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論學(xué)派的判教思想與南朝佛教

\

  內(nèi)容提要:南方“五時教判”傳入北方后,地論學(xué)派中亦出現(xiàn)類似的判教。其中以智誕、道憑以及俄藏Φ180敦煌文獻為中心,體現(xiàn)了這一趨勢與變化。智誕綜合北方的華嚴學(xué)與南方的涅?學(xué),完成新的“頓漸五時”教判;道憑吸收了菩提流支“一音教”與南朝“五時判教”的特點,結(jié)合“言音”與“時”、“機”來判別教法,依“一音教”批判頓漸教判;俄Φ180的作者則形成了人天教、有相教、無相教、一乘教、常住教的“五時教判”。

  關(guān)鍵詞:地論學(xué)派判教五時南朝佛教

  作者簡介:釋圣凱,哲學(xué)博士,清華大學(xué)哲學(xué)系博士后。

  地論學(xué)派以弘揚《十地經(jīng)論》為中心,兼習(xí)《華嚴經(jīng)》、《涅槃經(jīng)》等。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譯經(jīng)論為主,經(jīng)過慧光、道寵等人的弘揚,成為當(dāng)時北方佛學(xué)的主流。地論學(xué)派的判教理論,非常豐富而又繁雜,它反映了當(dāng)時北方佛教思想界的混亂,同時也重現(xiàn)了南北佛教交流的活躍。尤其是在“北周法難”時期,北方學(xué)僧紛紛南下,后來又回到北方,無疑促進了南北佛教的交流,南方佛教的思想亦隨之傳入北方。

  六朝佛教的判教理論是以慧觀的“頓漸五時教判”為中心而逐漸展開的,于是涅槃學(xué)派、成實學(xué)派建立了自己的判教思想。當(dāng)時,地論師接觸到以“時機”為中心的教判,亦紛紛吸收進本學(xué)派,于是出現(xiàn)統(tǒng)攝與融合南北佛教的判教思想。

  南方“五時教判”傳入北方后,地論學(xué)派中亦出現(xiàn)類似的判教,其中以智誕、道憑以及俄藏Φ180敦煌文獻為中心,體現(xiàn)了這一趨勢與變化。

一、智誕與頓漸五時

  凈影慧遠在《大乘義章》的判教異說中,舉出劉虬的“二教五時七階”、“誕公”的“頓漸二教”、菩提流支的“一音”。其中,記載“誕公”的判教說,又誕公云:“佛教有二:一、頓;二、漸。頓教同前,但就漸中,不可彼五時為定,但知昔說悉是不了,雙林一唱是其了教。”〔1〕慧遠所述“誕公”的判教,是以《華嚴經(jīng)》為頓教,他反對把漸教分為五時。在漸教中,只有佛陀在入滅前、在雙林樹間開講的《涅槃經(jīng)》是了義教,而在此之前所說的一切經(jīng)典都是不了義教。智?亦有引述“誕公”的觀點,《法華經(jīng)》自然亦是了不義教!2〕

  “誕公”究為何人?隋以后的中國、日本佛教界眾說紛紜。坂本幸男經(jīng)過嚴密的文獻考察,認為“誕公”即《大般涅?經(jīng)集解》中的“慧誕”!3〕《續(xù)高僧傳·慧誕傳》記載,慧誕從學(xué)于曇延,精研《涅?經(jīng)》及《攝大乘論》,住長安延興寺,開席講說。仁壽(601—604)年中奉敕于杭州天竺寺建塔,住靈隱山。后返延興寺,講授義學(xué)。貞觀(627—649)初年示寂,世壽七十余。〔4〕但是,《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是梁代的作品,故與《續(xù)高僧傳》中的“慧誕”年代不相符合!5〕

  慧誕或許是《高僧傳》與《續(xù)高僧傳》中的“智誕”〔6〕,宋代從義(1042—1091)《法華經(jīng)三大部補注》說:“《妙玄》云:誕公,僧傳中有江西釋智誕,亦善經(jīng)論,其人是乎。”〔7〕智誕的傳記,在《高僧傳》中是附在慧。429—490)傳:“時江西有釋智誕,亦善于經(jīng)論,與隆比德齊時,各馳名兩岸”。〔8〕依此可以確定,智誕與慧隆是同時代的高僧。

  在北魏時代,皇室對南朝佛教十分崇拜,《高僧傳·僧宗傳》說:“魏主元宏,遙挹風(fēng)德,屢致書并請開講,齊太祖不許外出。”〔9〕僧宗(438—496)是著名的南齊僧人,曾經(jīng)講學(xué)《涅槃經(jīng)》達一百遍,北魏孝文帝遙聞其名,致書請其講說,南齊因而訂有禁止出境之令。孝文帝在遷都洛陽后,完成云岡石窟,努力推動佛教的發(fā)展,于是招請僧宗,輸入南齊佛教。但是,南齊佛教仍然傳到北魏,在《魏書1釋老志》中,孝文帝時代的義學(xué)僧出現(xiàn)“智誕”,或許即是南朝智誕移居北方,教導(dǎo)曇準(439-515),于是曇準才會南下,隨僧宗學(xué)習(xí)《涅槃經(jīng)》。《續(xù)高僧傳·曇準傳》說:

  釋曇準,姓弘,魏郡湯陰人。住昌樂王寺,出家從智誕法師受業(yè)。鉆研之勤,眾皆弗及,處靜味道,無風(fēng)塵之志。善《涅?》、《法華》,聞諸伊洛。閑居游思,不交世務(wù),承齊竟陵王廣延勝道,盛興講說,遂南度止湘宮寺。處處采聽,隨席談?wù)摗!?0〕

