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菩提心

  發(fā)菩提心(一)

  于自由時報89.05.16 (二)刊載

  佛法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加行,目的皆在使我們發(fā)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道。因為加功用行---持戒、修善、懺悔、誦經、持咒、三皈…等,都是修行的初門,經過這些初門,業(yè)障減輕了,要進一步向上提升,就要發(fā)菩提心。

  華嚴經云:「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剐扌械哪康木褪且蔁o上正等正覺。希望成無上正等正覺,就要發(fā)菩提心,故經云:「修行不發(fā)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所以,發(fā)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佛法和其他宗教不同之處,最顯著的差別,就是發(fā)菩提心。

  發(fā)菩提心(二)

  于自由時報89.05.18 (四)刊載

  其他的宗教,為什么不能成就正覺?就是沒有發(fā)菩提心,再其次就是不知道持戒。這二點如果做不到,就是走了遠路。所以發(fā)菩提心,是最重要一件事情。

  弘揚佛法,護持三寶,都是發(fā)菩提心的前方便,是大慈悲心的表現(xiàn)。為什么要弘揚佛法?就是本著慈悲的精神,不僅自己能得到利益,也希望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解脫,跟佛法結善緣、結出世的緣,這些都是基于慈悲心的關系,所以要觀眾生苦,發(fā)菩提心。

  眾生都是在生、老、病、死苦當中,沒有辦法接近正法,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使眾生都能接近正法,接近了正法,慢慢地就會發(fā)菩提心。

  發(fā)菩提心(三)

  于自由時報89.05.20 (六)刊載

  何謂「菩提心」?菩提心即是清凈心,亦即金剛經所說的「無住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在名相上,雖然知道清凈心、覺悟的心,可是卻不容易體悟,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前方便及良好的基礎,F(xiàn)在知道「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根本」,所以第一步就要養(yǎng)成大悲心,有了大悲心,將來就會圓成佛智。

  大慈悲的養(yǎng)成,就是發(fā)菩提心的前方便。要養(yǎng)成慈悲心,第一要戒殺,第二要救生、放生、愛護生命,第三要吃素,不吃眾生肉。由這三種方便,大悲心就會慢慢成長。

  發(fā)菩提心(四)

  于自由時報89.05.23 (二)刊載

  要養(yǎng)成慈悲心,先要受持五戒,假使持戒的功夫沒有做好,沒有大慈悲心,禪定就不容易生根,所以佛經中講:「尸羅不清凈,三昧不現(xiàn)前」,尸羅就是戒行。戒法當中,以五戒為根本,五戒的第一條戒就是不殺生,這就是表示一種大慈悲心。

  不但對人要慈悲,而且對于動物也要慈悲,如果再將心量擴大,對植物也要慈悲;假使我們有這種心境,身、心就能夠平靜、安詳,真正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一念心,現(xiàn)在就和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感應道交。

  發(fā)菩提心(五)

  于自由時報89.05.25 (四)刊載

  怎么樣培養(yǎng)我們的慈悲心?第一是不殺生,不殺生就是慈悲心的展現(xiàn)。不僅佛法講不殺生,儒家也講:「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谷绻牭綒⒇i宰羊、非常悲慘的聲音,不但見死不救,還吃它的肉,這就是沒有慈悲心。

  為什么不要殺害動物?因為人生有三世因果,現(xiàn)在的動物,說不定就是自己過去世的親眷,吃了它的肉,不就等于吃了過去的六親眷屬嗎?此外,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吃了眾生肉,就等于吃了未來的佛菩薩;谶@些道理,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殺生,不要吃眾生肉。

  發(fā)菩提心(六)

  于自由時報89.05.27 (六)刊載

  不吃眾生肉,除了是慈悲心的養(yǎng)成之外,也是因為希望成就佛道。要成就佛道,就要和眾生結善緣,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吃了眾生肉,就跟眾生結了惡緣,如果自己將來要說法度眾生,就不容易達到目的。

  大乘經典如楞嚴經菩薩戒經等,都講不吃眾生肉的道理;但因為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學佛、修行的程度深淺不同,如果堅持一定要吃素,才可以學佛、修行,就會有一些有緣的人,不敢學佛修行。所以佛陀就慈悲開一些方便,例如有人吃眾生肉習慣了,突然要他不吃肉,心當中就放不下、很難受,所以佛就講,可以吃三凈肉,以方便接引其進入佛法堂奧。

  發(fā)菩提心(七)

