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精神的特征
明忍 記
菩薩品概勵弘曠,奮迅凈挺任前衛(wèi);
眾苦世難胸湃迸,雄辟坦途拔沉陷。
就大乘佛法的中心說,以菩薩為主體,因為有菩薩發(fā)菩提心,行菩薩事,才有圓成無上道果的佛陀,才能隨順眾生根機說五乘法、二乘法或大乘法,使眾生各得現(xiàn)生及后世樂,出世解脫樂與究竟樂。
菩薩的觀念和行為,其內容非常深廣偉大,簡括地說,菩薩一發(fā)了菩提心,立即荷擔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愿,生生世世處在這樣的上下之中,責成自己做諸佛及眾生的溝通者。誓是一種最堅強而畢真的信約和見證,有了如此的信約和見證鎮(zhèn)心,心力則堅韌、深致得不論世間種種情見都莫可動搖,發(fā)揮出長時大空的無盡修為。菩薩的時空觀︰無齊限無邊際,因此,一發(fā)了心,整個生命與無限時間,就都永恒地獻給諸佛及眾生,從精進中上求下化,與諸佛與眾生永不隔絕;學諸佛而永為眾生,不厭塵勞而不受塵著,永恒精進絕不退。由于「菩薩」具有這樣的「品概」,猛毅地策「勵」自己,所以,心量和眼光,則「弘曠」得無極無已。
菩薩的精神「奮迅」而充足,面臨一切挫逆順遂,都能不泄氣、不縱情,穩(wěn)卓得端重而果決。歐陽竟無居士曾說:「奮而后有學,悲而后有學,救亡圖存而后有學!箠^就是認定應學的法、應做的事,振鼓著志神用力去學去做,始終一貫地只增不減,耐撐而突破艱苦,必抵于成。能這樣的奮才能真學佛,從真學佛中擴而大之,熱誠得發(fā)心普為他人,就有鮮活旺切的悲心慈眼了。有了充實的慈悲,發(fā)心學佛才表現(xiàn)得夠力夠德。凡是真學佛的人,決不躲藏在山中自求解脫,或只是念佛求生西方凈土貪圖安樂,而總是心心念念關注世界、國家、民族、社區(qū),對這些處的苦楚厄難察緣得盡同身受一樣,奮和悲則能激發(fā)、勘驗得積極充份,則足以「救亡圖存而后有學」。歐陽竟無居士一生坎坷多艱,由于他的佛學、世學均極淵博,書法也非常好,如果他想鬻文賣字,必然吃用不盡,但他決不這樣做。他的大兒子身為海軍中將,抗戰(zhàn)時不知何故被槍斃;小兒子到北京大學念書,結果游泳溺斃了,這些世間慘劇他都毫不懊喪而退心,卻越發(fā)致力倡闡佛法。他為人清廉絕私,姊姊病了,他的學生建議他撥部份公款給她醫(yī)治,他卻說:「不行,公歸公,私歸私」。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不留一毫私用」,這樣的控斷欲貪,其人格是多么可敬可效喔!他的這番言行,完全表征著菩薩精神。
菩薩的特質︰內寬柔而外「凈挺」,凈挺得身空愿重,則財不粘手,色不動心,惟一關心的苦難眾生,所以一見到眾生艱困時,他總是挺當在眾生之「前」,盡作為眾生的保「衛(wèi)」者。衛(wèi)眾成為莫可奪的志性,對苦難則視為無比快樂,義勇品概則修發(fā)得飽固沉決。這么種菩薩一發(fā)心,便在諸佛和眾生前同時許諾在佛前許諾的︰發(fā)大誓愿修學一切諸佛正法;在人前許諾的︰面對一切苦惱人,運智展悲而常恒導荷他(她)們。由于菩薩對眾生有長久的、堅定的許諾,所以一見眾生受種種艱困時,他總是雙足捷奔,臂振大呼,奮迅精神,定認這是自己的天職與義命,盡快赴先去承當、搶救,讓人察驗到的盡是菩薩器局,許多人都從這么種察驗中跟上來的。
菩薩總是面對「眾苦」與「世難」,所以最關心眾苦與世難的莫過于菩薩,但一般人只關懷個己之苦,缺乏菩薩關懷眾生的深度同情心。眾生分有形可見與無形不可見的二類,這留到后面再講,F(xiàn)在說眾苦世難,生在這個有漏的世間,到處都離不開苦難,以拔脫苦難者為責志的菩薩,因此,慈悲之潮不斷地在他的「胸」海中澎「湃迸」放;同時,智慧光輪也從他清凈的視線中輻射一切,悲潮與光輪灼破了菩薩的我愛與我見,身心了卻戀執(zhí),所以為眾生有義的苦行,不論多么險惡艱辛,也都盡力搶先地做去,無暇與自我計商了。以佛陀為榜樣的菩薩行者,最注視的︰佛陀的大雄精神,因此,念頭上都以佛陀的大雄激勵自己。
大乘佛法中所稱嘆的「雄」,徹底的以般若智光照破身心內外的一切情執(zhí),不再讓自我起惑起畏。一般人總以為內在有一真實的我,外在有一真實的他,彼此就這么因執(zhí)真而起爭,引發(fā)無邊苦惱!菩薩從深慧的諦觀中,知道身心與境界都是眾緣構成,壓根兒就沒有實質的我,所以無我觀一成熟了,發(fā)心濟度苦惱眾生,不論吃多么大的苦,奉獻的義命與膽概,不但沒絲毫畏懼,反而感到無比快樂。如此般的大雄器識,豈是爭權斗勢的世間英雄能夢想到的!
