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6
如何生起真實無偽的慈悲心?
居士:請問法師,如何生起真實無偽的慈悲心?
法師:慈悲心是成佛的種子,此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乃是從空性中升華的情懷。
要做到真實無偽,實乃不易。我等凡夫未能證到空性,只能發(fā)起相似的慈悲心。
這相似的慈悲心如何發(fā)起來呢?可從移情換位思惟開始。吾心與眾生的心是同體不二的,正因同體不二,是故一切眾生都在吾心之內,吾心也在一切眾生心內。
同體即休戚相關,吾救度、幫助眾生,也即是救度、幫助自己,自他不二。
證入空性的菩薩,以天眼通看到苦難的眾生遭受劇苦,如箭入心,法爾自然地去救度眾生。是故由對一切苦難眾生的系念而生起慈悲心,由于大悲心而生起了菩提心,由菩提心推動無量劫的六度萬行,積功累德,最后圓成佛果。
正因為有眾生才有佛果,佛菩薩與眾生的關系,是同體增上的,是故恒順眾生乃菩薩修行的重要科目。
在家學佛逆緣多怎么辦?
信眾:在家學佛逆緣多,怎么對待和處理才如理如法?如家人不許在家拜佛、念佛、看佛經(jīng)怎么辦?
大安法師:在家學佛是有很多逆因緣,我能理解,我是作過十年的在家居士的。但怎么辦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責任、工作責任你得要承擔,要敦倫盡分,然后隨分隨力地把時間用在佛法上,你要安排妥當,
家庭也要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不能一學佛家庭關系就搞得非常緊張,甚至分裂,那樣不好。家庭成員或者不理解,但我們要理解他的不理解。因為中國多少年來宗教信仰都是被邊緣化的,大部分人不了解佛法在講什么。
所以他一看你信宗教他就以為你是迷信、是消極,一聽到學佛他就認為:你怎么了?你最近遇到什么挫折了?好像只是在受到挫折、活不下去時才會去學佛。那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要理解他的這種不理解。
你就是默默地來修行自己的功德,要知道,你的家人是什么?家人就是你心里變現(xiàn)的境界,你只要自己修行好了,自己這顆心更為清凈、更為平等、更為慈悲、更為圓融了,在你心的轉變過程當中他也會潛移默化地轉變。
你不要跟家人產(chǎn)生對立態(tài)度,他有種種的障礙,我們正好來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
世間一切法,職場當中、生存的奔波當中,肯定有很多的煩惱,當下這種煩惱你要觀破,通過這樣的不如意正好成就我的厭離心,沒有這個環(huán)境我的厭離心還出不來呢,所以即煩惱為菩提。
就好像韋提希夫人她正好碰到她的兒子要殺她,這好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就是由于這個逆境成就了她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世界的心。
韋提希夫人上品上生了,她的兒子可不是成了她的逆增上緣嘛?她的兒子可不成了她的大善知識嗎?
所以碰到一切冤家對頭,你千萬不能跟他冤冤相報。要感恩他,他成就了我們的厭離心,我以后成佛要來度他,要這樣來用心。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信心?
經(jīng)常有信眾會問:信心這么重要,我怎么來判斷我有沒有信心呢?