  曇準善《涅槃經(jīng)》、《法華經(jīng)》,應(yīng)該是向智誕學(xué)習(xí)的。后來,受南齊竟陵王的邀請,南下住在湘宮寺!渡趥鳌分姓f:“北土法師曇準聞宗特善《涅槃》,乃南游觀聽。既南北情異,思不相參,準乃別更講說,多為北士所師。準后居湘宮寺,與同寺法身、法真并為當(dāng)時匠者。”〔11〕曇準來到南方,是為了能向僧宗學(xué)習(xí)《涅槃經(jīng)》,可知南北佛教界對《涅槃經(jīng)》的理解不同。當(dāng)然,曇準到南方學(xué)習(xí),應(yīng)該是受到其師智誕的影響。

  另外,如安廩(507—583),是慧光的弟子,曾入南朝,為陳文帝講《大集經(jīng)》。在出家前,“制《入神書》一首、《洞歷》三卷”,“性好老莊,早達經(jīng)史。又善太一之能,并解孫吳之術(shù)”!12〕

  所以,南齊劉虬于永明三年(485)完成《無量義經(jīng)序》,提倡“五時教判”的思想。而最新的教判思想傳到北方后,移住北朝的智誕綜合北方的華嚴學(xué)與南方的涅?學(xué)及劉虬的教判思想,完成新的頓漸二教判。而且,這種頓漸五時教判思想,亦會影響到地論學(xué)派內(nèi)部,成為地論學(xué)派一流的判教理論。

  現(xiàn)存敦煌文獻P.2908,在“教跡義”中,提到“頓漸五時”的判教:

  大圣成道,為眾生說十二部經(jīng),釋迦一應(yīng),眾生見則不同。近見之徒,見釋迦從白凈王家生,見在本樹下土地草坐上成道,世界名娑婆,人名釋迦,在樹下成道;一七日不說,二七日后,為提謂、波利說五戒十善;三七日后,為阿若居眜五人等說四諦*輪;訖十二年后,破計斷;,第二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破執(zhí)相患;第三十年后,說一乘,破執(zhí)三之患;第四、說《大涅槃》,破眾生計生滅之患。此乃為小根眾生,說漸教*輪。

  中間為凡夫說常住經(jīng),如《勝蔓》等經(jīng),不落漸教中。

  頓教中眾生見釋迦,從婆羅門家生,見金銀地、七寶樹、金銀獅子座,世界名蓮花藏。此是凈土,在摩羯道場成道,佛號盧舍那。初成正覺,不起道樹,威神加被普賢菩薩,為一生補處,說“世間凈眼”、“盧舍那”品,此是第一會。強調(diào),漸教、頓教的差別首先在于八相成道的不同。“漸教”的八相成道,是在凈飯王家族出生,在樹下成道,應(yīng)化的世界是娑婆世界,佛號為“釋迦”;而“頓教”的八相成道,出生于婆羅門家,在摩羯道場成道,所見到的地是金銀,樹為七寶,座椅是金銀獅子座,世界自然是凈土,佛號為“盧舍那”。二者明顯不同,“頓教”的八相成道殊勝于“漸教”。

  正因為八相成道的不同,所說的教法自然不同。P.2908解釋“頓教”、“漸教”在教義上的差異:

  所以云頓者,謂如來初成正覺,在寂滅道場,七處八會,說六忍十地。此經(jīng),文抱眾淵,義貫群籍,文旨圓備,故云頓教*輪。所以云漸者,夫智深易化,識淺難悟,故菩薩解明,契玄于初唱。二乘識昧,不達于初說,故使如來移光道場,降儀鹿苑,十二年中發(fā)唱二乘,誘令漸進,小德易盈,得少為足,執(zhí)固鏗然,謂為定極。故使如來十二年后、卅年中,說《大品經(jīng)》等經(jīng),通教典籍,《維摩》、《思益》二輪虛典。此經(jīng)所明,三乘同悟,使知有大可仰,小可恤也。二乘諸人,始疑三乘,觀空既同,亦應(yīng)有中得果處齊。所以棄小情欲,如得濟舍船,御大心固,如未度思船。是以如來卅年后,七年之中,敦一乘妙致,明萬善同歸,右百川赴海,謗三非真,明一是實。實教雖彰,義猶纖隱,何者?但明萬善為正因,未顯佛性為正因;雖明壽倍塵沙,不論命無遷化。是以如來降駕雙林,明稟氣合器,皆有常我至樂之性。喻如貧女地中伏隱金,金剛力士額上寶珠。轉(zhuǎn)輪圣王,甘露之泉,懷情抱識,并有契照之果。命若淵海,無增無損,身若金剛,物莫能阻,理窮于斯,義無遺隱。

  “漸教”與“頓教”的差別,首先因為根機不同,故教法才有頓漸之別。其次,從根本真理來說是相同的,即《華嚴經(jīng)》與《涅槃經(jīng)》的最后究竟是沒有差別的。

  在“漸教”中,佛陀成道二七日后,為提謂、波利二居士說五戒十善,這即是“人天教”;三七日后,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zhuǎn)*輪,在這十二年中,以二乘法,勸誘小乘漸進大乘,類別“三乘別教”,但未提到“菩薩乘”。在十二年后至卅年中,說《大品經(jīng)》、《維摩經(jīng)》、《思益經(jīng)》等“通教”典籍,這些經(jīng)典是三乘同悟,菩薩乘依之進趣佛乘,亦可融攝聲聞、緣覺,即是“三乘通教”;但是,三乘既然同觀空性,所證果位應(yīng)該相同,因此激勵二乘能夠舍小歸大。于是,如來在成道三十年后,在七年之中,說《法華經(jīng)》,闡明萬善同歸一乘,三乘為權(quán),一乘為實,即是“同歸教”。但是,闡明萬善為佛道正因,而未顯佛性為正因,所以如來在涅?前,闡明眾生皆有常我至樂之性,無增無損,即是“常住教”。因此,“漸教”的五時中,《涅槃經(jīng)》為“了義”、究竟,前四時為“不了義”、不究竟,確實是智誕的判教思想。

