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佛新世界

  佛法所說的學(xué)與修,從他的本義說:無盡無謬的簡擇事理,知見從理(則)性中將一切事相導(dǎo)入正軌,正得永不偏倒,一味地明決得于長時大空中直進無已——不墮二邊,能讓自己和眾生一起渡越迷津,這叫做學(xué)。無疑無畏的覺策智悲,行為從意誓中練就堅韌莫拔的行愿,有形中不計不數(shù),無形中能伏能發(fā),一心的從天荊地棘中深入不退——不顧一身,盡讓眾生從自己身軀中踏過去,這稱為修。諸佛菩薩能圓證真理,以此點破迷識;能遍作大事,以此救脫眾生劇苦,完全是憑這么歷經(jīng)無量無數(shù)劫中修學(xué)成的。從這么樣所作所成中完成的一切,真可說是究極得不盡不壞,愈久愈真。因此,諸佛菩薩的身心世界(約法性身遍法界說),也就透邊絕底的新之又新得莫可言喻!

  從新與舊的界劃說:世法中一切的知見、思想與學(xué)說等等,無一不是舊(雜染)的(不忽視一分「正世俗」),因為這些都是情見中的產(chǎn)物;佛法(從自性空)中所詮的知見、思想與學(xué)說等等,無一不是新(純凈)的,因為這些都是智證中的如實說。這么樣的如實說,只須我們的智觀成熟了、凈徹了,察之于身心而驗之于事物,無不直透透明了了地?zé)o遮無遺。佛法修學(xué)得興味盎然、神態(tài)卓然的,就是憑這番最新的見地與行徑,襯踐足底而導(dǎo)現(xiàn)眼前。人類的思致與作略的大解放與真發(fā)達,惟有以佛法之新作鑒作準(zhǔn),才會毫厘不差,巨細(xì)洞悉。做人,活得也做得不迷忘佛法之新,人事中把得著佛法,佛法不離于人事,佛法成為人事(人心)的力伴與德侶,人就新得永不褪色走樣了。

  新,從佛法的觀點看,具有三種涵義:一是光,洞洞達達的知見,叫做光。人類最注重的是自己的身心,因注重身心則必然的關(guān)注財物,人與人的爭訟與搏斗,都肇因于身心之「見」與物質(zhì)之「欲」所引致,人間世無盡的惱害與苦迫,無不由此而形成。佛陀的如實而普遍的智覺之光,辟辟透透地照穿了此「見」此「欲」,令無數(shù)人從(三)有海中渡登彼岸。二是通,豁融得無遺無了,非染非凈,面對一切而心空萬象,擺得脫也點得活,名為通。染得從未離染的,能令其脫染;凈得尚未遍凈的,能導(dǎo)致圓凈,端憑這么樣的通。大乘行者的「度」「攝」無極,就因為能曉悟能體行這樣的通。三是舍,從無量無數(shù)的佛法寶藏中,攝取到無盡無上的法寶,將這些法寶憶持、照達得空絕身心,對一般人所最酷戀的「命寶」,便不介意了;因是則能實行無我之施,稱為舍。最能抖擻掉世法中舊知行,最能荷擔(dān)起佛法中新知行的,莫過于無我之施的智與慈。理解到佛法之新:光、通、舍,遍照遍明中(福樂利勢)拋卻得絕無所著,受(苦)承(艱)得從不起悔,心目中的最新之路——佛道與法軌,邁入了法軌的空明凈寂中;若觀若行,則能從佛法之「滅」中徹底翻轉(zhuǎn)過來。

  這個世界最急需的一種新人——無真我無實性。從古迄今將這個世界搞得天翻地覆、骨岳血淵的,都是被這個真我實性控導(dǎo)、嗾使而挑激得極端瘋狂,逞兇恣野,戕毀人性!人性中污染、錯纏得極難破斷的主體:「癡」與「貪」,這二者所構(gòu)成的最嚴(yán)重的荒謬——昧于因緣;由于不理解或謗撥因緣,從「自見、自依法」中橫執(zhí)「自我」與「自性」,墮入斷常二見中,著常者起貪,著斷者起癡(「無作邪見」是癡的極端者)。釋迦佛從超越中默融一切,從相對中遍察一切;從生命界說,無一不以緣起為理則,徹底斥破了「我」與「性」;約生命的出現(xiàn)說,無不是藉緣而生。這樣的緣起與緣生,乃是佛陀最極究竟的覺證;眾生體解了這般覺證的如實性,則能立刻跳出流轉(zhuǎn)的黑窟險徑,心開眼廓地于新世界中往來自在,因為突破了性與我的困陷。構(gòu)成人與人相互疏離、隔絕的最大鐵壁與最深鴻溝——性與我,從佛法的理智(觀)中勘倒也填平了這,從人事界中了解到一切無不是緣,「壓根兒」也找不到個自性與自我,自覺的洞照就這么開始的。緣起之理與緣生之事,從智覺洞照中日深日明,契會到理無實體而事盡幻相,不顛倒不纏盤的識鑒與膽概,則完全交匯得成為自覺覺他的動力與活能。體印而操修于如此的自覺覺他中,觸到的與見到的,思著的與做出的,則無一忘卻掉緣,也無一污染于緣,則成為因緣中活透透的人了。因緣中來去得活脫開通,不受縛不求解,不溺欲不毀愿,諸佛的無上忍與眾生的無量苦,自家心目中察悟的深、激發(fā)的足,做到不舍世法亦不隨(菩薩也有「厭患世法」的一面),不忘佛法亦不證,便成為世法與佛法中的道地新人。

