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與菩薩道
菩薩道,是普遍的記載于一切圣教中的,不但諸大乘經中廣為敷說崇贊,即是阿含經中,也是提倡到的。向來有一部分佛教學者,把阿含劃為小乘人所修行的法門,肯定它不通于大乘。這樣,在聲聞道與菩薩道之間,筑起一道鴻溝來,反而使普遍于一切圣教中的菩薩道,受到局限,對發(fā)菩提心“不待時”的圣教,也被忽略了。不知阿含經,并不但是聲聞的。這所以臺宗判阿含經為三藏教,比賢首宗要高明得多!為著說明阿含與菩薩道的關系,特將其中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教證,列舉于后。
“比丘當知!我本未成佛道,為菩薩行”(增含卷三四,七日品四十之一)。菩薩道是貫徹整個佛法的,從初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直至證得無上菩提;成佛,即是菩薩行的究竟圓滿。和大眾在一起而為大眾所瞻仰的佛陀,至行深德,潛移默化,不期然的成為僧團中最高的典型。那些留心于佛陀生活的弟子們,當然會模仿他老人家的作略,多少帶幾分佛的氣氛,波斯匿王贊阿難說法如佛,就是個證明。連佛也時常稱贊聲聞弟子:“謂汝等是真佛子,從口而生,從法所化”(中含卷二九)。菩薩道可分為兩類:一、般若道的菩薩道,多少是著重自利的;二、方便道的菩薩道,主要是多為利他的。前者是不離于聲聞的菩薩道,是內秘外現的類型。后者是不共聲聞的(大地菩薩)菩薩道,是自他共利的類型。從菩薩道的進展來說,是個人是如此,大乘佛教也如此──由共聲聞的行徑而進入不共聲聞的境域。舉個例說,彌勒是在聲聞僧團中出家的,稱他為彌勒比丘,而中含十三卷,預記成佛說:“佛復告曰:彌勒!汝于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得作佛,名彌勒如來。”但在華嚴等經中,是可尊稱為不可思議的菩薩了。不但如此,彌勒出家的動機,和當時聲聞是不同的,他是發(fā)菩提心直往大乘的,聲聞是發(fā)厭離心(約多分說)直趣涅槃的。然而他的發(fā)菩提心,不但是自己的善根成熟,和佛陀的感化力所致,多少也由于當時的聲聞僧團中,也蘊蓄著菩薩的精神與作風。在這幾種因緣具足之下,才促成他發(fā)菩提心的動機。后來,許多聲聞在大乘法會上發(fā)大菩提心,這絕不是臨時的、偶然的觸發(fā),也是由平時受著菩薩道的啟發(fā)才如此的。從這個觀點出發(fā),不但如平常所說的大乘能兼容小乘,小乘也還是能不拒大乘,而為大乘思想的基礎。法無大小,根有利鈍,根既有利鈍,法亦不妨說有大小,由小乘而至大乘,這是事相上的必然歷程。因此,阿含經也可作為進入菩薩道的初門讀。
大乘經上學菩薩行的,都是在大善知識的善巧開導下發(fā)菩提心的。那末,只要我們確信佛陀的悲智是超勝的大善知識的話,對于常隨著佛的聲聞(約廣義說,凡是聞佛聲教的都叫做聲聞),在阿含會上發(fā)大菩提心,就不會起疑了。本來發(fā)菩提心,是共三乘的,但聲聞厭苦心切,專重自覺諦理,解脫生死,對于覺他方面,看來似較消極,所以稱為發(fā)厭離心。惟有菩薩自覺覺他,輾轉覺化,永無窮盡,所以稱為發(fā)菩提心。單約覺證義說,聲聞與菩薩是相同的,悲愿就抵不上了。如果聲聞從畢竟空中透出來積極的利他,當下就是大菩薩。聲聞與菩薩并無根本的分野,不過一止于空,一透出于空而已。二乘于無佛時,或許不會發(fā)大菩提心,出在佛世,受到無上悲智的薰?jié)櫣蔫T,任何時處都可能發(fā)大心的。如機械地咬定聲聞要到什么時候方能發(fā)大心,對于時節(jié)因緣的靈活性與啟示性就喪失了。這種看法,似乎有修正的必要。