巧用智觀的菩薩,隨時隨地都能照了也能溝通一切,換句話說,能入乎其內也能出乎其外,將一切的一切審觀得切實分明。這因為菩薩的智慧超越了時空、遠近、內外、大小的制限,所以對于一切事理、性相,消融了種種障礙,能由淺而深,由深而更深,從深慧中能普遍的體解佛心,體貼眾心。對佛心體解得勤懇周致,面對眾生多苦、世界多難的實際態(tài)況,則必然而自然地發(fā)揮佛陀般的大「雄」精神。這個世間的政治不論美好到什么程度,能讓老百姓過多么安樂的日子,但終竟是凡情的有漏產物,不久就弊端叢生,民怨喧沸。菩薩的耳根震得常聞佛聲,從佛聲中不斷地聆察怨沸,深知世間遍地缺憾,所以就得即時發(fā)愿另「辟坦途」,始能「拔」?jié)S多「沉陷」在苦海中的有情。
察幻透我濟天地,罄舍一切攝一切;
斷二毅泰澄清二,練磨踵佛創(chuàng)大緣。
深入世間而救度一切苦惱有情的菩薩,他都以如「幻」如化的眼光「察」看一切有情;相反的,一般人把一切看得實實在在;這個實在的老根子。菩薩以無我智慧「透」脫了自「我」困擾,所以能從大愿堅行中拔「濟天地」間的一切苦眾。西方宗教說『生天脫地(獄)』:其歸屬處在上帝,上帝能創(chuàng)造萬物,只要你信仰祂、愛敬祂,相信祂的救贖,便能永生天堂,脫離地獄般的烈火焚灼;但是,如果你的信仰度不夠純凈的話,還是要墮煉獄的。自有人類以來,除了佛法外,古今中外的其他宗教莫不從天說起,以天儆人,或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了壞事,神明就會懲罰你,因此許多人不敢為非作歹。這種說法雖有其相對的誡警作用,但從佛法的緣生觀點詳加察究,根本就是不合理智的認定。中國文化說『頂天立地』:在中國士大夫的人生價值觀中,他的層次是級級上升的,即所謂的『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讀了經書的人士,總希望自己由賢而成圣,由圣更上層樓,能夠具體的效法天。天是什么?天是一種自然的、高尚的、光明的做人準則。中國民俗傳說中說盤古氏開天辟地,女媧氏煉石補天,這明顯的表白著:世界是由人辟創(chuàng)出來的,肯認著人為的價值,較之西方迷執(zhí)的宗教文化,的確進步多了。但儒家有時也把天看作神、上帝,這,與佛法所說的「透天徹地」不相同;從佛的眼光來看,天只是有漏眾生的境界,不論生天生得多高,只不過是享受深度的定樂罷了,享完了還是要墮落惡道受苦惱的。所以佛法的不共處透天徹地,簡明地說︰能透過生死的天界,也能透過苦惱的地獄。以佛法為己任的菩薩行者,從深慧普慈的徹悟徹發(fā)中,能將苦惱有情導脫得透天徹地,與上面所說迷執(zhí)的或有漏的天地觀,迥不相同。
發(fā)了大菩提心的菩薩,他所表現(xiàn)的決心與決行︰「罄舍」我和我所的「一切」。一般人對自己現(xiàn)有的一切,都看護得著眼著意,慳惜得同眼中珠一樣;在菩薩的觀行中,對這些暫時擁有的東西,絕不作永遠占有想,凡是該給的,都盡量布施出去。菩薩的布施,包括財施和法施,以財施解除他人物質上的窘困,以法施解除他人精神上的困惑。以佛陀為典型的菩薩,一發(fā)愿便生生世世致力學佛;學佛在因地中以廣大心「攝」取過去「諸」佛的智慧、慈悲等種種功「德」;攝取的功德充實了,惑業(yè)則折薄得不作梗祟,久之,善根則深厚得與(畢竟)空性相應,從空觀凈行中涉歷苦難世界,面對種種眾生就能以智契機,運慈造根,與苦難眾生融洽得泯絕彼此。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菩薩行者。
