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五戒(十四)

  略說五戒(十四)

  如瑞法師

  懺悔要懂方法,首先要知道罪是分兩種:一種是犯戒罪;違反佛制的戒,無論輕重都要結罪。罪有上品罪、中品罪、下品罪。另一種是業(yè)道罪,又叫性罪。五戒中,前面的四條戒殺、盜、淫、妄是性罪,十惡業(yè)也是性罪。不管受戒不受戒,有犯都要遵循因果律,都要受報。受五戒后,如有毀犯,除了犯佛制戒的罪,還有一個業(yè)道罪:

  怎么樣懺悔?滅罪有事懺和理懺。事懺里又分作法懺、取相懺二種。

  作法懺能滅犯戒罪,滅三涂苦報。作法懺能滅中下品罪,在眾中發(fā)露;或?qū)κ讘;或責心懺,能滅犯戒罪?/p>

  取相懺能滅業(yè)道罪,滅根本重罪,免三涂苦報,令戒還復清凈,但不失世間因果之報。取相懺是大乘懺法,之所以叫取相懺,是因為有相,比如拜占察懺、或八十八佛、或念大乘經(jīng)、或念佛,但是,要見好相,見光見華,佛來摩頂,這才能證明罪滅了。取相懺能滅上品根本重罪,但仍不失世間因果。梁武帝請一個和尚來宮有事,和尚來了,梁武帝正在下棋,下到關鍵之時,口喊:“殺!殺!殺!”侍從誤認為是讓殺和尚,結果把和尚殺了。梁武帝下完棋后找這個和尚,侍從告訴說殺了。梁武帝唯有嘆氣。這里面有因果,原來梁武帝過去生中是只蚯蚓,和尚是農(nóng)夫,在鏟地時誤把蚯蚓鏟死了,今生這個和尚還得要受此誤報。

  理懺也叫無生懺,是大乘懺法。滅根本無明。此懺成就,能滅諸惡,蕩盡三障,永出三界,得入涅槃。但達到理懺是不容易的,必須通過觀諸法實相的理,了達一切法悉皆空寂,心性本空,這個罪才可以消滅。光口頭上說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光口頭上說是懺不出去的。

  佛就是為了救度我們,憐憫我們,所以才制戒。先從這里人手,才能離開惡道,才能談上出離、解脫、成佛。受戒后,如果有毀犯,就要按照佛教的方法來懺。其實很簡單,如法地作法懺,罪就滅了。所以事懺里的作法懺和取相懺不要混淆,作法懺只要作法,制戒的罪就滅了。取相懺必須見光見華,佛來摩頂。如果沒有,那就會帶著罪而墮落。

  上品不可悔——根本罪:依小乘法,不通懺悔,不得更受五戒,亦不得受八戒等。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至心懇切,用心觀想,見光見華佛摩頂已,隨見一種,方許重受五戒等。

  中品可悔——根本罪、方便罪、等流罪。應在清凈大小僧眾三人前懺悔。方便罪就是因罪,比如殺人沒殺死就屬于方便罪。小乘里不通懺根本重罪,如果犯根本,要用大乘取相懺來懺:大小僧眾有聲聞僧、菩薩僧,要在這種清凈的三人僧眾中懺。

  下品可悔——方便罪、等流罪:向一人前懺悔。找一位出家人或找一位同受五戒的人,但他一定要沒毀犯才行,只有自己清凈才可以做懺悔主。具體的方法在受歸戒前中的開導已經(jīng)說過了。

  先對師父或懺悔主發(fā)露所犯罪,然后對師父或懺悔主說:”大德存念,我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某某故意殺畜生命罪(疊所犯罪名),此所犯罪,我今于大德前,從清凈來并皆發(fā)露,不做覆藏,由發(fā)露已,便得安樂。”(三遍)懺罪時,隨所犯列出罪名。在居士戒里不讓覆藏,但沒有提到覆藏罪。但戒文里告訴要發(fā)露,不能覆藏。有罪要發(fā)露懺悔,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受戒已。就是為了求得安樂,有現(xiàn)前的安樂;究竟的安樂,F(xiàn)前安樂就是要謹護佛的戒;究竟安樂就是離、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究竟直至成佛。師父或懺悔主問:“汝見罪否?”意思是說,你知道你犯的罪嗎?回答說:“我見罪”師父又問:“將來諸戒能善護否?”答:“能護”。師父說:“善”。答:“爾”。

