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驪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清涼文益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清涼文益
清涼文益(西元八八五─九五八年)
德山宣鑒──雪峯義存──玄沙師備──羅漢桂琛──清涼文益
昇州清涼院文益禪師,余杭人也,姓魯氏。七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發(fā),弱齡稟具於越州開元寺,屬律匠希覺師,盛化于明州鄮山育王寺,師往預聽,習究其微旨,復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場。覺師目為我門之游夏也。
師以玄機一發(fā),雜務俱捐,振錫南邁,抵福州長慶(慧棱禪師,雪峯義存之法嗣)法會,雖緣心未息而海眾推之。尋更結侶,擬之湖外,既行,值天雨忽作,溪流暴漲,暫寓城西地藏院,因參(羅漢桂)琛和尚,琛問日︰「上座何往?」師卅︰「邐迤行腳去!关ΙU「行腳事作麼生?」師卅︰「不知!关ΙU「不知最親切!箮熁砣婚_悟。與同行進山主等四人,因投誠咨決,悉皆契會,次第受記,各鎮(zhèn)一方。(中略)
子方上座,自長慶來,師舉先長慶棱和尚偈而問卅︰「作麼生是『萬象之中獨露身』?」子方舉拂子。師卅︰「恁麼會又爭得?」卅︰「和尚尊意如何?」
師卅︰「喚什麼作萬象?」卅︰「古人不撥萬象。」師卅︰「萬象之中獨露身,說什麼撥不撥?」子方豁然悟解,述偈設誠。
(以上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四,《大正藏》五一.三九八頁中)
附錄:語錄摘要
(一)六處不知音
問︰六處不知音時如何?師卅︰汝家眷屬一羣子。師又卅︰作麼生會,莫道恁麼來問,便是不得汝道。六處不知音,眼處不知音,耳處不知音,若也,根本是有,爭解無得。古人道︰離聲色著聲色,離名字著名字,所以無想天修得,經(jīng)八萬大劫,一朝退墮,諸事儼然。蓋為不知根本真實(中略)。他古人猶道︰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又道︰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只劫。
(二)指與月
僧問︰「指即不問,如何是月?」師卅︰「阿那個是汝不問底指?」又僧問︰「月即不問,如何是指?」師卅︰「月!关ΙU「學人問指,和尚為什麼對月?」師卅︰「為汝問指!
(三)但隨時節(jié)因緣
上堂示眾卅︰出家人但隨時及節(jié),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jié)因緣。古今方便不少,不見石頭和尚因看《肇論》云︰「會萬物為己者,其唯圣人乎?」他家便道︰「圣人無己,靡所不己!(中略)他又囑人云︰「光陰莫虛度!惯m來向上座道,但隨時及節(jié)便得,若也移時失候,即是虛度光陰,於非色中作色解。上座,於非色中作色解,即是移時失候。(下略)
(四)毫厘有差天地懸隔
師問修山主(撫州龍濟紹修禪師,羅漢桂琛法嗣)︰「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兄作麼生會?」修卅︰「毫厘有差天地懸隔。」師卅︰「恁麼會又爭得?」修卅︰「和尚如何?」師卅︰「毫厘有差天地懸隔。」修便禮拜。(東禪齊拈云︰山主恁麼只對,為什麼不肯,及乎再請益,法眼亦只恁麼道,便得去,且道疑訛在什麼處?若看得透,道上坐有來由。)
(五)香匙
師與悟空禪師(金陵清涼休復禪師,羅漢桂琛法嗣)向火,拈起香匙問悟空云︰「不得喚作香匙,兄喚作什麼?」悟空云︰「香匙!箮煵豢稀N蚩諈s後二十余日,方明此語。
(六)二僧卷簾
因僧齋前上參,師以手指簾,時有二僧同去卷簾,師卅︰「一得一失!
(七)諸法無當去
問︰「如何得諸法無當去?」師卅︰「什麼法當著上座?」卅︰「爭奈日夕何?」師卅︰「閑言語!
(以上七則錄自《景德傳燈錄》卷二四,《大正藏》五一.三九八頁下─三九九頁下)
- 禪定是達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懷
- 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合為一的
- 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對于家庭暴力需謹慎處理
- 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應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如何離苦?遠離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系的痛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