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要義 彼果智分第十一
方便歸依凈及大乘出離
于此誑眾生摧魔者歸禮
這是第十一種功德:十力。“力”就是破煩惱,指智慧,十力就是十種智慧,這十種智慧有破煩惱的能力,所以叫十力。十力是:處非處智力、自業(yè)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頌子中是用四類來解釋十力的:方便、歸依、凈、大乘出離。
“方便”是因的意思,比如說善方便就是善果的因,惡方便就是惡果的因。善就不是惡果的因,惡就不是善果的因,這叫“方便”。最后一句有個“摧魔”,魔與佛不一樣,佛說善方便是善果之因,魔則欺誑眾生,把善的說成惡,把惡說成善,顛倒說來欺騙眾生。十力的第一個就是處非處智力,佛就是用這個處非處智力來摧破魔王的。“處、非處”就是善處、惡處,佛就說了,善處自然是善,惡處自然是惡,惡處沒有善報的。“處”也是因的意思。佛為眾生宣說處非處智力,讓眾生轉(zhuǎn)惡為善。
“歸依”指的是第二力“自業(yè)智力”。世間一切的果報都是我們自己的業(yè)力所創(chuàng)造的,不是別人給我們的。別人作善、作惡你是不會受報的,你作了業(yè)只能你自己受報,這就是自作自受的原則。魔王告訴我們,一切的果報都是梵天在掌控。佛為了摧破魔王,就說了“自業(yè)智力”,說,你要是歸依的話,就歸依自己的業(yè)力(自性),也就是為自己的所為負(fù)責(zé),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是“歸依”。
“凈”是指第三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就是說,我們相信善惡果報,我們作善事,不去造惡業(yè),這終究還是不能得清凈解脫的,我們一定要發(fā)出離心,修學(xué)圣道。魔王說:修四禪八定就能斷煩惱,就能解脫。佛為了摧破魔王,就說了“禪解脫三昧智力”來破除魔王的欺誑,告訴我們只有修出世道才可以解脫,修世間的三昧只是暫時地降伏煩惱而已,那不是解脫。
“大乘出離”是說的后七力。魔王的謊言被摧破了,于是眾生發(fā)出離心修學(xué)佛法,這時候魔王又來了,說,你就修這個好了,什么大乘佛法,根本就是謊言。佛了為摧破魔王,就說,小乘也不錯,不過大乘比小乘殊勝多了,說了“根勝劣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令他們回小向大。“根勝劣智力”就是佛來觀察你過去世在佛法里培植的善根是勝還是劣,是有力還是無力。“根”是善根、根機(jī)。“種種勝解智力”是佛來觀察你內(nèi)心里好樂什么,對什么能產(chǎn)生勝解,然后用相應(yīng)的方法來度化你。“種種界智力”是佛來觀察你心中的煩惱種子,看你是貪煩惱重?還是瞋煩惱重?還是癡煩惱重?還是疑惑心煩惱重?還是我慢心重?還是我見煩惱重?等等,然后相應(yīng)地來度化你。“界”就是煩惱種子。“遍趣行智力”是佛為眾生說法,不管說的是什么法門,都是讓你普遍地趣入圣道的,說六波羅密多也好,說三十七道品也好,別看好象有大乘法門有小乘法門,實際上目的都是讓你成佛的。“死生智力”是讓你解脫生死的。“宿住隨念智力”是讓你宿世的煩惱通通破除。“漏盡智力”是把有漏的一切都轉(zhuǎn)成無漏的。“于此誑眾生,摧魔者,歸禮”,佛來為眾生說法,魔就來欺騙眾生。佛就說這十力,一方面摧破魔王,一方面開導(dǎo)眾生。佛有這樣功德,我歸禮佛陀。
能說智及斷出離能障礙
自他利非余外道伏歸禮
這是說第十二種功德:四無畏。四無畏的第一個是“智”,佛陀通達(dá)一切智,對一切法通達(dá)無礙,有些書中干脆就是寫作“正等覺無畏”。這是說,佛說:我成佛了!說得理直氣壯,連一點兒畏懼之心也沒有。我們要是說什么,心里有點兒含糊,那就不行。第二個是“斷”,就是煩惱習(xí)氣完全斷除,又叫“漏盡無畏”。佛說:我完全斷除了煩惱,說得理直氣壯,連一點兒畏懼之心也沒有。第三個是“出離”,又叫“盡苦道無畏”。這是說佛能說一切滅苦的法門、斷煩惱的法門,開導(dǎo)眾生。第四個是“能障礙”,又叫障道無畏、障法無畏。佛教導(dǎo)人們修行的法門,還能教導(dǎo)人們哪些是修道的障礙。“自他利”,四無畏就是自利、利他,沒有別的東西。智、斷是自利,出離、能障礙是利他。“非余外道”,佛陀能夠自利利他,不是其他的外道可比的。“伏”是指佛陀可以降伏一切外道、“歸禮”,我歸敬佛陀。
處眾能伏說遠(yuǎn)離二雜染
無護(hù)無忘失攝御眾歸禮