這個問題常常有人問,但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因為它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它很難量化。雖然不能量化,但是信心里面具有一些法義在里面。
首先,信心有澄凈之義。具足信心的人,你當下的念頭、心性就逐步地清凈了,信心如清水珠,能清我們懷疑的濁水,所以講信心的體性就是清凈。
而跟信心相對立的就是不信,或者說懷疑。如果信心以清凈為它的體相,不信、懷疑就是渾濁之相。
那清凈之相不僅使自己清凈,也能使一切跟你接觸的人也清凈,也產(chǎn)生這種信心。那一個懷疑的人,不僅自己懷疑,他也把這種懷疑傳染給其他人,跟他周邊的人都不相信。
所以懷疑如極穢之物,自穢穢他,就好像一頭豬它在污泥濁水滾了一下,然后這個豬搖搖擺擺,走到哪里,都被它粘上了泥巴。
再者,信心有決定之義。為什么會有決定之義?《華嚴經(jīng)》講信心這一門,是以文殊菩薩為代表的,文殊菩薩代表大乘的根本智的。為什么凈土宗祖師來判信心屬于智慧的范疇?因為沒有智慧是不可能產(chǎn)生對凈土的信心的。
所以,《阿彌陀經(jīng)》為什么要以舍利弗作為當機眾?舍利弗在佛的十大弟子當中就是智慧第一。在與會的菩薩當中,以文殊師利菩薩為首。這就代表大小乘的這些為首的弟子,都是把智慧第一放在首位的。
有智慧,才有決定之義,才能令你的心如金剛般的堅固,你就不會受其他的觀點所動搖。
第三,信心還有歡喜之義。真正獲得一種超越的、不可思議的、他力救度的這種法門的信心之后,一定心生歡喜。
就像《法華經(jīng)》中與會的聲聞弟子,總認為自己到家了,想不到《法華經(jīng)》還和盤托出摩訶衍一乘法。這些聲聞弟子才發(fā)現(xiàn),作為流浪的窮子,自己的大富長者父親是要把他所有的財寶都給自己的,是要給大白牛車的,自知當作佛,心生大歡喜。
那有這種歡喜,就能斷除我們心性當中的憂慮、苦惱。彌陀名號當中也有一束光,就叫歡喜光。所以,看你有沒有信心,如果你越念越歡喜,那有點有信心的樣子;如果越念越憂愁,越念越鎖著眉頭,越念越覺得自己吃虧了,就說明還心存懷疑。
第四,在信心里面,還有尊重之義。尊重己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當下能念佛的心是這么樣的高貴、尊嚴,他一定是尊重自己的生命的。而且對其他有德能的這些大德們,他也會心生尊重,不去輕慢。
第五,信心還有隨順之義,叫信順。信是你能信之心,那所信之境——佛陀的教示、敕令、教誨,那你就會隨順。佛遣舍者則舍,佛遣去者則去,聽話,依教奉行。
所以“信”中確實包含了非常正面的、非常有智慧光明的意思。大家可以依此檢驗一下自己的信心。
平時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嗎?
居士: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說環(huán)保、捐款、做義工,不作回向會成為來生的功德財嗎?
法師:平時所做的一些好事,還是要回向。你不回向自然感得人天福報。但人天福報不究竟,是有漏的,解決不了輪回問題。
《普賢行愿品》談回向時要回向三處:回向菩提、回向真如、回向眾生。對凈土法門來說,單刀直入,就是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你的一切善事、善行就會通過這一回向轉為無漏、無為的功德。
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記回向,所有善行功德皆要回向往生西方極樂凈土。
- 上一篇: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7
- 下一篇: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5
- 學佛的失獨老人應該如何面對痛苦?
- 只想往生凈土但度眾生的慈悲心沒發(fā)出來,能否往生?
-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什么還要念三萬五萬?
- 勸人受五戒需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yè)嗎?
- 怎么控制自己的傲慢?
- 臨命終時如果生了瞋心、貪心或懷疑心還能往生嗎?
- 年輕人可以早點念佛求往生嗎?
- 念佛號時是要觀想還是自念自聽?
- 有何方法可以讓精神在念佛時不溜號呢?
- 如何找到世間法與出世法的平衡點?
- 末法時期該怎樣選擇善知識?
-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 亡者平時念觀音圣號,助念時也要改念觀音嗎?
- 在病人面前是不是不該提冤親債主?
- 動物死時也有四大分離之苦嗎?
- 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 人都會自我保護,怎樣才能算恒順眾生呢?
- 經(jīng)常做很多夢要怎么做才能安眠?
- 身口意守不住,心煩不想念佛怎么辦?
