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課、法相宗(六)

  第十九課 法相宗(六)

  十三、伏斷二障

  上述小乘作生空觀,斷煩惱障證涅槃,大乘作法空觀,斷所知障證菩提,不過粗言其梗概。其實,此二障尚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之分,由邪師、邪教、邪思惟等,后天環(huán)境所養(yǎng)成的障惑,謂之分別起。與前六識或七識俱起,而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謂之俱生起。又此二障,發(fā)為情狀,現于外表者,名為現行,其根本蘊藏于內者,名為種子,由修道的結果,種子雖斷,而氣分猶存,艱于除滅,如久貯鹵之甕,雖經洗滌,而余味難盡者,名為習氣。對治此現、種、習三者,又有伏、斷、舍的不同:種子未拔,但壓制不使起現行者,名為伏,并種子而拔之,名為斷,種子斷后,即習氣亦不留存,名為舍,今將本宗斷惑次第,表列于下。

  十四、轉八識成四智

  有漏的識,雖是輪回根本,然當修道時,須利用無漏的識,以作種種法事。這中間,由有漏變而為無漏,名為轉,亦如惡人轉變?yōu)樯迫耍淝樾蜗蹈饕榔湫再|,而加以相各的轉變。八個識可以分作四類而轉,前五識為一類,第六、第七、第八,各為一類,六七是因中轉,五八是果上圓 (2),至于轉節(jié)作用,不外仗第六識作二空觀,斷我法二執(zhí),其結果能使前五識,成就其所作普利有情之事,名成所作智。能使第六識觀察諸法之相,及眾生根器,應病予藥,轉凡成圣,名妙觀察智。能使第七識,離四煩惱,自他平等,拔濟含靈 (3),名平等性智。能使第八識,無明凈盡異熟皆空,寂照無邊,有如圓鏡,名大圓鏡智。

  十五、五重唯識

  此宗所修的觀行,從粗至細,總有五重,名五重唯識觀。第一重是遣虛存實,即遣除遍計所執(zhí)的虛妄計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的實體,名遣虛存實。第二重是舍濫留純,即舍除雜濫的外境,而存留純粹的內識,名舍濫留純。第三重是攝末歸本,即從見橇二分的枝末作用上,攝歸自證分的本體,名攝末歸本。第四重是隱劣顯勝,即隱心所的劣,而顯心王的勝,名隱劣顯勝。第五重是遣相證性,即遣差別的事相,而證無差的理性,也可以說:遣去一切法相,證入一切法性,名遣相證性。

  又此五重唯識觀,即為五種相對:第一重遣虛存實,為空有相對,要遣空而存有。第二重舍濫留純,為心境相對,要舍境而留心。第三重攝末歸本,為體用相對,要攝用而歸體。第四重隱劣顯勝,為王所相對,要隱所而顯而王,第五重遣相證性,為事理相對,要遣事而證理,前四屬唯識相,后一屬唯識性,列表于下:
 

\

  【注釋】

  (1)

  三賢四善根,參看中級第十三課,修道位階表。

  (2)

  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第七識成平等性智,皆在因位上。惟前五識須于第八識成大圓智時,同時轉成成所作智,而成佛果,故有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之語。

  (3)

  含有靈性的眾生,簡稱含靈,與含識同。

  【習題】

  (一) 在二障中。何者是分別起?何者是俱生起?

  (二) 伏、斷、舍、有何不同?

  (三) 八個識各轉成什么智?

  (四) 何謂遣虛存 ?舍濫留純?攝末歸本?隱劣顯勝?遣相證性?

  (五) 列出五重唯識觀表,包括唯識相與唯識性。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