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廿九、三十課、綜合指要

  第廿八、廿九、三十課 綜合指要

  1.見性當(dāng)然有大好處,約略言之:

  (一)理路皆通,看經(jīng)解義,無留滯處。

  (二)自知是佛,更不生疑,從此于無上菩提,心不退屈。

  (三)未歷三祗,先獲法身。

  (四)胸次恢宏,十方無礙。

  (五)說法辨理,能握其根本,層出不窮。

  (六)心地皎然,靈光換發(fā),于諸惡業(yè),自無沾染。

  (七)歷劫以來,顛倒妄想,一掃而盡。

  (八)根利者,即能證果,不待修為。

  (九)出凡夫位,為人中賢圣。

  (十)自然不拜鬼神、善能降伏魔外。

  (十一)縱不證果,亦超過二乘及人天。

  (十二)名為得道,得正見,成善知識。

  (十三)從此任修何法,皆與體相應(yīng),功效十倍。見性的好處,說不能盡,此不過舉其大耳。

  2.參話頭的作用,不在話頭中,若誤認(rèn)為:有妙義在話頭里面,則大錯特錯。其關(guān)鍵在于思路困窮,走不通時,妄心死虛,分別識完全停止作用,驀地一念回光,照到本來非能參所之處,則大事畢矣。此中若用絲毫擬議籌度,便走錯了路頭,萬望學(xué)人留意。倘若不悟,也就罷了,但專心念佛,求生西方,至遲數(shù)十年,見彌陀時,也必開悟,何必定在此時呢。

  3.破本參只要能悟便可,不須用工,這完全是慧的問題,破中后二關(guān),則須隨時用工,這完全是定的問題。所以普通破本參,僅斷見惑,破末后牢關(guān),方斷思惑,出三界,了生死。若問破本參后,如何用工?到那時自己自然會知道,此時說亦無益。

  4.禪與凈土,關(guān)系密切,兩宗行人,功夫粗淺者,每見禪凈不同處,因僅見一邊說無,一邊說有也。功夫精微者,則見禪凈相同,蓋深知極樂四種凈土中的常寂光土,便是禪家的最高境界,而禪門中的涅槃妙心,也便是真正的凈土。不同是見其中途,相同是見其終點(diǎn),造詣既異,故見解亦異也。至于禪門不準(zhǔn)念佛者,因念念著境,是破無住心,這無異念念自掘禪法之根。且此風(fēng)一長,則禪門將變?yōu)槟罘鸬缊,而失去本來面目。觀永明以禪師提倡念佛,遂使法眼宗絕嗣,可知以禪凈,是不得已,蓋不排則將覆其宗也。

  5.有想有語的念佛,是念應(yīng)身佛,無想無語的念佛,是念法身佛。應(yīng)身是有相的假佛,所以念應(yīng)身佛,是為凡夫而說之法。法身是無相的真佛,所以念法身佛,才是為圣者而說之法。經(jīng)中說:「端坐念實(shí)相」,這實(shí)相便是眾生自性,諸佛的法身,無相之相,故名實(shí)相。此外有相之相,不管他如何莊嚴(yán),皆是虛妄,未離生滅?芍棠顟(yīng)身佛是方便,教念法身佛,才是究竟。不過,學(xué)者若不懂得實(shí)相念法身佛,還是照舊念應(yīng)身佛,先做到往生極樂國再說。

  6.就返流還滅言之,念物是迷,念佛是覺,但若就真如理體言之,有念皆是迷,無念才是覺,因一切念皆不是本來心也。所以念佛之覺,只是對凡夫之迷而言,若就真如言,亦是不覺。不過,借念佛,破念物,仗凈心,生凈土,然后再進(jìn)一步,修無心無生,以歸于常寂光的涅槃境界,亦是究竟了義的好辦法。

  7.禪宗明心見性后,保持得一念不生,便是真如三昧,這與凈土宗的念佛三昧,有點(diǎn)相同。今姑以演電影為喻,真如三昧的境界,是幕上光明遍滿,而無一物。念佛三昧的境界,是幕上光明遍滿,而現(xiàn)一佛,這是其不同之處。將來要把這一念再放下,做到連這一尊佛也沒有時,才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不過,這是往生以后的問題,為時尚遙,眼前可不必深究,因?yàn)橛縿t愈糟,倒不如萬念放下,老實(shí)念佛。

  8.讀完了禪宗三課的文后,達(dá)摩的禪法,也了解了,各祖師的語錄,也理會了,這里面都是赤裸裸的,無所不公開,千余年來,一任世人參究修習(xí)。吾人可以把來,做一個憑證:凡修禪的方法和見解,與此相同者,皆是宗門禪。倘若妄言是得六祖真?zhèn)鳎涠U法,又有說不出的秘密,須發(fā)重誓,才肯傳授者,則是外道黑市禪,與禪宗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這不是很清楚嗎!倘若依然執(zhí)迷不悟,跟外道走,那是自誤,并不是祖師誤人。

  9.外道的禪法,據(jù)他自說:修之可以生天,縱使誠如所說,真實(shí)不虛,第一點(diǎn):天上的禪法,不出四禪八定,如是禪定,皆有其時間性,時至則退失,故非究竟。第二點(diǎn):縱使生天,仍未出輪回,未了生死,何況尚未必能生,所以佛門行者,是不外修道定的。釋尊當(dāng)年,遍習(xí)外道,后皆棄去,就是做個榜樣,給后人看。至所謂無生老母,無極天尊者,佛經(jīng)內(nèi)并沒有此說,故不可信。

  10.佛告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惯@是禪門以心念,非用口念,念法身無相佛,非念應(yīng)身有相佛,念一切佛,非念某一佛,念自性佛,非念外間佛,故與凈土所倡念佛法不同。若問此種念佛成就之人,當(dāng)生何處?以理說:生于自性之中,生即無生。以事說:沒有到常寂光的境界,仍有形相,須寄生于十方凈土,這要看因緣,不一定是極樂國。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