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76節(jié):第十一章 勝任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色(6)

  一個人只有為自己的事業(yè)、國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第二天一早,戒日王又派使者迎接玄奘和鳩摩羅王前往自己的行宮,并向玄奘索要那部專門用來應付般若毱多的梵文論著《破惡見論》?赐赀@部著作后,戒日王非常高興,趁機奚落了那些小乘高僧一番,而且還帶來一個消息--那位名叫般若毱多小乘高僧,一聽玄奘前來應戰(zhàn),就立刻以禮佛為借口躲到吠舍厘國去了。戒日王的威嚴加上般若毱多的怯戰(zhàn),讓那些小乘高僧徹底喪失了斗志,一場事關大乘與小乘正統(tǒng)地位的辯論就這樣不了了之。玄奘也趁給戒日王講經(jīng)的機會讓那些小乘信徒都改信了大乘佛教

  戒日王對這位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他還覺得不夠盡興,于是決定舉行一場更大規(guī)模的辯經(jīng)大會,讓玄奘去挑戰(zhàn)全印度的高僧,地點就定在曲女城。任何一位杰出的君王都不會把自己的決定建立在隨性之上,戒日王這樣做,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考慮:

  第一,對玄奘有著無比信心,認為玄奘完全有能力戰(zhàn)勝全印度的高僧,絲毫不擔心失。

  第二,利用辯經(jīng)大會的機會徹底斗敗那些攻擊大乘佛教的流派,讓他們不再沒完沒了的攻擊大乘,宣揚大乘教義;

  第三,在古印度,王權與神權密不可分,讓大乘佛教成為宗教界的主流正統(tǒng),也有利于鞏固戒日王在印度的統(tǒng)治,讓更多的國家臣服在自己腳下。

  這個決定很刺激,也很危險--玄奘是戒日王的全部籌碼,留學十年積累起來的聲望地位則是玄奘的籌碼。成,則將迎來留學生涯的另一個高峰;敗,就意味著前功盡棄甚至身敗名裂。

  然而,玄奘依然沒有絲毫畏懼和猶豫,命運總是無奈的,而他選擇了坦然。

  從這一刻起,一位來自東土大唐的異國高僧,已然擔起了維護那爛陀寺聲望和大乘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和聲譽的重任!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春,曲女城迎來了浩浩蕩蕩的辯經(jīng)隊伍:戒日王帶著那支得勝歸來的大軍在南岸,鳩摩羅王帶著兩萬象在北岸,恒河上還有數(shù)萬艦船,一路上鑼鼓齊鳴、曲樂連天,足足走了九十天!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恒河成了全印度關注的焦點,無數(shù)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到達曲女城的時候,光是尾隨而至的民眾就達數(shù)十萬人!

  曲女城的大會的東道主當然是戒日王和鳩摩羅王,有資格參加的包括全印度其他十八位國王,僧人三千余,婆羅門和外道兩千余,還有那爛陀寺派來觀摩的一千多人。這些僧人、婆羅門、外道都是每個宗派、學派挑選出來的頂尖人物,再加上他們的隨從、護衛(wèi)、仆人,乘坐的馬匹、大象等等,整個曲女城方圓幾十里之內(nèi)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經(jīng)過二十一天緊張而隆重的準備,辯經(jīng)大會正式拉開幃幕:戒日王和鳩摩羅王分居左右開路,兩人之間是裝載金身佛像的大象,隨后是盛裝的大象隊伍--為首兩頭馱著巨大的花筐,象背上的人一路走一路撒花,其后是玄奘和高僧們乘坐的大象;十八位國王和他們的王公大臣們則乘坐另外三百頭大象走在兩側(cè)。

  隊伍到達會場后,首先由東道主戒日王背著佛像登上寶臺,然后戒日王、鳩摩羅王、玄奘三人依次浴佛,再由三人一起施舍,最后才輪到其他十八位國王。由于場地所限,能夠親臨現(xiàn)場聆聽辯經(jīng)的只有一千多名最具聲望的高僧及五百多名婆羅門和外道,外加國王大臣等兩百人,其余人等只能等在門外。

  按照程序,先由國王正式施舍,然后才輪到玄奘法師正式登場。為了表示最玄奘的尊重,戒日王親自為這位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鋪設寶座,這就意味著玄奘才是這次辯經(jīng)大會的論主。一切儀式都結(jié)束后,玄奘以一番華麗而真誠的說辭開場,然后開始闡述自己觀點和論據(jù)?赡苁怯捎跁䦂鎏、人太多,玄奘就請那爛陀寺的高僧、戒賢法師的侄子覺賢法師把自己的闡述的內(nèi)容高聲宣讀一遍。想必這位覺賢法師不但口才極好,而且嗓音洪亮中氣十足,因此充當了一回"麥克風"。覺賢法師宣讀完了后,為了能讓所有人看到辯經(jīng)的內(nèi)容,戒日王又派人把這些內(nèi)容抄寫了一份懸掛在會場大門外,并且附帶了玄奘開出的條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