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教的無常思想和意義

  淺談佛教無常思想和意義

  編輯:釋涵智
  內(nèi)容提要:本文針對一般人由于迷惑無知,無常執(zhí)常,抗拒無常的心理,首先淺說三法印之關(guān)聯(lián),以突顯“無常”思想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接著解釋無常的定義,說明無常的真義,破除一般人對“無常”的錯誤認識,樹立起“無常”的正見;而后探究佛說無常的目的,闡述無常觀的人生智慧,表明一個修行者必須要有無常觀念,讓無常的觀念植入內(nèi)心,成為一種生活或修行的理念,時時提示人生的方向,引導(dǎo)、影響日常的生活。
  關(guān)鍵詞:三法印  諸行無常  無常  因緣
  作者簡介:釋涵智,閩南佛學(xué)院2005屆本科畢業(yè)生。
  在一般人的思想觀念里,大都不喜歡無常。總覺得人生無常,令人恐懼;人情無常,令人悲傷;世界無常,成住壞空;一切無常,虛假如幻。所以一談到無常,往往認為是消極、悲觀、沒有意義的。
  佛陀為何要說無常?如何正確看待無常?這是佛弟子必須了解與思維的。希望藉著今日之因緣,眾人對無常能有更深刻的認知與了解,以便進一步提升自己,好從事修行。

  一、淺說三法印之關(guān)聯(lián)

  佛陀的教法——三法印,三者相關(guān)而貫通,不僅說明宇宙人生生滅變化的現(xiàn)象,也詮釋諸佛寂滅無為的解脫境界。學(xué)佛之人,如不了解三法印,就無法了解佛法的真實義理。諸佛菩薩皆以通達三法印而證佛果!印順導(dǎo)師在其《法印經(jīng)略說》中說,三法印是諸佛眼目——“佛之知見”。
  所謂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從現(xiàn)實世界來說,三法印所包含的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滅性,就是人生宇宙間三大真理。一般人不明白這種真理,而生顛倒妄見,生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由此而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成為一切苦的本源。佛說三法印,便是針對不明宇宙真相,執(zhí)著顛倒妄見者而說,以使其明白真理,樹立正見,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束縛。所以《法華經(jīng)》上說:“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1
  三法印其實是于同一緣起法中體悟有此三性,是相互聯(lián)系,由淺入深的觀照法門,也是修持的一般層次。從現(xiàn)象上觀察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變化,所謂“世事無常”這是我們可以看到,容易懂得和接納的概念。無我的道理,就不易使人理解。因為眾生無不執(zhí)“我”,一旦聽到無我,不免引為驚奇,感到難以想象。如果對世事無常的道理有了認識,再從無常的道理中去看有沒有 “我”,無我也就不難理解了。認識到一切法無常、無我的真理,也就不難通達本來無生無滅的真理。
  佛常這樣的問比丘們:“比丘!五蘊等是無常否?”答:“是無常。”“無常是苦否?”答:“是苦。”“若是無?嘧円追,是我、我所否?”比丘答:“非我、我所。”佛即告訴他們說:“比丘!所以這樣的觀察無常、無我,即得解脫。”2依這類經(jīng)文,可見三者是相關(guān)而貫通的。也就是說,如能參悟無常、無我的真理,即是認識宇宙間一切現(xiàn)象本來寂靜,生死煩惱均為息滅,自然而然地進入無生無滅的解脫境界之中,而體證宇宙人生實相。
  三法印是綜貫相通,能統(tǒng)一三者的,即著重于諸法無我印(法通于有為與無為)。而諸法的無我性,可從緣起法來說明。緣起本通兩方面:一、流轉(zhuǎn)因果相生,即是無常;二、還滅的因果寂滅,即是涅?。緣起法貫徹流轉(zhuǎn)與還滅;緣起是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無我亦即是空性,無我也即能貫通這兩端了。
  一切法因緣和合,所以能生;散的因緣生起了,所以一切法歸于滅?雌饋硭坪跤惺裁磳嶓w在那里生滅,其實并沒有實自性的生滅,僅是如幻的生滅而已,它是無自性空,本來無我的。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即在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即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這樣緣起法的本性空(無我),就貫徹了三法印。從緣起無我的深義去了解,法的生起是幻起,還滅是幻滅,生滅無常而本來空寂。“解空第一”的僧肇大師在其《物不遷論》開頭就說:“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余則謂之不然。”3《法華經(jīng)》中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4所以佛弟子證得涅槃,即顯出諸法實相。由此得知三法印是貫通的,“諸行無常”一法印即三法印。