這么樣的菩薩,則能伏「斷」凡夫的「二」種流轉之因愛和取,對生命的極端貪著叫做愛,生命形成了如此的貪著,則必然地引起最強烈的執(zhí)取心,不斷地在生死海中招感苦惱的新生命;苦惱的新生命盡管苦中來苦中去,來去得永沒底止,卻依然取著自己現(xiàn)前的身心,與身心有關的一切,也牢牢抓緊得不放松。就因為取著心太強了,所以內在為我嗾使得作不了主,外在瘋狂般的追逐物質、權勢與地位等等的腳步,就永遠停不落了。為愛取所困纏的泛俗者,真?zhèn)被累害的太凄慘了!
菩薩能在生死中廣學、遍度的要著︰「澄清」愛和取的「二」大障礙。但是,從在家學佛(及世間道德或不道德)的立場說,愛有世間的正面價值,也有負面價值。在家居士善于學佛的,總是把愛情和悲愿統(tǒng)合起來︰以悲愿導用愛情,將愛情化為悲愿,才不致形成許多的負面結果。說到取,就得盡量克制自己,不該取的固然不取,即是該取的也應視為眾緣所生(眾人力助自己才有所得),所以,如果他人有急需時,就應立刻喜敬而感激地回饋。修學得澄清了愛和取,內在的我才調伏得了,外在的事才察照得透。內執(zhí)我而外悖事,構成了人間苦多樂少的現(xiàn)實;能伏我能成事的菩薩,在長期修學的過程中,智光灼破了我,慈德荷得著事,膽略與骨力耐禁得無盡的艱巨「練磨」;久已練磨得苦能頂、樂肯舍,所以凡是應為眾生承受的苦行,莫不視為自然的義命和天職,不論在多么驚危的情況下,從未忘卻佛陀咐囑,緊緊地「踵」隨著「佛」陀,走佛陀所走的道路,「創(chuàng)」辟眾生成佛的「大因緣」、大道路。諸佛因地所行的清凈大道,簡賅地說,盡攝在六波羅蜜中:持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六波羅蜜諸位曾聽得不少了,毋需詳說,現(xiàn)在我僅舉一個特點來說明什么是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究竟完成的意思,印度語法,凡是事情完成了,都叫波羅蜜。佛法所說的波羅蜜,其含義是一種最后的『度』與最前的『受』相對而說的。菩薩堅強無間地鼓激著誓愿,朝朝暮暮所緣所見的不離眾生苦惱,也就不怕苦惱,盡走在最前為眾生去承受、去拔脫,有了這么種既沉著也肯挺當?shù)木窈鸵庵?任何威脅與顛迫,則絕不介意了,就這樣,從弘誓中展開無極的大心作一切苦難眾生的『后殿』者,能獨自「最后度」脫許多苦難眾生。從愿力上說,雖然菩薩以人身出現(xiàn)于世;但就廣義的菩薩悲愿說,菩薩為救度一切苦惱眾生,有時也現(xiàn)種種畜生身︰馬、鹿、牛、羊等等!罕旧劇恢杏幸粋故事:一回,森林到處大火,森林中的野獸驚慌得紛紛奔逃,許多都攢擠在大河岸邊無法渡過,眼看大火蔓延,很快就要燒到它們了,當這極度驚悸的時刻,有一只菩薩鹿王,它身軀高大而有力,立即決然地將兩只前腳搭在前岸,兩只后腳搭在后岸,盡讓驚惶的野獸們一一從它身上踐踏過去,直到最后脊梁斷了,自己也死了,這完全顯現(xiàn)出菩薩最后度的精神。大乘行者的耐大苦、創(chuàng)大緣、成大業(yè),全都憑借實踐六波羅蜜的威德所致。六波羅蜜的前三種是福,后三種是慧。佛陀的無上妙法不外乎福德與禪慧,行者于長時大空中積修;,;鄯e修得充實圓滿,大菩提果則能證入。大菩提果智力與悲德的總持與匯融,甚深極凈的實相慧,徹照徹離了世俗的悲情與智見,始能證入充實而圓滿的大菩提果。照這樣看,甚深極凈的般若大慧,在長期修學的過程中,是多么重要啊!
