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法師傳第十二卷

  玄奘法師傳第十二卷

  過了一些時候,奘師覲見新設(shè),請派遣使臣,并給“鄔落”馬匹,好到印度去求經(jīng)。新設(shè)說道:“弟子所管轄的地區(qū)中,有一縛喝國,北臨縛芻河,人多稱其為小王舍城,圣跡極多,法師不妨前往觀禮一番,然后再南去印度。”當(dāng)時恰巧縛喝國有僧侶數(shù)十人,因?yàn)槁犝f呾度設(shè)去世,特前來吊慰。奘師見到他們,說起要往該國巡禮之意。眾僧說道:“一路正好同行。從我們那里到印度去,另有好走的大路,不必再繞回到這里來。”于是奘師就采納他們的意見,立刻向新設(shè)辭行,隨著僧侶到縛喝國(今馬薩沙里夫)。

  縛喝國東西有八百多里,南北四百多里,都城周圍也有二十多里。城中佛教極盛,寺宇繁多,塔頂多飾黃金,太陽一照,光耀奪目,所以有“小王舍城”之稱。奘師一進(jìn)城門,看見城郭宏大,市況繁盛,城中有寺院一百多所,僧徒三千多人,都學(xué)小乘。城外西南,有一座納縛寺院,甚是壯觀。奘師前去觀光,瞻仰了寺中三寶。第一是“佛澡罐”,容量約一斗多;第二件是佛牙,長一寸,廣八九分,黃白色,常常放光呈現(xiàn)祥瑞;第三件是“佛掃帚”,是用迦奢草做成的,長有三尺,圍可七寸,掃帚的柄上,鑲有寶玉,據(jù)說是釋迦世尊曾親自用來掃地的。這三件寶貝,是信眾觀禮朝拜的圣物,每逢齋日,便拿了出來,看的僧俗百姓,成千上萬,至誠之人可以看到圣物發(fā)光呈瑞。寺北面有一座窣堵波,高二百多尺。西南又有一座精廬,建立多年,在這里修行證果的,世世不絕。這些圣者入滅以后,都有塔記,一座接著一座,多到幾百座。

  大城西北五十余里,至提謂城(北印度)。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北印度)。城中各有一座寶塔,高三丈。當(dāng)年佛陀初成道,從菩提樹起身前往鹿野苑的途中,提謂和波利兩位長者一直追隨,并初聞五戒十善,于是請求如來賜給他們可供奉之物。佛陀就把自己的袈裟脫下,疊成四方形疊放在地上,然后倒覆食缽,豎立錫杖,教導(dǎo)他們建造佛塔,并把自己的頭發(fā)和指甲給了他們,教他們禮敬的儀式。兩位長者回到本國,就按照佛陀的教導(dǎo),修建了兩座佛塔,就是現(xiàn)在城中的這兩座塔。城西七十余里也有塔,高二丈余,是過去迦葉佛時所建。

  納縛寺院,有一位磔迦國小乘三藏名叫般若羯羅(慧性)的,聽說縛喝國有很多圣跡所以也從印度前來巡禮。這個僧人,是印度的一位名僧,天資聰明,博學(xué)多才。鉆研小乘義理,《阿毗達(dá)磨》、《迦旃》、《俱舍》、《六足》、《阿毗曇》等,他無不通曉。他聽說奘師遠(yuǎn)來求法,兩人相見甚歡。奘師向他請教《俱舍》、《婆沙》中的疑義,都得到精辟的解答。于是奘師就在這里住了一個多月,同他一起研究《毗婆沙論》。寺院里又來了二位小乘三藏達(dá)摩畢利(法愛)和達(dá)摩羯羅(法性),他們看見奘師神彩明秀,極其敬仰。

  縛喝國西南有銳末陀國(今烏滸水以南)、胡實(shí)健國(今木鹿/馬里與縛喝/巴里黑之間),他們的國王聽說奘師由遠(yuǎn)國而來,都派遣貴臣拜請奘師去受供養(yǎng)。奘師再三推辭,國王再三派人來請,只好前去。國王很高興,用金寶飲食供養(yǎng)法師,法師不受而回。

  奘師從縛喝國南行,和慧性法師結(jié)伴到揭職國(今阿富汗之達(dá)拉哈斯附近)。再向東南行,入大雪山,行六百多里,到了梵衍那國(今巴米揚(yáng))。這個國家東西綿延兩千多里,都在雪山之中。中途之艱險,遠(yuǎn)遠(yuǎn)超過崚山和沙磧。積云飛雪,沒有片刻晴朗,碰到更嚴(yán)重的地方,則平地雪深數(shù)丈。故宋玉(戰(zhàn)國時楚詩人)稱:“西方之艱,層冰峨峨,飛雪千里”,即此也。嗟乎!若不是為了眾生而求無上正法者,哪能不顧父母所遺之生命而西游至此哉!昔王遵登九折之坂,自稱是為漢室忠臣。法師如今涉雪嶺求經(jīng),亦可謂如來真子矣!

  奘師一行歷盡艱辛,方才翻過大雪山,到了梵衍那國都城。城中有佛寺十幾所,僧徒數(shù)千人,都學(xué)習(xí)小乘出世部的學(xué)說。梵衍王出城相迎,請奘師到宮中供養(yǎng),數(shù)日后才出宮。摩訶僧祗部學(xué)僧阿梨耶馱婆(唐言圣使)、阿梨耶斯那(唐言圣軍)都精通法相,見到法師,不禁驚嘆中國竟然有如此高僧,于是便殷勤陪同奘師巡禮圣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