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三十一)修福

  (三十一)修福

  今年在莊嚴寺夏令營中,我以‘愿力’為題,作了一次講演。其中引用了《了凡四訓》中袁了凡所發(fā)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舉人的愿。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說:袁了凡的許愿,只是為了他自己想中舉人,何以福報能有如此之大?他覺得我這個例子舉得不恰當,遠不如第二個例子,為居和如繼續(xù)每天早晨念《金剛經(jīng)》,那才是真心大愿,應該感得大的福報。

  這位朋友自有他的見地,我很欽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對佛學中的幾個術(shù)語: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對通常所謂的‘修福’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以幫助我們修持。這是今天應繼如法師之囑,來大覺寺和各位同修研究這個題目的緣起。

  凡是學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樣才是修福,應該是我們都希望明白的課題。我今天并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論,而是想尋找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符合了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功德的正知正見。

  求福、修福、做福德、做功德都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事,但是這些‘因’所能結(jié)出來的‘果’,卻有程度深淺的不同,及究竟和不夠究竟的差別。所以求福并不是修福,做福德也并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為三個段落來和各位研究: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么不同?

  在說明什么是求福,什么是修福之前,我先舉幾個例子請各位來評定,也許可以幫助大家對求福及修福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例子:在莊嚴寺觀音殿的正中,有一尊五彩的磁的觀世音菩薩像,旁邊站著一位張著笑口,活潑可愛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見有一對年輕男女,很虔誠地跪在觀世音菩薩前面祈求。這位年輕的太太看見我在邊上,很自然的問我:‘請問你曉得這里的簽筒在那里?’我答:‘這里并沒有求簽設備。’她問:‘那末我們怎么知道觀世音菩薩答應或不答應呢?’我說:‘你不妨拋一個二毛五的角子,看見老鷹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觀世音菩薩已答應了你們嗎?’他們大概很同意這個建議,馬上拿出一個角子,又祈求了一回,往上一拋,只見他們都望著地上,滿臉笑容的又拜了一拜,高高興興的走出殿門去了。

  各位覺得這對年輕男女是在求福呢?還是修福?

  (所有的回答幾乎都是求福。)

  第二個例子:中國唐朝時代,有一位玄奘大師(就是通俗小說西游記中所說的唐僧),他千辛萬苦,冒了生命的危險,經(jīng)過沙漠地區(qū),遠去印度,收集了許多佛經(jīng),回來中國,然后以他一生的精力,將很多經(jīng)典譯成中文,是一位奠定在中國發(fā)揚佛教的重要人物。各位常念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即是他所翻譯的。

  各位,玄奘大師的取經(jīng)譯經(jīng),是求福呢?還是修福?

  (幾乎一致的回答是修福。)

  第三個例:大約兩年前,那時和如紀念圖書館正落成,《金剛經(jīng)的研究》這本書也已出版。我收到一封不具名也沒有地址的短信,大概是一位女士寫的。她說她讀了我講述的《金剛經(jīng)的研究》,對于居和如十八年每日早晨念一遍《金剛經(jīng)》的記載,覺得念《金剛經(jīng)》有這樣的福報,實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個好丈夫,死后還造圖書館紀念她,很受感動,F(xiàn)在她也開始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剛經(jīng)》。

  各位,她是為了求福呢?還是在修福?

  (回答頗不一致。)

  第四個例子:就拿《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的第三個愿──做一萬件善事,求中進士為例。袁了凡中了進士之后,派去四川做縣官。明朝時代,縣官的權(quán)很大,他可以不必請示上司就決定更變老百姓應繳納的糧稅。袁了凡做了縣官后,體恤農(nóng)民的艱苦,下令減稅,萬民騰歡,感得神明托夢,說他這件減稅善舉,已滿足了他做一萬件善事的誓愿。

  各位,袁了凡減稅這一個決定,是為了求福呢?還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還他求中進士的愿,應該是求福。有的答:袁了凡的減稅,是為萬民著想,心中甚至于并不一定有還愿的想法,因此他這一舉動,應該是修福。)

  各位,你們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較簡單明了。所以讓我們先來研究修福。因為我近年來讀誦研習,都以《金剛經(jīng)》為中心,所以想以《金剛經(jīng)》中對‘修福’的觀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剛經(jīng)》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在他所譯的《金剛經(jīng)》中有這么一段:佛說后世‘有持戒、修福者’,于佛所說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里鳩摩羅什用了‘持戒、修福’四個字。在《金剛經(jīng)》的另一種譯本中,即玄奘大師的《大般若波羅密經(jīng)》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師將這四個字譯成‘具足尸羅,具德具慧。’尸羅是戒字的梵文音譯,所以‘具足尸羅’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換句話說,要具備德及慧兩個條件,方是修福。

  什么是‘德’?佛書中有一句經(jīng)文叫‘善滿稱德’。通俗些講,就是說你善事做到家了,稱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別,這其間相差很遠,我們在第二點討論中,將細細研究。這里玄奘大師所用的‘具德’,應該說是福德和功德兩種都具備。換句話說:修福的人不是單做福德,也須做功德。

  什么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經(jīng)中就叫般若,這是梵文的音譯,讀作‘缽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還得修慧,六波羅密中的禪定、般若都包括在內(nèi)。

  因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廣大,我執(zhí)輕微,以眾生為對象,以普渡為愿力,這就和求福的只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財富、名望、權(quán)勢等有了極大的不同。

  不過話得說回來,‘修福’固然是我們學佛的應該致力學習的法門,但‘求福’還是值得提倡的。不但能求?傔h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這個時代,高談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論為己為人,不論是大是小,我們都要贊揚稱頌。對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會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優(yōu)勝向往,這是修菩薩行的同修們所應該特別注意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么不同?

