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悅諸佛本懷

  適悅諸佛本懷

  佛在靈山會上,已經(jīng)坐定了,也講說了《無量義經(jīng)》,講了之后,又是再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這就是在這那個場合的境界里,有這種瑞相,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無量義經(jīng)》后面還有,還有很多無量的法,所以希望人人把心定下來。 佛陀既然入定了,大家也了解,以過去佛講經(jīng)之后,也就是結(jié)束了,大家就能歡喜作禮而退,但是這一次,佛陀很快就開始坐著入定,所以人人能體會佛意,同樣還是在那里坐下來等待,等待佛陀再接下來的妙法,所以在這當(dāng)中,佛心不動,人人的心也是寂靜,在那里等待。

  其實在《無量義經(jīng)》講了之后,更是加強人人的信心,所以人人能發(fā)四弘誓愿,對治煩惱;四弘誓愿,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

  這種四弘誓愿,我們?nèi)巳硕紤?yīng)該能夠了解,所學(xué)的法門,不就是要度眾生嗎?要度眾生學(xué)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斷煩惱,這就是一個善的循環(huán),*輪要轉(zhuǎn),四弘誓愿必定要立,要不然我們說學(xué)佛,學(xué)佛要做什么呢?

  學(xué)佛最重要的是要成佛道,佛道若離開四弘誓愿,那就沒有什么佛道好學(xué)了,所以人生學(xué)佛,莫不都是四弘誓愿,這樣不斷輪轉(zhuǎn),才能入佛道。

  所以這就是要用功,用在六度萬行,自他雙利,學(xué)佛自利己,成正覺,教導(dǎo)他人人人能接近佛法,所以這就是,自他兼利的法門。

  入于無量義處

  身心不動

  發(fā)四弘誓 對治煩惱

  救度眾生 成就佛道

  六度萬行 自他雙利

  接下來我們就要說「是時」,就是在佛坐定的這個時候,人人的心也開始定下來,這中間的場面,是多么的莊嚴(yán)肅穆啊,大家都是心很穩(wěn)定,這個時間:

  是時 天雨曼陀羅華

  摩訶曼陀羅華

  曼殊沙華

  摩訶曼殊沙華

  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法華經(jīng)序品第一》

  這是四種花,從空中一直散落下來,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曼陀羅就是適意的意思,曼殊沙華就是柔軟的意思,意思就是適意和柔軟,有大、有小、有紅、有白,意思就是很美的花,這是經(jīng)典的形容。

  我們來想那個境界,在靈鷲山,不是在講堂,是在山上曠野的地方,應(yīng)該就是在樹下,既然佛已經(jīng)入定了,入無量義處三昧定的境界,人人的心境各不同,有的定力也是很好的,就如菩薩,這種大根、大智,他坐下來,同樣的心境也是很莊重,也是在定中的世界。

  還有,有學(xué)、無學(xué),尤其是有學(xué)人,是才在學(xué)的人,聽了《無量義經(jīng)》之后,接下來看到這個境界,大家的心,到底這是什么樣的情形?過去所沒有的,這次的法會怎么那么不一樣呢?所以在如此莊嚴(yán)的時刻,說不定風(fēng)微微一吹,樹葉落下,或者是樹的花散落下來,有花、葉,不斷地飄啊飄下來,那種境界,「天華悅眼」,看到花葉這樣飄落的時候,又這么多人的心境,所以會將它描寫成天華悅眼。

  眼睛看到散落下來的東西,讓我們很歡喜,那個心境,寂靜的境界,一點點的形態(tài),都讓我們的心很有感覺。

  就像現(xiàn)在,我們周圍都很靜,我的聲音,鳥的聲音,大家心境很寧靜的時刻,這樣應(yīng)該我們的心靈,都是很美的境界,何況是在佛的靈山會上,那種境界,應(yīng)該是很美妙,心很歡喜。

  「地?fù)u震心」,「眾喜觀佛」,大家感覺這個土地,也搖搖欲動的那個感覺,這是輕安的時刻,看到天降花雨,這個地也感覺很輕安自在,在這中間,人人眾喜觀佛。

  天華悅眼

  地?fù)u震心

  眾喜觀佛

  眉際分輝

  種種奇特

  聚于一時

  因為佛陀三十二相之一,就是白毫相光,這個毫光,就是在眉毛的中間,特別是我們的臉,其實古時候的人挽臉,為什么要挽臉呢?臉,也會有一種毛,看起來像絨布一樣,不同的光一照下來,方向不同,他就有一撮毛,又是右旋,這是佛的一個相,所以「眉際分輝」,「種種奇特」,「聚于一時」。

  這是一個境界,佛陀所坐的方向,光照過來的時候,大家用很歡喜的心來看佛,佛相眉間的中間,有這個毫光的相,這是在描寫眾人在那里,那個境界的感覺,大家的心境,所看到的形態(tài),那就是一種莊嚴(yán)。

  剛才我說過了,花有四種花,古時候所翻譯的,叫做小白、大白,及小紅、大紅,就是小白花和小紅花,大白花和小白花,大小有不同,所以四種花,就是小適意花、大適意花、小柔軟花、大柔軟花。

  四種華

  :
舊譯小白、大白

  小赤、大赤

  小適意、大適意

  小柔軟、大柔軟

  今以適意柔軟釋之

  這樣來解釋花墜下來,大家看到很適意,心很歡喜,不只是歡喜,又是柔軟,這是人人心靈的境界,其實在《法華大成》,就是這樣說:

  四十年前

  方便引導(dǎo)