緊握二寶飭二二,三不逾沙鼓踴躍;
提得開廓了得絕,投住生死觀如涅。
般若智的作用之一︰首先能看透所處的時代問題,時代問題以智慧觀察得清楚、深刻、廣泛,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才能辨別出時代的潮流趨勢。極其復錯的時代潮流,內涵與外表所賅羅的好壞正邪,真可說是叢叢迭迭地莫測究底,面對著這,就同走入了迷宮一樣。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慧觀豁開了最新的眼界,對現(xiàn)前的風尚與時病,以智鑒照透得毫末畢彰,事理分明,對時潮則能汰脫混濁的,使清凈的潮流起著風清弊絕的作用,減輕時艱而(紓)解眾苦。能這么在生死的洪流中修學佛法,挺智腳跟,振舉肩臂,欲?窳髦胁庞凶髦辛黜浦,永不倒卻的人物。這樣的智觀再加以慈行的切實表現(xiàn),心境就空明、空曠得開開闊闊,暢行于空門中而深契空義。什么是空?不著不壞一切,蕩絕了種種偏狹的相對,也超越了修學的齊限不落二邊不住中。由于這樣的活脫通豁,才見到佛法的深廣,見到眾生的復雜;才能從深廣的佛法中,去適應眾生復雜的根性。智與慈相應的菩薩,就是這樣于無盡的時空中修學的。
菩薩的特征︰善用六根,把菩提心用得與六根相應;于六塵中行菩薩道,為眾生創(chuàng)造種種幸福。菩薩的另一特征︰把時間和空間看作「二(種大)寶」。因此,對時光看得無比的珍惜,肯定著:『誰能將最公平的無價之寶時間,用得分秒必爭(必正),誰就等于活在解脫道中』。因為總是把時間「緊握」得用在福善因緣上,等到福善因緣深厚了,法性體悟得清凈了,進入世間弘化,所說與所作的,就都足以導啟他人;使許多人都能珍惜時寶,從時間中將智力用得轉迷趣覺。不肯(不敢)耗喪時間的菩薩,對空(義之)寶則必然更為重視,因為『誰能將最晶瑩的(空義的)無邊之光,從空間中看得遠近皆明,絕不滯沉或占領,誰就等于行在菩提道中』。學菩薩的行者,知道菩薩最珍惜時與空二種大寶,也發(fā)心學菩薩般的珍惜,才永恒地趕得上時間,拓得開空間哩!