  禪宗里有一個很出名的掌故,那是達摩祖師初到中國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機的對話。

  梁武帝聽說西天有一位大德來臨,就興致很高的接見他,并問達摩祖師:‘我一生造廟度僧,布施設齋不計其數(shù),請問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回答:‘實無功德。’這一來話就講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逕回后宮去了,自此不再見達摩大師。

  在《六祖壇經(jīng)》中韋刺史以這件掌故請教六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講了很多道理,他的結(jié)論是:‘功德須自性內(nèi)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不是我祖師有錯。’六祖所講的道理,恐怕不是我們完全能聽得懂,各位有興趣研究,不妨請看《六祖壇經(jīng)》的疑問品。我現(xiàn)在只選出其中一二點,相信是我們可以逐漸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說:‘內(nèi)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吾我自大,常輕一切,即自無德。’又說:‘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即不輕’就是說不輕視別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別人。

  所以功德這件事,說它容易,卻又很艱難,像梁武帝造了這么多寺廟,做了無數(shù)的供齋、布施,可是達摩祖師說他并無功德;說它難做,卻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為只要內(nèi)心謙下,常能尊敬別人(重視別人的意見,對人有禮貌),不自己以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聽了覺得如何?

  現(xiàn)在我們對‘功德’已有了一個約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剛經(jīng)》中對‘福德’和‘功德’是怎樣區(qū)別?使我們可以更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我在研究《金剛經(jīng)》的時候,曾有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鳩摩羅什大師有時用‘福德’,有時用‘功德’,他是不是隨便使用這兩個術(shù)語呢?今天我就不會有這樣幼稚的問題了,因為幾年來我覺得鳩摩羅什大師對于字眼的選擇,是十分認真和嚴格的。

  所以我們?nèi)绻苎芯砍觯谑裁辞闆r下用‘福德’,又在什么情況下用‘功德’,則對這兩個術(shù)語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于是做了一番統(tǒng)計的工作,發(fā)覺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個‘福德’,用了八個‘功德’。分析下來,概括的說,凡是提到眾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處),凡是說到對《金剛經(jīng)》,信心清凈,受持讀誦,則用‘功德’(有六處)。

  各位也許會問,還有三處‘福德’,及二處‘功德’是指什么呢?

  這二處‘功德’,一是佛說他自己曾供養(yǎng)了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供養(yǎng)諸佛,是有極大功德。一是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佛也說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所得的功德大。這里請各位注意,佛說的是菩薩的布施,并不是我們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剛經(jīng)》一開始即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又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薩的恒沙世界七寶布施,則在無量福德之外,更有功德。為什么呢?佛說:‘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不貪著,故說不受,廣行布施而若無其事,所以有無量功德。希望各位細心體會。

  還有那三處‘福德’呢?那是聞《金剛經(jīng)》經(jīng)義而生凈信,受持讀誦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換句話說,布施固然有福德,誦經(jīng)也有福德。

  根據(jù)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jié)論:佛在《金剛經(jīng)》中告訴我們:

  一、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進)的因所產(chǎn)生的果。

  二、功德是對般若經(jīng)典信心清凈,受持讀誦的因而產(chǎn)生的果。

  也可以說,功德是智慧(包括禪定)的結(jié)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們應該怎樣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講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頭昏腦脹。讓我來說一個掌故,各位也許可以輕松一下。

  據(jù)傳說在中國蘇州有一條自鄉(xiāng)間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鄉(xiāng)下人進出。這條街只有六尺寬,名叫六尺巷。這條巷在兩家大園宅之中間,至于這條巷的由來,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不知道是在那一個年代,其中一家園宅的主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鄉(xiāng)管家的一封緊急報告,說隔壁鄰居無理,硬說兩家之間的園地劃界不清,照鄰居的意思,我們得退進三尺,園地極大,若退進三尺,要損失很多土地,請示主人應該如何處理?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報告后,在他的報告后面,批了幾個字:‘讓他三尺亦無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后,就將主人‘讓他三尺亦無妨’的意思去告訴鄰居,鄰居聽了,哈哈大笑,對管家說:‘你看!你家主人多么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氣,我也讓他三尺亦無妨。’于是辟出了一條六尺寬的通道,便利了很多鄉(xiāng)人,不必再繞道進城。這條通道就叫‘六尺巷’。

  現(xiàn)在言歸正傳,我們應該怎樣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親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門弄斧,不過盡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個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參考,歡迎大家來信批評討論。

  (一)不要批評人。這說說容易,但做起來并不容易。一個值得介紹的心得,是盡量發(fā)掘?qū)Ψ降拈L處,欣賞他的長處,學習他的長處,贊美他的長處。當我們注意對方的長處時,自會減少批評。又千萬避免在許多人面前批評一個人,或搬弄是非。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實踐普賢十大行愿。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愿,每一行愿都在修福,其中對一般學佛來講,懺悔業(yè)障及恒順眾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讀誦《金剛經(jīng)》。勸您每天至少念一遍。這是出于我親身的經(jīng)驗,體會到《金剛經(jīng)》實在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也是頂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無量。

  至于什么是半個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爭吵生氣,或被人欺辱時,倘能生起‘讓他三分亦無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業(yè)之途,開修福之門。這是半個修福的法門,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雙修,謝謝各位。

  一九九三年講于紐約大覺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