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本地分中無余依地第十七
丙十四、無余依地(分二科) 丁一、結(jié)前生后
如是已說有余依地。云何無余依地?
本地分共有十七地,這是最后一地。十七地共分十四科,這個第十四就是「無余依地」。分兩科,第一科「結(jié)前生后」。
「如是已說有余依地」,這是結(jié)束前面這一段;「云何無余依地」這一句就是生后,生起后面的文。第二科是「正辨地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丁二、正辨地相(分三科) 戊一、標
當知此地,亦有三相。
有余依地有三相,此無余依地也有三相。這是標出來數(shù)目,下面第二科列出名字來。
戊二、列
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滅施設安立。三者、寂滅異門安立。
這是列出來三項的名稱,下邊第三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地施設安立」。分兩科,第一科「征」。
戊三、釋(分三科) 己一、地施設安立(分二科) 庚一、征
云何地施設安立?
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釋。
庚二、釋
謂先所除五地一分,當知即此無余依地所攝。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
「謂先所除五地一分」,就是前面那有余依地!杆梗獬奈宓匾环帧!府斨创藷o余依地所攝」,就應該明白所除的五地一分即此無余依地所攝。哪五地呢?「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就是這五地。這是第二科「釋」。下面第二科是「寂滅施設安立」,前面是解釋「地施設安立」,這是第二科「寂滅施設安立」。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己二、寂滅施設安立(分五科) 庚一、征
云何寂滅施設安立?
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庚二、標
謂由二種寂滅施設安立,如是無余依地。
兩種寂滅施設安立此無余依地的。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來兩種寂滅施設。
庚三、列
一、由寂靜寂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
「一、由寂靜寂滅故」,這是一種,「二、由無損惱寂滅故」;這是兩種寂滅。下面第四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解釋「寂靜寂滅」。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庚四、釋(分二科) 辛一、寂靜寂滅(分四科) 壬一、征
云何寂靜寂滅?
怎么叫做「寂靜寂滅」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壬二、標
謂先于有余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今無余依涅槃界中,亦有最勝四種寂靜。
「謂先于有余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這是「標」!钢^先于」,就是這位禪師,他以前在有余依地,就是有余涅槃的時候!斧@得觸證」,他成就了,也就是觸證了,就是他那個清凈的無分別的智慧,「觸證」,接觸了四種寂靜!附駸o余依涅槃界中」,現(xiàn)在這里是無余依涅槃的世界,這里也有最殊勝的四種寂靜。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列」,列出來這四種寂靜。
壬三、列
一、數(shù)教寂靜。
《披尋記》一六七七頁:
數(shù)教寂靜者:謂數(shù)不能數(shù)故,一切言教不可說故。
「數(shù)」這個字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個數(shù)目;這個數(shù)目不能去計算,這是一個解釋。第二科解釋「數(shù)」這個字就當個分別講;不能用分別心去分別它。為什么「數(shù)不能數(shù)」呢?「一切言教不可說故」,就是一切的語言文句,就是佛說的這些教法,都不能用這樣的教法去說這個無余依的境界,不能。所以叫做「數(shù)教寂靜」,這是第一個寂靜。
二、一切依寂靜。
《披尋記》一六七七頁:
一切依寂靜者:謂八種依,名一切依。有余依中或與相應或不相應,今此一切都不相應,故名寂靜。
「一切依寂靜者:謂八種依」,就是前面有余依涅槃說有八種依,就是:施設依、攝受依、任持依、流轉(zhuǎn)依、障礙依、苦惱依、適悅依、后邊依,這八種依叫做一切依。「有余依中或與相應或不相應」,這位圣者在有余依涅槃的時候,或者在八種依里面,有的是相應的,譬如說后邊依,這就是相應的。其余的,障礙依、流轉(zhuǎn)依,那就不相應;「或與相應或不相應」!附翊艘磺卸疾幌鄳,今此無余依涅槃呢,對于那八種依完全都是不相應的,所以叫做「寂靜」,就是一切依都寂靜了,都不能來形容它了。
三、依依苦寂靜。
這個「依依苦寂靜」怎么講呢?看《披尋記》。
《披尋記》一六七八頁:
依依苦寂靜者:有余依中由有所依身故,與苦惱依非不相應。今此不爾,是名依及依苦寂靜。
「依依苦寂靜者:有余依中由有所依身故」,你沒有入無余依涅槃的時候,你在有余依涅槃的時候,還是有所依身,你這個色受想行識還是有的,有這個身體,所以第一個「依」是這個意思!概c苦惱依非不相應」,「依苦」,就是在這個色受想行識上,還是有苦的。你得了有余依涅槃的時候,你有的時候也有苦;有老,有病,你若不吃飯,也是餓得煞,就是這些苦惱,叫做「依依苦」,就這么講。是名「與苦惱依非不相應」,就是有依,還有依苦。「今此不爾」,現(xiàn)在入無余依涅槃的時候,就不是了,就和有余依涅槃不同了!甘敲兰耙揽嗉澎o」,依也除滅了,依苦也沒有了,所以叫「依依苦寂靜」。這是第三個依。