智思與空慧貫聯(lián)得不謬不誑,則能謹「飭」于「二二」︰第一種二有形與無形;第二種二身與心。時寶的智光與空寶的慈德照展得通透了,則能瞭知而關注有形及無形的一切。有形與無形有兩類:一、有形福報和無形隱禍。一般人最貪著現(xiàn)前的有形福報,因此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福利,著重于享受快樂生活。無形是什么?細微得不可見的一種隱禍,人類的起心動念,莫不與煩惱相應,有些深隱得最極深隱的煩惱,一般人根本就覺察不到,因此許多隱禍都由此而釀發(fā)。二、有形是什么?人世間的好壞以及種種情況,都是有形可見的。另有一類無形三途眾生的苦惱,畜生的苦惱,我們大致可以看到一些,餓鬼和地獄眾生的苦惱,我們就看不到了。佛法的重心之一悲愿,如果只對有形的苦惱者起悲心,對由眼見不到的有情所受的苦惱缺乏悲心,這樣的修學就太淺薄了,我們務要加強飭勵之!第二個二種︰身與心。有情身心是相互關連的,以緣起智觀察此身心,都是藉假依空而有,所以善巧地照達假空空假,業(yè)命就能轉為慧命了。經上說『空能有路』,只須從戒慧中深觀本性空,舉目起步則能邁向菩提大道,從此則猛頓地降伏自我,直學諸佛,直為眾生。
活在這二直中的學者,其氣志與骨勁,總是卓特地煉鍛「三不」︰不怠、不厭、不沒,從這三不中激發(fā)透過超「逾」恒河「沙」數(shù)的生命,無條件的普為有情,興誓「鼓」作得「踴躍」畢真,「當仁不讓」。無量阿僧只劫于生死中學佛度生的菩薩,由于諸佛的一切久已成為自己的一切,獲得諸佛持助與善知識勵激,則怎也不肯疲怠下來,雖然有時候身體太累了,也顯現(xiàn)出倦容,但他猛提著為法為人的堅牢本愿,更以『心健無能壞』的充份悲心力策立行,以故,能引領眾生穩(wěn)入佛門,離險黑而得安明。平庸者,在逆境中可能支撐著,順境中反而沉墮了,菩薩則不論順逆安危,絕不甘心沉沒,果敢地積極上進!溉挥馍彻嫩x躍」的沙指恒河沙,大乘經上說,一條恒河的沙數(shù),已經太多了,無量無數(shù)恒河沙更是多極了;由于菩薩具有不怠、不厭、不沒的深觀大行,所以盡管歷經無量無數(shù)的恒沙數(shù)般的極長時間,他都能以極充沛的志義承當苦難。
菩薩練就了超常精神,一切時處都把佛法從時間和心念中向上體悟,向下護照,因此所見到的佛法境界,所領解的眾生根機,則能與時俱增,與空俱廓。這樣的心境「提得開廓」了,一切利害得失,就都能「了得絕」,放得下,因此所發(fā)的愿才能兌現(xiàn)。我們想要完成佛道,普度眾生,唯一的方法發(fā)清凈大愿,配合著無我慧「投」入生死而久「住生死」中。菩薩與聲聞不同的地方,聲聞深厭惑業(yè)困身,致諸苦惱,急求解脫;菩薩則不然,但他不依(戀)身心,卻能控制惑業(yè),也能運用身心,所以能在生死中,以深廣的心量與心力,于大乘行起著無比的好樂心,從大乘甚深的智觀中,了知生死是緣起無自性的,因此,遠離了自我威脅,所以不但對生死不起畏懼心,更能進一步常處生死中度苦惱眾生。菩薩之所以能于生死中度生,因為他的菩提心與涅槃觀相融相運,從菩提心發(fā)愿救眾生苦惱,從涅槃觀運智「滅」自身惑業(yè),這樣的時時增長愿興,則能行于空智中伏斷煩惱,而于生死之際深觀實相,實相(不生不滅)觀成就了,就等于活在大解脫中了,從此以后,一貫的行于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中而展運本愿;從本愿中永不忘諸佛而學佛,絕不離眾生而忍苦。
此處,特地簡明一下「神奇」與「奇特」。何謂神奇?神奇就是通常所說的神通,一般人做不到,或現(xiàn)不出的,『五通仙人』能做到也能現(xiàn)出,這最易誘惑而誤害愚俗者,所以阿含經嚴格斥呵之。大乘經雖贊美諸佛菩薩神通,那是由于深廣無量的福慧中所顯露的自然現(xiàn)象,諸佛菩薩不過以此為方便而度生,絕無炫惑之念。不炫奇而菩薩卻有奇特之處,菩薩的奇特處即是上面所說的︰發(fā)大菩提心永救眾生苦惱,以大涅槃觀深滅自家惑習,如此的大發(fā)與大滅,豈是凡外及二乘所可企及,真是夠奇特的了。
