫好死與惡死的理由。

  6:41沙利子解釋一位擁有神通力的比庫,可隨其意愿,將樹干看成只是地、水、火或風(fēng)、凈或不凈(美或丑),因為所有這些元素都存在于樹中。

  7:66關(guān)于恭敬與尊重。沙利子說恭敬與尊重佛、法、僧、修行、禪定、不放逸,以及慈愛有禮的精神,這些有助于克服不善與培養(yǎng)善。其中每一個因素,前者是后者的緣。

  9:6個人對于人、衣、乞得的食物、坐臥具、村落、城鎮(zhèn)與國家等,應(yīng)該知道的兩件事:是否該親近、使用它們,或依靠他們來過活。

  9:11沙利子的“獅子吼”,是某次有比庫毀謗他,他在世尊面前所發(fā)出的。他以九個譬喻來說明自己解脫嗔恚,不執(zhí)著色身,以及不可能傷害別人。參見<沙利子.第二章沙利子其人其事>,頁101。

  9:13和大拘絺羅討論梵行的目的。

  9:14沙利子詢問三彌提關(guān)于“法”的本質(zhì),并且贊同于他的答案。

  9:26本經(jīng)說明沙利子即使面對敵手,也保持公正不阿。他糾正一個被認為是迭瓦達答(Devadatta,提婆達多)所作的說法,它可能是迭瓦達答的一位弟子向沙利子誤傳的。然后,沙利子對那名比庫解說,即使面對最誘人的感官印象,也無法動搖一個完全發(fā)展且穩(wěn)定的心。

  9:34關(guān)于涅槃,它被描述成是超越感受的快樂。

  10:7沙利子描述自己的禪修,在禪定中他只有一個概念,即“涅槃是‘有’的滅盡”。參見<沙利子·第二章沙利子其人其事>,頁117。

  10:65轉(zhuǎn)世是苦,不再轉(zhuǎn)世是樂。

  10:66喜歡佛陀的教法與戒律是樂,不喜歡它們則是苦。

  10:67-68在修習(xí)善法時進步與墮落的因。

  10:90關(guān)于漏盡阿拉漢的十力,它們讓他有資格來宣稱自己的成就。

  《相應(yīng)部》

  《因緣相應(yīng)》(Nidana Samyutta)

  24沙利子說苦非自作,亦非他作,并解釋苦是透過感官接觸的緣而生起。

  25他說樂與苦的情況,也同樣是透過感官接觸的緣而生起。

  31“有”是以“食”為緣而生起。

  32《伽拉羅經(jīng)》(Kalara Sutta)。佛陀提問,沙利子回答說,促使他宣稱自己證得阿拉漢的,是他知道:“生的因既滅,其果——即未來的生——也隨之滅去。”因此,他可以用一句宣稱成就阿拉漢果的定型句來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然后,他又回答佛陀進一步提出的問題,是關(guān)于生、有的原因與起源,以及其他緣起各支,乃至感受,觀察感受是沙利子成就阿拉漢(arahant)果的起點。他說自從了解三種受都是無常、苦時,他心中就不再生起任何世俗之樂。

  22.《蘊相應(yīng)》(Khandha Samyutta)

  1沙利子詳細解釋佛陀所說的:“即使身體有病,心也不應(yīng)生病。”

  2沙利子指導(dǎo)要到偏遠地區(qū)的比庫們,關(guān)于如何回答非佛教徒提出來的問難。他告訴他們,斷除對五蘊的貪愛是佛法的核心。

  122-23關(guān)于思維五蘊的重要。如果有比庫(bhikkhu)持戒,或善觀五蘊無常、終歸于苦與無我,他就可能證得入流果。如果有入流者(sotapanna,初果)、一來者(sakadagami,二果)或不來者(anagami,三果)都如此思維,他也可能獲得更高的果位。阿拉漢(arahant,四果)也應(yīng)如此來觀五蘊,它會帶來現(xiàn)法樂住以及正念、正知。

  126關(guān)于“無明”與“智”。

  28.《沙利子相應(yīng)》(Sariputta Samyutta)

  1-9在這九經(jīng)中,沙利子說他已經(jīng)發(fā)展九次第定,也就是從初禪到滅受想定;并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沒有任何我見。

  參見<沙利子.第二章沙利子其人其事>,頁117。

  10有一次,在王舍城,沙利子乞食完后在墻邊進食。一位名為凈面(Sucimukhī)的外道女沙門走過來詢問,他進食時是否像其他非佛教沙門一樣,朝著某個方向吃。沙利子向她解釋那是錯誤的生活方式,他拒絕任何這樣的方式,并說他是以正確方式托缽乞食,既然是正當(dāng)獲得的食物,他就會吃它。凈面深受感動,因此她便沿街四處大聲宣揚:“佛教沙門以正確的方式乞食!他們毫無過失地乞食!請布施食物給佛教沙門!”

  35.《六處相應(yīng)》(Salayatana Samyutta)

  232導(dǎo)致輪回的束縛并非六根與六境,而是對它們的貪愛。

  38.《閻浮車相應(yīng)》(Jambukhadaka Samyutta)

  沙利子回答其外甥閻浮車(Jambukhadaka)提出的問題,他是個外道沙門。

  1-2他解釋涅槃與阿拉漢果就是貪、嗔、癡的滅盡。

  3-16他回答問題,內(nèi)容是關(guān)于那些宣說實相者:關(guān)于梵行的目的:關(guān)于那些得到真實慰藉者。他解釋受、無明、有漏、有身等,并說明在佛陀的教法與戒律中,什么是行者難以做到的。

  48.《根相應(yīng)》(Indriya Samyutta)

  44佛陀提問,由沙利子回答:不是出自于對佛陀的信仰,而是從自己的經(jīng)驗,他知道五根(信、進、念、定、慧)能導(dǎo)向不死。

  48-50關(guān)于五根。⑴

  55.《預(yù)流相應(yīng)》(Sotapatti Samyutta)

  55關(guān)于四預(yù)流支(sotapattiyanga)。①

  原注

 、胚@幾經(jīng)的翻譯收錄在《智慧之道》(The Way of Wisdom, BPS, Wheel No. 65/66)中。

  譯注

 、偎念A(yù)流支:指作為預(yù)流者的四個必須條件,即“四不壞凈”---- 法不壞凈、僧不壞凈、戒不壞凈。也就是正確地認識并信仰佛、法、僧三寶,無條件地皈依,并完全、確實地具備圣者所受的戒。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