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首楞嚴經(jīng)》講解第二講

  《首楞嚴經(jīng)》講解第二講

  主講:釋慧祥法師

  日期:2006年12月03日

  請大家合掌!

  請大家,至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祈請本師力加持,愿我早開智慧眼,速知一切法實義,直趣菩提廣度眾。

  并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再發(fā)愿:佛弟子(您們的名字)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zhuǎn);菩提心不退轉(zhuǎn)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叵蚪o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南無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僧”。

  稱念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上次,我們簡略說明《首楞嚴經(jīng)》的經(jīng)題。這經(jīng)題全文:《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我只說明了“大佛頂如來”,今天接著說明。

  四、“密因”是什么意思?

  答:這“密因”一詞,據(jù)我的研究,它也是有很多意思的。

  問:有哪些意思呢?

  答:(一)與“如來”一詞連用,則為“如來密因”即是“如來藏”之意也。為什么呢?因為如來藏微密,難知,難見。如果能知能見如來藏,則必定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能知見如來藏,對修行無上菩提道的人來說,就是“因地初心”。所以稱為“如來密因”,是指“照見這微密而難以知見的如來藏,則能做為修證無上菩提的正因”。因此,稱為“如來密因”。

  (二)這“密因”是指“不生滅心”。為什么呢?因為,一切諸修行人,之所以不能成就無漏,都是因為未照見這“不生滅心”,而誤將“生滅心”為自性本,所以不論如何修行,就算成就“九次第定”,也都未能無漏而成就阿羅漢,更別提成就無上菩提了。如今我們發(fā)心,想要圓滿無上菩提之道。首先就是要照見這微密難知的“不生滅心”。為什么說“不生滅心”是微密難知呢?因為:

  1.這“不生滅心”,凡夫眾生日用而不知。所以說此心,是微密難知。

  2.又這“不生滅心”,連圣賢都未能究竟其源底,所以說是微密難知。但是修一分,則證一分。但是這“修”,是指修“生滅心”。當我們對“生滅心”修一分,則照見“不生滅心”一分的功能。例如:我們能說話,也能不說話。這要不要說話,是“生滅心”作用。又從這“生滅心”的作用下,我們就證得,原來“不生滅心”是不隨說話或不說話而改變。

  (三)這“密因”,是指《首楞嚴經(jīng)》中的密咒。為什么呢?因為,修行人于修行的中間,難免或多或少有些障礙會出現(xiàn)。如果能持楞嚴咒,或書寫而載身上,則能消除這些障礙。而為什么會有這些效果呢?其微密的因緣果報,連修行人自己也難知難見。所以,稱為“密因”。

  (四)又這“密因”是指“妙微密性凈明心”。如《首楞嚴經(jīng)》載:“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得清凈眼。\’”

  也許有人會問:這“妙微密性凈明心”跟“不生滅心”不一樣嗎?

  答:不一不異。

  問:為什么不一不異呢?哪兒不一?哪兒不異呢?

  答:“妙微密性凈明心”,就是指“如來藏心”。是含“生滅心”及“不生滅心”。因此,說“不一不異”。因為不能說一定一樣,所以“不一”。也因為不能說一定不一樣,所以“不異”。

  眾佛友!請試想!這“不生滅心”就已經(jīng)是微細難知了。更何況是“不生滅心”加“生滅心”的那個“如來藏心(妙微密性凈明心)”,所以更是微密難知了。但是,眾佛友!您們別以為如此就嚇到了。而不去修證之。因為,不去照了這如來藏心,則必定是在輪回界中打轉(zhuǎn)的,是非常非?嗟。請想想,如果不求解脫生死輪回,則我們就得投生、出生、長大、工作、老病、死亡。如此無窮盡的輪回。一次,十次,百次,千次,萬次,直到我們自己將輪回的造業(yè)習慣改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力求解脫苦的輪回的造業(yè)習慣。我相信,眾佛友會來學佛,都是有這一層智慧的。所以希望大家共勉之,繼續(xù)努力。好!有關(guān)這“密因”,我就簡略說明如上,請大家自行再深入體會更多的妙義。

  因此,綜合以上的說明,我就將“密因”一詞,解釋為“照見這微密難知的因地心”

  五、“修證”是指什么意思呢?又要修什么?證什么呢?

  答:我現(xiàn)在來說明“修證”一詞的深義。

  (一)“修證”,是兩個字,是兩個層次。也就是:“修”與“證”,故名“修證”。也就是“修如來密因”,“證如來密因”。因此,依此含義,則“如來密因修證”一詞,共含四個層次:

  1.聞信:聽聞如來說有“如來藏性”,而相信如來之語的關(guān)系,所以“發(fā)心”將來照見這微密的如來藏心,并修之、證之。

  2.思解:即觀照這如來藏,思惟如來藏,以便照見如來藏,知解如來藏。

  3.修行:當照見并知解后,則能如法修行,于如來藏性中,不生滅的部份,能隨時照見而不會忘失。于生滅的部份,能隨時想要令生,就己緣具足;劭梢粤钌,想要令住、異、滅,就能令住異滅。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所以就要“修行”。

