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迷信 禮佛不是偶像崇拜
佛教不是迷信:禮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燈燭來供佛,西洋神教徒說我們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實佛是我們的教主,是人而進達究竟圓滿的圣者,大菩薩們也是快要成佛的人,這是我們皈依處,是我們的領(lǐng)導(dǎo)者。尊重佛菩薩當(dāng)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須有禮貌一樣。佛在世的時候沒有問題,可以直接對他表示恭敬?墒乾F(xiàn)在釋迦佛已入涅槃了,還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薩都不在我們這個世界,不得不用紙畫、泥塑、木頭、石塊來雕刻他們的形象,作為恭敬禮拜的對象。因為這是表示佛菩薩的形象,我們才要恭敬禮拜他,并不因為他是紙、土、木、石。如我們敬愛我們的國家,要怎樣表示尊敬呢?用顏色布做成國旗,當(dāng)升旗的時候恭恭敬敬向國旗行禮,我們能否說這是迷信的行為?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雖沒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為敬禮的對象,有的還跪下禱告,這與拜佛有何差別呢?說佛教禮佛為拜偶像,這是西洋神教徒對我們禮佛的意義不夠理解。
至于香花燈燭呢?佛在世時,在印度是用這些東西來供養(yǎng)佛的,燈燭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潔。信佛禮佛,一方面用這些東西來供養(yǎng)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從佛得到光明清凈,并不是獻花燒香使佛聞得香味、點燈點燭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還不是用這些東西嗎?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儀式。禮佛要恭敬虔誠,禮佛的時候要觀想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東想西或者講話,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禮佛的意義。
佛教不是迷信:禮懺
佛教徒禮懺誦經(jīng),異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誤以為迷信。不知道“懺”,印度話叫懺摩,是自己作錯了以后承認(rèn)自己錯誤的意思,因為一個人在過去世以及現(xiàn)生中,誰都做過種種錯事、犯有種種的罪惡,留下招引苦難、障礙修道解脫的業(yè)力,為了減輕及消除障礙苦難的業(yè)力,所以在佛菩薩前、眾僧前承認(rèn)自己的錯誤,以消除自己的業(yè)障。佛法有禮懺的法門,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進修上是非常重要的。懺悔要自己懺,內(nèi)心真切的懺,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會懺悔,要怎么辦呢?古代祖師就編集懺悔的儀規(guī),教我們一句一句念誦,口誦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義,懺悔自己的罪業(yè)了。懺儀中教我們怎樣的禮佛,求佛菩薩慈悲加護,承認(rèn)自己的錯誤,知道殺生、偷盜、邪淫等的不是,一心發(fā)愿改往修來,這些都是過去祖師們教我們懺悔的儀規(guī)(耶教也有耶穌示范的禱告文),但主要還是要從心里發(fā)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連現(xiàn)成的儀規(guī)也不會念誦,就請出家人領(lǐng)導(dǎo)著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懺悔,專門請出家人來為自己禮懺了。有的父母眷屬去世了為要借三寶的恩威來消除父母眷屬的罪業(yè),也請出家人來禮懺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為了鋪排門面,為了民間風(fēng)俗,只是費幾個錢請幾個出家人來禮懺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無懺悔懇切的誠意,那是失掉懺禮的意義了。
佛教到了后來,懺悔的意義糢糊了。學(xué)佛的自己不懺,事無大小都請出家人,弄得出家人為了佛事忙,今天為這家禮懺,明天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為唯一事業(yè),出家人主要事業(yè)放棄不管,這難怪佛教要衰敗了。所以懺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懺悔,甚至是一小時的懺悔,也是超過請了許多人作幾天佛事的功德。了解這個道理,如對父母要盡兒女的孝心,那么為自己父母禮懺的功德很大,因為血緣相通、關(guān)系密切的緣故。不要把禮懺、做功德當(dāng)作出家人的職業(yè),這不但毫無好處,只有增加世俗的毀謗與誤會。
佛教不是迷信:課誦
