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印光大師: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文鈔原文:

  禮佛菩薩,心中默念,啟口稱念,均可。心經(jīng),于彌陀經(jīng)前后念,亦可。以經(jīng)初念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之故,當(dāng)于彌陀經(jīng),往生咒念完,再念心經(jīng)。埵,讀朵音。獲,得也。無生忍,即于一切善惡凡圣境界,了無一念生心動念之相可得。

  金剛經(jīng),謂三心了不可得,即是無生忍之注腳。且勿謂于一切境,了無一念生心動念,便成枯木寒灰。正所謂寂然不動,如明鏡之空無一物,感而遂通,如明鏡之有形斯映。正當(dāng)有形斯映時,仍然空無一物。唯其空無一物,故得有形斯映。無生忍,仿佛如是,祈善會之。能證乎此,則入大菩薩位矣,非爾我之所能即獲也。

  繞佛,當(dāng)如日月之由東,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東,至北,至西,至南。以順繞有功德,逆繞有罪過。圍繞之法,西域最重,與禮拜不相上下,其意便隨順于佛也。

  念佛時,念觀音,不必另起頭念觀音贊,念佛號完,即接觀音可也。大士,即菩薩之別號,一切菩薩均可稱,非獨(dú)觀音為然。常示,了無有益,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余裕,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jīng)通寫來,也無用處。

——《印光法師文鈔》• 復(fù)寧德晉居士

如誠法師譯文:

  禮拜佛菩薩,心中默念,開口稱念,都可以!缎慕(jīng)》,在念《阿彌陀經(jīng)》之前或之后念,也都可以。因?yàn)樵谀罱?jīng)之初,念“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的緣故,應(yīng)當(dāng)在《阿彌陀經(jīng)》,往生咒念完之后,再念《心經(jīng)》。埵:讀音為朵。獲:得義。無生忍:就是對于一切善惡凡圣的境界,沒有一念起心動念之相可得。

  《金剛經(jīng)》中,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就是無生忍的注解。不要認(rèn)為對于一切境,沒有一念起心動念,就成為枯木寒灰,死寂一片。正所謂:寂然不動,如同明鏡空無一物;至誠感通,如同明鏡有形像就映現(xiàn)。

  正當(dāng)有形像映現(xiàn)時,明鏡本身仍然是空無一物。唯有明鏡空無一物,所以才能有形像就映現(xiàn)。無生忍,仿佛就是如此,請好好體會。能夠證到這種境界,就進(jìn)入大菩薩的位次了,不是你我所能夠立刻獲得的。

  繞佛,應(yīng)當(dāng)如日月運(yùn)行,由東,向南,向西,向北繞行。不可以由東,向北,向西,向南繞行。因?yàn)轫樌@有功德,逆繞有罪過。圍繞念佛的方法,西域最注重,與禮拜佛陀不相上下,其中的用意,是隨順于佛。

  念佛時,念觀音圣號,不必另外起頭,念觀音贊再念觀音圣號,念完佛號,就可以接著念觀音圣號。大士:就是菩薩的別號,一切菩薩都可以稱為大士,不是只有觀音菩薩,才可以稱為大士。

  經(jīng)常開示,沒有什么利益。能夠常常自我省察,那么一句話,也就足足有余了。不能自我省察,縱然將一部大藏經(jīng)全都寫來,也沒有什么用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