學三乘道一貫持,徹破四倒證四諦;
行忍具足證無上,寂滅非滅大化行。
從佛法整體說只有一乘道,因為佛法的共點︰『同入無余涅槃』,所以不論聲聞乘和菩薩乘,都是『同坐解脫床』、『同入涅槃門』,并非另有更殊異的乘。盡管初期大乘行者指責一般消極厭世的聲聞人,說他們只顧自求解脫,不發(fā)心救苦眾生,但初期大乘經也倡導『與聲聞不相違背』,足證三乘本質無異。其實,釋尊在世時,許多聲聞弟子業(yè)已透露了菩薩神態(tài),如目犍連的為教殉身,阿難的忍而不證果,沓婆摩羅子證得了阿羅漢后回向佛道,『無諍第一』的須菩提,大乘論上贊嘆他的宏誓同菩薩一樣。這些尊者,因為與釋尊相處甚久,所以釋尊一切言行德儀,在他們心目中早已觀照得非常深刻,所以雖然比佛陀的覺境與化力差的多,但他們確已表現(xiàn)了相當?shù)钠兴_志神。所以我們不該說聲聞道與菩薩道沒什么關連。以三十七道品來說,一般都說三十七道品是聲聞法,也就是小乘法,可是楞伽經卻說「唯有一乘法,清涼八支道」,更說明了八圣道,確是聲聞道與菩薩道共同修學的總綱目。
就「三乘道」共同的對治說,從根本佛法到初期大乘佛法時代,其方法是「一貫」的,都得「徹」底「破」除常、樂、我、凈「四」種顛「倒」。大乘論上說:「無常見有常,是名為顛倒,空中無無常,何處見有常?」世間的一切皆是無常,從人與物乃至山河大地等等,無一例外。假使有人執(zhí)著世間常,便墮在顛倒中,世人所執(zhí)著的世間常五蘊,不了解五蘊如幻的迷情者,為我愛、我見作踐得困纏交加,妄求長命或永生,這是絕不可能的!從古迄今,從今至無盡未來,任憑你有多大智慧,多大力量,無常殺鬼一到,縱有天大的本領,還得照樣往生或入滅,僅是斷不斷惑而已。如從平等的空性遍觀,不入有無二邊,也沒有一個實性的無常;無常尚且沒有,還能執(zhí)著世間常嗎?因此,我們要想超越常無常的二邊,就得認真的修學佛法,功力深厚得不退轉,則能證四諦!缸C」入佛法所展現(xiàn)的實際效能︰將凡俗有情誑惑顛倒中的生理、物理、心理整個的透脫得清清廓廓,身心自在無慮畏。數(shù)數(shù)體會這樣的佛法之境,勤修無上道而堅持正方便,我們的面貌與品象,才有德慧向上深觀諸佛的一切,才有資糧向下廣濟眾生的苦厄。
菩薩在長時大空中修學佛道,饒益無量眾生,面對根性最錯雜的眾生,最急需而最應沉耐修積的「行忍具足」,大乘經稱楊菩薩之所以勝于二乘處︰忍得無比的忍,進得無比的進,就這樣邁越了二乘,與諸佛慧命一直接脈,諸佛慧命之脈與(智愿化融成的)菩薩命脈接得靈暢,其光熱的量與能,則足以灼破許多眾生的險黑與冷酷。而菩薩面臨無量眾生的無盡險黑與冷酷,卻越發(fā)將諸佛慧命中的光熱化為自己的光熱,導化照護之,菩薩這樣的深行而廣修忍與進,才能穩(wěn)穩(wěn)足足的「證無上道」。忍,概括說生忍與法忍。從大乘者的琢磨與體悟,說三種忍:一、耐怨害忍:以化導為義命的菩薩,對剛強難化的眾生給予自己的種種刺害絕不在乎。二、安受苦忍:無間地為佛法奔波在時空中的菩薩,從自然界中所遭受到的難以言喻的一切苦況,都能安忍得為法舍命,從極端艱阻中練就最堅挺的身心,誓作眾生的大依怙,才顯得出菩薩特質。三、諦察法忍:法,包括著世間一切法相與出世間的一味實相,深修廣學的菩薩行者,心念與身行都貫注在眾生與正法中,從正法實平等慧中遍察眾機、久耐眾苦,空慧中的悲相應得不離念、不憾眾,甚深法性與極真本愿相照相運得的歷循增,法與愿印合得生死不間而發(fā)力,動靜不弛而興用,這便叫做大乘法忍。菩薩一發(fā)心,最重視處眾的德行,對生忍經常加以警勉、克制,因此對于傷害他的人,不但坦然釋懷,還能更發(fā)心先去度化怨害他的人,這樣做得渾然而遍然了,廣大的人緣就能滿足了。