  二、諸行無常的定義

  盧照鄰《長安古意》曰:“節(jié)物風(fēng)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松在。”《物不遷論》云:“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5
  古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火”,他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他看來,作為本原的火是永恒流轉(zhuǎn)的,火所生成的世界萬物也處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他指出:“一切皆流,無物常住。”又說: “我們踏進又踏不進同一條河,我們存在又不存在。”6這里指明,一切既存在,又不存在,因為一切都在流動,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chǎn)生和消滅。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個世界,不是靜事物的總和,而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這也就是哲學(xué)上所謂的“辯證發(fā)展觀”。
  以上所舉的都有佛教“諸行無常”的思想在內(nèi)。行是變壞造作之義;諸行,指世間一切有為法,世上所有的種種事物,凡是天地間的一切萬物,都稱為諸行。
  常即永恒、不變之義;無常是“無有常性”的意義。世間遷流不息,無有恒常。其實,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雜阿含經(jīng)》中說:“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又說:“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xiàn)在色!”
  不但有情世間的眾生有生、老、病、死的現(xiàn)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也有成、住、壞、空的演變;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自然界的時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更替不已。也就是說,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xiàn)在的即生即滅,正如《金剛經(jīng)》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世間一切萬法無一是常住不變的,所以說“無常”。
  舉凡天地萬物,森羅萬象,皆無一刻不在改變。由剎那剎那的漸變,累積成一期的突變。因此,一切的一切,可以說都只是時間性的存在而已,這便是諸行無常。
  諸行無常是世間實相,是宇宙人生永遠不變的真理。萬物時時變化,如何變化?依什么改變呢?是依“緣”而變化。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緣滅啟示“無常”的道理,緣可說是擔(dān)任諸行無常的“舞臺換場”工作。可知無常不是斷滅,而是有因果定律的。“果不俱因,因因而果。”7果生起時因已經(jīng)消滅,但現(xiàn)在的果一定是由過去的因發(fā)展變化而來。
  無常也不是消極的,無常并不可怕,無常告訴我們,好的會變壞,壞的也能變好。給予好因緣,就有好變化;給予壞因緣,則有壞的變化。因此,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命運。明白無常的道理,就會肯定自己的未來,就能脫離神權(quán)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緣的主人。
  無常為我們的人生開拓更寬廣的空間,很多苦難都因無常而重新燃起無限的希望。所以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蘊藏著無限的希望與生機,是最實在、最親切的真理。如果世間一切永恒常住,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無常”,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時運轉(zhuǎn),才有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的物換星移,才有聚散窮通、悲歡離合,也才能構(gòu)成一個生機無限、多姿多彩的有情世間。

  三、佛說無常的目的

  “諸行無常”、“五蘊非我”,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凡夫懼怕面對,非要對境起執(zhí)著,然后生起無限的苦惱。也常因時光飛逝、世事無常、韶華易失、青春不再而慨嘆良多,嘆惜往事如煙,過去的好時光如春夢無痕。更因為失去所愛而痛不欲生,肝腸寸斷,流淚數(shù)千行!峨s阿含經(jīng)》云:
  佛告羅陀,于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于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無貪欲成就,無貪欲法者,堪能知色無常,堪能知受、想、行、識無常。8
  佛在《中阿含經(jīng)》中說:“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戚啼哭、憂苦、懊惱。”9
  佛說無常的目的,第一是要我們正觀無常,去除貪愛執(zhí)著,心得解脫。佛陀認為人生的苦是在于,人心把無常執(zhí)以為常,把會變化的想成不變的?辞瀣F(xiàn)狀,就是對五蘊色、受、想、行、識,“以正確的智慧去看”,就不會產(chǎn)生苦。佛在《雜阿含經(jīng)》中說: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圣弟子!如是觀者,厭于色,厭于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10由此可知,正觀無常,自可不難以“遠塵離垢,得法眼凈”。佛常告訴比丘:
  當(dāng)正觀無常……如是知、如是見次弟盡有漏。11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間暗冥。如是,無常想修習(xí)多修習(xí),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當(dāng)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12
  《大智度論》卷二十三云:
  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中,苦諦為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何等是具足無常想?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fēng)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無常亦不可得……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
  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說;復(fù)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復(fù)次,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脫……
  一、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二、無常想是圣道別名。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
  佛說無常的目的,第二是告訴我們生死輪回痛苦,當(dāng)勤求出離,修行佛道。《雜阿含經(jīng)》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無有如來、應(yīng)、等正覺出于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以世間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故,如來、應(yīng)等正覺出于世間,世間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13
  因有老、病、死才需要修行。經(jīng)過真修實證,才有解脫的圣者出現(xiàn)。世間有圣者出現(xiàn),才能指引明確的解脫之道。
  《物不遷論》中說:“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緣覺覺緣離以即真。茍萬動而非化,豈尋化以階道。”14聲聞人聽佛說四諦法,覺悟無常、苦、空、無我之理,勤修圣道,斷除煩惱,而證圣果;緣覺聽佛說十二緣起(獨覺出于無佛世,觀大自然中花開花謝、四時運轉(zhuǎn))而覺悟諸法本無生之理。
  當(dāng)初佛陀因為感悟人生無常,于是舍棄榮華,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無常的人生真相來開示眾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團的成立,可以說是源于佛陀對諸行無常的體悟!斗ㄈA經(jīng)》中說: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入生死險道,相續(xù)苦不斷。深著于五欲,如牦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冥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15遂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16
  一般人不是執(zhí)常見,就是執(zhí)斷見。常見如認為人永遠是人,畜生永遠是畜生等;斷見者“咸言此身,死后斷滅”17,人死如燈滅。佛告訴我們無常的道理——六道輪回,眾生隨其所造善惡業(yè),在六道中不斷的輪轉(zhuǎn),“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生死痛苦,無有了期。
  因為無常,所以“觀現(xiàn)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dāng)從滅盡”。18然而死亡,并不是一了百了,“將至琰魔王,隨業(yè)而受報,勝因生善道,惡業(yè)墮泥犁”。19《佛說無常經(jīng)》中說: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當(dāng)勤策三業(yè),恒修于福智。眷屬皆舍去,財貨任他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依經(jīng)我咯說,智者應(yīng)善思。20
  “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隱快善。”21修學(xué)佛法,能“現(xiàn)世安隱,后生善處”22。“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共舍無常處,當(dāng)行不死門。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yīng)善聽,能滅諸煩惱。”23
  無常迅速,生死路險,慎勿放逸,當(dāng)勤求出離,修行佛道,“唯有佛菩提,是真皈依處”。

