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yè)道經(jīng)
《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中文版本為唐朝實叉難陀翻譯,北宋施護所譯《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jīng)》為同經(jīng)異譯,本經(jīng)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jīng)》,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意為:咸水海)龍宮,為龍王所宣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 1 序分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講記一(1)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yè)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zhuǎn)。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yè),所現(xiàn)不同,而實于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yīng)修善業(yè),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講 記
一、序分
首先我們講這部經(jīng)典的名字——《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我們一看題目,就知道這部經(jīng)典所講的內(nèi)容是十善業(yè)道,那么十善的內(nèi)容大家都很熟悉啦,因為有人都已經(jīng)讀出來了:身三業(yè)、口四業(yè)、意三業(y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身體的三種行為;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四業(yè);然后是意三業(yè),不貪、不嗔、不癡,這十種是屬于善的行為,所以叫十善業(yè)。你說我一輩子都做好事,如果十善你都不清楚,你怎么說你一輩子老是做善事的。業(yè)是什么呢?業(yè)就是行為,事實上也就是相當于種下了的種子。十善業(yè)道,道是什么?道就是原理。這一部經(jīng)典就是闡述十種善的行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業(yè)道。為什么叫做佛說呢?因為這一部經(jīng)典是佛說的,并不是所有的經(jīng)典都是佛說的,比如說有《維摩詰所說經(jīng)》《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等,《維摩詰所說經(jīng)》說法的主要法主是維摩詰居士,《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說法的主要法主是地藏菩薩。雖不是佛說的,但是佛默認的。比如說佛在這里,而你在這說,那肯定是佛認可的。而這部《十善業(yè)道經(jīng)》就是佛說的。
經(jīng)是什么意思呢?經(jīng)翻譯成中文,又叫契經(jīng)。契就是上契佛理、下契眾機,就是相應(yīng)、符合的意思。所以叫契理、契機。佛講法非常重視因根施教,觀機逗教。大家一定要注意,佛每講一部經(jīng)典的時候,你不僅要注意他講的內(nèi)容,你還要看他講法的對象,你看他是對誰說的,對不同的講法對象所講的內(nèi)容是不一樣的。他對菩薩所說的經(jīng)典與對羅漢所說的經(jīng)典,內(nèi)容是不一樣的。如果講的法不對機的話,即使是再圓滿的教法,也一樣不能推行的。這里我們把名字、經(jīng)題給大家簡單講一下。
再把譯者簡單講一下。佛法是從印度傳來的,是梵文,那么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中文,就是有一些了不起的翻譯家翻譯過來的,比如著名的玄奘法師還有鳩摩羅什法師等。那么翻譯《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的人是誰呢?是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于闐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什么叫三藏法師呢?法師這個詞兒其實不能隨便稱的,其實法師是很尊貴的稱呼。三藏是指的經(jīng)、律、論三藏,精通經(jīng)、律、論三藏這樣的法師才能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法師實際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平常修學(xué)佛法,能夠精通一兩部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墒沁@位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對佛法經(jīng)、律、論三藏都能夠精通,可以說知識智慧不可思議。關(guān)于三藏法師實叉難陀不多做介紹了。
所有經(jīng)典都有序分。首先,所有的經(jīng)典前面會有四個字“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如是我聞”是什么意思呢?“如是”很簡單——就是這樣的。也就是指的《十善業(yè)道經(jīng)》。“我聞”是指的什么?“我”指的是阿難。佛教的經(jīng)典是結(jié)集而來的,所有的經(jīng)典結(jié)集的時候,都是由阿難口授的,因為阿難是多聞第一,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一聽過后就不會再忘!叭缡俏衣劇,就是這樣子,我阿難這樣聽到的。
