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第二章 努力證得阿拉漢果

  第二章 努力證得阿拉漢果

  『天眼』是指看見超出肉眼范圍之外的能力,就阿奴盧塔而言,他能延伸到一千個世界。這種能力的性質(zhì)是世間的,我們底下會再詳細討論,擁有它者不必然巳覺悟『法』。阿奴盧塔獲得天眼是在成為阿拉漢之前,為了攀上巔峰,他還得克服更多內(nèi)在的障礙。藏經(jīng)中有三處提到他的努力。

  解脫十一種隨煩惱

  有一次,當阿奴盧塔尊者和兩個朋友——堂兄難提(Nandiya)與釋迦貴族金毗羅,住在東竹林時,佛陀去探望并詢問他們進步的情形。①于是阿奴盧塔告訴佛陀自己在修習一個非常微妙禪定時,所遇到的困難。他感覺到內(nèi)在的光明,并看見一個微妙的色相。②但那光明與影像很快就消失了,他不了解其中的緣由。

  佛陀說,當自己尚在努力達到覺悟時,也遭遇過相同的問題,但他巳了解如何掌握它。他解釋,要充分體驗這些微細狀態(tài),并穩(wěn)定地認知它們,人們得先解脫十一種隨煩惱(upakkilesa)①。

  首先是『疑惑』這些現(xiàn)象的真實性與光明想的重要性,那很容易就被視為一種感覺的幻相。

  其次是『失念』,行者不再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光明想上,認為它不值得注意,或并不重要,而漠視它。

  第三種隨煩惱是『昏眠』②;第四種是『恐怖』,發(fā)生在突然受到來自潛意識的影像或想法驚嚇時。當能控制住這些隨煩惱時,『歡喜會生起,令身心興奮,這種得意感通常是成功的習慣性反應。

  當『歡喜』耗盡時,他可能會感到虛脫,并落入『粗重』,一種沉重的被動心態(tài)。為了克服它,他可能會勉強努力,造成『過度的精進』。覺知到過度時,他可能會放松,并再度落入『懈怠』。

  在這種情況下,當正念微弱時,隨著光明想的專注范圍擴大,對于天界或人世可意的事物可能會生起『欲望』!河粫|及多種事物,而引發(fā)『種種之想』,無論是在天界或人間的層面上。由于不滿這種種的形色,他選擇思惟其中一種,無論它本質(zhì)上是可意或不可意的。強烈專注于這個選定的對象,將導致第十一種隨煩惱——對諸色『過度地觀察』。佛陀對阿奴盧塔與他的兩個同伴,如此清晰地敘述在禪定凈相中可能生起的這十一種隨煩惱,并解釋如何克服它們(MN128)。

  斷除慢、掉舉、惡作三結

  當阿奴盧塔對于禪定與微細的禪想愈來愈通達時,有一天他去找沙利子尊者,說:

  沙利子吾友!我以超越世人的眼界的清凈天眼,可以看見大千世界。我精進不懈,正念、正知且無疑惑:我的身體平靜無憂擾,我的心專注于一處。然而。我的心卻仍未從煩惱與貪著中解脫。

  沙利子(Sariputta)回答:

  阿奴盧塔吾友!當你想到你的天眼時,慢心就生起了;當你想到自己堅定的精進、正念、無憂擾的色身與專注一處的心時,掉舉就產(chǎn)生了,當你想到你的心不能從煩惱解脫時,這就是惡作。④這將會對你有所助益,如果你能舍棄這三種心境,不再注意它們,就能將心引導到『不死界』——涅槃。

  聽完沙利子的建議之后,阿奴盧塔再次獨自隱居起來,認真斷除心中的這三結(AN3:128)。

  心存八種思惟

  之后,阿奴盧塔住在支提國的東竹林。于禪觀中,他體悟到一個真實大丈夫(mahapurisavitakka)應該抱持的七種思惟:

  這個『法』是給少欲者,而非多欲者;這個『法』是給知足者,而非不知足者;這個『法』是給樂遠離者,而非樂群居者;這個『法』是給精進者,而非怠惰者;這個『法』是給正念者,而非混亂者;這個『法』是給專注者,而非不專注者;這個『法』是給智者,而非愚癡者。

  當佛陀以自己的心感知阿奴盧塔心中生起的這些想法時,遂以『意生身』(manomaya-kaya)⑤出現(xiàn)在他面前,并稱贊他:

  很好,阿奴盧塔,很好!你巳考慮到大丈夫的七種思惟。如今你可以考慮大丈夫的第八種思惟:『這個『法』是給傾向于無戲論③者,愛好無戲論者,而非給傾向于世俗戲論與愛好此道者!

  佛陀接著說,當阿奴盧塔心存這八種思惟之時,他就能達到四種禪定⑥,不再受世間法的影響,而會視比庫的四種資具——三衣、乞食、住處與醫(yī)藥——如同在家人享受奢華一般。這種簡單的生活,會讓他的心喜悅與平靜,因而有助于達到涅槃。

  證得阿拉漢果

  離開時,阿奴盧塔依照佛陀的建議而留在東竹林,就在這個雨季安居期間,他終于達到努力的目標——阿拉漢果,無漏心解脫(AN 8:30)。在成就的時刻,阿奴盧塔說出以下的偈(gatha),對大師協(xié)助他完成心靈任務,表達感激之意:

  了解吾心意,

  世間無上師,

  藉由意生身,

  以神通出現(xiàn)。

  吾心思惟時,

  彼教我增上,

  佛樂無戲論,

  彼教我離戲。

  了解彼之法,

  吾樂往法上。

  巳達三智明,

  完成佛教法。(AN 8:30;Thag.901-903)

  原注

 、 難提在Thag.25有首偈(gatha),金毗羅則在Thqg.118。另外請見AN 5:201,6:40,7:56,SN54:10。

 、诠饷飨耄╫bhasa-sanna)是『光明遍作』(Comy.:parikammobhasa)的前行。而『色的見』(rupanam dassana)則是以天眼見色。

  ③ 『無戲論』(nippapanca):或譯『無障礙』、『無妄想』,即指涅槃——從龐大復雜的萬法中究竟解脫。由此可知,『戲論』(papanca)即意味存在的龐雜面向。

  譯注

  ①隨煩惱(upakkilesa):具破壞性的障礙,屬于較小的煩惱。

 、诨杳撸夯杳呤侵富璩僚c睡眠;璩潦切牡能浫趸虺林,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tài),因為兩者都源于懶惰與昏昏欲睡,皆有使心、心所軟弱與無力的作用,故合為昏眠。

  ③佛陀告訴阿奴盧塔(Anuruddha)以修定來解脫十一種隨煩惱:『阿奴盧塔(Anuruddha)!我修有尋有伺定,亦修無尋唯伺定,亦修無尋無伺定,亦 修有喜定,亦修無喜定,亦修舍俱定故,而于我更生智見!

  『我解脫不動,此是最后生,今亦無后有之事!

 、 慢與掉舉是在阿拉漢(arahant)果才被斷除的五上分結之二,而惡則是在不來(anagami)(不來)果時就巳斷除。

 、 意生身(manomaya-kaya):或譯『意成身』,『意』有無疑、迅速、遍到的三種作用。阿拉漢(arahant)、獨覺(pacceka)佛、大力菩薩等三種圣人可得這種微妙身,如我們的意識,不受時空的限疑而迅速一樣,隨意所成,所以稱為『意生身』。

  ⑥ 四種禪定:初禪至第四禪,是屬于色界的禪定。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