菩薩同時也勤修凈法,治脫染法,從純凈法中見佛見人。不過,如果老是將染凈二法對立起來看,認定他人是染污的,執(zhí)著自己是清凈的,有了這樣的偏,就不能從清凈性空中體達無我、無我所的道理,因此趣向高階次的修學與度化,必須融泯了染凈的對立,從空凈中整遍地修為得深致周洽,才能圓具種種法緣;從這樣的法緣中才能正詮無量法,廣結無盡緣。
菩薩究屬是甚么樣的人?簡該地說︰是「不可思議智,無量悲愍心,不入二法中,等觀一切法」。久修而廣學的菩薩具有不可思議的大智慧,世智從染凈相對中各執(zhí)自性,從有漏思議中諍染諍凈,愈諍愈不能通達一切;菩薩消融了染凈自性執(zhí),所以能從不可思議智中朗豁地通達一切。因此,菩薩能以無礙智運無量悲心,不落入種種相對的貴賤、你我等二法中。泛俗者都在二法針鋒相對中,諍斗得苦惱不堪,唯有菩薩不落入二法中,所以能等觀一切法;對一切法等觀得深廣通達,面對眾生都從平等空觀中看顧眾生,不因罪惡而棄舍不救,不因良善而戀惦不已,如此的平等心行相應得不離悲智,對一般眾生的苦難感應,則必然會熱切而疾捷地奔赴而慰助。
有的人以為佛入涅槃寂滅了,好像什么都沒有了,這太誤解了。其實,佛陀的「寂滅」絕「非」灰身泯智的「滅」什么都沒有了。佛陀晚年,舍利弗和目犍連二尊者都在佛陀之先涅槃了,舍利弗尊者的弟子均提沙彌,深感師恩深重,見到師父滅度了,悲念得縈回不已,當時佛陀就問他:『均提!你師父過去了,他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滅去了嗎?』均提答說:『沒有滅去。』佛陀接著又問:『既然沒有滅去,你何必那么難過呢?』由此可知阿羅漢證得了五分法身尚且不滅,圓滿無上的佛陀進入了大涅槃,能說他是沒有了嗎?『涅槃』,玄奘大師譯為『圓寂』,其含義︰寂,是斷除所有的煩惱與習氣;圓,是成就了無量的善凈德慧。發(fā)心學大乘道的吾人,務應以此作為理想中追求的懸的。佛最后說:『自今已后,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恢豁佛弟子們將佛老人家所說的法與律,一個個認真地學習得相應,從相應中繼續(xù)傳下去,釋尊的法身則能常住世間,永遠不滅。也就是不論在家與出家,只要有人能發(fā)廣大清凈心,發(fā)揮菩薩精神的特征︰跳得起來透天地,發(fā)得開去承圣佛,「法身」則能輾轉,「法化」必能「流」行,F(xiàn)代的佛弟子們,這樣的責任太重大了,大慧與本愿匯融得汪洋泓澄,才頂?shù)闷鹆?才永恒地頂?shù)米×?
- 上一篇:佛為無上大度師.以六作度盡快學!
- 下一篇:勝解三生徹變創(chuàng)
- 仁俊法師:法語清涼
- 仁俊法師:聞『正覺音』豁心眼
- 仁俊法師:二教二施堪效范
- 仁俊法師:佛教興盛中刻不容緩的精警--驚福報狂,愧智慧荒
- 仁俊法師:植福惜福,積慧敬慧
- 仁俊法師:世界佛教青年們顯得更年青(輕)吧!
- 仁俊法師:「寢饋縈懷,崇重如師加持我」--永恒憶念續(xù)學長
- 仁俊法師:慧日普照,悲潮遍涵
- 仁俊法師:藉場學道·著場悖道--現(xiàn)代中國僧青年最急需的解與誡!
- 仁俊法師:成佛之道
- 仁俊法師:現(xiàn)代學佛者最最急需的--建心地道場,培身心道德
- 仁俊法師:「度假」的意義
- 仁俊法師:嚴寺天臺班畢業(yè)典禮祝詞
- 仁俊法師:新春相勉獻四語
- 仁俊法師:能明能平能通攝
- 仁俊法師:不玩神我塑體面·直學佛陀持法統(tǒng)
- 仁俊法師:操時成光,行空發(fā)力
- 仁俊法師:新得三新三不少
- 仁俊法師:三凈二實踐大乘
- 仁俊法師:佛法度假相勉的四句話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