  四、無常觀的人生智慧

  佛法重在斷除煩惱,貴在學(xué)以致用,那么如何運用無常觀來引導(dǎo)我們的修行和生活呢?
  諸行無常,指出我們的人生是變化不定的,有生必有滅,一切的快樂與痛苦都在不斷地變化,都不是一得永得而可以永久的。正是這樣,人生才充滿希望,才應(yīng)該珍惜。
  佛在因地時也曾是凡夫,種種凡夫心行,都曾經(jīng)歷過。如果凡夫永遠是凡夫,就不可能成佛。我們可以藉著無常的道理,不斷地改變自己,懺悔業(yè)障,修行佛道,積累資糧,終有一天也可成佛!段锊贿w論》中說:“成山假就于始簣,修途托至于初步。”24正因為無常,我們才可朝向目標前進,一步一步到達目的。成佛了也不是萬事大吉,無所事事,而是“恒求善事,利益一切”。25《解深密經(jīng)·地波羅密多品》云:
  觀自在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菩薩所得波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羅蜜多亦無有盡?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展轉(zhuǎn)相依生起,修習(xí)無間斷故。
  觀自在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是諸菩薩深信愛樂波羅蜜多,非于如是波羅蜜多所得可愛諸果異熟?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波羅蜜多是最增上喜樂因故;二者波羅蜜多是其究竟饒益一切自他因故;三者波羅蜜多是當(dāng)來世彼可愛果異熟因故;四者波羅蜜多非諸雜染所依事故;五者波羅蜜多非是畢竟變壞法故。26
  可見,佛菩薩最懂得珍惜把握。離于愛染,得清凈處,為度眾生,來此世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盡未來際,住不退轉(zhuǎn)。
  人生,是善業(yè)所得;而現(xiàn)生的行為善惡,成為未來升沉的樞紐。佛一再告訴我們“人生難得”!洞笈派痴摗肪硪黄叨d:“人道有三事勝于天道:道德、知識和堅強的毅力。”諸佛皆在人間成佛,佛陀亦曾說:“我今亦是人數(shù)”,可見體見真理而解脫成佛,是由人修行成就的。人生是如此優(yōu)勝,所以應(yīng)珍惜生命。生命本身亦是無常,若不修行、作善,可能將失去人身,這對已經(jīng)遇到佛法的人來說,都是辜負自己的生命。
  “無常”并不否定現(xiàn)象界的現(xiàn)象,而是指出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所以擁有的一切就應(yīng)該珍惜。有父母在,就要孝順父母,不能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內(nèi)疚懊悔;有錢富裕的時候,要懂得布施修福惜福,而守財、享受、揮霍浪費、為富不仁、損人利己,最終將會無福,千萬金錢也會隨流水而去;關(guān)懷愛護我們的善知識善友,更要珍惜,恭敬供養(yǎng)、信受教誨、令其歡喜。六根具足,年少有智,就該好好地聞思修行,“常念廣學(xué)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27如果說等以后再用功,或老來再學(xué)道,須知生命是無常的,隨時都會消失,豈能長久地等待呢?
  透過無常,對于好的要善于珍惜、把握;對于不好的也不必垂頭喪氣,只要添加善緣,則可改善。如收回高傲的態(tài)度,改用謙遜的面目,就能贏得更高的友誼;消除自掃門前雪的心態(tài),勇于助人,關(guān)心他人,必能改善不良的人際關(guān)系;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堅持到底,逆境終將突破。因為無常,所以每天我們都是嶄新的,對自己不要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對他人也不能有成見,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不傳語是非,“不念舊惡,不憎惡人。”28所以,無常的人生觀不是悲觀的,而是現(xiàn)實的人生觀,也是惜緣的人生觀。
  生活中的我們會經(jīng)常遇到得與失,沒有智慧的人便會對得失耿耿于懷。當(dāng)?shù)玫揭恍├鏁r,便馬上欣然色喜;萬一利益被別人奪去了,就懊惱傷心。由于不能解決好得與失的問題,常使我們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無常的智慧觀教我們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得失,因為得與失都在無常變化中。得到東西也不必欣喜若狂,有一天總會失去的;失去的事物并不一定是壞事,首先有一天它總會失去的,說不定哪天又會得到它,有時會因為失去它,從而得到更大的利益。即使在這一邊失去了,并不需要完全絕望,因為在另外一邊或許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是要知道該如何認識自己,運用自己。正因為得與失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應(yīng)該以平常心坦然面對待得與失。
  無常的智慧對人生來說,首先帶來希望的人生,珍惜美好的,改善不好的;其次應(yīng)該珍重自己的生命;再次,應(yīng)該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緣份,提倡惜緣的人生觀;最后,要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得失。
  “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對真而莫覺。”身處無常的法流之中,卻不知真相,反生顛倒妄見,感受苦痛折磨,造業(yè)受報,輪轉(zhuǎn)生死。綜上所述,如果我們正觀無常之變化,則可透視宇宙人生之實相;由觀無常,盲目的執(zhí)著就會減輕,成為對治煩惱的力量;念及無常,一切修法也會變得主動精勤。體念無常、無我的真理,可激發(fā)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護一切眾生,直至實現(xiàn)涅?,覺悟諸法本來空寂,無生無滅,體證到“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解脫境界,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據(jù),也是佛教的根本教義。