  于自由時報89.05.30 (二)刊載

  佛經云,要想修行學佛,須具足兩個條件:一是智慧,一是信心。

  現(xiàn)在一般學術界,對于佛法也開始在深入研究,但用學術的眼光來探討、考證佛法,與真正修行學佛,是不一樣的;因為純粹學術研究,完全是用自己的想法來研究佛法,雖然是有智慧,卻沒有信心,如此就會產生邪知邪見,容易走錯路。

  相反地,如果不研究佛法、了解佛法的道理,只是有信心,也會產生矛盾。例如有些人不了解佛法的道理,只知道拜菩薩、拜佛,正所謂:「見廟燒香,見像磕頭!挂姷剿聫R、看到神像,也不管是正或邪,就趕快去拜一拜,認為禮多人不怪,拜總比不拜好,不拜恐怕得罪神明。這就是屬于情感的,有信心卻沒有智慧。

  修行學佛,要具備信心與智慧,方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

  發(fā)菩提心(八)

  于自由時報89.06.01 (四)刊載

  修行學佛須具備信心與智慧,才能與佛法的道理相應;就如鳥之雙翼,有健全之雙翼,才可飛翔。如果只有信心沒有智慧,就容易產生煩惱、無明,例如,認為自己到處拜佛或求神明保佑,為什么身體的病還不好?運氣也不順邃?于是就慢慢產生退心,產生障礙。

  所以,修行學佛要有信心、有智慧,還要有大慈悲心,這些都是發(fā)菩提心的前方便。有了這些方便,漸漸地福德增長、業(yè)障消除,戒行、慈悲心都到達一定的程度了,進一步就要發(fā)菩提心,才能更上一層樓,圓成佛道。

  發(fā)菩提心(九)

  于自由時報89.06.03 (六)刊載

  行度化眾生、吃素、護生等善法,起初是因為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是一種慈悲心的展現(xiàn);若能更進一步,將心量擴大,心行平等,知道諸法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就從有相達到無相,與佛法究竟了義相應。

  例如:雖然自己持戒清凈,也能夠不生驕傲,不會看不起不持戒的人,持而無持;修善、發(fā)了大慈悲心的人,不會看不起沒有發(fā)慈悲心的人;知道所做的一切福德,都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只有付出,不貪求回饋,能所俱空,如此,這念心就能得到解脫,即是無相、無住,自利又利他。

  發(fā)菩提心(十)

  于自由時報89.06.06 (二)刊載

  一般人往往在布施之后,執(zhí)著布施的福德,這種福德終究屬于人道、天道,修行學佛則要進一步提升、超越。怎么樣超越?要在心念上超越,沒有能所,修善不執(zhí)著善,由慈悲心慢慢增長清凈心,就能夠向上提升、超越。

  例如六波羅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必須要配合般若,般若就是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假使不配合般若的智慧,所修的善法就只是一種福德。有福德當然也是好事,但要得解脫、要成就佛的智慧、要發(fā)菩提心,就必須知道緣起性空、三輪體空的道理,并且要慈悲平等,心量廣大,具足般若智慧,達到無念、無住、無為,如此,這念心就是無上的清凈心,就能夠究竟解脫、圓滿佛智。

  發(fā)菩提心(十一)

  于自由時報89.06.08 (四)刊載

  修一切善法,心不生執(zhí)著,三輪體空,并能明白本心本性的道理,這就是修行。

  禪宗有一則公案:人稱「佛心天子」的梁武帝,修布施、供養(yǎng),修了很多善法,他曾經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修行,并告知文武百官、親屬等,如果希望他繼續(xù)治理國家,就要布施供養(yǎng)三寶。梁武帝的目的,就是希望大眾發(fā)善心、慈悲心,及藉此因緣修建道場,這是大慈悲心的顯現(xiàn),因而修建了很多寺院,度化了很多人出家修行。

  當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與梁武帝見面的時候,梁武帝就問達摩祖師:「我修了這么多的善法,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回答說:「沒有功德!這只是人天小果,屬于福報!沽何涞勐犃,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說沒有功德呢?馬上又問:「這樣不是功德,什么才是真功德?」達摩祖師就講:「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惯@才是真功德。

  發(fā)菩提心(十二)

  于自由時報89.06.10 (六)刊載

  達摩祖師對梁武帝講:「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共攀钦婀Φ。這是因為達摩祖師看到梁武帝修了這么多的善法,希望他能夠不要執(zhí)著這些福德,才能夠提升、進步,這實在是達摩祖師的大慈悲、大智慧。

  有些人看到這則公案,就認為既然福德不能成道,那就不要修善了;這就是對佛法的道理不了解,對空的道理產生誤解。般若的智慧,是修善不著善,不是告訴我們連善法都不要修,如金剛經所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就是懂得緣起、性空,還要修一切善法,如此才能圓滿菩提。