學(xué)佛的人,在早晚誦經(jīng)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課誦;浇淘缤砑帮嬍硶r候有禱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誦經(jīng),這種宗教行儀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不過為了這件事情,有幾位問我:不學(xué)佛還好,一學(xué)佛問題就大了。我的母親早上晚上一做功課就要一兩個鐘頭,如學(xué)佛的都這樣,家里的事情簡直沒有辦法推動了。在一部分的居士間確有這種情形,使人誤會佛教為老年有閑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學(xué)。其實,早晚課誦并不是一定誦什么經(jīng)、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誦持多久,可以隨心所欲依實際情形而定時間,主要的須稱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本從中國傳去的佛教,凈土宗、天臺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課,簡要而不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唐宋時代的佛教情況。我們中國近代的課誦:一、是叢林所用的,叢林住了幾百人,集合一次就須費好長時間,為適應(yīng)這特殊環(huán)境,所以課誦較長。二、元明以來佛教趨向混合,于是編集的課誦儀規(guī),具備各種內(nèi)容,適合不同宗派的修學(xué)。其實,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從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時間短些不要緊,次數(shù)不妨增多。終之,學(xué)佛不只是念誦儀規(guī),在家學(xué)佛絕不可因功課繁長而影響家庭的工作。
佛教不是迷信:燒紙
古代中國祭祖時有焚帛風(fēng)俗,燒一點綢緞給祖先享用。后來為了簡省就改用紙來代替,到后代做成錢,元寶、鈔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車來焚化,這些都是古代傳來的風(fēng)俗習(xí)慣演變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這些事情也有一點好處,就是做兒女的對父母表示一點孝意。自己飲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記父祖的恩德,有慎終追遠(yuǎn)的意義。佛教傳來中國,適應(yīng)中國,方便的與念經(jīng)禮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為大事”及“厚葬”的風(fēng)氣下,不免鋪張浪費,燒得越多越好,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評,而佛教也被認(rèn)為迷信浪費了。佛教徒明白這個意義,最好不要燒紙箔等,佛教里并沒有這些。如果為了要紀(jì)念先人,象征的少燒一點,不要拿到寺廟里去燒,免得佛教為我們受罪。
佛教不是迷信:抽簽、問卜、扶乩
有些佛寺中,有抽簽、問卜甚至有扶乩等舉動,引起社會的的譏嫌,指為迷信。其實純正的佛教不容許此種行為(有沒有效驗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學(xué)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過去及現(xiàn)在作有惡業(yè),絕不能靠趨吉避兇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惡將來避不了惡報;要得到善的果報,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作去,絕不使用投機取巧的下劣作風(fēng)。這幾樣都與佛教無關(guān),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應(yīng)絕對避免這些低級的宗教行為。
- 上一篇:佛說一切皆空并不是什么都沒有
- 下一篇:放生的功德無限
- 弘一法師/慶裕:佛心就是開悟心
- 弘一法師/慶裕:從容面對生活的磨礪
- 弘一法師/慶裕:修養(yǎng)美德是智慧
- 弘一法師/慶裕:堅持自己的路
- 弘一法師/慶裕:智慧由心生
- 弘一法師/慶裕:思考才能得智慧
- 弘一法師/慶裕:沒有恐懼更淡定
- 弘一法師/慶裕:舍棄繁雜見真諦
- 弘一法師/慶裕:璞玉無暇靠打磨
- 弘一法師/慶裕:天然無飾,便是本性
- 弘一法師/慶裕:菩提之心是一種靈悟
- 弘一法師/慶裕:舍一份虛榮,得一份真相
- 弘一法師/慶裕:從容面對生死
- 弘一法師/慶裕:自省讓人更淡定
- 弘一法師/慶裕:勞筋骨銘心志
- 弘一法師/慶裕:放低身價聲譽長存
- 弘一法師/慶裕:簡樸滋養(yǎng)智慧
- 弘一法師/慶裕:讓心與事業(yè)融合
- 弘一法師/慶裕:內(nèi)心寧靜才能致遠(yuǎn)
- 弘一法師/慶裕:給內(nèi)心一片自由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弘一法師/慶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biāo)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lán)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弘一法師]佛心就是開悟心
- [綠茶]什么是太平猴魁茶?太平猴魁的產(chǎn)地與特點介紹
- [禪宗文化]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禪意
- [佛經(jīng)故事]故屋有鬼
- [哲理故事]看透世俗,便可以解脫
- [佛與人生]頂點是走下坡的開始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如何形成的?
- [弘一法師]從容面對生活的磨礪
- [紅茶]什么是小種紅茶?小種紅茶的特征與種類
- [禪宗文化]寒山《吾心似秋月》的禪意
- [哲理故事]不以物喜
- [佛經(jīng)故事]婢女取水
- [佛與人生]不必看前世因果
- [佛學(xué)常識]什么是袈裟,袈裟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 [弘一法師]修養(yǎng)美德是智慧
- [綠茶]安徽猴坑什么茶最有名?尖形烘青綠茶太平猴魁介紹
- [禪宗文化]叢林之中“天下為公”體現(xiàn)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