  參考書目:

  1、圣嚴:《佛學(xué)入門手冊》。
  2、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妙云集》下編之十一(24),正聞出版社出版。
  3、印順:《佛法概論》,《妙云集》中編之一(8)。
  4、星云:《星云大師談人生》。
  5、《佛光教科書》(2),《佛教的真理》,佛光出版社出版。
  6、冒從虎等編:《歐洲哲學(xué)通史》上卷,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
  7、清·省庵大師:《勸發(fā)菩提心文》。
  8、禪蓮:《略述三法印》,《閩南佛學(xué)院學(xué)報》1993年,第9期。
  〔1〕《大正藏》第9冊,第15頁中。
  〔2〕印順:《佛法概論》,第145頁。
  〔3〕《大正藏》第45冊,第151頁上。
  〔4〕《大正藏》第9冊,第8頁中。
  〔5〕《大正藏》第45冊,第151頁中。
  〔6〕《西方哲學(xué)原著選讀》上卷,第23頁。
  〔7〕《肇論》,《大正藏》第45冊,第151頁下。
  〔8〕《大正藏》第2冊,第49頁上。
  〔9〕《大正藏》第1冊,第738頁中。
  〔10〕《大正藏》第2冊,第2頁上。
  〔11〕同上,第51頁下。
  〔12〕同上,第1頁上。
  〔13〕同上,第199~200頁上。
  〔14〕《大正藏》第45冊,第151頁。
  〔15〕《大正藏》第9冊,第9頁。
  〔16〕同上,第6頁上。
  〔17〕《楞嚴經(jīng)》,《大正藏》第19冊,第110頁上。
  〔18〕 同上。
  〔19〕《佛說無常經(jīng)》,《大正藏》第17冊,第746頁上。
  〔20〕同上。
  〔21〕《法華經(jīng)》,《大正藏》第9冊,第60頁下。
  〔22〕同上,第19頁中。
  〔23〕《佛說無常經(jīng)》,《大正藏》第17冊,第745頁下。
  〔24〕《大正藏》第45冊,第151頁下。
  〔25〕《法華經(jīng)》,《大正藏》第9冊,第13頁上。
  〔26〕《大正藏》第16冊,第707頁上。
  〔27〕《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大正藏》第17冊,第715頁中。
  〔28〕同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