  各證小果

  小適意故

  這是在佛陀成佛之后,要將佛法普及給眾生,眾生根機不齊,眾生習(xí)氣剛強,所以佛陀就開方便法,設(shè)權(quán)教,「權(quán)」,就是方便,來適應(yīng)當(dāng)時剛強的眾生,以及這種煩惱很重的眾生。

  所以就要用種種方式,慢慢地來誘引,讓他的煩惱,一層一層撥開煩惱,讓他心靈能夠慢慢地,把智慧的光顯現(xiàn),這必定要用很大的功夫,還要適應(yīng)他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他的根機,用不同的方法循循善誘,就像我們在洗東西,較厚的污垢,開始就用很粗的(刷子)去刷,再來用較柔和的東西去洗啊洗,洗了之后再用更細(xì)一點的,慢慢地擦啊擦,煩惱就是污垢,所以要用很多的方法,去除眾生種種的煩惱。

  所以在那四十年間,以方便引導(dǎo),方便法,就是各種不同的方式,隨順眾生的根機,所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的方式去引導(dǎo)他,讓這些煩惱的眾生,慢慢地了解、了解,了解后,各證小果,知道了,知道了就慢慢地改,這種就是小果,看到他改過來了,我們很歡喜,這叫做小適意。

  用很長的時間,好不容易看到他能改變,這樣我們就會比較安慰,但是他還沒有很徹底了解,所以還要再用心繼續(xù)引導(dǎo)教化,所以這是佛陀四十年間,為眾生,入人群所做的一切,就是用方便法去接引眾生。

  今經(jīng)演唱一乘實相

  適悅諸佛本懷

  大適意故

  現(xiàn)在開始,直指人心見性,這是真實法,將真正佛陀來人間,要教育的目的,希望人人能接受的法,那就是教菩薩法,這是諸佛過去、現(xiàn)在,還有未來,諸佛,佛佛道同的法,所以「適悅諸佛本懷」,每一尊佛的本懷,都是含藏著,教菩薩法的微妙的法,教育就是要用柔軟,所以諸天以小大適意花,來表達(dá)現(xiàn)在這本經(jīng),就是在教菩薩法。

  而且是柔軟之法,柔軟是表達(dá)所有人的心境,不論是當(dāng)場要聽法的人的心境,已經(jīng)不是剛強,已經(jīng)是接受了佛法,人人的心境都是,適意柔軟的時刻,尤其是應(yīng)該說大乘經(jīng),無量義,將來也是要轉(zhuǎn)載人群中,所以這是人人若體會得到,人人能夠?qū)?輪轉(zhuǎn)入人群,所以這必定要適眾生之意,也就是調(diào)伏眾生剛強之心,以剛強轉(zhuǎn)為柔軟,這就是這個法的功能效用。

  故諸天

  以小大適意華以表之

  此經(jīng)即是

  教菩薩法

  柔軟之法

  所以這部經(jīng):

  不比剛強眾生

  不柔軟也

  四十年各各調(diào)伏

  小柔軟也

  四十年前是小柔軟,現(xiàn)在開始,就是大適意,大柔軟,適意,適大眾之意,這個花適應(yīng)大眾的意,有小、有大,小的,就是用小教度進(jìn)來,大的,就是利根的人,一下子就能夠接受,聽聞佛法,起歡喜心,我們的心境看到的境界,讓我們很歡喜,調(diào)伏我們心靈的煩惱。

  曼陀羅 云適意

  摩訶曼陀羅

  云大適意言適大眾之意也曼殊沙 云柔軟

  摩訶曼殊沙華云大柔軟

  天雨,天雨就是天界之中,自有眾花「繽紛」,從上面一直飄散下來。

  天雨者

  天界之中

  自有眾華

  繽紛而下也

  此經(jīng)所說

  正顯示佛乘之因行

  故有此華

  以為瑞應(yīng)也

  再來六種震動,這個地動有六義,我們現(xiàn)在若是聽到地震,都會很擔(dān)心,不過,這個地動,是一種境界的譬喻。

  地動有六義:

  動、涌、震

  擊、吼、爆

  六種是也

  形搖為動

  凹凸為涌

  有聲為震

  互扣為擊

  巨響為吼

  聲異為爆

  這已經(jīng)大家能了解了,看看花,風(fēng)一吹它會動,這叫做動,有時候我們地震會覺得有起落,這叫做「涌」,我們常常說,地震是板塊相撞,所以它就會動,這是互相相擊,尤其是「巨響為吼」,「聲異為爆」,很大的聲音,真的地會動。

  其實這個地方,所說的六種震動,不是叫做地震,這種「動」的形象,不離開這六種,所以一切諸法不外六根、六塵、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看到什么樣的境界,也會讓我們的心震動,或者是外面的境界,六塵的震動,或者是在我們的六識里面等等,根、塵、識,這十八界,在這個的境界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得到。
這個法,在「隱明震落」,里面法的含藏。

  意思就是說,這個「震」的意義,就是震落一切根塵識,使眾生同證入無量義處,「又震動有驚怖諸魔」,「警覺放逸者之意」,所以常常跟大家分享過的,這個天下驚世的災(zāi)難很多,我們要有警世的覺悟,何況我們在聽法的時候,我們要專心一意,不要讓它昏沈了,不要種種煩惱魔在我們的心。

  一切諸法

  不外六根、

  六塵、六識 六種震動

  隱明震落一切根塵識

  使眾生同能證入

  無量義三昧之意

  又震動有驚怖諸魔

  警覺放逸者之意

  我們的心若是清凈,很自然,一切的境界都是很美的境界,哪怕是風(fēng)吹、樹葉落,或者是花葉落,都覺得如天花墜下一樣。

  總而言之,心境、佛境,我們?nèi)粲眯、寧靜,就是最美好的境界,所以時時、人人要多用心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