  “頓教”即是《華嚴經(jīng)》、《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瓔珞本業(yè)”本是《華嚴經(jīng)》系統(tǒng)的用語,故本經(jīng)與《華嚴經(jīng)》相合之處甚多,尤其是以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無垢地、妙覺等五十二位菩薩行位而有名。所以,“頓教”是如來初成正覺,在寂滅道場,共“七處八會”,〔13〕闡明“六忍十地”的菩薩行位。而且,P.2908指出二經(jīng)的關(guān)系:《華嚴》中七會,菩薩勸教。弟子受行前,《華嚴》七會,是我廣說;今日《瓔珞》說,此等皆是頓教。P.2908作者強調(diào),《瓔珞經(jīng)》是“七處八會”的第八會,如來在寂滅道場說《瓔珞經(jīng)》。因此,如來在七會廣說《華嚴經(jīng)》,最后說《瓔珞經(jīng)》,所以二經(jīng)都是“頓教”。對于“頓教”、“漸教”的次第,P.2908說:

  夫玄光映像,則先烽后累(?),潤教備佛,則始大終小,圣心無偏,垂化應(yīng)均。所以布教津殊,人差先后者,斯有以也。菩薩大士,署德深遠,懸期極果,若聞妙法,便能功慧并備,因強意廣,所以在先。二乘小德,殖因淺薄,志居近果,若能勝化,不能智德俱習(xí),行弱心狹,所以在后。然頓教被大,無隱義之說;漸化訓(xùn)小,有覆相之言。

  “頓漸”是屬于教法的差別,則根機的差異即是大乘、小乘。“頓教”的根機是大乘,直截了當(dāng)說佛陀本義;“漸教”為了教化小乘,因此在教義表達上常設(shè)方便。在設(shè)教次第上,“始大終小”是P.2908的基本觀點。菩薩大乘根機深厚,;俱備,果位接近于菩提,所以先為菩薩宣說“頓教”。二乘根機淺鈍,安于小乘果位,心行劣弱,無法具足智慧福德,所以在后。

  P.2908的設(shè)教次第,與法藏《五教章》記載智誕的判教相似:

  依誕〔14〕法師等,依《楞伽》等經(jīng),立漸頓二教,謂以先習(xí)小乘,后趣大乘,大由小起,故名為漸,亦大小俱陳故,即《涅槃》等教是也。如直往菩薩等,大不由小,故名為頓,亦以無小故,即《華嚴》是也。遠法師等后代諸德,多同此說!15〕

  智誕的“漸教”是先小后大,大由小起,而且大小俱陳;而“頓教”則無小乘根機,大不由小。所以,P.2908的判教觀點,與智誕的“頓漸五時”判非常相似。

  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在菩提流支的判教前,記載古來大德的“頓漸二教”:

  古來大德立有頓漸二教,為諸菩薩大根大莖,說《華嚴》、《楞伽》、《大云》、《法鼓》、《勝蔓》等經(jīng),一會之中,說二諦理盡,名之為頓;大不由小起,故名為頓。始從佛樹,終至雙林,從淺至深,漸次說法,因果、三歸、五戒、十善等法,三乘有教《阿含》等經(jīng)、《維摩》、《思益》、《大品》空教,《法華》一乘,《涅槃》等說常住佛性,皆是漸教。會通三乘,大由小起,名為漸也!16〕

  《華嚴經(jīng)》、《楞伽經(jīng)》、《大云經(jīng)》、《法鼓經(jīng)》、《勝蔓經(jīng)》等如來藏經(jīng)典都是“頓教”。“漸教”即是“五時”,而且設(shè)立“頓教”、“漸教”的理由,與《五教章》記載相同。因此,窺基在《義林章》中亦提到劉虬的“五時教”,因此“古來大德”肯定不是劉虬,有可能是智誕。

  總之,智誕的“頓漸五時”判教,是吸收了南朝的判教思想,而且融入北方的佛學(xué)思潮,從而成為地論學(xué)派“五時教判”的源流。敦煌寫本P.2908的判教觀點,完全類似于智誕的“頓漸五時”,有可能是北方地論師的著作。

二、道憑與五時教義

  道憑(488—559)的判教思想,散見敦煌遺書S.613V《綱要書》。該書中說:“一乘之相,《無量義經(jīng)》中,明教一圓音無二故也!洞笃贰分,明理一真性般若也;《法華》中,明行一。此是道憑法師說也。”〔17〕S.613V《綱要書》是地論學(xué)派南道系中重視《大集經(jīng)》的一流,而且提及道憑法師,可見《綱要書》與道憑具有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但是,S.613V《綱要書》記載道憑的判教,應(yīng)該是屬于菩提流支的“一音教”,《大品般若》是闡明“理一”,《法華經(jīng)》明“行一”,都是對如來教法的不同詮釋。

  地論學(xué)派的“別教、通教、通宗”三教判,從目前文獻來看,與法上——慧遠系根本不同,而與道憑——靈裕系有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可能屬于該系的判教思想!18〕

  在北周慧影《大智度論疏》卷十七中,引用了道憑的“五時教義”:

  道憑法師讀于此經(jīng),以見令三乘同學(xué)般若故,造五時教義,以于此經(jīng)為通教。若以出生三乘,名通教者,一切大乘經(jīng),乃皆出生五乘,亦應(yīng)并是通教。……《夫人經(jīng)》云:“如阿耨達池出八河。如是摩訶衍出生聲聞、辟支佛、世間出世間善法。”言世間者,據(jù)人天乘;出世間者,菩薩乘。當(dāng)知一切大乘,皆出生五乘,無非通教,何獨此經(jīng)?此經(jīng)乃播生五乘,今但說三耳。師言:般若乃是阿梨耶識,實諦真心;二乘凈智,但是轉(zhuǎn)識,不得此智。云何乃言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此是論三乘同觀實相,據(jù)常住般若為語,非論真智,真智二乘不得〔19〕。

  道憑的“五時教義”,是以《般若》為通教,即《般若》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通。但是,在三乘內(nèi)還存在二乘與菩薩乘共不共的問題,這是由《大智度論》共不共般若所引發(fā),所以,三乘仍然可以判別出現(xiàn)“通教”與“別教”。而且,道憑以阿梨耶識與轉(zhuǎn)識,闡釋般若與二乘凈智的不同。

  道憑的判教思想,S.613V《綱要書》中記載為“一音教”,而《大智度論疏》卷十七中則為“五時教義”,二者是否不同?日本學(xué)者織田顯?的研究表明,道憑的“五時教義”與智?《法華玄義》引用題名為菩提流支所撰《法界性論》的判教,相當(dāng)一致!20〕道憑引用《無量義經(jīng)》證明“一音教”;智?引用《無量義經(jīng)?說法品》說:“次說方等十二部經(jīng)、《摩訶般若》、《華嚴》?眨f菩薩歷劫修行。”〔21〕以“《華嚴》海空”解釋“華嚴時”,以此證明五時教判。智?引用《法界性論》(即《法性論》)說:

  言華嚴海空者,若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論》云:鈍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法華》,后則《涅?》。因《般若》入法界,即是華嚴?。〔22〕

  《法界性論》的判教,是《般若》、《法華》、《涅?》的次第。但是,《維摩經(jīng)文疏》卷十六引用同樣旨趣的《法界性論》,文字稍微有異:“如《法界性論》云:若利根人于《摩訶般若》入法界,若中根人于《法華》入法界,若下根人于《涅槃》入法界。”〔23〕依青木隆的研究,《法界性論》是論述《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華嚴時”是利根入法界者,從此以下是鈍根入法界者;而鈍根的菩薩分為上、中、下根,分別與《般若》、《法華》、《涅?》相匹配!24〕

  所以,道憑的“五時教義”是:一、華嚴;二、三乘別教;三、三乘通教(般若);四、法華;五、涅?!25〕“五時教義”的意義在于彌補了“四宗判”的缺陷。因為“四宗判”無法收攝《法華經(jīng)》,而且不能突出《華嚴經(jīng)》的殊勝,所以后來才會出現(xiàn)“五宗”、“六宗”等判教。其次,吸收菩提流支“一音教”與南朝“五時判教”的特點,結(jié)合“言音”與“時”、“機”來判別教法,依“一音教”批判頓漸教判。

  道憑的“五時教義”亦為以后“四宗判”的分裂,提供了思想的淵源與根據(jù);而且,影響了智?“五時教判”的分判。所以,天臺思想受到地論學(xué)派南道系的影響,是來自道憑——靈?一系,而不是法上——慧遠,從而重現(xiàn)了中國佛教思想史上的真實面目。

三、俄Φ180與五時教判

  俄Φ180是地論學(xué)派晚期的文獻,作者不明,成立時間大約在公元563—610年!26〕在“次廣辨經(jīng)教”中,首先論述了三家的異解,然后再建立自己的判教思想。

  第一家是達法師的“三時經(jīng)教”,俄Φ180說:

  第一達法師解,唯有三時經(jīng)教。一者開源*輪,即是始《華嚴》明大乘之理,開悟菩薩。引文言: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二者權(quán)源*輪,即是從鹿野苑至《法華》教,明理未極,方便權(quán)化也。三者還源*輪,即《涅槃》教,明源反本,所以稱還源*輪也。故《十地經(jīng)》云:攝法為首,三時轉(zhuǎn)故。此意明三相也。生分說法,即是開源;住分說法,即是權(quán)源;滅分說法,即是還源。此亦不足明是三時之教也!27〕

  達法師建立開源*輪、權(quán)源*輪、還源*輪的“三*輪教”,開源*輪是《華嚴經(jīng)》,開始闡明大乘的教理,教化菩薩;權(quán)源*輪是從鹿野苑至《法華經(jīng)》,這是方便教化,是不了義之理;還源*輪是《涅槃經(jīng)》,返回根本淵源。

  達法師引用《十地經(jīng)》作為教證,見于《十住經(jīng)》、《六十華嚴·十地品》,〔28〕但是不見于《十地經(jīng)論》所引的《十地經(jīng)》。二者對照發(fā)現(xiàn),《十地經(jīng)論》所引的《十地經(jīng)》說:“攝法為首,一切處一時成一時轉(zhuǎn)故。”〔29〕不見“三時”的用語。而且,達法師的“三時經(jīng)教”與興皇法朗(507—581)的“三種教判”類似,三種教判即“根本教”、“方便教”、“歸宗教”!30〕“三時經(jīng)教”是大乘—大小乘—大乘,即是“優(yōu)—劣—優(yōu)”的關(guān)系;而“三種教判”是“真實—方便—真實”的關(guān)系,二者不同點亦是非常明顯。