照阿含經看,在家出家發(fā)菩提心的都相當多。當時的國王,如頻婆娑羅王等,皆發(fā)菩提心(見佛說羅漢具德經,屬阿含部)。佛稱師子長者為菩薩(增含卷四三)。阿那邠持(舍衛(wèi)國給孤獨)長者,廣行布施,利益有情,佛也稱他為菩薩(增含卷四,護心品第十)。像釋摩訶男不惜犧牲自身,感動極為暴惡的流離王,終于使迦毗羅衛(wèi)的千萬人民免除殺戮之禍,這十足表現出損己利人的大乘精神(增含卷二六)。大乘經中說在家發(fā)菩提心,本不算什么稀奇事,現在阿含竟這樣確鑿而明顯的說在家也發(fā)菩提心,不免令人有點驚異。這含有幾個意思的,因為菩薩道的本質是外張的,聲聞受著比丘戒的約束,教化的范圍受到限制。佛陀秉著不舍有情的大愿,特別訓勵智德超眾的長者居士,命他們深入各階層中去,方便施化。為著鞏固他們的信心和加深愿力起見,第一、先教他們發(fā)菩提心,奠定窮生死劫受諸苦痛永不退悔的無上志愿;次則以普度眾生的重任囑托他。從推行菩薩道的方便上說,在家菩薩確較出家比丘容易得多,所以佛陀重視在家發(fā)菩提心者,其故在此。復次,在家者多不樂發(fā)厭離心,菩提愿深廣普遍,賅攝群機,是故佛陀亦多以發(fā)菩提心激勉在家者。本來通俗的菩薩道,是在家眾所都能做到的,但要想具足超俗(種種難行能行的大行)的菩薩行,必須從通俗的菩薩行著手,這是佛陀對在家者策發(fā)菩提心的第三個原因。我們要知道佛陀的勸發(fā)菩提心是不分種姓的,而菩提種姓的現行也不拘什么時候,只要有正常的因緣。這樣,才與“佛種從緣起”的圣教不相違。
增含卷四?護心品第十說;“佛對比丘說菩薩法”;五一卷說:“佛常緣眾說菩薩道”;四三卷說:“三乘之道皆出于眾”;這個眾字,即是比丘僧的代名詞。據此,足見聲聞僧團中確有許多菩薩根性者,這是金科玉律的事實。照一般說,釋尊在世時,出家比丘大都是自求解脫的多,這本是佛法的根本問題之一。從另一面看,則說佛世的眾生利根者多,所謂利根,即是指那六根明利,志性邁倫,堪荷如來家業(yè)的大弟子們(不分聲聞菩薩)。雜含二六卷(佛光版卷二六)說:(比丘)“于如來所發(fā)菩提心”:四三卷(佛光版卷十)說:“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六度集經卷四說:“佛告諸比丘:……學道之志,當如佛行也。”釋尊教授比丘,是有固定步驟的,先以戒止其惡,行其善,側重內修,凈治業(yè)障。繼則以外化啟其悲心,終則以成佛大志相勉。因之,有些大阿羅漢,一到法華會上,都回小向大,佛也承認他們所行的是菩薩道;并且說他們的智慧近于佛慧。諸大乘經皆說到聲聞發(fā)大心,這正顯示著大乘的尊勝超特,其實聲聞僧中的菩薩行,早已有人實行了。像增含中“好游遠國,教授人民”的曇摩留支比丘;和雜含中的富樓那教化輸盧那人那樣的容忍刺激,歷盡艱苦,毫無怨懟。又如阿那律“將五百比丘人間游化”,連比丘戒中視為唯一大事──夏坐──也不舉行。須摩提女經(阿含部)說:“大迦葉恒愍貧窮者”。其他如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陀等,率諸比丘,遍化諸方,終不疲厭。這不是行菩薩道又是什么?四無量中的慈悲無量,大聲聞都是具足的。他們對世間那末的多情,對眾生痛苦那末系念,實是由于悲愿激動而不能自己的。
中含二五卷說:“有一人來,不為彼求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當知是魔波旬!”增含卷二說:“亦以自度,復度他人,至三乘道。”十六卷說:“若我誓愿,向三乘行。”般若的三乘究竟,實是淵源于增含的。據說彌勒菩薩亦曾參加過王舍城結集的勝舉,增含卷一說:“彌勒菩薩尋來集,菩薩數億不可計。”聲聞與菩薩的調洽和合,顯出佛法的本質是大致相同的。大乘行者的六波羅蜜,并非不共的,增含中早就有了。后來的佛教學者,根據法華說聲聞專修四諦,緣覺修十二緣起,菩薩修六波羅蜜的說法,因此,把大小乘所修行的法門的界線劃得格外清楚。不知法華約偏勝而言,其實大小乘的行法與證法都是相通的。這不但阿含、般若作如此說,華嚴也有“苦滅道或名一乘,滅諦名第一義”,“六地修十二支觀”的至教量。諦理本無大小,認定它有大有小,對法性平等的圣訓未免有乖。增含卷一說:“彌勒大士告賢劫諸菩薩,勸修增一尊法”;“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無差別”。把聲聞藏與菩薩藏看得畸輕畸重的佛教學人,睹此不知作何感想?