  這么種的新人最可貴處:眼界寬而心量平,寬平得看不見想不到一個惡人,因此,看見的想到的盡是善人;甚至同釋迦佛一樣——把一切「小蟲惡人」都看作會成佛。從世間「愛見」所造成的種(色)階(級)「戲論」,久遠(yuǎn)以來所釀積而爆發(fā)出的殘酷與苛虐,到處都充滿著斑斑血淚,其禍?zhǔn)着c罪魁,即是不寬不平。眼界與心量常寬常平了的,一切都從緣起性空中著眼運心,空觀中看透了盡是緣,以緣力化解了性執(zhí),做人做得超越自我,為人為得通見諸佛,佛心與人心緊接而深應(yīng)得靈明喜敬,永遠(yuǎn)見佛與厚重為人的;,則平平實實沒一念矯作。為得一切人才永遠(yuǎn)見得一切佛,見得一切佛才會永遠(yuǎn)為得一切人;一切人與一切佛并非本質(zhì)不同,僅是因果之別,但是,見人之因——無我與為人之緣——無量,如果培樹不足,或雖培樹而意存私圖,要想見佛就很困難了!這里,我肯定地說:見不得一切人,連一佛也見不到,更何況見一切佛!所以發(fā)廣大心學(xué)諸佛菩薩的,沒一個不是人佛等見的,見人的當(dāng)下就同當(dāng)前見佛一樣,這么樣愈久愈誠,見人則必致心體察著盡以佛心待人,見佛則必提念策發(fā)得都以人心學(xué)佛;人心把佛法學(xué)得明切,用得精準(zhǔn),說得正直,法緣對人心逗啟得湛湛蕩蕩,人緣則結(jié)得導(dǎo)入清凈因緣的法海了。佛陀的無量法門與菩薩的無數(shù)面手(眼耳等),都是于因位中將最深最廣的法緣與人緣給足得無愧無憾,一切才新得極莊嚴(yán)而又極均充。我們緊緊地對著這著眼發(fā)心,最凈新的觀行才會從「四威儀」中昭顯出來。

  一切時處從四威儀中點活、覺照身心;覺照得心投于法法轉(zhuǎn)心;心,把佛法體現(xiàn)得同聽佛開示一樣,意念中從此忘不了、離不開佛法,佛法則成為法身慧命之因緣,身心就這么漸漸佛化得覺導(dǎo)凡愚,法化得察除穢染。就這樣,動靜語默中導(dǎo)提與運發(fā)的,一切都將佛化與法化配應(yīng)得深密凈嚴(yán),則能與佛法永恒同在。因此,諸佛之德與正法之光,把我們的身心充實廓清得足足明明,內(nèi)在豐富得了無貪求,外在施為得忘卻饋報,人心對佛心的體效與憶仰,佛心給人心的提擴與推挽,真切明決得不疲不昧,能核能諾,人心從人形上改造與流露的,一切則無不出于正,也無不歸于正。正得不「混」不「異」;人形上看到的人心,就離不開佛德與佛囑的呼現(xiàn),法光與法力的照策,從如此的呼現(xiàn)與照策中,淬煉成利猛與淡恬志行,精神的力質(zhì)與能量,就不會被什么制住,也永不消失了。

