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品第七

  午五、無上正等菩提處(即菩提品)(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菩提?

  這是〈初持瑜伽處〉的〈菩提品〉,這一品說善根成熟得無上菩提的差別相。第五「無上正等菩提處」。這個「所學處」分五大科,第一科「自利利他處」,第二科「真實義處」,第三科是「威力處」,第四科「成熟有情處及成熟自佛法處」,這是第四科,現(xiàn)在是第五科「無上正等菩提處」。

  「云何菩提?」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是「自性」,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解」,有「標」、有「釋」。

  未二、釋(分五科)      申一、自性(分三科)

  酉一、第一解(分二科) 戌一、標

  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

  「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就是兩種斷和兩種智慧,這就是無上菩提,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

  戌二、釋

  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二、所知障斷故,于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

  前面這個二斷二智名為菩提,什么叫做「二斷」呢?「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這「煩惱障」,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斷除這兩種障礙,這是永斷!杆蠑唷,第二個「所知障」,能障礙所知,這也是一種障,要斷掉它。

  「二智者」,這兩種智慧,是那兩種呢?「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這個愛見的煩惱斷滅了以后,「畢竟離垢」,就是究竟的遠離了一切的污染,使令心清凈了!敢磺袩⿶啦浑S縛智」,我們凡夫愛煩惱、見煩惱,隨逐你的心而不舍離,是系縛著你。現(xiàn)在這位修行人成功了,一切煩惱不隨逐、系縛這位菩薩了,同他分開了,遠離了菩薩。

  「二、所知障斷故,于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這個「所知障斷」是什么呢?就是于一切所知的境界,沒有障礙!笩o礙無障」,于一切所知境界,煩惱障斷掉了,所以是無礙;「所知障斷故」,所以是無障,這「無礙無障」可以配這兩種障。這個時候所成就的智慧,叫「無礙無障智」。煩惱障斷了,其實就是根本智;這個「所知障」斷了,這實在就是后得智。

  《披尋記》一二五五頁:

  略說二斷二智等者:大菩提果義說為二:謂斷及智,顯二殊勝,故說是別!稊z大乘論》說,有彼果斷分,彼果智分,如彼廣釋二殊勝義應知。

  「略說二斷二智等者:大菩提果義說為二」,佛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果,說之為二,分為兩部分,「謂斷及智」,一個是斷,一個是智慧!革@二殊勝,故說是別」,顯示這個斷和智,是特別殊勝的,所以這樣子把它分別的說!浮稊z大乘論》說,有彼果斷分,彼果智分」,那和這個意思一樣,「如彼廣釋二殊勝義應知」。

  酉二、第二解(分二科) 戌一、標

  復有異門,謂清凈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余永害。

  「復有異門」,前面是解釋是第一,解釋有五種性,第一科是「自性」,菩提的自性,F(xiàn)在是第二科,說第二個解釋!笍陀挟愰T」,還有不同的門,不同部分的解釋!钢^清凈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余永害。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是名無上正等菩提」,這是「標」。

  《披尋記》一二五五頁:

  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余永害者:此顯如來非唯煩惱障斷,并彼相似習氣,亦復永害。謂諸如來或于動轉(zhuǎn)、或于瞻視、或于言論、或于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yè),多不現(xiàn)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如〈建立品〉說。(陵本五十卷十二頁)

  這里表示如來非唯煩惱障斷滅了,不但是這一種,「此顯如來非唯煩惱障斷」!覆⒈讼嗨屏暁,亦復永害」,就是這種習氣和煩惱相似,但是它是煩惱的習氣,不是煩惱!敢鄰陀篮Α,這個習氣亦復永久的把它斷掉了。

