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雄寶殿 第一章、寺院殿堂佛像釋名
(三)大雄寶殿 第一章 寺院殿堂佛像釋名
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是稱贊釋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稱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像有各種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結(jié)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在成道以前的過去生中,為了眾生犧牲自己的頭目腦髓,這一切唯有大地能夠證明,因為這些都是在大地上作的事。這種姿式的造像名為成道相。一種是結(jié)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huán)形名為‘說法印’,這是說法相,表示佛說法的姿式。另外有一種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這名為旃檀佛像,傳說是佛在世時印度優(yōu)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容所作。下垂名‘與愿印’,表能滿眾生愿;上伸名‘施無畏印’,表能除眾生苦。后來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也叫作旃檀佛像。
一般多在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兩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這是佛的兩位弟子。年老的名‘迦葉尊者’,中年的名‘阿難尊者’。佛涅槃以后迦葉尊者繼領(lǐng)徒眾,后世稱為初祖。迦葉涅槃以后,阿難尊者繼領(lǐng)徒眾,后世稱為二祖。
俗稱釋迦佛為如來佛。這是錯誤的,因為如來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稱,并不能說明是某佛。比如稱人為先生閣下不能說明是某人一樣。
三身佛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這是根據(jù)大乘教理表示釋迦牟尼佛的三種不同的身。當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此云遍一切處,表示絕對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報身佛,名‘盧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證得絕對真理而自受法樂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應身佛,名‘釋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隨緣教化各種不同眾生的佛身。
三世佛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卻是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間一尊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jié)跏趺坐,左手持缽,表示甘露,右手持藥丸;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阿彌陀譯成中國語是無量壽),結(jié)跏趺坐,雙手壘置足上,掌中有一蓮臺,表示接引眾生的意思。
三世佛旁邊有的各有二位菩薩立像或坐像,在釋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藥師佛旁的是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在阿彌陀佛旁的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六位菩薩是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見《華嚴經(jīng)》、《藥師本愿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
三世佛又有以過去、未來、現(xiàn)在為三世的。正中是現(xiàn)在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東邊是過去的迦葉佛,西邊是未來的彌勒佛。
盧舍那佛有的大殿中只供一尊盧舍那佛。盧舍那佛是三身佛中的報身佛像。盧舍那佛的蓮座是千葉蓮花,每一蓮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應身釋迦佛。這是根據(jù)《梵網(wǎng)經(jīng)》(卷下)所說:‘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臺,周匝千花上,復現(xiàn)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這一蓮瓣代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整個蓮座代表華藏世界。
接引佛凈土宗的寺院中,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彌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這是阿彌陀佛立像,作接引眾生之像。右手垂下,作與愿。蛔笫之斝,掌中有蓮臺。
五方佛在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右手第一位是南方寶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yè)。這五佛,根據(jù)密宗的理論是綜合說明佛的意義。
十八羅漢一般寺院的大殿兩側(cè)多奉有十八羅漢像。這是因為佛在涅槃以前,囑咐了十六位大阿羅漢,讓他們不要涅槃,常住世間為眾生培福德。其名字是:(一)賓度羅跋囉惰阇,
(二)迦諾迦迦伐蹉,
。ㄈ╁戎Z迦跋厘惰阇,
。ㄋ模┨K頻陀,
。ㄎ澹┲Z距羅,
(六)跋陀羅,
。ㄆ撸╁壤礤,
(八)伐阇羅弗多羅,
(九)戍博迦,
。ㄊ┌胪绣,
。ㄊ唬﹪逾锪_,
。ㄊ┠清认,
。ㄊ┮蚪彝,
(十四)伐那婆斯,
。ㄊ澹┌⑹隙,
。ㄊ┳⑤卑胪绣龋ㄒ姟斗ㄗ∮洝泛汀妒_漢因果識見頌》)。五代以后或加上《法住記》的作者難提密多羅和《因果識見頌》作者摩拿羅多二人,成為十八羅漢;或錯將第一尊賓度羅跋囉惰阇分為二人,加上難提密多羅(慶友),而作為十八羅漢的。
三大士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觀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騎獅子,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吼。
海島觀音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島,面北而設(shè)觀音像,立海島上。四周依《法華經(jīng)·普門品》作觀音救八難的塑像。在觀音像兩旁有善財童子(出《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和龍女(出《法華經(jīng)·提婆達多品》)。
。 (四)蘇頻陀,(五)諾距羅,(六)跋陀羅,(七)迦理迦,(八)伐阇羅弗多羅,(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囉怙羅,(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見《法住記》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五代以后或加上《法住記》的作者難提密多羅和《因果識見頌》作者摩拿羅多二人,成為十八羅漢;或錯將第一尊賓度羅跋囉惰阇分為二人,加上難提密多羅(慶友),而作為十八羅漢的。
三大士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觀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騎獅子,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吼。
海島觀音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島,面北而設(shè)觀音像,立海島上。四周依《法華經(jīng)·普門品》作觀音救八難的塑像。在觀音像兩旁有善財童子(出《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和龍女(出《法華經(jīng)·提婆達多品》)。
- 第十章、漫談漢族僧服
- (三)五百羅漢 第九章、漫談羅漢
- (二)十八羅漢 第九章、漫談羅漢
- (一)十六羅漢 第九章、漫談羅漢
- 第八章 漫談變文的起源
- (二)少數(shù)民族語文大藏經(jīng) 第七章、漫談大藏經(jīng)
- (一)漢文大藏經(jīng) 第七章、漫談大藏經(jīng)
- (三)佛畫的種類 第六章、漫談佛畫
- (二)佛畫的目的 第六章、漫談佛畫
- (一)佛畫的起源 第六章、漫談佛畫
- (八)變文寶卷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七)佛曲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六)金石文物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四)寺塔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三)大藏經(jīng)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二)版刻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一)佛畫 第五章、佛教文化藝術(shù)
- (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勝跡
- (一)名山 第四章、佛教的勝跡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