  發(fā)菩提心(十三)

  于自由時報89.06.13 (二)刊載

  慈悲心有不同的層次,須要經過一番長養(yǎng),才能慈心廣大;所以不是沒有大慈悲心,就不能吃素、不能學佛了。修行學佛就如在學校修習學分,學分沒有圓滿,今生再來補修,慢慢練習、提升。慈悲心須長久不斷地熏修,過去沒有熏修,現(xiàn)在繼續(xù)再修,慈悲心就能增長。

  菩提心的層次,第一是「發(fā)心菩提」,希望契悟菩提心,并且發(fā)成就無上佛果的心愿,這就是殊勝的愿行、希望;有了希望以后,依據佛法的道理來實踐,心就能慢慢清凈。

  第二是「伏心菩提」,「伏」就是降伏。眾生的心念有時候清凈,有時候不清凈,慢慢降伏自己不清凈的心念,知道觀心返照,心當中有煩惱時,就要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念頭的活動,起了惡念,馬上就要降伏,起善念,就要保持,這就是「伏心菩提」。

  發(fā)菩提心(十四)

  于自由時報89.06.15 (四)刊載

  「伏心」,不只是凡夫要做,菩薩也要落實這個功夫,如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應如是住」即是時刻安住在菩提心,心不攀緣、不打妄想,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要「無住生心」,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何謂「應無所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住」即是執(zhí)著的意思。譬如一般人看到前面一個很可愛的東西,就會忍不住去看一看、摸一摸,這就是「有住」;若于一切境界,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就定下來了。

  發(fā)菩提心(十五)

  于自由時報89.06.17 (六)刊載

  若于一切境界,能夠不生貪著,就是「無住」,心就定下來了。「無住」屬于定境,還要「生心」,才與菩提心相應!干摹共皇瞧鹨粋念頭,而是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自在

  無住就是定,生心就是智慧。所以「無住生心」不但是對任何東西不起貪愛,而且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要達到此一境界,要先有前方便,例如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誦經、持咒、靜坐等等。沒有前方便,對于佛法的道理,不容易聽得懂,即使聽得懂,也不一定做得到;沒有前方便的加功用行,不容易真正落實佛法。

  發(fā)菩提心(十六)

  于自由時報89.06.20 (二)刊載

  希望契悟菩提心,須在日常生活上,在動中、靜中磨煉、熏修。例如要固定早晚課誦,早、晚都要靜坐,這屬于靜中專修,目的就是要使菩提心現(xiàn)前。

  有些人誤解靜坐的道理,以為雙腿盤坐,就是道、就是禪,這是偏頗的看法;靜坐時,要修心地法門,才是道。靜坐是一種方便,因為不靜坐,心不容易收攝、安定;走路、睡眠、吃飯,雖然也可以修,可是并不容易。

  所以,靜坐是一種助道因緣,尤其到最后要成金剛喻定,要破生相無明,就必須靜坐,入甚深禪定---金剛喻定,才真正能夠成正覺。

  發(fā)菩提心(十七)

  于自由時報89.06.22 (四)刊載

  有些人認為學佛不一定要打坐,只要這念心不起貪心就好了。這是偏執(zhí)的觀念,如果不用靜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前,為什么要在菩提樹下靜坐?而且在成道前的六年苦行,也都是在禪坐當中?由此可知,禪坐是圓成佛果的重要助緣。

  為什么要禪坐?因為禪坐較容易使我們的心安定下來,禪坐有了定境,身心馬上就能得到一種輕安、愉悅、安詳?shù)母惺?這念心就能落實、安住。

  靜中養(yǎng)成之后,還要在動中磨煉,將靜中的定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當中,如此,在行、住、坐、臥、上班、下班都可以修行。

  在日常生活中,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做事、讀書、煮飯、打掃…等一切行為舉止,都是善念,則家庭、社會、辦公室等任何地方,皆是清凈道場。

  發(fā)菩提心(十八)

  于自由時報89.06.24 (六)刊載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發(fā)心正確,世間法就是佛法;發(fā)心不正確,即使天天打坐、誦經,也不一定與佛法相應,佛法就成了世間法。例如,有很多學打坐的人,不是為了要定心、凈心、悟心,而是為了求神通、感應,這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又如有些人組織誦經團,專門為往生的人誦經,但不是本著慈悲心、清凈心在做法事,而是為了要賺錢。誦經本來是出世法,是幫助我們悟道、得解脫的法門,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就與佛法的道理不相應,出世法就成了世間法。