這是說第十三種功德“三不護(hù)”和第十四種功德“三念住”。“處眾能伏說”,佛處在大眾之中,能夠降伏別人對佛的譏嫌,“說”就是譏嫌。有一個故事,說佛在說法,有一個女人裝成個孕婦,說是懷了佛的孩子,佛也是有人譏嫌的,但譏嫌不了佛的,為什么?因為佛的身、口、意三業(yè)清凈,沒有什么可譏嫌的。我們凡夫就不一樣了,我們有許多毛病,所以我們要謹(jǐn)慎些,時時提醒自己。“三不護(hù)”的“三”是身、口、意,佛的身、口、意是清凈的。“不護(hù)”就是咱們通常說的不設(shè)防、不用刻意保護(hù)。“遠(yuǎn)離二雜染”,佛在大眾中說法,聽法的人有的很恭敬,佛也不會因為他很恭敬而產(chǎn)生歡喜心。有的在聽法時不那么恭敬,不那么認(rèn)真,佛也不會因之而起嗔恨心,這叫“遠(yuǎn)離二雜染”。佛一直是保持正念,對恭敬的人、不恭敬的人、說不上恭敬不恭敬的人都是正念,這就是“三念住”――對三類眾生都保持正念,有三類眾生,但佛的心念一直是正念。“無護(hù)無忘失”,“無護(hù)”指三不護(hù),不需要刻意保護(hù)、隱藏;“無忘失”指三念住,佛不忘正念,“攝御眾”,佛可以善巧地攝受、調(diào)御一切眾生。“歸禮”,佛有這樣的功德,我歸敬佛陀。
遍一切行住無非圓智事
一切時遍知實義者歸禮
這是第十五種功德:拔除習(xí)氣。“遍一切行住”,佛在行、住、坐、臥時,“無非圓智事”,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切行、住、坐、臥等,沒有不是大智慧的表現(xiàn),一直是正念在支配,一直都很威儀。“圓智”就是圓滿智慧。“一切時遍知,實義者,歸禮”,不論什么時候,佛的智慧都是通達(dá)真實義的,我歸敬有這樣功德的佛陀。這一個是說佛拔除了一切的習(xí)氣,沒有一丁點兒失常的地方,一切時都是正念正知。
諸有情利樂所作不過時
所作常無虛無忘失歸禮
這是第十六種功德:無忘失法。“諸有情利樂,所作不過時”,佛要做利益眾生的事業(yè),他要作的這件事情,永遠(yuǎn)都不過時,他永遠(yuǎn)也不會忘失。比如說他見張三,到將來什么時候就可以去度化了,他不會說到時候把這個事兒給忘了。度眾生可不是亂度的,你不能提前去,也不能拖后,要把握好機(jī)緣。“所作不過時”就是指在眾生機(jī)緣成熟該度的時候去度。“所作常無虛”是說,佛想要做什么事情時,那件事就一定能作成的,絕對不會成徒勞的了,佛不會作勞而無功的事兒。“無忘失,歸禮”,佛有無忘失法的功德,我要歸敬佛陀。
晝夜常六返觀一切世間
與大悲相應(yīng)利樂意歸禮
這是第十七種功德:大悲。第一種功德就是四無量心,里邊兒就有大悲心,但這里又特別提出來說一下。“晝夜常六返,觀一切世間”,在當(dāng)時是把晝夜各分為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在晝夜的每個時候,佛都要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的善根情形,看誰該得度了,那就去度他,該用什么法子就用該用的法子去度他。“與大悲相應(yīng)”,佛陀是用悲心觀察眾生而后去度眾生的。“利樂意,歸禮”,佛陀的心里總是利樂眾生的,我要歸敬佛陀。
由行及由證由智及由業(yè)
于一切二乘最勝者歸禮
這是第十八種功德:十八不共佛法。就是佛有十八種功德是比二乘圣人殊勝的。這十八不共佛法分成行、證、智、業(yè)四類。十八不共法就是啥?有好多種,咱們現(xiàn)在按無性釋中的說法來說,翻到531頁。“十八不共佛法者,謂不同義是不共義,即諸如來無有誤失”,這是第一種,“無有誤失”。第二種在第八行:“又諸如來無卒暴音”,這是第二種,“無卒暴音”。第三種在十二行:“又諸如來無忘失念”。第四種在十四行:“又諸如來無種種想”。第五種在倒數(shù)第四行:“又諸如來無不定心”。第六種在倒數(shù)第三行:“又諸如來無不擇捨”。以上這六種不共佛法是對應(yīng)本頌的“行”,“行”是說佛所行的一切事兒。第一種不共的“無誤失”就是沒有錯誤、過失,指佛的身業(yè)都是對的。第二種不共的“無卒暴音”是指佛的口業(yè)說的。要是阿羅漢呢,比如說他一個人到曠野等地方,忽然間高興了,他就會發(fā)出大笑、大叫等不威儀的聲音,但佛絕對不會。第三種不共的“無忘失念”是指佛不會有忘記這樣的情況。第四種不共的“無種種想”,是說佛沒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佛只有度眾生的念頭,沒有其他的想法。第五種不共是“無不定心”,是說佛一直在定中。第六種不共法是“無不擇捨”,是說佛不會干出舍棄眾生的事兒,要是阿羅漢,有時候會在沒有細(xì)心觀察所度化眾生的心念就舍棄他的事兒。“證”對應(yīng)的是十八不共法中的六個不共。在無性釋531頁倒數(shù)第一行中說,“又諸如來無有欲等六種退失”,六種退失是指啥的?在532頁第二行上說,“欲退、精進(jìn)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脫退”,接著無性釋說,“如是六退,諸佛皆無”。所以說,頌子中的“證”對應(yīng)的就是六不退――欲不退、精進(jìn)不退、念不退、定不退、慧不退、解脫不退。說,阿羅漢對于無上菩提不感興趣,他不要,他不想去得無上菩提,這叫欲退,佛菩薩沒有這樣的事兒。