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昌臻法師介紹陳希夷的《心相篇》
心 相 篇
——宋·陳希夷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發(fā),觀行而禍?芍。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
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消沮閉藏,必是好貪之輩;
披肝露膽,決為英杰之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
才偏性執(zhí),不遭大禍必奇窮。
轉(zhuǎn)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
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
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小富小貴易盈,刑災準有;
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
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jié)決然規(guī)避;
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梁之材;
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
待人有地,無端得福更延年。
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
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chǎn)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
聰明子,語言木訥優(yōu)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
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
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
知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fā)。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
見過隱規(guī),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謙而獲福,一則矜而受災;
大智與狂才自別,一則實而有成,一則妄而多敗。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
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
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
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
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
功歸人而過歸己,盡堪救患扶災。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
與世吉兇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兇亡。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
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yè)能伸。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
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
笑罵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
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名揚海內(nèi)。
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
瘟亡不由運數(shù),罵地咒天。
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發(fā);
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閑。
舉止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
喜怒不形于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
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shù)世其昌。
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幸。
如何投河自縊?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如何兇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歿?色欲空虛。
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后無嗣?性情孤潔。
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如何時犯官府?調(diào)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何知建牙擁節(jié)?氣概凌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何知明經(jīng)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
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
少修飾,準掌萬金之重。
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
盡孝廉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
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
資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
悍婦多因性妒,老后無歸;
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為甚欺夫?顯然淫行。
緣何無子?暗里傷人。
合觀前論,歷試無差;勉教后來,猶期善變。
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
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
知其惡而弗為,禍轉(zhuǎn)為福!
--------------------------------------------------------------------------------
陳希夷,名摶(?—989),五代,宋初的道家隱士。號圖南、扶搖子。安徽亳縣人。少年舉進士不第,后有出塵之志,其歸隱詩曰:“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綬縱榮怎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看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遂隱居武當山,服氣辟谷,廿余年,后居華山。精研《周易》,著有《無極圖》、《先天圖》。其學為周敦頤、邵康節(jié)所繼承發(fā)展,對宋代理學頗具影響。宋太宗極為禮重,賜號“希夷先生”。
《心相篇》是他的不朽之作,本書以“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發(fā),觀行而禍?芍睘榫V,闡明“心相”的理論與實踐,列舉吉兇禍福之征兆,壽夭貴賤之標志;均處世待人之格言,實千古不易之定論;末后勸人“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zhuǎn)為福!弊x者既可用以對照修心,防非止惡;又可用于擇交觀人,親賢遠佞。是修心、積德、造命的有益讀物。
佛法認為,人們的身體,本是由過去種的業(yè)因,與今生父母因緣和合而來的。所以叫“報身”、“業(yè)報身”,是來受善惡業(yè)報的。一個人的相貌好丑,壽命長短、貧富貴賤等,屬于“正報”。所處的社會、家庭環(huán)境、親屬子女和生活享受等,屬于“依報”。依報隨正報轉(zhuǎn),正報有福,依報自然豐富圓滿;正報無福,依報必然貧困惡劣。由此可知,“相由心生”,有好心,才有好相;要想得好相,先應修好心。儒家所謂,
“有諸內(nèi),必形諸外!、“內(nèi)充實,而外有光輝!焙汀靶刂姓,則眸子暸(明亮)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昏濁)焉!本f明“心相”之理,真實不虛。
但佛法的觀點不同于庸俗的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人的相貌好丑、貴賤壽夭都是“命中注定”的“鐵板數(shù)”。佛法認為,我們今生所受用的正報、依報,并非天神賜予,而是自種因,自受果。善業(yè)惡業(yè),唯心所造;福報禍報,惟人自召。經(jīng)所謂:“欲知前世因(業(yè)因),今生受者是(果報);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笨芍藗儠r時處處是在受果報,時時處處又在種業(yè)因;只要改種業(yè)因,就能轉(zhuǎn)變果報;而轉(zhuǎn)變的關鍵就在“心”,因為“心能轉(zhuǎn)業(yè)”,所以“相隨心轉(zhuǎn)”。
佛法從根本上揭示“相”和“命”的由來和原理,卻不教人去看相、算命;因為這是舍本逐未,徒勞無益的,F(xiàn)在社會上許多人相信看相、算命,把自己的前程,未來的命運,都寄托在這上面,卻不反躬自責,修省心地。聽說自己的相好,便存僥幸心理,滋長貪欲;聽說相不好,有厄難,又恐怖倉惶,生退悔心。真是自尋煩惱,有損無益。
學佛的人,首先必須深信因果,嚴守戒律,廣結(jié)善緣,不種惡因,凈化身心,自利利人。能這樣做,如遇災難、疾病等惡緣,應當深切反省,懺悔業(yè)障,不怨不尤,改過遷善,定能使惡業(yè)日消,善緣日增,轉(zhuǎn)惡報為福報,化災難為吉祥。如果環(huán)境優(yōu)裕,福報豐滿,應該了知富貴榮華,夢幻泡影,不貪著,不留戀;盡量布施,廣結(jié)善緣,自然增福延壽,澤被子孫。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了生死,出輪回,生凈土,成佛道,度眾生。但是,必須從做人開始,從止惡行善下手。為此對本書謹作介紹,藉供參考。
- 上一篇:學佛必須忍辱
- 下一篇:一句佛號 一部經(jīng) 一生成就
- 昌臻法師:念佛應該怎么念?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 昌臻法師: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 昌臻法師:人生不是偶然 因果連通前世今生
- 昌臻法師:八關齋戒的內(nèi)容與意義 一晝夜的清凈生活
- 昌臻法師:對境心不轉(zhuǎn) 修行人應經(jīng)得起八風考驗
- 昌臻法師:樹立正見 改變心念把握自己因果
- 昌臻法師:用財富來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
- 昌臻法師:我家就是鬧狐仙的兇宅
- 昌臻法師:學佛要先從做人下手
- 昌臻法師:念佛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 昌臻法師:因果報應連通前世今生來世
- 昌臻法師: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老實念佛求生凈土
- 昌臻法師:五戒十善的重要意義
- 昌臻法師:命運好壞只在于我們之心念
- 昌臻法師:學習佛法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
- 昌臻法師:發(fā)菩提心和修學凈土
- 昌臻法師:發(fā)菩提心的重要和怎樣實踐菩提愿心
- 昌臻法師:念佛達到一心不亂必須掌握四大要領
- 昌臻法師:念佛人有病后應該怎么做?
- 昌臻法師:凈業(yè)禪師偈之啟發(fā)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