  具足正知見,世間法就是佛法。本著佛法慈悲濟世的精神,無人相、無我相,做任何事情,取之社會、回饋社會,來自十方,用之十方,就是菩薩行。

  發(fā)菩提心(十九)

  于自由時報89.06.27 (二)刊載

  身心的平靜與安樂,是每個人所希望的,這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的道理,方能達到。動的時候,隨緣修,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時刻覺察、覺照;靜的時候專修,如早晚課誦、打坐…等。無論動或靜,都能調伏己心,保持平靜、安詳,這念心就能漸漸地調和柔順。如此繼續(xù)精進不懈,待因緣成熟,即能開悟見道,契悟本自真心。

  雖然開悟,但是幾十年、乃至無始以來的習氣還是存在,所以還要悟后起修,悟后起修才是真修。從開悟到圓成佛果,就如農歷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圓缺不同,層次深淺有別。開悟就如見到初一的月亮,還沒有圓滿,所以仍要發(fā)長遠心,在日常生活、動靜閑忙中,始終要使這念心不懈怠、不顛倒,不斷精進,到最后見到十五的月亮,煩惱漏盡,才是功行圓滿。

  發(fā)菩提心(二十)

  于自由時報89.06.29 (四)刊載

  道是現(xiàn)成的,向外執(zhí)求,是求不到的。如祖師所云:「離道別尋道,終生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闺x開我們當下這一念心,另外求成佛、成菩薩,是不可能的。當下這一念心,就是無住心、就是佛;無住心即是道,若起了執(zhí)求,就變成眾生了。

  要達到無住心,就要先修加行,轉化習氣,如古德所言:「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即是將平常陌生的善法、善念,不斷的實踐,轉為熟悉的;「熟處轉生」即是將平常熟悉的惡法、惡念去除,轉為陌生的。如此,身心即能日益清凈,生活愈加光明、安樂。

  發(fā)菩提心(二十一)

  于自由時報89.07.01 (六)刊載

  佛法言,無住心即是道,若起了執(zhí)求,就變成眾生;此是以究竟了義的立場來講。另一方面,佛法當中,為了度化不同機緣的眾生,也可以有所求,有所求是一種方便。例如遇到大災大難,不是自己能力可以挽救的時候,就可以求觀世音菩薩,一心專注系念,至誠禱告,便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這是屬于有所求、方便感應的法門。

  現(xiàn)在一般人都是求的多、修的少,甚至根本就不修,只想求福報、求保佑、求多子多孫…等等,如此,只是一味的執(zhí)求,卻不知修福德、修智慧,反而會沒有感應。

  所以修行學佛,平時就要熏修,動靜閑忙都要落實修行,才能與諸佛如來感應道交,得獲殊勝妙果。

  發(fā)菩提心(二十二)

  于自由時報89.07.04 (二)刊載

  古德言:「有求為苦,無求乃樂。」沒有執(zhí)求,心就很安定;若有所求,求不到時,就會感到痛苦。眾生時時刻刻向佛菩薩求,圣人則反求諸己;凡夫是「求佛不求己」,圣人是「求己不求佛」。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自己,寬以待人、嚴以克己,心才會安定下來,煩惱才會漸漸斷除,所謂煩惱分分斷,真如分分現(xiàn),這就是分證菩提,證一分真如,即見一分法身,現(xiàn)在就是菩薩。

  菩薩也是由凡夫起修,而證入賢位菩薩,由賢位菩薩到登地菩薩;登地菩薩分成十種階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地;十地菩薩上面還有等覺、妙覺,妙覺果位即是菩薩道圓滿,真正契入佛的智慧。

  發(fā)菩提心(二十三)

  于自由時報89.07.06 (四)刊載

  一般人從早到晚,心都是在喜怒哀樂、在取舍當中,所以,始終是患得患失,無法平靜。如果能夠不生取舍、執(zhí)著,這念心時時覺照,保持平靜,則隨時隨處都是安樂凈土;這就要在平時下功夫,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才能做得到。平時不下功夫,只是到處攀緣、湊熱鬧,結果什么都得不到,修行也沒有進步,這就是沒有真實下功夫的緣故。

  所以,參禪要真參、要實悟;修行也是一樣,不能投機、取巧,不能馬虎應付,要將自己不好的習氣改過,要在心上用功,持之以恒,精進不懈,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

  發(fā)菩提心(二十四)

  于自由時報89.07.08 (六)刊載

  常言道:「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拐f話當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惡業(yè),例如講他人的是非,或妄語、惡口…等,這都是一種習氣。