  「謂諸如來或于動轉(zhuǎn)」,或者身體的動轉(zhuǎn)。「或于瞻視」,或者在看什么事情!富蛴谘哉摗梗蛘叻鹫說法的時候。「或于安住」,或在入定的時候。

  「似有煩惱所起作業(yè),多不現(xiàn)行」,「似有煩惱所起作業(yè)」,「似有煩惱」,就是和煩惱相似的習氣,煩惱所生起的行動!付嗖滑F(xiàn)行」,雖然是很多,但是佛是都滅掉了,不現(xiàn)行了,沒有煩惱習氣的現(xiàn)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如〈建立品〉說,(陵本五十卷十二頁)」

  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前面說是「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無余永害」,這個只是說這愛煩惱和見煩惱,F(xiàn)在「遍一切種不染無明」,是另一種煩惱!副橐磺蟹N」,普遍在一切種類的事情上,有不染污的無明的活動。

  這個「不染無明」,是對二乘人來說。二乘人的愛煩惱、見煩惱,是有染污的。這個「不染無明」在二乘人來說是不染污的,「不染無明無余永斷」,所以在《阿含經(jīng)》論上說煩惱有兩種:一個是染污無知、一個是不染污無知。現(xiàn)在這是說遍一種不染污的無明,「無余永斷」,沒有剩余的,永久的斷滅了!甘敲麩o上正等菩提」,這一段文是「標」。下面就加以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清凈智」。

  戌二、釋(分三科) 亥一、清凈智

  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畢竟斷故,名清凈智。

  一切的愛煩惱、一切的見煩惱,「并諸習氣」,并愛煩惱、見煩惱的熏習的氣氛。就是你常常執(zhí)著有我、我所的話,說是斷了我、我所的煩惱,還有我、我所的習氣,就是阿羅漢有這個事情,其他的煩惱也都有這個相似的習氣。所以現(xiàn)在這里面說佛一切的煩惱和一切煩惱的習氣,「畢竟斷故」,究竟的斷滅了,故名叫做「清凈智」。

  《披尋記》一二五五頁:

  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者:《攝大乘論》頌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攝論三卷一頁)。此說一切種不染無明,應準彼釋。言不染無明者,謂即法執(zhí)無明,不染二乘,故名不染。

  「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者:《攝大乘論》頌云: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這個圓成實性的清凈法界,這個清凈法界上面,有十種不染污的無明,有十種。

  「治此所障,故安立十地」,就是對治十種無明的關(guān)系,故安立了十地,每一地斷除去一種無明,這樣意思,「(攝論三卷一頁)」。「此說一切種不染無明,應準彼釋」,這里說不染污的無明,「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余永斷」這個話,「準彼」應準彼來解釋!秆圆蝗緹o明者,謂即法執(zhí)無明,不染二乘」,二乘有這樣的無明,但是不是染污!覆蝗径恕,故名叫做不染。

  亥二、一切智(分三科) 天一、標

  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zhuǎn),名一切智

  前面解釋這個「清凈智」,煩惱是染污,斷除一切煩惱及諸習氣,智慧得清凈,其實也就是根本智。下面解釋這個「一切智」,分三科,第一科「標」。

  「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就是一切的世界,有情的世界和器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事」,一切緣起的事情。有凡夫的事情,也有圣人的事情。「一切品」,這個事,還有各式各樣的品類的不同!敢磺袝r,智無礙轉(zhuǎn)」,佛的這個智慧,在一切界里面,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中,是無障礙的活動,名叫做「一切智」。

  天二、釋(分四科) 地一、一切界

  界有二種,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

  分兩種界,有「世界」,有「有情界」,這是先解釋「一切界」!甘澜纭,是眾生居住的地方。「有情界」,就是在這個世界上居住的有情。這是第一科,現(xiàn)在第二科「一切事」。

  地二、一切事

  事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就這兩種事,「有為」是有生滅的,「無為」就是無生滅的。

  地三、一切品

  即此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名一切品。謂自相展轉(zhuǎn)種類差別故;共相差別故;因果差別故;界趣差別故;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