佛法中的“退”有兩種:一種是你已經(jīng)得到了后來再失掉了,這叫已得退。另一種退是你沒有得到,你根本就不想要,這叫未得退。這六種退都是這意思,F(xiàn)在這里阿羅漢沒得無上菩提,他也不想得無上菩提了,所以這六種都是這樣意思,就是退了。佛沒有這六種退。再看“智”,“智”對應(yīng)的是十八不共法里的“知過去世無礙”、“知現(xiàn)在世無礙”、“知未來世無礙”。在無性釋中是532頁第七行,“又諸如來于三世境若知若見無著無礙”。說,阿羅漢要想知道一件事,不管是過去的、未來的、現(xiàn)在的,他不能一舉心就知道,但佛是一舉心就知道了,或者說,阿羅漢想知道一件事兒,還多少有點兒障礙,佛是沒有障礙的。最后是“業(yè)”,業(yè)有身、口、意三業(yè),三業(yè)都是隨智而行的。關(guān)于“業(yè)”,對應(yīng)的是十八不共法里的身業(yè)隨智慧行、口業(yè)隨智慧行、意業(yè)隨智慧行。佛的三業(yè)一定是清凈的。“于一切二乘最勝者,歸禮”,佛與二乘比起來,這十八種功德最殊勝,這是佛的十八不共法,是比二乘殊勝的地方,我要歸敬佛陀。
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
一切處他疑皆能斷歸禮
這是說第十九種功德:一切相妙智。這個一切相妙智我們一般叫成一切種智,或者叫成一切智智。“由三身至得”,佛的三身已經(jīng)成就了,圓滿成就了,“至得”就是圓滿成就。“具相大菩提”,成就了具足一切功德的大菩提,這就得到了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一切處他疑皆能斷”,“他”指眾生,說,一切處、一切眾生,有任何的疑問,佛都能夠決斷。“歸禮”,我歸敬佛陀。
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yīng),復(fù)與所余自性、因、果、業(yè)、相應(yīng)、轉(zhuǎn)功德相應(yīng),是故應(yīng)知諸佛法身無上功德。
前面說了佛有十九德,有些地方是說成二十德,關(guān)系不大。下邊兒呢,又說了六種德。這是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的。“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yīng)”,一切佛成就了圓滿的法身,與前面說的四無量心,乃至到十八不共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yīng),“復(fù)與所余自性、因、果、業(yè)、相應(yīng)、轉(zhuǎn)功德相應(yīng)”其實還可以說法身與自性功德、因功德、果功德、業(yè)功德、相應(yīng)功德、轉(zhuǎn)功德等六種功德相應(yīng)。所以,我們要贊同佛陀的無上功德。
此中有二頌:
這兒再用兩個頌子把這六種功德說一下。
尊成實勝義一切地皆出
至諸眾生上解脫諸有情
“尊成實勝義”說的是自性功德。“尊”指佛陀,他為一切眾生所尊敬。“成”是指本來成就,可不是后來造作的。“實”是真實,指佛陀所成就的功德是真實的。“勝義”是殊勝的義理、勝義諦、一真法界、真如等。說,佛以什么為體性?以一真法界為體性、為自性。“一切地皆出”,“一切地”是指修行時的地,就是從修行到十地,“皆出”是指法身的功德超出所有十地菩薩的功德。這一句是說的因功德。“至諸眾生上”,這是說果功德的,在因地的修行,到了果地的時候,就在一切眾生之上了,是一切眾生所不能及的。“解脫諸有情”,這是業(yè)功德。說,成佛之后,佛要作什么事業(yè)呢?幫助一切的有情解脫、度眾生,這就是佛干的事兒。
無盡無等德相應(yīng)現(xiàn)世間
及眾會可見非見人天等
“無盡無等德相應(yīng)”是說的相應(yīng)功德,“無盡”是指佛的功德無量無邊,“無等”是指沒有誰的功德能夠與佛相等、與佛一樣多。“現(xiàn)世間及眾會可見,非見人天等”,這是說轉(zhuǎn)功德的。“轉(zhuǎn)”是生起、現(xiàn)起的意思。就是說,從自性的法身現(xiàn)出變化身來,再現(xiàn)出受用身來。“現(xiàn)世間”是指由法身現(xiàn)出變化身到世間來度化眾生。“及眾會”是指法身現(xiàn)出受用身在大法會中度化菩薩。“可見”是指現(xiàn)世間可見、眾會可見,現(xiàn)世間可見就是指世間眾生可見,眾會可見是指法身菩薩可見。“非見人天等”是說,受用身可不是世間的人、天人以及二乘能夠見到的。
下邊兒該十門分別的第八門:甚深門。
復(fù)次,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見?
這是說佛的法身是甚深的,很不容易理解,論文中說,“甚深最甚深”,這是我們思維不到的境界,只能憑圣者給我們說了。這甚深相表現(xiàn)在哪兒呢?