  第二家是“五時教判”,說者不明,俄Φ180說:

  第二解云,凡有五時經(jīng)教。一者三乘別教,為聲聞?wù)f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為菩薩說六度,三乘各有所稟,故是別教也。故《法華經(jīng)》言:為求聲聞?wù),說應(yīng)四諦法,乃至菩薩說六度也。二者三乘通教,等為說般〔31〕若,故《般若經(jīng)》云:欲學(xué)聲聞,當(dāng)學(xué)般若,菩薩亦然。三者抑揚教,即《凈名》等經(jīng),即貶挫聲聞,贊揚菩薩也。四者一乘教,即是《法華經(jīng)》說一乘,故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也。五者常住教,即《涅槃經(jīng)》開宗,所明常住也。故《涅槃經(jīng)·梵行品》末說: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32〕。合云:從佛出十二部經(jīng),從十二部經(jīng)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從方等出波羅蜜,從波羅蜜出大般〔33〕涅槃。十二部經(jīng)即是三乘別教,此教說有,但有既區(qū)分,故是別教也。修多羅即是三乘通教,修多羅此稱法本,五時般若明二諦,是萬法之本。方等即是抑揚教,贊揚菩薩,故是方等也。波羅蜜者,即是一乘教,一乘到等量彼岸,是波羅蜜也。大般涅?是常住教,此自可知也。〔34〕

  第二家的判教,即是三乘別教、三乘通教、抑揚教、一乘教、常住教等“五時教判”。佛陀為聲聞、辟支佛、菩薩分別演說不同的教理,即為“三乘別教”;《般若》蕩執(zhí)明空,通貫于三乘,稱為“三乘通教”;《維摩經(jīng)》、《思益經(jīng)》贊嘆菩薩道而貶斥聲聞,故為“抑揚教”;《法華經(jīng)》闡明會彼三乘,同歸一佛乘,稱為“同歸教”;但是,《法華經(jīng)》還未談到法身常住、眾生皆可成佛的道理,因此仍然不是最終最圓的經(jīng)教,最后佛陀在涅槃前演說佛性常住之理的《涅槃經(jīng)》,故為“常住教”。

  這與吉藏《三論玄義》介紹慧觀的教判一致〔35〕;而且引用“五味相生”的解釋,與《大般涅?經(jīng)集解》中僧宗的判教相似!36〕可見,這二家是南方涅槃學(xué)派的判教譜系。

  第三家是莊嚴寺僧?(467—527)的“四時教判”,俄Φ180說:

  三莊嚴寺法師,明經(jīng)教大小,同凡有四句:一初小后大,即初說小乘,后說涅槃也;二初大后小,初說《華嚴》,后說雙卷《泥洹》等也;三初后大,即初說《華嚴》,后說《涅槃》也;四初小后小,即初說相教,后說雙卷也。所以有此句者,正逐物根性不同,此意如前釋也。雖有四句,即不依后三,經(jīng)教止就前一句。是次第教。中凡有四時:一者有相教,即是十二年中說法也;二者無相教,即十二年后說五時《般若》、《凈名》、《思益》之流;三是一乘教,即法華教也。四常住教,即《涅槃經(jīng)》也。所以知四時者,凡引兩義:一、逐三寶,二、逐三理!37〕逐三寶者,第一時,佛壽八十,法是有相,僧是出家聲聞;第二時,佛壽七百僧癨,法是五時般若,僧通菩薩,即備取三乘;第三時,佛壽復(fù)復(fù)倍上數(shù),經(jīng)唯一乘,僧唯菩薩;第四時,教明一體三寶,佛僧悉是常住。推此而言,唯應(yīng)有四時三寶。佛寶既止四種,法不合獨有五時。二依三理者,但經(jīng)所明理,凡有三種:一者明境,二者辯因,三者論果。若三種極處,境是無相,因是一乘,果是常住也。若有相教明,境是有相,因是小乘,果是無常。所以明三理,皆未極也。第二《般若》明,境是無相,此是境極,因即三乘不同,果猶劫數(shù)。此第二時,三理之中,一極而兩未極也。第三是一乘教明,境是無相,因即同歸,果未常住。此即兩極而一未極也。第四常住教明,境是無相,因即一乘,果是常住。此即所明三理悉是究竟。推理為言,只應(yīng)有四時經(jīng)教也!38〕

  智?在《法華玄義》指出,宗愛與僧?的判教是“四時判教”!39〕僧?的“四時教判”,是在初小后大的“次第教”中,建立有相教、無相教、一乘教、常住教;而且,從三寶、三理(境、因、果)兩方面表現(xiàn)了四教的淺深。“四時教判”的不同,總結(jié)如下:

  有相教無相教一乘教常住教時十二年中十二年后經(jīng)典《般若》、《凈名》、《思益》《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三寶佛壽八十,法是有相,僧是出家聲聞佛壽七百僧癨,法是五時般若,僧通菩薩,即備取三乘佛壽復(fù)復(fù)倍上數(shù),經(jīng)唯一乘,僧唯菩薩一體三寶,佛僧悉是常住三理境是有相,因是小乘,果是無常(三理皆未極)境是無相,此是境極,因即三乘不同,果猶劫數(shù)(一極而兩未極)境是無相,因即同歸,果未常。▋蓸O而一未極)境是無相,因即一乘,果是常。ㄈ硐な蔷烤梗

  “四時教判”是在“五時教判”成立后,并且對后者進行批判。如俄Φ180說:“推此而言,唯應(yīng)有四時三寶,佛寶既止四種,法不合獨有五時”。既然三寶只有四種,所以佛陀的教法不應(yīng)該有五時,只能是四時。