  「即此有為、無為二事,無量品別,名一切品」,這下面解釋「一切品」!讣创擞袨椤,即此有為事和無為這兩種事情,有無量的差別,名叫做「品」。

  「謂自相展轉(zhuǎn)種類差別故」,就是每一法的自相,但是「展轉(zhuǎn)」的,就有變化的時候,這種類就有差別了。「共相差別故」,有自相有差別,那共相也有差別!敢蚬顒e故」,因差別,果也有差別。「界趣差別故」,三界五趣、六趣或者五趣也是有差別!干、不善、無記等差別故」,有善、有不善、有無記等差別故。

  《披尋記》一二五六頁:

  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無漏等諸門分別應知。

  「善、不善、無記等差別故者,此中等言等取漏、無漏等」,還有一個有漏、無漏的差別,「諸門分別應知」。

  地四、一切時

  時有三種。一、過去,二、未來,三、現(xiàn)在。

  「時有三種」,這底下解釋時有三種不同。這時間有三種不同,一個是過去的時間,未來的時間,現(xiàn)在的時間。

  天三、結(jié)

  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如實知故,名一切智。

  「即于如是一切界」,這個時間怎么樣安排呢?「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如實知故,名一切智」。這個時間分三類說完了,「即于如是」下面結(jié)束,「如是一切界」,一切世間,一切有情界!敢磺惺隆梗磺杏袨槭,一切無為事。再有就是一切品類的差別,還有一切時間,「如實知故」,你能夠有真實的智慧,見到諸事的真實相,是名叫做「一切智」,這個就應該是「根本智」了。

  亥三、無滯智

  無滯智者,暫作意時,遍于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zhuǎn),不由數(shù)數(shù)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

  「無滯智者」,亥三「無滯智」。「無滯智」怎么講?「暫作意時,遍于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zhuǎn)」,這個「暫作意」,暫時心里面一動!副橛谝磺小,普遍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這一切法。「無礙」,沒有障礙!杆偌病沟,無滯礙的智慧,就現(xiàn)前了。

  「不由數(shù)數(shù)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不由于對于這件事,要數(shù)數(shù)的作意去思惟才知道,不是的,不須要這樣。「一作意」,就靠一個作意,就能普遍的了知了,了知一切法。

  酉三、第三解(分二科) 戌一、標

  復有異門,謂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來無諍愿智、無礙解等,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這底下是「第三解」,第三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復有異門」,還有不同的立場!钢^百四十不共佛法」,這是約數(shù)目來計算,佛有一百四十種不共法!覆还卜鸱叭鐏頍o諍」,無諍三昧!冈钢恰谷、四「無礙解等」,「是名無上正等菩提」。

  《披尋記》一二五六頁:

  無諍愿智、無礙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種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說!稊z大乘論》頌云:「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此顯如來無諍不同聲聞。又有頌云:「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于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顯如來愿智勝聲聞等。又有頌云:「于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如是諸頌,無性《攝論》有釋應知。

  「無諍愿智、無礙解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六種神通,如前〈威力品〉中已說」,〈威力品〉中已經(jīng)說了。

  「《攝大乘論》」說,「頌云:「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此顯如來無諍不同聲聞」,這個《攝大乘論》這個頌,「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這個頌是顯如來的無諍三昧,不同于聲聞、緣覺的無諍三眛,這個意思。

  這個「無諍三昧」也曾經(jīng)講過。聲聞人的無諍三昧,就是自己的行為,不引起眾生的煩惱,不令眾生在我身上,因為我的行動、因為我的語言,而引起煩惱,不要這樣子,那叫做無諍三昧。

  其實「諍」就是煩惱,「無諍」,就是沒有煩惱。但是《攝大乘論》上這個頌,說是佛的無諍三昧是「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聲聞人的無諍三昧當然是要得四禪八定的大阿羅漢,他才能修這個的法門,但是只是說不因為他會引起眾生的煩惱,只是這樣而已;現(xiàn)在佛的無諍三昧呢?能滅一切諸有情的一切煩惱。這就和聲聞的無諍三昧不同了。是「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