此中有多頌:
為了說清甚深,無著論師給了十二個表現(xiàn),就是從十二個方面來表現(xiàn)法身的甚深之處。十二種表現(xiàn)就用了十二個頌子。
佛無生為生亦無住為住
諸事無功用第四食為食
第一個頌子說的是“生住業(yè)住甚深”。這里邊兒又分四條。“佛無生為生”,我們在生死中流轉(zhuǎn),因為造業(yè),而得業(yè)報,這就是生生死死。佛的法身是沒有這樣的生死的,沒有這樣的生死我們就叫“無生”,沒有這樣的生死,就沒有煩惱,是極清凈莊嚴(yán)的,這不是世間相,但可以來世間現(xiàn)身說法,佛的法身是以這個為“生”,這是很難理解的。我們受生是因為有煩惱,佛雖然沒有煩惱,但也會表現(xiàn)出生死相,象釋迦牟尼,不是也只活了八十歲嗎?這個道理是“甚深最甚深”的。我們根本沒法說清,只能理解為佛是由大悲心而在世間現(xiàn)生死相,不是象我們這樣因煩惱而有生死。這是“生甚深”――法身的生死很難理解。“亦無住為住”,阿羅漢入無余涅槃了,就安住于涅槃,他在有余涅槃的時候,他有色受想行識,一入無余涅槃,前一剎那的色受想行識滅了,后一剎那不生,也就沒有色受想行識相了,這就是“住于寂滅相”。我們是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相上,這叫“住于有為相”,而佛是沒有這樣的住的,既不住有為相上,也不住無為相上,這不是“無住”嗎?他就是住在“無住”上。“無住”就是佛的住,這是甚深最甚深的的境界。這是“住甚深”。“諸事無功用”,二乘人住于無余涅槃里,沒有業(yè),心也不動。我們凡夫則做這個做那個的。但佛不是這樣的,他是心不動,但還在造業(yè)――他造利益眾生的業(yè)。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諸事無功用”就是不用動心就利益眾生了。這是“業(yè)甚深”。“第四食為食”,我們的生命得靠營養(yǎng)來維持,在佛教中有四種食:不清凈依止住食、凈不凈依止住食、一向凈依止住食、唯示現(xiàn)依止住食。這個“不清凈依止住食”,就是我們欲界的眾的果報。“依止”就是身體,欲界眾生的果報身都是不清凈的,都有煩惱,這樣的生命需要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有這四種飲食來資養(yǎng)生命的存在,就叫“不清凈依止住食”。第二種是“凈不凈依止住食”,這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沒有欲界的煩惱,所以叫凈;但他本身還有煩惱,所以又叫不凈。這又是凈又是不凈的生命體,也要飲食,他們沒有段食,只有觸食、思食、識食,這叫“凈不凈依止住食”。第三個是“一向凈依止住食”,這是羅漢、辟支佛的境界,他們沒有煩惱了,所以身體清凈、心也清凈。阿羅漢、辟支佛也得有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但他們一直清凈,所以叫“一向凈依止住食”。第四個是“唯示現(xiàn)依止住食”,這是指佛,比如釋迦牟尼,看起來他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但那只是示現(xiàn)而已,佛的法身根本不需要飲食,他是為了給眾生做福田,所以表現(xiàn)出需要飲食而已,這叫“唯示現(xiàn)依止住食”。佛是以這四種食的“第四食為食”的。
無異亦無量無數(shù)量一業(yè)
不堅業(yè)堅業(yè)諸佛具三身
第二個頌子是“安立數(shù)業(yè)甚深”。這里邊兒有三條。“無異亦無量”,這是“安立甚深”。“無異”是說一切佛都依止于清凈法界,都以清凈法界為自性,這是一樣的。桌子以木為體性,粉筆以石膏為體性,佛以真如為體性,沒有真如就沒有佛了。“無異”就指一切佛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亦無量”是說,真如、清凈法界是沒有數(shù)量之別的,是不可以拿數(shù)量來修飾、限制。但是我們在這無差別之中安立了很多佛名,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無數(shù)量一業(yè)”,這是“數(shù)甚深”。說,有無量無邊的佛,佛的數(shù)量是不可計量的,太多了。不過這么多的佛作的是同樣的一件事兒,就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無數(shù)量”是指佛有很多,“一業(yè)”是說這么多的佛作的是同一件事兒。“不堅業(yè)堅業(yè),諸佛具三身”,這是業(yè)甚深。“不堅業(yè)”是指不堅固的業(yè),就是有開始有結(jié)束的業(yè),有生滅的業(yè)。“堅業(yè)”則是指沒有生滅、不可破壞的業(yè)。在276頁世親釋中說,“諸如來三身相應(yīng),其受用身事業(yè)堅住,其變化身業(yè)不堅住”。在545頁無性釋中說,“自性身業(yè)是其堅住,余二身業(yè)是不堅住”。就是說世親與無性稍微有點兒不一樣,咱們知道一下,不給作決斷。
現(xiàn)等覺非有一切覺非無
一一念無量有非有所顯
第三個頌子是說的“現(xiàn)等覺甚深”。“現(xiàn)等覺非有”,就是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成就了,覺悟了我是不可得的,法也是不可得,這叫“非有”,也就是遍計執(zhí)無所有、畢竟空。“一切覺非無”,但也不是沒有所覺,“非無”就是說在假立名相的道理上,還是得說有釋迦佛、彌勒佛等。為什么這么說呢?“一一念無量”,在每一剎那都有菩薩在無量無邊的世界里成佛。就是說,從第一義諦上來說,無佛道可成,但從俗諦上來說,還是有成佛這回事兒的。“有非有所顯”,“有”是指從圓成實這一方面來說,一切佛的自性清凈法界是有的,“非有”是指沒有一切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都沒有。