  俄Φ180在闡明與批判上述三家的判教理論后,提出自己的觀點:

  合用第三家義,初家引《十地》攝法三時者,此自三相有生住滅時,亦非三時經(jīng)教也。第二家引《涅槃經(jīng)》五味相生,知有五時之教。今亦不無五時之說,但不同前家以《凈名》、《般若》別為兩時。今就初教分為二種,即是具明始終。謂成佛之后說人天之教,此猶是世間教,未明得道,三寶未具,為第一時;度提謂等,所說五戒即是人乘,明十善之法乃至八禪即是天乘。若含此教,即具有五時。〔40〕

  俄Φ180作者支持僧?的“四時教判”,但是依《涅槃經(jīng)》“五味相生”應(yīng)該建立“五時教”。所以,在“有相教”中分為二種,別立“人天教”,因為僧?依三寶的淺深立四時,而“人天教”則是“三寶未具”的世間教法。佛陀成道后,在未度化五比丘之前,三寶未具,為提謂等人為五戒、十善、四禪八定等教法,這些都是“人天教”的教法。

  所以, 俄Φ180作者的“五時教判”,即是人天教、有相教、無相教、一乘教、常住教。智?《法華玄義》卷十上,在“南三北七”判教中,介紹了有相教、無相教、抑揚教、同歸教、常住教等南方的“五時教判”(即俄Φ180的第二家)后,又說:“四者,北地師亦作五時教,而取《提謂波利》為人天教,合《凈名》、《般若》為無相,余三不異南方。”〔41〕俄Φ180作者的“五時教判”,正是《法華玄義》中第四家的“北地師”(北地第一家)。俄Φ180是地論學(xué)派的文獻,所以“五時教判”是晚期地論學(xué)派南道系的判教思想。

  而且,俄Φ180作者闡釋建立“人天教”等五時教判的理由時,批判了第二家的“五時教判”,因為第二家以《般若》為“三乘通教”,《凈名經(jīng)》、《思益經(jīng)》為“抑揚教”,俄Φ180作者將此三經(jīng)合為“無相教”。俄Φ180說:

  若言《般若》為第二,《凈名》、《思益》為第三,義即不然。謂《大〔42〕品經(jīng)》呵毀聲聞,如乞〔43〕食,茍不就大家乞食,及從婢。此甚于《凈名》、《思益》,故不可以抑揚便為深教也。若言《凈名》嘆權(quán)實二智八地之解,以此為深,即為第三者,明《首楞嚴》嘆十地菩薩,復(fù)深于《般若》,更應(yīng)立為一時。而理不必然,故《凈名》等即《般若》內(nèi)也,猶是《般若》之枝流也,等明無相!洞笃方(jīng)·無作品》云:諸天嘆言:我于閻浮提見第二*輪轉(zhuǎn),四諦是第一,般若是第二。又《思益經(jīng)》第四卷云:百千諸天云:我等于閻浮提,〔44〕再見*輪轉(zhuǎn)。今謂再之與第二只是一法兩名,豈審再見是第三,而第二見是第二也!45〕

  俄Φ180作者的批判分為三點:第一,《大品經(jīng)》也呵責(zé)聲聞,如經(jīng)中說:“譬如狗不從大家求食,反從作務(wù)者索。”〔46〕這比《維摩經(jīng)》、《思益經(jīng)》更貶挫聲聞,所以獨稱《維摩經(jīng)》、《思益經(jīng)》為“抑揚教”是不恰當(dāng)?shù)。吉藏在《三論玄義》中,亦有類似的批評。〔47〕第二,《維摩經(jīng)》中,贊嘆權(quán)智、實智以及八地菩薩的頓悟,以此為“抑揚教”,高于《般若》的“通教”;同時,在《首楞嚴經(jīng)》中,亦贊嘆十地菩薩,為《般若》更深的教法,依第二家的判教則亦應(yīng)別立一教。但是,《首楞嚴經(jīng)》攝入“般若時”中,所以《維摩經(jīng)》亦應(yīng)在《般若經(jīng)》之內(nèi)。第三,《大品經(jīng)·無作品》說《般若》為第二*輪,〔48〕《思益經(jīng)》中則為“再見*輪轉(zhuǎn)”,〔49〕這表明《大品經(jīng)》與《思益經(jīng)》為同時期說法的經(jīng)典。

  所以,俄Φ180的作者深入理解南方涅槃學(xué)派、成實學(xué)派的判教思想,而且加以抉擇、剖析與吸收,從而形成人天教、有相教、無相教、一乘教、常住教的“五時教判”,這也表明晚期地論學(xué)派受到南朝佛學(xué)的重大影響。

  但是,我們在凈影慧遠《大乘義章》卷一“眾經(jīng)教跡義”中,發(fā)現(xiàn)劉虬的“五時”與俄Φ180的“五時教判”相同!50〕田茂雄對劉虬的“五時”提出懷疑,因為在《無量義經(jīng)序》中,劉虬說教有七階: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大乘、《無量義經(jīng)》、《法華經(jīng)》、《涅槃經(jīng)》!51〕劉虬的七階不采取頓漸的教判原則,所以沒把《華嚴經(jīng)》收攝進來,而且補充了《提謂波利經(jīng)》、《無量義經(jīng)》,這兩本是慧觀之后所譯的經(jīng)典,慧觀自然無緣睹見,這是與慧遠的不同之處。〔52〕《大乘義章》所述劉虬的“頓漸五時七階”判教,列表如下:漸教頓教五時七階一、人天教初階:同右二、三乘差別教二階:聲聞乘三階:緣覺乘四階:菩薩乘三、三乘同觀教五階:同右四、破三歸一教六階:同右五、常住教七階:同右華嚴經(jīng)