  「害煩惱有染」,就是滅除去他的煩惱、有染污的,滅除他們的煩惱,不滅有情,滅除煩惱。

  「有染,常哀愍歸禮」,這個有煩惱污染的眾生,佛常哀愍他們。這樣成就了這樣無諍三昧的人,我歸命敬禮。此顯如來無諍,不同于聲聞人。

  「又有頌云:「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于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此顯如來愿智勝聲聞等」,如來的愿智三昧,這一頌是顯示佛的愿智三昧超過聲聞人。

  「無功用無著」,就是佛的那個大智慧,它在發(fā)生作用的時候,不須要有功用,不須要這樣,就不須要特別動心,而這是一個無功用!笩o著」,佛的這個智慧,于一切法無所著,無所執(zhí)著。

  「無礙常疾定」,這個佛的智慧也是無障礙的,因為誰障礙佛的智慧呢?就是自己的煩惱障和所知障,能障礙他的智慧,現(xiàn)在無礙,沒有這些煩惱的障礙!赋<捕ā梗鸬男,常是寂滅,在禪定里面而不出定的,這也和聲聞不同。

  「于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對于眾生提出一切的難問的問題,佛都能為他解釋。這樣的佛陀我歸禮。這是顯示如來的愿智三昧勝聲聞等。

  「又有頌云:「于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這個頌顯示佛的四無礙解。

  「于所依能依」,這個「所依」,就是法無礙辯。法無礙辯,佛的這個教法是所依;這個義無礙辨,義是「能依」,也就是法是能顯,義是所顯;又是法是所依,義是能依。所以「于所依能依」,就是所依的教法,能依的義理。

  「所說言」,就是語言。語言呢?眾生種族不同,有不同的語言,都能通達,那叫做「所說言」。

  「及智」,就是用各式各樣的語言,為眾生宣說法,為眾生宣說義,那就叫做「智」,智慧。

  「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具足了四種無礙辯呢,他能宣說一切佛法,是這樣!改苷f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有這四無礙辯,就能宣說一切佛法,這就是無礙智慧,常能善說歸禮。「此顯如來四無礙解。如是諸頌,無性《攝論》有釋應知!

  戌二、釋

  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謂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凈、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是諸佛法〈建立品〉中當廣分別

  前面說,佛具足百四十不共佛法,那么怎么這么多呢?「謂三十二大丈夫相」,這三十二相,這是三十二。加上「八十隨好」,這是一百一十二。還有四個「一切種清凈」,這加上四個。再加上「十力」,十種智慧力量。再加上「四無所畏」、再加上「三念住」、再加上「三不護」、再加上「大悲」、再加上「無忘失法」、再加上「永害習氣」、再加上「一切種妙智」,就是一百四十不共法!甘侵T佛法〈建立品〉中當廣分別」,這一百四十不共佛法,在〈菩薩地〉的〈建立品〉里面當廣分別。

  申二、最勝(分四科) 酉一、標

  如是菩提名為最勝,七種最勝共相應故,由是因緣,于諸菩提,最為殊勝。

  前面是說菩提的自體。這下面說到佛的菩提是最殊勝,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如是菩提名為最勝」,這個菩提有聲聞菩提、有緣覺菩提、有佛菩提,佛的菩提是最殊勝的。

  什么原因呢?是「七種最勝共相應故」,佛的菩提有七種,是最殊勝的功德,與佛的清凈心相應故,所以是勝過了聲聞菩提、緣覺菩提,所以叫做「最勝」。

  「由是因緣,于諸菩提,最為殊勝!惯@是「標」,下面第二科「征」。

  酉二、征

  云何名為七種最勝?