然后是“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一時,就是曾經(jīng)在某一個時候。在那個時候,因為佛講的經(jīng)典不要說是公元多少多少年,它一時是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時候,這是舉行法會的時間,舉行法會有一個規(guī)定的時間。這個一時就表示曾經(jīng)有那么一個時候,就是指佛宣說佛法的時間。那么為什么大家看到基本上每一部佛經(jīng),都說是一時或者是爾時,“爾時世尊食時”——《金剛經(jīng)》里這樣講的,往往佛經(jīng)里頭都沒有個具體的時間,這里有很多的原因了。首先就是印度人一些習(xí)慣的特點,印度人很注重這種邏輯上的思考,他注重對真理的探討,但是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差,不太注重時間的觀念。印度人非常尊重玄奘法師,因為印度的歷史有不少都是根據(jù)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找出來的,玄奘法師做了記錄。中國人對時間這一點比較看重,但印度人這方面比較模糊。曾經(jīng)有一個印度哲學(xué)家這么講過,如果沒有玄奘法師,印度的歷史就是黑暗的,可以說玄奘法師照亮了印度的黑暗歷史。這是首先第一點,印度人的時間觀念都比較淡薄。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佛法是超越了時空的真理,佛在講《妙法蓮華經(jīng)》的時候一入定過了四十小劫。一個小劫就是幾百萬年上千萬年,一入定四十小劫過去了,釋迦牟尼佛才活了八十歲,他怎么講《法華經(jīng)》時一入定,過了四十小劫,這怎么回事啊?大家能明白嗎?在《維摩詰經(jīng)》里頭講過,維摩詰大居士在他的房間里頭一丈見方的一個房子,他把不動佛土挪到這個房間里頭來了,不動佛土實際上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大,結(jié)果不動佛土也沒有變小,他的房間也沒有變大,他怎么挪進來的?所以這件事是不可思議的,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我們?yōu)槭裁从械K呢?因為我們有分別,高矮胖瘦,香臭美丑。所以這個“一時”有多重原因,這里我們就不多講了。
首先說法者——法主,就是法會的主講是佛。佛是;兩足尊,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象征,是徹底覺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佛在娑竭羅龍宮,娑竭羅龍宮就是講經(jīng)的地點。像我們今天,怎樣描述在這里講經(jīng)呢? 2009年10月21日晚上7點,寬見法師在廣德佛教協(xié)會,和廣德四眾弟子、廣德的居士們在一起,學(xué)習(xí)《十善業(yè)道經(jīng)》。得有時間、地點,然后是誰講——法主,還有聽眾。
這次佛講經(jīng)說法的地點不在人間也不在天上,而是在龍宮!兜夭仄兴_本愿經(jīng)》在哪里講的?忉利天宮。有時候在人間說法,有時候在天上說法,有時候到龍宮說法,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教化范圍真是非常廣啊。然后是“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是和誰在一起,聽眾是誰很重要。我們這里的聽眾是以居士為主,所以和以出家人為主不一樣,講法的對象不一樣。《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主要是為誰講的?為佛母摩耶夫人講的。這里聽法的對象則是“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這是介紹給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聽眾大約有兩大類型,一個是比丘,一個是菩薩——比丘眾,菩薩眾,當然在龍宮里說法肯定還有龍王。首先是比丘眾。我們一般說有四眾弟子,出家男眾、出家女眾、在家男眾、在家女眾,那么我們要是說廣一點,說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出家就有五眾,在家有二眾——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
首先最高的出家眾就是比丘了,或者是比丘尼,比丘受持的戒律很多,二百五十戒啊,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所以受持三壇具足大戒事實上非常不容易的。此外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菩薩梵語就是菩提薩埵,簡稱菩薩。翻譯成漢語就是覺有情,里面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覺悟的有情。菩薩是覺悟的有情,我們是什么有情呢?我們是沒有覺悟的有情。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覺悟有情,使有情覺悟的意思。一說到菩薩,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非常遙遠啊,認為菩薩會在天上飛的,放著光……其實菩薩一直離我們很近,你看我們互相有時候稱某某菩薩,有時候說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你是不是就是菩薩了啊?廣義上來講你算是啦,如果你受的真的是清凈的菩薩戒的話。其實菩薩有多種,有五十二個階次,像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屬于等覺菩薩,甚至是古佛再來示現(xiàn)成等覺菩薩的;像我們受了菩薩戒了、新發(fā)心的菩薩,或者說是明智菩薩。只要是菩薩,也是這樣子過來的。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受菩薩戒,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發(fā)菩提心。所以菩薩戒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戒。大乘菩薩其中第一條就是發(fā)菩提心,專門有講發(fā)菩提心的經(jīng)典,比如說《入菩薩行論》。因為發(fā)菩提心可以說是佛法的核心,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菩提心,所以你能掌握菩提心,你就掌握了成佛的方法。以上把這次法會召開的時間、地點、主講者還有聽眾做一個介紹,就是序分。
- 自己業(yè)障很重,應(yīng)如何改變?
- 修行什么法門會遇到五十陰魔?
- 把功德回向給別人,會被對方的冤親債主纏上嗎?
- 受五戒后可以喝紅酒嗎?燒菜能放料酒嗎?
- 弟子吃素,和別人吃飯時顯得格格不入,該怎么辦?
- 念再多佛咒,若念念貪嗔癡,還有功德和護法神?
- 喪失特別在意的孩子,要去尋找救他嗎?
- 偶爾覺得佛法好像一把枷鎖把我鎖住了,如何是好?
- 受五戒后因應(yīng)酬,把酒戒給舍了,這樣如法嗎?
- 如何按時持誦經(jīng)典為好?
- 寶寶經(jīng)常生病,是因為過去墮胎的嬰兒嗎?
- 給家人買佛菩薩吊墜會擔(dān)什么樣的果報?
- 好的修行人是不是不應(yīng)該討厭任何工作?
- 如何幫助不信佛的病人樹立念佛的信心?
- 去道場禪修可以提高定力、智慧嗎?
- 佛弟子可以開炸雞店嗎?會有因果嗎?
- 學(xué)佛與做生意之間是否有障礙?怎么辦?
- 敬畏心是什么?不敢看天王殿與敬畏鬼神的區(qū)別
- 釋迦牟尼佛為什么在畜生道也能修行?
- 不信佛的人都能往生,那還要精進修行嗎?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