  將來能善護諸戒,才會接受懺悔。在戒律里有講,不是說老犯老懺,如果沒有真實改過的心,這樣懺悔不成。所以。居士們既然發(fā)心受戒,我們修學佛法信心一直在增長,要相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要真心發(fā)露,真心懺悔,心里生大恐懼。“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地獄、餓鬼、畜生里的眾生不肯受佛的教,所以遭受苦。我們今天能遇到佛的教,前提是因為我們曾經(jīng)清凈守持五戒,今生才得生為人,對佛法又能生起信心。居士們一定要小心謹慎守持五戒。

  第十警策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里人有五種事不能增長財命,有財就是要有福報,命就是壽命,世間人都希望有福報,壽命長久,但是如果做了五件事,好樂于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這樣就不能增長財命。要是殺生,一切眾生,因為殺生的緣故,獲得惡色、惡利、惡名,短命,財物耗減,損耗,減少,眷屬分離,賢圣呵責。舍此生后,墮落地獄,多受苦惱饑渴等報。而且在地獄里時間很長,地獄里苦報受完后,將來獲得人生,受惡色、短命、貧窮的報。如果有人殺生了,讓一切五谷悉皆減少,這個人要殃流饑疫于天下。就是說,他一個人做殺業(yè)的罪,會禍殃到整個閻浮提,天下人都會受他的害。所以,我們要勸人受三皈五戒,勸一個人行善,這個世界上就會少一個惡人,多一個善人,這個世間就會多一份溫和回到世間也要勸周圍的人來受三皈五戒,因為我們同在這個地球,地球是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就像我們說環(huán)保樣,我們都應該來愛護這個地球,我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吃瓜果時,或有時吃玉米等都感到?jīng)]以前的好吃了。為什么眾生都會受這種果報?大家都在造這樣的惡因,你也殺生,他也殺生,你禍及他,他禍及你,整個世界就慢慢損害了。

  同樣的,偷盜也是這樣。偷盜要墮落地獄的,如果再得為人,因為偷盜的因,要受貧窮的果報,既使得到也會失去,也不被父母兄弟妻子所愛念,身常受苦,心常懷愁惱。因為偷盜的原因,凡所食啖不得色力也就是吃的東西越來越乏味,由于這個人的惡果,也是殃流萬姓,也涉及到其它人。所以,要想這個地球延長壽命,我們想要挽救這個地球,挽救這個人類,我們必須自己好好做,同時要多勸化人來做。地球也是有青年、壯年、老年的。符合于佛所說的“國土危脆”。一切都是無常的,它也是會毀滅的。為什么會毀滅滅呢?眾生的業(yè)力所感。

  妄語也一樣,打了妄語后,要墮落惡道,若得人生,口不具足。你看有的人嘴巴長成兔唇嘴,或其它種種毛病,有的得口癌、牙齒不整齊等等,所以每個人的長相都是過去的因造成的。妄語就會讓嘴巴長得不好看,牙齒不好。所說雖然是真實的。人們也不會相信,因為老打妄語騙人,人們看到也不會喜歡,既使這個人宣說正法,人也不好樂聽聞,就是因為這個人打妄語的緣故,外面的物資,一切資產(chǎn)也都會隨著減少。

  飲酒也會墮落,這里的飲酒墮落,是指受了飲酒戒,而去飲酒,就會墮落,然后再為人,現(xiàn)世得到好丟財物,身心多病,長樂斗爭,惡名遠聞,喪失智能的果報。也會心?駚y。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