  「云何名為七種最勝」,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酉三、列

  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

  「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這是列出來。下面第四科解釋「最勝」。分二科,第一科是「種類」,分七科。第一科「所依最勝」。

  酉四、釋(分二科) 戌一、種類(分七科) 亥一、所依最勝

  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莊嚴其身,故名所依最勝。

  「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來莊嚴他的身體,此身體呢,是一切功德的依止處,故名為「所依最勝」。這是第一科「所依最勝」。第二科是「正行最勝」。

  亥二、正行最勝

  由諸如來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勝。

  這是第二科,「由諸如來自利、利他」,由于佛能夠自利功德最極圓滿了,又能廣利一切眾生,能夠令眾生得到利益,得到安樂,佛能利益無量眾生、又能安樂無量眾生。

  「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佛的大慈悲心,哀愍世間多諸苦惱,所以「令諸天人獲得義利」。

  「獲得義利」,看下文的解釋是出世間的圣道,叫做「義利」。下面的「利益安樂」,那就是世間法的利益安樂。

  「而行正行」,佛為了利益眾生「而行正行」,能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故名正行最勝」,這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的。

  《披尋記》一二五七頁:

  如來自利、利他等者:自利、利他略有十種,義如〈自他利品〉中說。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言哀愍者,謂如有一,由諸善行,無損惱行,哀愍于他,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如是一切通化非化一切有情,是故說言利益安樂無量眾生。言義利者,謂能證得沙門果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此中唯說天及人者,彼有勢力能了其義,修正行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十八頁)如來于此為令獲得出世義利,及與世間利益安樂,是故說言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

  「如來自利利他等者:自利利他略有十種,義如〈自他利品〉中說。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惯@個「利益」和「安樂」有什么不同呢?「謂諸善行」,叫做利益,就是你修學善法,令你得諸功德。

  「言安樂者,無損惱行」,就是沒有惡事,不做惡事,不損惱眾生,安樂行。

  「言哀愍者」怎么講呢?「謂如有一,由諸善行,無損惱行,哀愍于他」,就是由諸善行和無損惱行,用這樣子來哀愍眾生,如〈攝異門分〉解釋!(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

  「如是一切通化非化一切有情,是故說言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如是一切的功德通于化一切眾生,非化一切眾生,有的眾生已經(jīng)成熟了、還有的眾生沒有成熟,那么就是有化,有沒有化的!甘枪收f言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言義利者,謂能證得沙門果利」,就是出世間的圣道的義利!赋揭磺猩来罂唷,這個義利就是能超越世間的生死大苦。

  「此中唯說天及人者」,這段文說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這個天人,這里面說這個天人意思,唯說天人者,「彼有勢力,能了其義」,這個天和人能有這個智慧力,能明白佛所說的道理,能了其義!感拚泄省,能明了以后,他就肯做,肯這樣子修諸功德!溉纭磾z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十八頁)如來于此為令獲得出世義利,及與世間利益安樂,是故說言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所以這樣說。

  亥三、圓滿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謂: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凈命圓滿,皆悉成就,故名圓滿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軌則圓滿,凈命圓滿」,這是第三科「圓滿最勝」。前面第一科「所依最勝」,第二是「正行最勝」,現(xiàn)在第三是「圓滿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這四種圓滿佛具足了,沒有人比這四種圓滿更高尚,也沒有人與這四種圓滿是相等的,所以這「無上無等」,是贊嘆這四種圓滿的。什么是四種圓滿呢?「謂戒圓滿」,佛所持的戒,是圓滿具足清凈!敢妶A滿」,佛的大智慧圓滿!杠墑t圓滿」,佛來度化眾生,他的行住坐臥,都能為眾生做軌范,非常圓滿!竷裘鼒A滿」,佛不會有邪命的事情,所以佛的凈命圓滿!附韵こ删汀,這四種圓滿,都成就了,「故名圓滿最勝」。

  亥四、智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這第四科「智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的四無礙解,無等的四無礙,那四種呢?「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

