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課、讀經(jīng)錄要(二)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1)

  第三十七課 讀經(jīng)錄要 (二)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 (1)

  十、

  善現(xiàn)言:六波羅蜜各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若行施時,以有所得為方便,著三輪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間。倘三輪清凈,雖回向菩提,而不見少相,名出世間。忍波羅蜜、進波羅蜜、禪波羅蜜、戒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復(fù)如是。

  十一、

  善現(xiàn)告諸天子言:我曾于此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于此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一切如來所證無上正等菩提,其相甚深,亦復(fù)如是。

  十二、

  時會中有一比丘,竊念我應(yīng)敬禮般若波羅蜜多,此中雖無諸法生滅,而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施設(shè)可得。亦有預(yù)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羅漢果、施設(shè)可得。亦有獨覺菩提、施設(shè)可得,亦有無上正等菩提,施設(shè)可得,亦有佛法僧寶,施設(shè)可得,亦有轉(zhuǎn)妙*輪 (1),度有情類,施設(shè)可得。佛知其念,告之曰:如是!如是!甚深般若,微妙難測。

  十三、

  佛告舍利子:諸法不可得,諸法真如 (2),亦不可得,何以故?此中諸法尚不可得,況有諸法真如可得。說此真如相時,

  萬三千比丘,漏盡心解,成阿羅漢,五千菩薩摩訶薩,得無生忍,六萬菩薩,漏盡心解,成阿羅漢。佛告舍利子言:此六萬菩薩,已于過去供養(yǎng)五百佛,一一佛所,發(fā)弘誓愿,出家修行五度,而不攝受般若度,亦不攝受方便善巧,起別異想,行別異行。修波羅蜜時,三輪不凈,執(zhí)著諸相,不得入菩薩正信離生位。雖有菩薩道,空無相無愿解脫門,而因遠離般若,及方便善巧力故,于實際作證,取聲聞果。

  十四、

  佛告善現(xiàn):若菩薩于佛說法,深生信解,終無疑惑,無戒禁取,不墮惡見,不執(zhí)世俗諸吉祥事,以為清凈。終不敬禮諸余天神,如世間諸外道所事,亦終不以諸莊嚴具,供養(yǎng)天神,及諸外道,若成就如是行狀,當知是為不退菩薩。

  十五、

  佛告善現(xiàn):若預(yù)流果、一來、不還、羅漢、緣覺、菩薩、佛、如是一切,皆無為所顯。無為法中,實無差別,我依世俗言說顯示,不依勝義,非勝義中,可有顯示,以勝義中,無語言或分別慧故。諸法前際尚無,況有后際,然諸有情,不解諸法自相皆空,為饒益彼故,方便為說前際后際,其實法相空中,前際后際,俱不可得。

  十六、

  佛告善現(xiàn):三解脫門,能攝一切法。一者、空解脫門,觀一切法皆空,二者、無相解脫門,觀一切法離相,三者、無愿解脫門,觀一切法離愿,離此三門,所應(yīng)修法,不能生長。

  【注釋】

  (1) 佛的教法,如車輪旋轉(zhuǎn),能轉(zhuǎn)凡成圣,能碾摧一切煩惱,謂之*輪,說教法,度眾生,謂之轉(zhuǎn)*輪。

  (2) 以法空觀,觀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如法空真如,若觀諸法皆空,即得諸法真如。實際上:諸法皆無自性,當體即空,故諸法所在之處,即是諸法真如。

  【習(xí)題】

  (一) 一、六波羅蜜各有二種,這二種是什么?二、試以行施為列,予以闡述。

  (二) 「轉(zhuǎn)*輪」作何解釋?

  (三) 菩薩出家,修行五度,何故反取聲聞果?

  (四) 成就怎么樣行狀,可算是不退菩薩?

  (五) 一、何謂三解脫門?二、各門要如為作觀?三、離此二門,則所應(yīng)修法,會變成什么結(jié)果?

