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師關(guān)于佛教的“和”“諧”觀小議

\

  “和諧”一詞,意為“和睦協(xié)調(diào)”(《漢語大詞典》),見諸文獻甚早。東漢經(jīng)學大師鄭玄解釋《詩·周南·關(guān)雎》時即說:“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可見“和諧”這個詞,起碼在東漢就已出現(xiàn)。從現(xiàn)存于世的佛典可以看到,東晉的西行求法高僧法顯,在所譯《大般涅槃經(jīng)》中也使用了“和諧”一詞。佛陀規(guī)定比丘要修習的“七法”,第一就是“歡悅和諧,猶如水乳”。這是說,出家人共住要彼此心生歡喜,就像水和乳融合在一起,和諧無別。這是佛涅槃前的教導,可以說,“和諧”也是佛陀的遺訓。從“和”與“諧”兩方面來認識佛教教義中的“和諧”思想。佛教的“和”的思想,著重體現(xiàn)在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之上。這一觀念從最初起,即通過佛教的思想理論(教義)和行為準則(戒律)得到傳播、實踐。佛教把生命狀態(tài)分為兩種,即有情眾生與無情眾生,所謂“情”,即情(感情)識(意識)。凡有情識的,如人與動物等,都叫有情眾生。沒有情識的,如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都叫無情眾生。有情眾生又依生活的世界分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類。盡管佛經(jīng)強調(diào),佛陀出現(xiàn)于人間,在人間成佛,所以六道中最尊貴的是人道。但是,佛教確立“六道輪回”的觀念,說明作為一個下道(惡道)的眾生,積極改惡修善,也有機會生到上道(善道)。同樣,如果善道眾生只知一味造惡,也會墮落下道。所以,沒有一成不變的六道。佛教雖是“以人為本”,并不意味著“唯人獨尊”,其他萬物都是為我所用、必須無條件為我服務。相反,佛教一再強調(diào),因為六道的輪回,一切有情眾生之間有著不可思議的親緣關(guān)系。《梵網(wǎng)經(jīng)》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從這點出發(fā),佛教堅決反對殺生,不僅不能殺人,也不能殺害其他五道的有情,甚至不得鞭打牛馬,讓牛馬過于負重等等。而是要本著這些眾生曾經(jīng)是我的父母,曾經(jīng)生養(yǎng)過我,曾經(jīng)于我有恩的想法,對他們懷著深深的感恩之心,并用各種方法使他們脫離苦難——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教化他們通過學佛而成佛,徹底斷除生死輪回。對于大心菩薩來說,更發(fā)愿“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對待有情眾生最根本的兩點,即“平等”和“報恩”。佛教對無情眾生的態(tài)度,與對待有情眾生的態(tài)度緊密相關(guān)。佛教并不因為花草樹木、山川河流的“無情”而輕視他們,甚至濫用或浪費他們。佛教將人們由往世業(yè)因而感得的身心生命稱為“正報”,將國土世間等無情眾生稱為“依報”。佛教認為,外在環(huán)境乃有情眾生“共業(yè)”所感之果。也就是說,“依報”的好壞,由有情眾生決定。如果有情眾生心存善念、勤行善業(yè),依報就會變得美好,反之亦然。從這點來說,佛教只承認“人禍”,不承認“天災”,因為一切天災的根源就是人禍!人們提倡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主張構(gòu)建和諧社會,根本在哪里呢?從佛教觀點來看,根源都在于人們內(nèi)心!毒S摩經(jīng)》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可見,要解決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問題,構(gòu)建和諧社會,重點不在外部自然界的改造或單純改變社會架構(gòu),而在于凈化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由“凈心”達成實現(xiàn)“凈土”。佛教戒律中規(guī)定,不可“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梵網(wǎng)戒》),比丘不得“踏殺生草,斷眾生命”(《四分律》),并反復強調(diào)對自然財富的珍惜和合理利用。所以,佛教對待無情眾生最根本的兩點,即“自律”和“珍惜”;谄降群蛨蠖、自律和珍惜兩個出發(fā)點,人們不僅能做到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和睦,也能做到人與自然的平衡。