  這個「法無礙解」和這個「義無礙解」應該是不分離的,就是法是能詮顯的,義是所詮顯的,但是分開來說呢?就是「法無礙解」就變成了文字了,這個佛能通達無量無邊的文句,這無障礙。這個義所顯達的自相、共相,無量無邊的道理,這也是一種無障礙的境界。

  「訓詞無障礙」,這「訓詞」,就是講說法無礙,義無礙的言詞。言詞,因為眾生有無量無邊的族姓不同,所以言詞也就不同,佛都能夠通達無礙,這也很不簡單。

  「辯說無礙解」,就是利用無量無邊的言詞,來辯說這個法無礙,義無礙。這個大智慧境界,「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

  《披尋記》一二五七頁:

  無上無等四無礙解等者:四無礙解一一差別,如〈菩提分品〉中釋。(陵本四十五卷二頁)又說菩薩由此四種行相,于一切法,自能妙善現(xiàn)正等覺,亦善為他無倒開示,此上無有自能妙善現(xiàn)正等覺,況善為他無倒開示,由是當知四無礙解說名無上。又復如來超余菩薩所修四無礙解,故名無等。

  「無上無等四無礙解等者:四無礙解一一差別。如〈菩提分品〉中釋。(陵本四十五卷二頁)又說菩薩由此四種行相,于一切法自能妙善現(xiàn)正等覺,亦善為他無倒開示」,不顛倒的開示于眾生!复松蠠o有自能妙善現(xiàn)正等覺」,在這以上,再也沒有這種境界了!笡r善為他無倒開示,由是當知四無礙解說名無上。又復如來超余菩薩所修四無礙解,故名無等」。這是「智最勝」,下面說到第五科「威力最勝」。

  亥五、威力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所說,六種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勝。

  這是前面〈威力品〉,已經(jīng)說過了。

  亥六、斷最勝

  由諸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故名斷最勝。

  亥七、住最勝(分二科) 天一、標

  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圣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

  這是第七「住最勝」,分二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住差別」。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住差別

  當知此中,空、無愿、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圣住。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叫做天住。四種無量,是名梵住。

  「當知此中,空、無愿、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圣住」。這個空住、無愿住、無相住,這三三昧及滅盡定住,這二個都叫做「圣住」,都是圣人、圣人的清凈心所安住的境界。

  「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叫做天住」,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四種靜慮的,無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四無色定里面,是名天住。

  「四種無量,是名梵住」,慈悲喜舍這叫做梵住,是梵天王修成了這四種無量,所以叫做梵住。

  地二、住最勝(分二科) 玄一、標列四種

  于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于圣住中,多住空住,住滅盡定住。于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住,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

  這下面第二個「住最勝」,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列四種」。

  「于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于圣住中,多住空住」,佛是住在那個空三昧里面,還住在滅盡住里面。

  「于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里面,這個第四靜慮是無動的。因為那個初禪有尋思、二禪有喜、三禪有樂,都是動,也有災難,有水火風的災難,到第四禪呢?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叫做「無動」。

  「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于梵住中,佛是多數(shù)住在大悲住里面,有大悲心。這慈悲喜舍,多數(shù)住在大悲心里面。

  亥二、隨釋大悲

  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nèi)谷R苑鹧塾^察世間,誰增、無減,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

  那么「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nèi)谷R苑鹧塾^察世間,誰增、誰減」,這是說第二科,解釋大悲。

  「由是如來晝夜六時」,佛住在這個三昧里面呢,晝?nèi)龝r、夜三時常以佛眼,觀察世間一切眾生!刚l增、誰減」,誰是善根增長了,誰的罪過減少了。

  「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佛在晝?nèi)龝r、夜三時觀察眾生的情況。

  《披尋記》一二五八頁:

  觀察世間,誰增、誰減者:此說增減,謂諸善根彼生起已,轉(zhuǎn)復增長,是名為增。還復退失呢?是名為減。

  好了,就到這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