  通過《無量義經(jīng)序》與《大乘義章》的比較會發(fā)現(xiàn),二者有較多的差異:一、《大乘義章》所述劉虬的判教,將《華嚴經(jīng)》攝為頓教,將劉虬重視的《無量義經(jīng)》剔除;二、《大乘義章》中劉虬的“五時”與慧觀的“五時教判”非常相似,與俄Φ180完全符合。鐮田茂雄對劉虬的“五時”抱有懷疑,認為將北方成立的疑經(jīng)《提謂經(jīng)》配為第一人天教,“五時”不可能在南方成立,這是吸收北朝佛學(xué)的成果而提出的。〔53〕由此可以斷定,這是地論師南道系的判教理論,與俄Φ180同樣,是地論師吸收南朝的“五時”,經(jīng)過融合與會通而形成。這樣的判教理論在北方流行后,于是出現(xiàn)慧觀、劉虬等判教學(xué)說相混雜,以致于慧遠誤述劉虬的判教論!54〕

  從北魏時代開始,北方佛教一直吸收南朝教學(xué)的成果。凈影慧遠《大乘義章》所提及的“誕公”,即是“智誕”,綜合北方的華嚴學(xué)與南方的涅?學(xué),完成新的“頓漸五時”教判。敦煌文獻P.2908亦提出“頓漸五時”,《華嚴經(jīng)》為頓教,《波利提謂經(jīng)》至《涅槃經(jīng)》則為“漸教”。所以,P.2908的判教思想與智誕非常相似,有可能是北方地論師的著作。

  道憑的判教思想,S.613V《綱要書》中記載為“一音教”,而《大智度論疏》卷十七中則為“五時教義”:一、《華嚴》;二、三乘別教;三、三乘通教(《般若》);四、《法華》;五、《涅槃》。道憑吸收了菩提流支“一音教”與南朝“五時判教”的特點,結(jié)合“言音”與“時”“機”來判別教法,依“一音教”批判頓漸教判。“別教三乘”、“通教大乘”、“通宗大乘”三教判與菩薩行位結(jié)合起來,最好的體現(xiàn)是敦煌遺書中的《法界圖》。

  俄Φ180的作者吸收南方涅槃學(xué)派、成實學(xué)派的判教思想,而且加以抉擇、剖析與吸收,從而形成人天教、有相教、無相教、一乘教、常住教的“五時教判”,這也表明晚期地論學(xué)派受到南朝佛學(xué)的重大影響。北方佛教對南朝教學(xué)的吸收,皆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與改造,從而體現(xiàn)出地論師的創(chuàng)造性詮釋。

  〔1〕《大乘義章》卷一,《大正藏》第44冊,第465頁上。

  〔2〕《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十下:“若爾誕公云:雙樹已前,指法華經(jīng)悉不了。”《大正藏》第33冊,第813頁中。

  〔3〕詳細的文獻論證,見坂本幸男著,釋慧岳譯:《華嚴教學(xué)之研究》(第一部),臺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1年版,第165~176頁。

  〔4〕《續(xù)高僧傳》卷二六《慧誕傳》,《大正藏》第50冊,第671頁中。

  〔5〕有關(guān)《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的作者,研究者的觀點有兩種:一、明駿撰者說,二、建元寺法朗編纂。但是,《集解》中的注疏都是南齊至梁代時的作品,是可以肯定。在研究涅?學(xué)派時,筆者會深入探討此問題。見菅野博史《〈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の基礎(chǔ)的研究》,《東方文化》,1986年第66號,第100~105頁。

  〔6〕荒牧典俊編著:《北朝隋唐佛教思想史》,京都法藏館2000年版,第33~32頁。

  〔7〕《法華經(jīng)三大部補注》卷三,《?續(xù)藏》第44冊,第40頁下。

  〔8〕《高僧傳》卷八,《大正藏》第50冊,第379頁下。

  〔9〕《高僧傳》卷八《僧宗傳》,《大正藏》第50冊,第379頁下。

  〔10〕《續(xù)高僧傳》卷六《曇準傳》,《大正藏》第50冊,第472頁上。

  〔11〕《高僧傳》卷八,《大正藏》第50冊,第380上。

  〔12〕《續(xù)高僧傳》卷七《安襂傳》,《大正藏》第50冊,第480頁中。

  〔13〕依六十卷《華嚴經(jīng)》所載,佛陀說該經(jīng)的處所有七處,其中人間三處,天界四處,前后共計八次說法會,故云“七處八會”:(1)寂滅道場會:在摩訶提國的菩提樹下(即佛成道處),宣說世間凈眼、盧舍那二品;(2)普光法堂會:在熙連河邊的普光法堂,宣說如來名號、四諦、如來光明覺、菩薩明難、凈行及賢首菩薩等六品;(3)忉利天宮會:在須彌山頂?shù)坩寣m的妙勝殿,宣說佛升須彌頂、菩薩云集妙勝殿上說偈、菩薩十住、梵行、初發(fā)心菩薩功德、明法等六品;(4)夜摩天宮會:在夜摩天的寶莊嚴殿,會中演說佛升夜摩天宮、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功德華聚菩薩十行、菩薩十無盡藏等四品;(5)兜率天宮會:在兜率天的一切寶莊嚴殿中,宣說如來升兜率天宮一切寶殿、兜率天宮菩薩云集贊佛、金剛幢菩薩十回向等三品;(6)他化天宮會:于他化自在天的摩尼寶藏殿,宣說十地、十明、十忍、心王菩薩問阿僧癨、壽命、菩薩住處、佛不思議法、如來相海、佛小相光明功德、普賢菩薩行、寶王如來性起等十一品;(7)普光重說會:說法地點與第二會相同,即在熙連河邊的普光法堂,宣說離世間品;(8)癨園重閣會(逝多園林會):在舍衛(wèi)國的癨園重閣講堂,宣說入法界品。