  《楞嚴經》中記載一位已經證得羅漢果的畢陵伽婆蹉尊者,即因為口業(yè)的習氣,而遭受誤會的公案:畢陵伽婆蹉尊者每天都要渡過恒河去托缽化緣,當他一到恒河邊時,他就會向恒河的水神說:「小婢,我要過河了,給我開路!」恒河的水神看到羅漢圣人,馬上就開出一條路,讓尊者從恒河上走過去。后來這位水神天天都聽到尊者這么不客氣地叫他小婢,感到很不服氣,心想:「我替你開路,你不但不感謝我,還罵我是小婢,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所以有一天,水神就去向佛陀告狀說:「世尊!你的弟子畢陵伽婆蹉尊者,他每天過路,我都為他開道,他不但不感謝我,還罵我是小婢,請世尊要為我主持公道!」釋迦牟尼佛一聽,就講:「對啊!你每天為他開路,他怎么還罵你是小婢?我叫他來問問看!」

  發(fā)菩提心(二十五)

  于自由時報89.07.11 (二)刊載

  世尊問畢陵伽婆蹉尊者:「你每天到恒河對岸去化緣托缽,水神為你開路,你為什么不但感激他,還罵他是小婢?你應該要向水神道歉!」畢陵伽婆蹉尊者一聽,覺得世尊的話很有道理,就說:「對啊!水神為我開路,我怎么還罵他是小婢,實在是不對,我應該要向水神道歉!」于是畢陵伽婆蹉尊者馬上就跟水神講:「小婢!這件事的確是我不對,我向你道歉,請你原諒!」結果,尊者向水神道歉,還是稱水神為小婢。釋迦牟尼佛就對水神講:「其實畢陵伽婆蹉尊者不是在罵你,那是他的習氣使然所致;因為尊者前五百世都身為皇太子,而你都是他的小婢,所以他一看到你,還是習慣叫你小婢!」

  由此公案可知,證到羅漢果,習氣仍不容易完全改過,必須證到緣覺果,才能完全化除習氣。所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要改除自己的習氣,若將所有的習氣、煩惱都漏盡,就超凡入圣了。

  發(fā)菩提心(二十六)

  于自由時報89.07.13 (四)刊載

  希望將自己的習氣、煩惱漏盡,超凡入圣,這須要發(fā)長遠心,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得到的,《楞嚴經》云:「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就是告訴我們,對于心中的煩惱、無明,現(xiàn)在起就要回光返照,經常檢討、反省,并且要發(fā)長遠心,煩惱無明就能次第漏盡。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在沒有學佛之前,似乎沒有這么多煩惱、妄想,修行學佛之后,反而有很多煩惱妄想,就懷疑自己是不是退步了?其實并沒有退步,這是因為在沒有學佛以前,不知道自己的煩惱無明深重,現(xiàn)在開始修行,心比較細了,就會慢慢覺察到自己的習氣、煩惱,也因為知道自己的缺點、習氣所在,才能改過、提升。所以這不是退步,反而是一種進步。

  發(fā)菩提心(二十七)

  于自由時報89.07.15 (六)刊載

  一般人都有貪心、瞋心、慢心等煩惱習氣,貪著錢財越多越好,或遇到違逆己意的人事物,就發(fā)脾氣,甚至還認為發(fā)脾氣是應該的;或者明明知道發(fā)脾氣不是好事情,但還是作不了主。這就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太深厚,要下一番決心才能改得過來。

  懂得修行觀心的人,當煩惱一起時,就知道要馬上回光返照,例如:參禪的人,煩惱一動,就在起心動念處參「『誰』在起煩惱」?念佛的人,在煩惱的當下,就念一聲「阿彌陀佛」;如此,煩惱就發(fā)生不了作用,也就不會再進一步造就更多身、口的惡業(yè)。相反地,如果不知道覺照,不在這念心上用功,就會被煩惱所轉,造就身、口、意等惡業(yè),而招感未來的苦報。

  發(fā)菩提心(二十八)

  于自由時報89.07.18 (二)刊載

  從發(fā)心菩提到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分證菩提,到最后要將所有的煩惱全都漏盡,就要打坐、入金剛喻定,這念心當中沒有夾雜任何妄想,始終無念、無住、無為、常寂常照,如香的煙一樣,沒有夾雜,沒有一點空隙,如果起一個心、動一個念,這念心當中就有夾雜、就有間斷,所以要用金剛定、無間定,將無始無明破除,就能成就無上菩提。希望從發(fā)心菩提獲證無上菩提,則須精進不懈,這條菩提路是現(xiàn)成的,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今生能夠修行學佛,是過去熏修而來的善根、資糧,所以現(xiàn)在更要廣集定慧、福德資糧,煩惱慢慢減少,清凈心就現(xiàn)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