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普陀山
朝圣普陀山
文/釋本性
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上午,于寺主持系列法會。下午,從長樂經上海飛往舟山。
舟山普陀,又被稱為南海普陀。此去,已是我第三趟前往。第一次去,許愿。第二次往,還愿許愿。這第三次,如第二次,但增上了一層。
有人說,朝圣普陀,一生之中,要去三次。其實,何止這數(shù)。許多少愿,就有多少還,就要多少去。這既源于觀音的靈驗,也源于我們朝圣者的虔誠。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不是嗎!
通常,人們會說,普陀山是觀音的道場,其實,觀音無處不道場。只不過,普陀山與她的因緣較特殊。
佛教有《華嚴經》,經中說:于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觀自在……頌曰:海上有山多圣賢,眾寶所成極清凈,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郁,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于金剛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這里,講的就是普陀山。也因此,普陀山又叫洛迦山。普陀山已故方丈妙善長老,就自號補怛妙善。
在這普陀,有關觀音的傳奇事跡很多。我最喜聞“不肯去觀音”的故事。詩云:觀音過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樓閣高低兩百寺,魚龍轟騰萬千婆。話說日本僧人慧萼從五臺山未經許可請得一尊觀音像,歸國途經舟山,船于蓮花洋屢遇風被阻,便于現(xiàn)潮音洞處泊岸。日僧想,屢遇風被阻,可能與未經許可便請走觀音像有關,便安奉觀音像于此漁民家中。此宅后人稱之為“不肯去觀音院”。該觀音像成普陀山佛教之星火,直至成為今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此次,從渡船一踏上普陀山碼頭,我便直奔不肯去觀音院,至誠頂禮,至心與觀音對話,于潮音洞,獨坐憑風,心聽潮音。在這,遙望浩浩滄海,偶見不遠處的波上幾許輕舟慈航,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希望,與神奇。于這神奇、希望與感動中,愿去愿來,愿生愿滅之外,了一緣,結一緣,就如當年的慧萼,關一門,開一門,迎一程,送一程,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不肯去的觀音,終蔚然成觀音之海,蓮花之洋。
接著,我上到佛頂山。這應是普陀的最高處。那里,有碑曰:佛頂頂佛。我想,是否還可釋意為:佛頂山山頂佛。有慧濟禪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在這,登記了一堂許愿還愿結緣了緣的佛事,隨早課普佛,祈福我的至親至友們恒安永順,恒順永安。
于佛頂山,看四周,滿眼是海,是島,海中的船,島上的寺。世人謂普陀山是海天佛國,南海圣境,四海尊崇,這即使從地理上理解,也是非常的恰當。從外山門進入慧濟禪寺,經一條幽徑,長長的,細細的,樹夾兩邊,路樸石古,不時可見哪方信士,三步一拜,旁若無人,堅定向前。
在此之后,我到南海觀音圣像處?偢33米的南海觀音,屹立雙峰山上,慈祥而莊嚴。我想,她應是普陀道場的象征。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一進入他的視野階前,我一下跪拜下去,禁不住淚盈雙眼。觀音菩薩,此行,我確是有求而來,我知道,慈悲而智慧的菩薩理解我的心境,明白我的苦衷,了知我的誠意,從而,加持了我的信心,護佑了我的祈盼。當我跪拜下去后,我真想永遠匍匐在那,無須起來,那一刻那一姿勢,在菩薩的眼中與腳下,頓成永恒。
下山到碼頭時,已是夕陽滿天。上得渡船后,我在想:普陀山肩負的荷載確是太重了,滿山的人,滿路的人,滿寺的人,滿殿的人,這也說明,在這世間,滿是感恩的人,滿是苦痛的人,滿是奉獻的人,滿是煩惱的人。我知,觀音菩薩有千手千眼,有求必應,我真想成為其中的雙手或雙眼。慚愧的是,直至今天,我還奔波在碼頭與碼頭,岸與岸之間。令我感恩的是,于這之間的渡船的慈航道上,勞頓中,我得到了許多至真至貴的提點與啟示,在向菩薩之道、佛道的行進中,幸運地有了許多難尋難覓的先機,朝前邁開了決定性的一步。
- 上一篇:自古知兵非好戰(zhàn)
- 下一篇:我的五一勞動節(jié)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