非染非離染由欲得出離
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
第四個頌子說的是“離欲甚深”。“非染非離染”,“非染”就是貪、嗔、癡等一切的染污,這是用四尋思觀、四如實智把那些染污都給滅除了;“非離染”是說染污的種子還沒有斷盡。這是怎么回事兒呢?“由欲得出離”,正因為菩薩有染污種子,所以菩薩才能度化眾生出離生死。這是在菩薩位的情況,還沒到佛地。“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菩薩是先斷煩惱的現(xiàn)行,到金剛道時斷煩惱種子,怎么斷?“了知欲無欲”,就是說,他知道遍計所執(zhí)的欲其實是根本就沒有的,連一點兒的影子也沒有。他知道遍計所執(zhí)的境界(即所遍計)從本質(zhì)上說,根本就是依他起,這樣呢,能遍計、所遍計其實都是依他起,遍計所執(zhí)是沒有的,遍計所執(zhí)的欲當(dāng)然也是沒有的。所遍計畢竟空,能遍計也畢竟空,在畢竟空里根本就沒有欲可得。知道了這些,就是“悟入欲法性”了,就是證悟了佛的根本無分別智,證悟了一真法界。從煩惱法上也能證悟法性,這道理是甚深的。
諸佛過諸蘊安住諸蘊中
與彼非一異不舍而善寂
第五個頌子是“斷蘊甚深”。“諸佛過諸蘊”,諸佛成就了無分別智,超越了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境界,這是因為根本無分別智而證悟了遍計執(zhí)是畢竟空的,這樣,佛的心就不住于色受想行識五蘊上了,就與清凈法界相應(yīng)。“安住諸蘊中”,說,雖然諸佛已經(jīng)超越了五蘊的境界,但因為大悲心,他不棄舍一切眾生,他就還住在五蘊里,不過他的住給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是住在有漏五蘊上,諸佛是住在無漏五蘊上,他住于五蘊而不受五蘊之苦,為什么呢?其實就是說,他的住于五蘊是化現(xiàn)而已。“與彼非一異”,別看佛住在五蘊上,其實佛是超越了五蘊的。也就是說,佛實際上是住于清凈法界,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住于五蘊的五蘊是清凈法界化現(xiàn)出來的,你可以說它是五蘊,也可以說它根本就不是五蘊。也就是說,超越諸蘊的清凈法界,和幻化的諸蘊是“非一異”的,為什么不是一?因為超越諸蘊的清凈法界是無為法,而諸蘊是有為法,當(dāng)然不能說是一!那又為什么是非異呢?因為離開了諸蘊,根本就沒有清凈法界可得,誰也不能離開諸蘊去證悟清凈法界。這就叫“與彼非一異”。“不舍而善寂”,說,佛的大悲心是不棄舍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因為眾生就是五蘊和合的,舍棄了五蘊就是舍棄了眾生。所以“不舍”。“善寂”是指佛陀能夠在有為的五蘊之上離一切相,證悟寂滅法性、清凈法界。
諸佛事相雜猶如大海水
我已現(xiàn)當(dāng)作他利無是思
第六個頌子是“成熟甚深”。“現(xiàn)等覺甚深”是成就一切種智,離欲甚深、斷蘊甚深,是棄舍雜染的因果。這個成熟甚深,是說諸佛度化一切眾生。“諸佛事相雜”,諸佛要作的事兒都是利益一切眾生,這尊佛與那尊佛沒有區(qū)別,所以說,一切佛所作的事兒放在一起是可以的。這其實是因為諸佛的自性都是真如,是一樣的緣故,是不分彼此的,再說了,一切佛都是沒有我執(zhí)的,所以諸佛是可以和而為一的。其實這就是咱們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雜”就是和而為一、不分彼此、揉在一起。“猶如大海水”,這是一個比喻,很多江河里的水,流到大海里以后,就融匯到一起了,不分彼此了。“我已現(xiàn)當(dāng)作”是說,我過去就在作利益眾生的事情、現(xiàn)在也還在作利益眾生的事情,未來還是要作利益眾生的事情。“已”是過去,“現(xiàn)”是現(xiàn)在,“當(dāng)”是未來。“他利無是思”的“他利”就是利益眾生;“無是思”是說,諸佛是沒有這種分別心的。我們知道,諸佛的境界是合而為一的,沒有你我的區(qū)別。
眾生罪不現(xiàn)如月于破器
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
第七個頌子是說“顯現(xiàn)甚深”。諸佛一直在作度眾生的事兒,可是我們從來就沒有看見過,為什么我們看不見呢?“眾生罪不現(xiàn)”,原來呀,是因為我們眾生有太深的罪業(yè)。“如月于破器”是一個比喻。有一完好的罐,裝滿水,放在外邊兒,就可以在水罐里顯現(xiàn)出一個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墒乾F(xiàn)在呢,你這個罐子破了,水漏了,這樣呢,水罐還在,可是里邊兒就現(xiàn)不出月亮來。我們就象一個破器,裝不了水,自然顯現(xiàn)不出佛。雖然罐破了,罐里顯不出月亮,但月亮仍然在天上呀。我們是個破器,見不著佛,佛也還是照樣在度眾生。“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諸佛是遍滿一切世間的,在世間任何地方都說法度眾生,就像太陽一樣,遍照一切大地,可你要是一個盲人,太陽照著大地你連一點兒也看不見。“法光如日”,佛陀的教法就象太陽一樣,遍滿一切世間。佛陀的教法就是光明。