  佛教的“諧”的思想,著重體現(xiàn)在提倡“中道”,反對任何偏激的思想和行為之上。儒家哲學強調(diào)“中庸”,講究“過猶不及”。佛教中,則始終把“中道正觀”擺在首位。離開中道,不僅社會不能協(xié)調(diào),人心也不能協(xié)調(diào)。所謂中道,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大寶積經(jīng)》卷一百一十二說:“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對于中道的理解,大、小乘乃至各宗派的闡釋雖有不同,但從認識論和方法論兩方面,仍可作一簡單說明。從認識論來看,佛教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佛法正見,令眾生徹見宇宙人生的真相。從方法論來看,佛教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佛法之正行,令眾生實踐解脫道,最終獲得圓滿解脫。《雜阿含經(jīng)》說:“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二六二經(jīng))這里,世尊揭示的正見,說明眾生不是偏于“有”,就是偏于“無”,而佛則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不過,離有、無二邊的中道,并非對于有、無的折中,或流于戲論的亦有亦無、半有半無的觀點。世尊所說的中道,是依于緣起的正見。一切事物因為眾緣假合而成,故非恒常不變,其性空,所以說“非有”。反之,因為性空,故能假因緣生起,所以說“非空”?眨皇强账淖饔,而是空它的體性;诰壠鹩^的中道正見,是不落有、無二邊,超越常見(認為生命主體永恒存在)與斷見(認為死后全歸虛無)的。而正行,則主要是世尊對最偏頗的兩類行為的否定:一類是放縱自我的享樂主義,一類是苛刻律己的苦行主義。否定享樂主義大家能夠理解,但對苦行主義卻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表面看來,苦行有著高尚的宗教色彩作為粉飾,但其實質(zhì)卻始終在極端之間輾轉(zhuǎn),并不比放縱高明多少。世尊的教導否定了二者,提倡“以智(般若)為本”的中道正行。這種遠離苦、樂極端的中道,落實在八正道之中:一、正見,即正確的知見。二、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三、正語,即正當?shù)难哉Z。四、正業(yè),即正當?shù)男袨。五、正命,即正當(shù)穆殬I(yè)。六、正精進,即正當?shù)呐。七?a href="/remen/zhengn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正念,即正確的念頭,時常憶念正道,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八、正定,即正確的禪定。通過八正道的實踐,令眾生經(jīng)由不偏不倚的中道,直至涅槃的彼岸。近年來,“宗教極端主義”成為全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士都在關(guān)注宗教極端主義的發(fā)展態(tài)勢,大家公認,宗教極端主義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威脅之一。然而,真是因為“宗教”導致了極端主義嗎?“宗教極端主義”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誤解:是宗教導致極端主義。從佛教的中道觀可以看出,“極端”從來就不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內(nèi)核。世尊因為大智,所以不落生死;因為大悲,所以不住涅槃。合理的宗教生活實踐中的中道正行,應該體現(xiàn)在:因為智慧,而不流于世俗;因為慈悲,而不厭離社會。以高尚的宗教情操和高超的宗教智慧,為利益眾生,和樂社會,凈化人心服務。反之,極端的宗教感情和行為,不僅背離了宗教濟世利人的本懷,更可能為某些人或集團利用,成為社會的公敵和恐怖的幫兇。今天,佛教的理論思想同樣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有著深刻的啟發(fā)意義。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以佛教的“六和敬”推進社會和諧佛教的“六和敬”,就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是和合的基本點;意和同悅、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是和合在身口意三業(yè)的表現(xiàn)。“六和敬”精神與和諧社會的理念是相通的。和諧社會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會,戒和同修體現(xiàn)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團的律治精神。和諧社會是有著共同社會價值和理想目標的社會,見和同解正是追求一致的倫理價值觀念。和諧社會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會,利和同均實現(xiàn)的就是財富的公平處置。至于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則表現(xiàn)了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團結(jié)、和睦、和諧關(guān)系。二、以佛教的“慈悲心”推進人格和諧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哲理化宗教,既有高尚的宗教情感,又有高深的解脫智慧。這種人本主義的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慈悲”上。慈愛眾生并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這種精神,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可起到積極作用;對于人格的成長與完善、身心的和諧與健康道德與智慧的提升等諸多方面,又有著特殊意義。佛教提倡用慈悲心對治畜生道的愚癡心態(tài),用慈悲心對治餓鬼道的貪婪心態(tài),用慈悲心對治地獄道侵害他人的心態(tài)。大乘佛教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大慈悲心。這種重奉獻輕索取,重他人輕自身,重利他輕自利的人格特點,與和諧社會要求的高尚人格是一致的。三、以佛教的“報恩心”推進道德和諧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無不產(chǎn)生于因、緣的結(jié)合。此物同時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緣,萬物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因此,對于恩的看法,比起由上對下的施恩觀念,佛教更強調(diào)相互的感恩與報恩。佛教提倡敬侍“三福田”、強調(diào)報“四重恩”,即恭敬佛法僧“敬田”,報答父母師長“恩田”,憐憫貧者病苦“悲田”,并報答“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從報恩來看,一個人來到世間,首先是父母的生養(yǎng)哺育,才能長大成人。因此,要“報父母恩”。有了這種觀念,就會有和睦的家庭、孝順的兒女。作為一個社會人,衣食住行無不來自眾生之因,每天的工作、勞動,都是對眾生的報答。有了“報眾生恩”的思想,才會有人與人的平等觀念,才會互相關(guān)愛,共建文明的社會。“報國土恩”,就是要愛國,報答生養(yǎng)我們的國家。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獲得智慧、證得菩提、成就解脫,因此,三寶之恩不可不報。從以上可以看出,佛教教導的報四重恩,與建設和諧社會也是一致的。人們完全可以把佛教的和諧觀,運用到和諧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從當下做起,從內(nèi)心入手,由凈自心到凈國土,由安自心到安眾生,由平自心到平天下,就能實現(xiàn)“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愿景!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