  釋迦世尊最重視的大事:令眾生生生世世做成最新的人,「悟入佛之知見」而成佛。人之所以受到釋尊的特殊重視,由于人的心智力能直接受持諸佛所詮的正法,將正法之燈高擎而遍懸得照破一切黑暗。眾生的正法之眼豁亮得瞞不著、睜得透,對時空中的一切就體悟到原來都是畢竟新新,人,體悟到如是的畢竟新新,人就做得徹始徹終的煥然常新,于是處處見到一切佛,事事為得一切人;甚深凈慧從見佛中得來(請牢記:「見法即見佛」),大無盡福從為人中培起;福培得不離于慧,慧用得不忽于福,從福慧中解除了貪與癡,諸佛之德與正法之光,從身心中發(fā)力起用,將身心導(dǎo)向新之又新的「諸法實相」中去,面對「一相無相」的實相,對空有常斷……概不計量,不離亦不著戒定慧而修學(xué),自己及眾生的新佛種,都憑這么培育出來的。佛種的起因——菩提心菩薩道,菩薩道的特征:最堅強的力與道,從這般力道中上了佛法大路頭的行者,時間上的前后中與空間上的邊底中,則通統(tǒng)泯融得永不掛懷。就這么修學(xué)得恢恢坦坦地?zé)o邊的進化,無底的透化,無中的了化;了化得與我絕無關(guān)聯(lián),悟化得與佛(法)頻相晤印,便能于空凈而「緣起」的「佛種」中,佛事中練得卓絕,人事中當(dāng)?shù)猛?不向諸佛乞憐而效佛,不忍眾生受苦而護生,學(xué)「沒量」人,作「沒量」事。

  人新得不(盤)戀自我,不(退)失「堅誓」,心門中現(xiàn)的與腦海中涌的,盡是諸佛之德與菩薩之行,日日夜夜佛種則滋衍得壯健凈勝,面目也光銳得溫潤利明。具有這么種根基與氣宇,見人則見得永沒一念厭心,學(xué)(諸)佛(菩薩)則學(xué)到諸佛菩薩的一片祥光和惠;從佛菩薩的(凈智)祥光中深入實相,善用假名(我),覺了得怎也不與一般眾生的「實我」相互「角逐」,爆發(fā)血戰(zhàn)。因此,這等人不論到任何地域,總是從佛菩薩的祥光中運心表情,接人待物,流溢出慈和與智明的質(zhì)品,盡讓人看得悅目聽得暢心。人類從有形中能消融相形種別,從無形中能開廓德量均平,靠的都是這般人祥光中的力與德,化洽而通貫到許多人甚至一切人的身心深處,啟發(fā)而展擴出不可思議的大用。這等人的心——無量心,無量心發(fā)得、用得、空得跳脫欲窟見坑,盡向平遍中的諸佛菩薩觀照、學(xué)習(xí)得不離心目,不舍眾生,入世不受惑而致墮,出世能悟寂而不了;與自我相應(yīng)的見與愛,從寂觀中勘破得不肯「見造情續(xù)」,則不再闖入世界眾生的舊險路,脫出一切糾葛,淳淳足足地誠奉敬施得了無顧惜,為世界造祥和而增幸福。

  這個世界人類的共同缺點——「人怕人」,在這種心理的持續(xù)、延伸與盤罣中,引起了說不盡的慮疑、惱畏與謀害。因此,人與人老是在心計中相互防人而制人,恐怖的陰影不斷地襲入念頭。這,給人類的脅害太重了!諸佛菩薩對人類說法的第一課題:首先勸勉人與人應(yīng)相敬相助,消除人怕人的恐怖感。人類生命潛能中所儲匯的力源非常大,但由于彼此從鉤心斗角中造成了極深刻的人怕人的恐怖感,因而潛能中耗泄的力源莫可計統(tǒng)!如果彼此消除了愛自毀他的心機,大群生命中的力源融匯合凝,從智思與慈行中互通聲氣,若力若德發(fā)揮與創(chuàng)樹的,則充實而寬廓得無有邊極。菩薩行者的世界觀——不落邊極,從這般世界觀中所體踐的一切,自我之根便被掘盡了。因此,內(nèi)在的心行極平——等學(xué)等持一切佛法,外在的步行極(穩(wěn))平(遍周)——常順常撫一切眾生;眾生中的人類,乃是創(chuàng)造一切世界的主力,菩薩為眾生中的份子之一;但是,菩薩與一般眾生不同處:愛轉(zhuǎn)為慈而度溺愛者,見化為智而導(dǎo)著見者;這樣的智慈綜合而徹貫得明而實、深而廣,從智觀中深會佛陀之覺的甚深寂滅,無對無生中有幾分忍可,從慈行中遍拯眾生之苦的甚大摧迫,有愿有行的沒一念畏推;大菩薩無量無盡的慈與智,全從這樣的體佛覺而濟眾苦中得來的。離不了國土及世界的一切有情,最急需與渴求的:身心安樂、環(huán)境優(yōu)美而福慧明增,實現(xiàn)理想中無缺、無怖、無惱、無障的新世界。菩薩們的義命與道志,一發(fā)心便對此關(guān)緊得注目透心,也就為此而淬身罄命。由于菩薩的人格徹底刷新了,人性中也空化了一般自我(與我所),因此,從(相依、相資、相存、相成的)緣起中察驗而育長的(「行性」)佛性,則成為身心中的力源與德聚,自發(fā)心自起行,就成為日常之課了。「行性佛性」中體見與操修的不離一切佛法,從一切佛法中啟發(fā)與做出的,就離不開佛法的本質(zhì)——清凈無著。從清凈無著中精進無間,諸佛則化為眼中之導(dǎo)與當(dāng)前之光,明健得不(虛)脫不(昧)蔽;正法則成為骨底之柱與腳下之路,挺正得不脆不倒,最清凈莊嚴(yán)的世界,就是這么種人帶頭開創(chuàng)出來的。