- 受戒后感覺如臨深淵會影響修學嗎?該以何種態(tài)度來持戒?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上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一》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一天
- 凈土篇(1)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三天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二天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二》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第四天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下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六》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三》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四》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五》
-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目錄 出版說明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2
- 解惑錄一
- 凈土篇(2)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一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一):什么是覺知、覺性
- 佛學問答四篇-生活實踐篇
- 解惑錄二
- 凈土篇(4)
- 佛學問答四篇-止觀坐禪篇
- 開示問答 1 廣開如意門
- 凈土篇(3)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15
- 佛學問答四篇-凈土念佛篇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十二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十四):關于其他(2)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八):關于動中禪要領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四):動作、時間、行禪坐禪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八
- 2012年3月仙巖寺小參答疑(一):關于妄念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3
- 佛學問答四篇-教義抉擇篇
- 濟群法師學佛答問 二
- 2011年國慶仙巖寺禪修小參答疑(二):身苦、心苦、苦滅
- 開示問答 3 啟發(fā)般若慧
- 大安法師學佛答疑 5
- 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 念誦觀世音菩薩圣號時如何觀想?用觀想菩薩形象嗎?
- 佛教為什么有這么多法門,有區(qū)別嗎?
- 看恐怖電影時,明知所演皆是幻相,為何還是恐懼?
- “上報四重恩”的“重”怎么讀?
- 違五戒不殺生的愿,是不是破了不殺戒、不妄語二戒?
- 安樂八法的正命跟八正道的正命,是不一樣的嗎?
- 信愿念佛是專修,怎樣持咒念經(jīng)?
- 來生生到佛前是什么意思?
- 戒體是不持續(xù)的嗎?
- 如果一切法由心想生,那外境也是自己的心想出的嗎?
- 念佛號有沒有方向?
- 菩薩戒從善知識獲得,需要反復在佛像前自受嗎?為什么?
- 佛教的正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 念佛修行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往生?往生的條件是什么?
- 往生西方必須要一心不亂,發(fā)菩提心才能往生嗎?
- 如何看待善知識,要如何依止世間的善知識?
- 往生一定要培植甚深的善根、積累廣大的福德嗎?
- 學佛人可以化妝嗎,學佛后化妝打扮是否如法?
- 發(fā)不起度眾生的菩提心,只想先往生,這樣能往生嗎?
- 佛菩薩圣誕時,在家供佛需像寺院一樣按儀軌做嗎?
- 何者是“心”?是六識嗎?如何定義、理解和界定?
- 在特殊佛教日做供養(yǎng),功德有差別嗎?
- 為什么拋妻棄子的男人不遭報應,反而過得很好?
- 可以重復受戒嗎?
- 學佛學偏了,是因為沒有真的深信嗎?
- 受五戒后犯了不飲酒戒和不邪淫戒,該怎么辦?
- 什么是“仰信” 、“通身靠倒”、 “作得生想”,如何運用到念佛中?
- 如何可以讓愿力大過業(yè)力?
- 在家居士是可以自己審罪還是該請師父?
- 為什么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家人卻很難?
- 小孩念佛怎樣回向?要回向嗎?
- 怎樣讓年輕人接受并歡喜聽經(jīng)聞法?
- 寺院為犯煞星順星是否如法?佛弟子能否順星?
- 為什么一念經(jīng)就有很多妄想,如何對治?
- 念經(jīng)過程中,可不可以有法喜?
- 為什么要知母、念恩、報恩,對眾生有意義嗎?
- 親人去世后,皈依證怎么處理?
- 遇到假和尚化緣該怎么辦?
- 幻化出來的眾生有貪愛嗎?
- 大悲咒問答
- 印光大師問答
- 佛咒問答
- 地藏經(jīng)問答
- 心經(jīng)問答
- 大安法師問答
- 楞嚴咒問答
- 南懷瑾問答
- 星云大師問答
- 金剛經(jīng)問答
- 因果問答
- 念佛問答
- 虛云法師問答
- 元音老人問答
- 風水問答
- 楞嚴經(jīng)問答
- 夫妻問答
- 妙法蓮華經(jīng)問答
- 李炳南問答
- 皈依問答
- 瑪欣德尊者問答
- 趙樸初問答
- 無量壽經(jīng)問答
- 婚姻問答
- 財富問答
- 印光大師佛教問題問答集
- 夢參法師問答
- 子女問答
- 藥師咒問答
- 禪修問答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問答
- 往生咒問答
- 往生問答
- 算命問答
- 藥師經(jīng)問答
- 阿彌陀經(jīng)問答
- 回向問答
- 佛經(jīng)問答
- 華嚴經(jīng)問答
- 蓮池大師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