或現(xiàn)等正覺或涅槃如火
此未曾非有諸佛身常故
第八個頌子是“示現(xiàn)等覺涅槃甚深”。“或現(xiàn)等正覺”,就是說,諸佛為了度化眾生就來到人間示現(xiàn)八相成道,示現(xiàn)一個化身佛,其實是佛早就成佛了,不過是在這兒再顯現(xiàn)一次而已。“或涅槃”,佛陀示現(xiàn)一下,成佛了,又離開人間了,這都是示現(xiàn)而已。示現(xiàn)成佛,是因為這兒有可度化的眾生,要是沒有可度化的眾生,他就不在這兒示現(xiàn)了,把可度化的眾生度完了,他也不需要長住世間,于是就示現(xiàn)涅槃,這就叫“或現(xiàn)等正覺,或涅槃”。“涅槃”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但這兒要說成離開世間。“如火”,這是一個比喻,就象世間的火一樣,有緣就燒起來了,燒完就滅了。佛的示現(xiàn)等正覺、示現(xiàn)涅槃也是這樣子的。“此未曾非有”,說,佛在世間示現(xiàn),我們覺得世上有佛了,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老和尚叫佛,真正的佛是無形無相的,有形相的就不是真的。佛示現(xiàn)涅槃了,我們覺得世間沒有佛了,其實根本就不是沒有佛了。未曾沒有佛,也未曾非有。示現(xiàn)成佛來到人間,我們叫“來”;示現(xiàn)涅槃,我們叫“走”,其實根本是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這叫“此未曾非有”。“諸佛身常故”,我們覺得示現(xiàn)成佛是生,示現(xiàn)涅槃是滅,實際上佛根本是沒有生滅的,示現(xiàn)的生滅根本不是真實的。這是“示現(xiàn)等覺涅槃甚深”。
佛于非圣法人趣及惡趣
非梵行法中最勝自體住
第九個頌子是“住甚深”。“佛于非圣法”,佛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世間的境界是非圣法的,因為非圣法,所以有很多的過失,即使說有點兒善法,也是不圓滿的善、是有漏的善?煞鹗亲顒俚木辰,佛的自體是安住在清凈法界里的,這于凡夫是不一樣的。佛雖然來到世間,但他絕對不會退到非圣的境界來,他是不被世法所染的,“最勝自體住”,他還安住在圣法境界里。“人趣及惡趣”,說,佛來到人間度眾生,或者到三惡道去度眾生,“人趣”是人間,還包括天人,指三善道,“惡趣”是三惡道。這些眾生佛都度,佛在度這些眾生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里還是“最勝自體住”,佛還是安住于最勝處,不被六道所染。“非梵行法中”,“梵行”就是清凈行,這里就是指慈悲喜舍,說,佛所度化的眾生幾乎都沒有慈悲喜舍,佛在度化他們的時候,絕對不會被他們?nèi)疚,佛還是“最勝自體住”,住于慈悲喜舍的清凈光明里。在清海無上師的說法里,說我們本來是佛,我們來度眾生,度久了之后我們變成了眾生,我們現(xiàn)在就是盡力地回到我們的來處。某法師說:十法界里佛還不行,還會退,只有到了法身大士的地步才不會退轉(zhuǎn)。這都是邪說。
佛一切處行亦不行一處
于一切身現(xiàn)非六根所行
第十個頌子是說的“顯示自體甚深”。佛的自體就是真如。“佛一切處行”,佛到處行化去度眾生,到各界去。佛本身有自己的境界,為了度眾生,他就到一切境界去化現(xiàn)。“亦不行一處”,佛雖然到各處去度眾生,其實他哪兒都沒去。這是什么意思?就是說,佛是無分別智,到哪兒都是佛的境界,哪兒都是清凈的真如境界,所以說,他是一直在清凈真如境界里哪兒也沒有去。這就是到一切處與不行一處的高度統(tǒng)一,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于一切身現(xiàn),非六根所行”,說,佛不但心念一直安住于清凈法界里,而且身相也很奇特。“于一切身現(xiàn)”是說佛有大悲心度化眾生,能夠到一切處去現(xiàn)身,現(xiàn)各種身度化眾生。這正因為法身無相所以佛才能現(xiàn)各種身。“非六根所行”是指佛雖然現(xiàn)各種身,被各種眾生見到,但佛的本身境界,憑眾生的六根還是見不到的,就是說,佛是方便示現(xiàn)一切眾生所能見到的身相,但佛的境界眾生還是不能知道的。也就是說,佛可以方便示現(xiàn),但佛的境界一直沒變。
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
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
第十一個頌子說的是“斷煩惱甚深”。“煩惱伏不滅”,煩惱令人不愉快,菩薩可以調(diào)伏煩惱,可以令它不活動,但是還沒有把它們消滅,沒有把它們的種子給斷掉。“如毒咒所害”這是一個比喻,有一條毒蛇,它要咬人,所以要用咒術(shù)把它降伏,這樣它就害不了人了,但是,你也用不著把它殺了呀~~它咬人是它的業(yè)力所使,它已經(jīng)夠苦了。到它業(yè)力盡了的時候,它自然就咬不了人了。“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到金剛道以后,成佛了,自然就把煩惱種子給斷盡了,到成佛的時候,就是清凈法界。憑大神通、大智慧就可以度眾生了。在天臺中有一個伏惑潤生,就是還要保留煩惱種子,說要是沒有它的話,就不能在生死中來了,那就沒法度眾生了。這是因為神通還不夠、智慧還不夠的緣故。到成佛的時候,智慧夠了,就不用煩惱種子了,憑神通、智慧就可以到生死中現(xiàn)身度眾了。
煩惱成覺分生死為涅槃
具大方便故諸佛不思議