  善根深遠(yuǎn)與善力健充的菩薩行者,內(nèi)在涵豁得浩浩平平,浩平得修空不囿,創(chuàng)有不占,從真空幻有中處處敞開面目心腸與一切人交游得極其親切樸坦,外在給人的體察與念憶——少不了這樣的人!做人能為人類看作少不了的人,便成為世界之人,這等人的格調(diào)、德本與器量,才能感動、納攝而涵化一切。長縈而深透于菩薩觀行中的:諸佛與眾生,介于這二者之間的——正法,(空)凈心中的(實相)正法透達得不隔(世界)不了(生死),抱持著佛慧為因修(戒定慧)凈因(之德),眾福為緣創(chuàng)(成佛)大緣(莊嚴(yán)世界);不忘佛慧而以佛自勵,不奪眾福而為眾自荷;佛慧給自己最深刻的啟示:享受眾生的福報太久太多了!對此,深深感覺到顏汗血沸,從意奮心昂中苦求佛慧,從身許力致中厚報眾恩;佛慧之光照破了絕不肯再享眾生福的陳腐觀念,積極得不緩一念,不遲一步,才學(xué)得上大菩薩那樣「成熟眾生,莊嚴(yán)佛土」的精神。我們修學(xué)菩薩道的必須從勤懇、毅弘中體持著「清凈學(xué)習(xí)完整修,;蹅渚叩纫姸(諸佛眾生),對諸佛等瞻等效得無遮無缺,對眾生等感等償?shù)帽卣姹刈?才能步繼大菩薩后塵,創(chuàng)辟出佛國般的新世界。

  「具德」與「交飾」的佛國莊嚴(yán),從現(xiàn)實中所起的大用說,顯得極其急需!因為有了莊嚴(yán)的佛國出現(xiàn),正確、清凈而圓滿的佛法,才能從其中聞熏而受持、解悟或證悟,明確地詮弘而利濟世間。如果沒有莊嚴(yán)的佛國——最新的世界,就連修悟與證驗的場所也闕如,更遑論歷久傳遍而弘通!莊嚴(yán)佛國與弘通佛法既有如此的絕大關(guān)聯(lián),我們應(yīng)怎樣的振荷義命!道以人弘,人憑場修,有清凈的道場為安身立命處,于沉潛中體思得透,于修悟中豁發(fā)得開,理見得正法說得妙,都憑清凈道場培練成的。因此清凈道場,乃是莊嚴(yán)佛國(新世界)的前基與中柱;這么種基柱以善知識為樁腳、作頂蓋,深固而堅挺得憾不動摧不倒,培練出的新人與新佛種,則成為莊嚴(yán)佛國(新世界)的凈范與「妙(法)幢」了。

  新人與新佛種的來源,起初都是凡俗根性,受到善知識的「循循善誘」,切切正導(dǎo),三業(yè)漸漸從三寶中,濡涵遍洽,陶治朗豁,三業(yè)對三寶體觸、契應(yīng)得明淡而堅正,三寶從三業(yè)上顯現(xiàn)與(作)證(決)印的,便沒什么模糊誑曲了。修學(xué)佛法的四眾弟子們,菩提心將智與悲兼運得整齊一貫,智觀清凈得莫可撓破,悲愿雄渾得絕不屈退,布施之(身)手展援得凈而快,詮法之語述敘得當(dāng)而充,觀緣之意擇(滅)舍(集)得明而絕,三業(yè)上的三寶則永不離開當(dāng)下,活透當(dāng)前。如此的當(dāng)下與當(dāng)前,成為生命活力,化為生死(中無礙的)通道,人的面目則新鮮得煥煥曠曠;內(nèi)服的法樂與外鑒的智鏡,也服鑒得既多且明,身心中新佛種的質(zhì)素與力源,則凈純充沛得不染不缺,簇新的世界——莊嚴(yán)佛土,就這么從我們的弘愿大行中拓辟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又屆臨了,本刊同人虔誠地祝愿本刊讀者諸君:同行同愿作新人、培新佛種、莊嚴(yán)新世界!

  佛歷二五四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于新州同凈蘭若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