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凈業(yè)居士應(yīng)以五戒為根本

修凈業(yè)居士應(yīng)以五戒為根本

  佛法法門無量,無一不以戒為基址,凈土為歸宿者。汝二人既欲皈依三寶,當(dāng)須認真持佛凈戒。在家人以五戒為根本。五戒前之殺盜淫妄四條,乃性戒[1],無論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但未受戒者犯之,則按事論罪過。受戒者犯之,則于事上論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層罪過。酒戒乃名遮戒[2],以佛遮止,不許人喝。未受戒者喝,無罪過。若喝而妄為,則在所為之事上論罪。故雖未受戒,亦不宜喝。若受戒者喝,則止得犯戒之罪耳。然既發(fā)心皈依三寶,固當(dāng)五戒全持。佛大慈悲,雖有一二三四隨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勢不能持之事,不可以此自寬。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兒[3]不能持殺戒,酒保[4]不能持酒戒等。(文鈔三編卷三〈復(fù)王〔雨,雪〕夕居士書〉)

  注釋:

  [1]性戒,謂殺、盜、邪淫、妄語,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2]遮戒,遮即遮止,謂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毀犯,乃能守護余之律儀,是名遮戒。

  [3]屠兒,殺豬、殺雞、殺鴨的屠戶,以殺生為業(yè)者。

  [4]酒保,舊稱酒店里或客棧跑腿人員的稱呼,即伙計,還有店小二說法,主要是負責(zé)招呼客人,為客人擔(dān)茶倒水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