  【經(jīng)文語譯】

  十、

  善現(xiàn)說:六到彼岸法,各有二種,一種是世間的,一種是出世間的。若是在舉行布施時,把認為有所得的見解,作為方便,心著三輪而行施:起了有能施的自身想,有被施的他人想,有所施的東西和行為想,這就名為世間。假如三輪清凈,雖然把布施功德,回向于愿得無上正覺方面,然而并不見有些少法相,這就名為出世間,忍辱到彼岸,精進到彼岸,靜慮到彼岸,持戒到彼岸,智慧到彼岸,也是如此。

  十一、

  善現(xiàn)告訴諸天子說:我曾經(jīng)在這里,并沒有說過一個字,你們也無所聞,那么,應(yīng)當何所了解呢?為什么呢?因為甚深的智慧到彼岸法中,所有的文字和言說,全都遠離的緣故。由于這里面:說的人,聽的人,和能了解的人都得不到。一切如來所證的無上正等正覺,它的體相,極其深奧,也是這樣。

  十二、

  這時大會中,有一位比丘,在思想著:我應(yīng)當敬禮智慧到彼岸法。這中間雖然沒有諸事物在生滅,但是,有戒的蘊聚,定的蘊聚,慧的蘊聚,解脫的蘊聚, 解脫知見的蘊聚施設(shè)可得。也有預(yù)流果,一來果,不還果,羅漢果施設(shè)可得。也有獨覺的施設(shè)可得,也有無上正等正覺的施設(shè)可得,也有佛法僧三寶的施設(shè)可得,也有說妙法,度有情之類的施設(shè)可得。釋迦佛知道他的念頭,告訴他說:對呵!對呵!甚深的智慧,極其微細玄妙,而難以測度呵!

  十三、

  釋迦佛告訴舍利子:諸事物得不到,諸事物的真如,也得不到,為休么呢?這中間,諸事物尚且得不到,何況有諸事物的真如,可以得到。說這真如相的時候,有一萬三千比丘,煩惱都盡,心得解脫,成為阿羅漢,五千大菩薩, 得到無生忍,六萬菩薩,煩惱都盡,心得解脫,成為阿羅漢。釋迦佛告訴舍利子說:這六萬菩薩,已經(jīng)在過去世,供養(yǎng)過五百尊佛,在一一佛的所在,發(fā)過大誓愿,并且出家修行五度,而但不包括接受智慧度,亦不包括接受方便機巧,起了分別特異的思想,行了分別特異的行為。修到彼岸法時,三輪不清凈,執(zhí)著諸體相,這樣便不得進入菩薩的正信而離開生死的地位。雖然具有菩薩道,空、無相、無愿的三解脫門,但因為遠離般若,及方便善巧的力量的緣故,在實際作證時,便證取聲聞的果位。

  十四、

  釋迦佛告訴善現(xiàn):若有菩薩,于佛所說的法,深生信解,終沒有疑惑,并不執(zhí)取牛戒狗戒等,非理的戒禁法,不墮于惡知見,不執(zhí)著于許多世俗所認為吉祥的事,以為是清凈的,如終不敬禮諸余天道神道,和許多外道,若是成就這樣的行為狀態(tài),要曉得:這人便是不退轉(zhuǎn)的菩薩。

  十五、

  釋迦佛告訴善現(xiàn):像預(yù)流、一來、不還、羅漢、緣覺、菩薩、佛、這樣的一切,都是由無為法中,所顯現(xiàn)出來的。無為法中,實在沒有差別相,我是依據(jù)世俗的言說,而加以顯示,不是依據(jù)勝義,并非勝義中,有東西可以顯示,因為勝義中,并沒有語言或者分別慧的緣故。一切事物,它們的前際,尚且沒有,何況有后際,然而許多眾生,都不了解一切事物的自體相,都是空的,為了利益他們的緣故,用方便法,對他們說有前際后際,其實在一切事物的體相空中,前際和后際,都不到。

  十六、

  釋世佛告訴善現(xiàn):有三種解脫法門,能包括一切事物。一是空解脫法門,是觀察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二是無相解脫法門,是觀察一切事物,都離開了體相;三是無愿解脫法門,是觀察一切事物,都離開了愿求。若使離開了這三種法門,則所應(yīng)修的法,便不能生長。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