  4.證入:當真的做到,“于如來藏性中,不生滅的部份,能隨時照見而不會忘失。于生滅的部份,能隨時想要令生,就己緣具足;劭梢粤钌,想要令住、異、滅,就能令住異滅!本徒凶C入。

  眾佛友!可以看得出來,我所說的這個四個層次,是綜合“信解行證”及“聞思修入”來說明的,F(xiàn)在,我還要跟大家深入說明有關(guān)這四個層次,F(xiàn)在舉譬喻來說明,這四個層次。

  例如:有某甲,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感到口渴,又自己找不到水喝。這時,看到一個當?shù)厝?就問他說:“哪兒可以找到水呢?”這位當?shù)厝伺e手一指說:“從這兒去,您就可以看到有口井,那兒應該有水!边@時,某甲,是屬于“聽聞”階段。“聽聞”階段的人,當起“信”才會去找找看有沒有水。如果一開始就“不信”,那就不會去了。又這“起信”,也不是亂相信。因此,一方面某甲,當先走去看看。又另一方面,在路上,如遇當?shù)厝?則再問人,做再確認。如此,名為“起信”,又名“堅固信念”。

  又當某甲,遠遠看到井了。這時,名為“信解”。不可名為“勝解”。亦不可名為“見解”。為什么呢?因為有水無水,都還未照見呢!從初次聽聞,直到遠遠看到井。這中間,都是屬于之前所說的四個層次中,所說的“聞信”范圍。

  又當看到了后,某甲就轉(zhuǎn)方向,直向井邊,而不執(zhí)著之前的人所說的方向。

  又為了走到井邊,某甲就要用智慧,安全有效的排除路上的障礙,安全到井邊。當某甲到了井邊,這時就看到井中,確定有水,或無水了。這時,某甲,叫“照見”,屬“見道位”。也就是真正的“照見”。而這“照見”,非是“證”!罢找姟辈攀钦嬲摹耙娊狻,才是真正的“知解”。

  又如果無水,則當再尋問及找別處。直到找到一個有水的地方。這找到真正有水的地方,就是真的“見道”了。我們就假設(shè)這井中是有水的。因此,當某甲從見井,到真的看到井中有水。這過程,是屬于四個層次中的“思解”。為什么呢?見井,名為因信而解有井。所以是“信解”。見井中有水,名為因信解而照,所以是“見解”。就是見道位。而在見到井有水之前,都是名為“前行”。

  又當見到井有水了。這時信心增上,開始尋求取水的工具。直到具足所有當具足的工具時。名為“勝解”。也就是說:“信心十足,一定保證自己可以取到水”。所以名為“勝解”。

  因此,從“信解”“見解”到“勝解”,都是屬于“前行”也都是屬于“思解”的階段。又“勝解”之后,才是進入“修行(修道位)”。開始用取水的工具,將水取上來。這時取水來喝,直到解渴之前。都是屬于“修行”的階段。當解了渴,裝滿了水,保證于到下一站之前,都不會有口渴時沒水喝的問題了。名為“證入”。

  眾佛友!就以這個例子為譬喻,我們求解脫者,則是如下的層次:

  一、自知人生很苦無處可避,因此尋求善知識,而聽聞到有解脫之法可以學習。因此相信可以有方法解脫,因而發(fā)心要學習解脫。這時, 名為“聞信”。

  又當在尋求過程,親近更多善知識,聽聞到詳細說明解脫的方法,名為“聞信增上”。如了解了有“四圣諦”“八正道”等等法門可以用以解脫?墒沁@時,還未能架構(gòu)好,從現(xiàn)在直到解脫的路,也就是對“四圣諦”“八正道”如何運用可以令自己解脫,還不清楚。就像某甲,還未看到井。當弄清楚了如果運用四圣諦八正道來讓自己解脫苦時,就是“見井”了。這時,就進入“思解”階段的第一步“信解”了。

  二、當運用四圣諦八正道,來斷除了第一個苦,令永遠不再起時。名為“見解”。就如同,某甲看到井有水了。同樣的,正確運用四圣諦八正道斷除第一個苦,令永遠不再起了。則信心增上,更無疑惑。所以名為“見解”。屬“見道位”。

  這時,則更加觀照思惟,尋求如何斷除一切苦。所以進入了“思解”的階段。當修行人,從身心的外到內(nèi),從內(nèi)到外,對五蘊如實了解生住異滅的因緣,了解了因五蘊起苦的因緣,了解了五蘊如何運作可以離苦下來運作,了解了如何保持在無苦下來運作一切五蘊。這時,名為“勝解”。也就是保證自己可以解脫一切苦了。就如同某甲,備好取水工具。保證自己可以取到水。因此,名為“思慧成就”。也就是“思解”階段圓滿。準備進入“修行”的階段了。

  三、當修改身口意的行為習慣中,一切會引發(fā)苦的習慣。名為“修行”。這時修一個,得一個解脫。屬“修道位”。

  四、當所有的行為習慣,都永遠不會再引發(fā)新的苦了。名為“證入”。

  又眾佛友!“證入”才是無上菩提的修行的開始。

  又眾佛友!“證入解脫”才是無上菩提的修行的開始。才是大玩特玩的開始。才是真正邀游法界的開始。才是真正進入游戲神通三昧的開始。

  眾佛友!有事來了,得下了。愿您們今天所學,能有助于您們的解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