“大乘道之輿,一切渡人天”(長含卷二)。“菩薩二足尊,百福相已具”(同上)。“白凈王(凈飯王)有子名菩薩”(長含卷二二)。“有一乘道”(雜含卷十九):“一乘道凈于眾生”(雜含卷二十)。這就是大乘經中所高標的一乘究竟的根據。依我的看法,大乘經的結集,不妨與小乘同時先后,但大乘經的流通于世,從印度佛教史實上看,確系在小乘經之后。因此,有一分大乘經于小乘經,不免有融攝和修正的可能性。這樣,就不必固執(zhí)小乘經與大乘經的來源究竟是一是異(總之,大體上都承認是佛說的)。例如把小乘的泥洹經與大乘的涅槃經對讀一下,總或多或少反映出阿含的痕跡來。我這樣說,絕對不是把大乘經的價值看得太平常,而是從佛法一味的觀點出發(fā)的。
從上看來,增含主三乘之說,長含未說大乘,雜含則兼說大乘與一乘?荚龊捏w裁佛世已有(后世依原型增纂的當然不少),雜含(相應教)為原始最早結集的圣教,中、長含以篇幅長短得名。印度西系(上座系)比丘尊雜含,中系(分別說系)推長含,東系(大眾系)則重增一;這三含提到菩薩道的地方著實不少,中含雖未提到,從字里行間研求,也隱約地看出菩薩道的傾向。由于阿含菩薩道的啟示,中系、東系就日趣于菩薩行;比較上西系側重于聲聞行(繁瑣機械的律制),然而大乘一乘的尊貴名稱,卻屢見于他們所重視的雜含中,這令人體會到菩薩道早已深入每個原始佛徒的心坎中,不過表現的精神夠不夠罷了。深一層看,越古老的雜含,越注重大乘與一乘,這證明佛陀確系以一乘道為究竟的。大乘經所說的大乘、一乘,同這并無偌大差異,不過說有廣略,理有豐簡而已。這樣,就知道經是相通的,菩薩道也是遍一切經,遍一切時處的了。
- 上一篇:如何修學菩薩道
- 下一篇:值得我們學習的觀音菩薩
- 法藏法師:每個階段應該如何期許?有沒有什么檢核標準?
- 靜波法師:人性有幾種表現?
- 仁德上人:仁德上人:修行的“三步曲”
- 靜波法師:行無行行 言無言言
- 證嚴法師:不執(zhí)著空與有,踏實走在菩薩道上
- 證嚴法師:發(fā)愿行菩薩道便要謹防五種心魔
- 濟群法師:解脫道和菩薩道是何關系
- 印光大師:凡夫行菩薩道需要怎樣條件?
- 傳道法師:從解脫道到菩薩道
- 虛云法師:怎樣學菩薩道
- 真禪法師:怎樣行菩薩道——講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 宏印法師:阿含經與人間佛教
- 法藏法師:菩薩道的布施修行義
- 恒強法師:《阿含經》中的病緣增上解脫
- 仁俊法師:法語清涼
- 仁俊法師:聞『正覺音』豁心眼
- 仁俊法師:二教二施堪效范
- 仁俊法師:佛教興盛中刻不容緩的精警--驚福報狂,愧智慧荒
- 仁俊法師:植福惜福,積慧敬慧
- 仁俊法師:世界佛教青年們顯得更年青(輕)吧!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