第十二個頌子說的是“不可思議甚深”。“煩惱成覺分”,“煩惱”是流轉(zhuǎn)生死的動力。“覺”是令人安樂的原因,“分”,妙老說是原因。煩惱是染污的,可是它能夠成為無上菩提的因,這是不可思議的。“生死為涅槃”,生死是令人不如意的,而涅槃是大安樂、大解脫的境界,現(xiàn)在說生死就是涅槃,這是不可思議的說法,為什么這樣說呢?“具大方便故”,因為佛菩薩有方便善巧的智慧。佛的生死其實只是示現(xiàn)而已,他根本就安住在最勝境界上,佛陀的煩惱也是示現(xiàn)而已,它其實根本就沒有煩惱。“諸佛不思議”,這是諸佛的不思議境界,不是凡夫所能了知的。
應(yīng)知如是所說甚深有十二種:
這樣,我們就知道甚深有十二種甚深,具體是哪十二種呢?下邊兒給說一下,因為前邊兒沒有說名字,只是解釋,下兒給出名字。
謂生住業(yè)住甚深,安立數(shù)業(yè)甚深,現(xiàn)等覺甚深,離欲甚深,斷蘊甚深,成熟甚深,顯現(xiàn)甚深,示現(xiàn)等覺涅槃甚深,住甚深,顯示自體甚深,斷煩惱甚深,不可思議甚深。
第一頌是“生住業(yè)住甚深”。第二頌說的是“安立數(shù)業(yè)甚深”。第三頌說的是“現(xiàn)等覺甚深”。第四頌說的是“離欲甚深”。第五頌說的是“斷蘊甚深”。第六頌說的是“成熟甚深”。第七頌說的是“顯現(xiàn)甚深”。第八頌說的是“示現(xiàn)等覺涅槃甚深”。第九頌說的是“住甚深”。第十頌說的是“顯示自體甚深”。第十一頌說的是“斷煩惱甚深”。第十二頌說的是“不可思議甚深”。
若諸菩薩念佛法身,由幾種念應(yīng)修此念?
十門差別的第九門是“念”。“若諸菩薩念佛法身”,要是有菩薩歡喜修學(xué)念佛法身這個法門的話,“由幾種念應(yīng)修此念”?有多少種方法來修這念佛法門呢?也就是說,這個念佛法門怎么修行呢?
略說菩薩念佛法身,由七種念應(yīng)修此念:
念佛法門廣大甚深,現(xiàn)在說不了那么多,只能簡單地說,最簡單地說,有七個念佛的方法。
一者、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轉(zhuǎn),應(yīng)修此念,于一切世界得無礙通故。
第一,我們要念“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轉(zhuǎn)”――佛有自在轉(zhuǎn)變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威力,這需要我們在禪定中觀察。佛為什么有樣的威力呢?一切法怎么搞的,難道本身都不能決定,佛想怎么改變就怎么改變?為什么會這樣?“于一切世界得無礙通故”,原來,是因為佛有無障礙的大神通,能夠入一切法界的緣故,“得無礙通故”就是說佛有無障礙的大神通。
此中有頌
無著論師說了一個頌子。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闕因
二種決定轉(zhuǎn)諸佛無自在
佛在一切世界都能自在地往來、自在示現(xiàn)。真的這樣嗎?我看未必。我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我想,佛既然可以自在地到各處度眾生,他無始以來就在度眾生,那么眾生不是早就該被度化了嗎?我們不是早就該成佛道了嗎?或者我們早就該成羅漢、成辟支佛了,可我們直到現(xiàn)在還在生死中流轉(zhuǎn),這就說明了佛并沒有來度我們嗎?我有這樣的疑問,無著論師就用了這個頌子來回答我。“有情界周遍”,說,有情很多很多,佛確實是要度一切眾生的,可是“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zhuǎn)”,我們到現(xiàn)在還在生死中流轉(zhuǎn)。“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zhuǎn)”這二句頌子說了四個原因,因為這四個原因,所以佛到現(xiàn)在還沒有度得了我們,我們到現(xiàn)在還在生死中流轉(zhuǎn)。第一個原因是“具障”,我們有煩惱障、業(yè)障、報障,所以佛要度化我們是非常的困難,F(xiàn)在有一個電影,好象是《青蛇的故事》,王祖賢演白蛇,張曼玉演青蛇。那里邊兒法海有一句臺詞:人太難馴服了,比妖還難!就因為我們有這些障,所以還在生死中流轉(zhuǎn)。煩惱障是我們情緒方面的。一種情況是我們因為三毒而不接受佛陀教化;另一種是接受佛陀的說法但作不到。這樣的人只能在生死里流轉(zhuǎn)。業(yè)障是指造了極重的惡業(yè),比如造了五逆重罪,這些罪障礙了我們,所以我們在生死中流轉(zhuǎn)。報障就是果報的問題。比如說你又聾又啞還是個瞎子,你又生在人間,你接受佛法的障礙就特別大。第二個原因是“闕因”,就是沒有善根,這是因為無始以來你就沒有對佛法的熏習(xí),讓你一下子接受佛法,這不現(xiàn)實。“二種決定轉(zhuǎn)”這一句包含了二個原因,一個是業(yè)決定轉(zhuǎn),一個是報決定轉(zhuǎn)。“業(yè)決定”是說你非要造這種罪,諸佛雖有大神通,他不讓你造,可你偏要造,那么佛也就不干涉你了,佛有的是時間,他耐心大得很,他等著,到機(jī)緣成熟了再說。這是造業(yè)。下一個是“報決定”,這是說業(yè)你既然已經(jīng)造下了,有了這罪業(yè),你必須為你的所作負(fù)責(zé)任,你就得去受果報。佛也不能使你不受報。就因為這原因――具障、闕因、業(yè)決定、報決定,所以我們現(xiàn)在還在生死中流轉(zhuǎn)而不得出離。“諸佛無自在”是說,諸佛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
二者、如來其身常住,應(yīng)修此念,真如無間解脫垢故。