  〔14〕“誕”在《大正藏》經(jīng)本即宋本是“護”,而《和本五教章》是“誕”,故改為誕。

  〔15〕《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一,《大正藏》第45冊,第480頁中。

  〔16〕《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大正藏》第45冊,第247頁中。

  〔17〕《敦煌寶藏》第5冊,第143頁上。

  〔18〕船山徹有此觀點,見《地論宗と南朝教學(xué)》,荒牧典俊編著:《北朝隋唐佛教思想史》,京都法藏館2000年版,第127頁。

  〔19〕《大智度論疏》卷十七,《?續(xù)藏》第87冊,第472頁下。

  〔20〕織田顯?:《道憑の五時判について》,《印度學(xué)佛教學(xué)研究》卷三六,第1號,第57頁。

  〔21〕《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十下,《大正藏》第33冊,第807頁下。

  〔22〕同上。

  〔23〕《維摩經(jīng)文疏》卷十六,《?續(xù)藏》第28冊,第145頁上。

  〔24〕青木隆:《〈法界性論〉について》,《印度學(xué)佛教學(xué)研究》卷三六,1988年第2號,第733頁。根據(jù)青木隆的研究,《法界性論》是六世紀前半葉中國學(xué)僧的著述,而后假托菩提流支;在思想上,《法界性論》與南方的涅?學(xué)派、成實學(xué)派的開善寺智藏、莊嚴寺僧?,以及北方地論學(xué)派慧光的思想相近,可見有統(tǒng)一南北佛教思想的旨趣。

  〔25〕織田顯?:《道憑の五時判について》,《印度學(xué)佛教學(xué)研究》卷三六,1987年第1號,第57頁。

  〔26〕米森俊輔:《達法師の三時經(jīng)教と興皇寺法朗の三種教判》,《印度學(xué)佛教學(xué)研究》卷五二, 2004年第2號,第672頁。

  〔27〕《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頁。

  〔28〕《十住經(jīng)》卷一,《大正藏》第10冊,第501頁上;《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二三,《大正藏》第9冊,第545頁中。

  〔29〕《十地經(jīng)論》卷三,《大正藏》第26冊,第138頁下。

  〔30〕有關(guān)興皇法朗的判教思想,見米森俊輔:《〈四論玄義〉逸文に見る法朗の教判について》,《印度學(xué)佛教學(xué)研究》卷五一,2003年第2號,第555~557頁。

  〔31〕原為“波”,改為“般”。

  〔32〕原為“提湖”,改為“醍醐”。

  〔33〕原為“?”,改為“般”。

  〔34〕《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第197頁。

  〔35〕《三論玄義》,《大正藏》第45冊,第5頁中。

  〔36〕《大般涅?經(jīng)集解》卷三五:“如從牛出乳者,佛說小乘四諦*輪,此是成佛十二年中說也。從乳出酪者,謂十二年后,說三乘通教,《大品經(jīng)》是也。酪出生蘇者,如《思益》、《維摩》,抑挫二乘,稱揚菩薩也。從生蘇出熟蘇者,說《法華》破無三因果也。今此經(jīng)明佛性常住,窮理盡性,如醍醐也。”《大正藏》第37冊,第493頁。有關(guān)僧宗的教判思想,見菅野博史:《〈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における僧宗の教判思想》,《印度學(xué)佛教學(xué)研究》卷三七,1988年第1號,第87~91頁。

  〔37〕原為“里”,改為“理”。

  〔38〕《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第197~198頁。

  〔39〕《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十上,《大正藏》第33冊,第801頁中。

  〔40〕《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第198頁。

  〔41〕《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十上,《大正藏》第33冊,第801頁中。

  〔42〕原本無“大”,今加。

  〔43〕原為“氣”,改為“乞”。

  〔44〕原本缺“浮”,今加。

  〔45〕《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第198頁。

  〔4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十三,《大正藏》第8冊,第319頁上。

  〔47〕《三論玄義》:“《大品》呵二乘為癡狗,《凈名》貶聲聞為敗根。挫小既齊,揚大不二,何得以《大品》為通教,《凈名》為抑揚?”《大正藏》第45冊,第6頁上。

  〔4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十二,《大正藏》第8冊,第311頁中。

  〔49〕《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卷四,《大正藏》第15冊,第56頁中。

  〔50〕《大乘義章》卷一:“言五時者,一、佛初成道,為提謂等,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說三乘差別教門,求聲聞?wù),為說四諦;求緣覺者,為說因緣;求大乘者,為說六度;及制戒律,未說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宣說《大品》、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三乘同觀,未說一乘破三歸一,又未宣說眾生有佛性。四、佛成道已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說《法華經(jīng)》,辨明一乘,破三歸一,未說眾生同有佛性,但彰如來前過恒沙、未來倍數(shù),不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臨滅度,一日一夜,說《大涅槃》,明諸眾生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其了義。此是五時。”《大正藏》第44冊,第465頁上。

  〔51〕《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藏》第55冊,第68頁上。

  〔52〕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fā)展與演變》,第118頁。

  〔53〕田茂雄著,佛光出版社譯:《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卷),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頁。

  〔54〕藍日昌認為,劉虬只有“七階”教判論,因為他的特點是以《無量義經(jīng)》為中心來分判經(jīng)典。見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fā)展與演變》,第119~120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