這第二種念佛法兒,其實就是實相念佛,剛才說的第一種念佛法是觀想念佛。“如來其身常住”,這很簡單,因為佛法身其實就是清凈法界、就是真如,自然是常住的。“應(yīng)修此念”,那么,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要這么念佛,在禪定中這樣觀察,觀察什么呢?“真如無間解脫垢故”,說,眾生的身體是無常的,為什么佛身常住呢?因為佛以真如為身。“無間”在論文中是指成佛以后連一刻不清凈的時候也沒有了,在還沒成佛的時候,他所成就的境界還是有個別間隔的。論文中的“垢”,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的垢,它可以攪局,但成了佛以后,它就攪不了局了。
三者、如來最勝無罪,應(yīng)修此念,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并離系故。
這是說,佛是最殊勝的,連一點兒的過失也都沒有了。所以我們要這樣念佛:佛沒有了煩惱障、所知障,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佛法,也要象佛一樣,也不能有煩惱障、所知障。要時時觀想自己就象佛一樣慈悲、智慧等等。
四者、如來無有功用,應(yīng)修此念,不作功用一切佛事無休息故。
說,佛在度化眾生時,“如來無有功用”,佛并沒有刻意舉心動念去度眾生。我們應(yīng)該這樣念佛,“不作功用一切佛事無休息”,佛沒有刻意努力去度眾生,度化眾生的事業(yè)是任運的、自然的,而且是永久的,佛不會說我這會兒不度了,沒有這樣的事兒。
五者、如來受大富樂,應(yīng)修此念,清凈佛土大富樂故。
這是說成佛以后,有無窮的富樂,主要是“清凈佛土大富樂”。咱們看《阿彌陀經(jīng)》,極樂世界是黃金為地,到處是七寶。佛的世界確實是大富樂。這是因為佛在因地的時候廣修;的緣故,可不是無因緣的。這說的是佛的受用土。佛的富樂不是只自己享用,是可以與別人一起享用的。
六者、如來離諸染污,應(yīng)修此念,生在世間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這一個是說佛的變化土。“如來離諸染污”,佛來到凡夫世界度眾生,凡夫世界是染污的,但佛離諸染污。“生在世間一切世法不能染”生在污染世界,但這世界無法污染他。
七者、如來能成大事,應(yīng)修此念,示現(xiàn)等覺般涅槃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故。
佛來到世間能夠成就大事,就是廣度眾生。“示現(xiàn)等覺般涅槃等”,就是示現(xiàn)八相成道,示現(xiàn)在這兒成佛。“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讓一切眾生培植善根,沒有成熟善根的讓他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解脫”,已經(jīng)成熟善根的讓他解脫。“成熟”就是得到,“成熟善根”就是得到善根。
此中有二頌:
這七念,無著論師用二個頌子給說一下,這樣好記。
圓滿屬自心具常住清凈無功用能施有情大法樂
遍行無依止平等利多生一切佛智者應(yīng)修一切念
“圓滿”,指前邊兒的七條都是圓滿的,是圓滿的大自在境界。“屬自心”,指第一條“于一切法得自在轉(zhuǎn)”,一切法都隨心。“屬”就是隨順,隨心所欲,想怎么著都能成就。“具常住”是指第二條“其身常住”。“清凈”是第三條“如來最勝無罪”。“無功用”是第四條,“如來無功用”。“能施有情大法樂”是第五條,“如來受大富樂”。“遍行無依止”是第六條“如來離諸染污”。如來入一切法界,皆不受染污。“平等利多生”是第七條,“如來能成大事”。佛的悲心平等地度一切眾生,能饒益一切眾生。這七條都是圓滿的。頌子中說“一切佛”,就是說一切佛都具足這七種圓滿。“智者應(yīng)修一切念”,有智慧的人就應(yīng)該修學(xué)這個念佛法門。
復(fù)次,諸佛清凈佛土相,云何應(yīng)知?
佛的法身圓滿,那么其依報如何清凈呢?也得說說。
如菩薩藏百千契經(jīng)序品中說,
先引用經(jīng)文,這是圣言量。《菩薩藏百千契經(jīng)》,印順法師說是《華嚴(yán)經(jīng)》,但你翻一下,下邊兒的一段其實是《解深密經(jīng)·序品》中的。我把《解深密經(jīng)》也帶來了,下邊兒的一段文字在《解深密經(jīng)》的第一、第二到第三頁。在這部《菩薩藏百千契經(jīng)》的“序品”里有這樣的話。
謂:簿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yán),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簿伽梵”就是佛。“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yán)”,佛住的是有殊勝的光明照耀的七寶莊嚴(yán)的宮殿里。這個宮殿放出大光明來照耀一切世界。這是說佛的凈土顯色圓滿。顯色就是青、黃、赤、白等顏色。這里說的佛應(yīng)該是受用身佛。
無量方所妙飾間列,
這是說佛土形色圓滿,形色是一個偏正詞組,重點在“形”上,形色本是形象顏色,一偏正就成了著重于形了,所謂形色就指長、短、方、圓等。“無量方所”就是指這個大宮殿(這大宮殿是一個建筑群,當(dāng)然,這是瞎說)的各處,“妙飾間列”,這宮殿裝修得都可好了。“飾”是裝飾,“間列”是布局合理。佛的世界是自在的境界,想怎么變都可以。
- 上一篇:《攝大乘論》要義 彼果斷分第十
- 下一篇:因明講記之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