四、依依苦生疑慮寂靜。
這個「依依苦」和前面解釋法一樣。這個「生疑慮」,就是在有余依涅槃的時候,或者是你在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或者說是第四果阿羅漢這個時候,有四個果,這個時候。因為在這個時候還有苦,那么他就疑慮:我將來入無余依涅槃還有沒有苦呢?「疑慮」是這個意思。現(xiàn)在說是「寂靜」,沒有這回事了,沒有這個疑慮的。
《披尋記》一六七八頁:
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者:依、謂所依。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靜,義如前說。般涅槃時,已得轉(zhuǎn)依諸凈行者,轉(zhuǎn)舍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于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zhuǎn)令緣闕,轉(zhuǎn)得內(nèi)緣自在。義如意地中說。(陵本二卷二頁)是名依依苦生疑慮寂靜。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者:依、謂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識!敢浪啵敲揽唷,這和前面一樣解釋!复硕澎o」,這個依也寂靜了,無色受想行識了;依苦也寂靜了,也就是滅了!复硕澎o,義如前說」,這個道理和前面有余依涅槃曾經(jīng)說了,或者前面第三個寂靜也說了,「義如前說」。
「般涅槃時,已得轉(zhuǎn)依」,就是入涅槃的時候,這個「般」中國話就是入,入涅槃的時候。「已得轉(zhuǎn)依」,他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依已經(jīng)轉(zhuǎn)變了!钢T凈行者,轉(zhuǎn)舍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于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zhuǎn)令緣闕」,這個「般涅槃時,已得轉(zhuǎn)依」,怎么叫做轉(zhuǎn)依呢?這里解釋!钢T凈行者」,這一切滅除了見煩惱、愛煩惱的阿羅漢的凈行者。
「轉(zhuǎn)舍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他入有余依涅槃的時候,他已經(jīng)棄舍了一切染污法的種子,染污法種子都是消滅了;這個染污法種子是染污法的所依,就叫做「轉(zhuǎn)舍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這個地方可是有點兒事情,如果說入無余依涅槃了的時候,這在前面有提過,就是阿賴耶識也滅了。阿賴耶識也滅呢,阿賴耶識是一切染污種子的依止處,這就是「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轉(zhuǎn)舍」,轉(zhuǎn)就是舍,棄舍了染污法的種子所依,那就連阿賴耶識也舍了。
「于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zhuǎn)令緣闕」,這個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是有染污法種子,還有善法種子,還有無記法的種子。這個染污法種子的棄舍呢,是要你修四念處觀,修無我觀。修無我觀的時候,雖然不是修法空觀,但是也是色受想行識都不見了,就是見到諸法畢竟空性。這個地方我曾經(jīng)說過,天臺智者大師說:這個藏教和通教,這兩教的阿羅漢都是見到同樣的第一義諦,但是通教是修法空觀的,藏教不修法空觀,但修無常觀、無我觀,但是最后所見的第一義諦無差別。現(xiàn)在這個「轉(zhuǎn)舍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就是修觀成就的時候,就把這一切染污法種子消滅了。但是這時候是有余依涅槃,阿賴耶識還在,這時候當然不名為阿賴耶識,名為異熟識。
「于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zhuǎn)令緣闕」,你修法空觀、我空觀,修這個止觀的時候,這個善法種子不滅,善法種子不滅的。譬如這個大菩薩他是修勝義空,大乘佛法的止觀,滅除一切染污法種子,而他繼續(xù)栽培的清凈無漏的種子繼續(xù)增長殊勝,這種子不滅,是那樣子,F(xiàn)在不是說大菩薩,是說這些阿羅漢,是「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zhuǎn)令緣闕」,就是它現(xiàn)起的因緣不足了,不具足了。就是入無余涅槃的時候,阿賴耶識也是不見了,這個善法種子它想要現(xiàn)前不行了,不能現(xiàn)前了。「于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zhuǎn)令緣闕」,生起的因緣不具足了。
「轉(zhuǎn)得內(nèi)緣自在」,這個地方應該是大菩薩,不是阿羅漢。這些大菩薩他是……,就是這個異熟識,阿賴耶識不名為阿賴耶識了,叫做異熟識,到佛的時候叫無垢識,這個識還在。他「內(nèi)緣自在」,就是他的心,內(nèi)者心也,他心的活動是大自在的境界,因為他有清凈無漏的種子;這個識的現(xiàn)行,心意識的現(xiàn)行依靠這個清凈的種子。我們凡夫這個識的現(xiàn)行是依靠那些染污的,或者是善法,或者是無記法,或者是染污法的種子才能現(xiàn)行的,就這是種子現(xiàn)行自在!噶x如意地中說」,就是前面這個〈意地〉,「(陵本二卷二頁)。是名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若是大菩薩的話呢,他不滅這個識,但是這個有漏的種子滅了,而他這個有漏的身體也滅了,那就是他的清凈的法身;或者說是意生身,或者叫化身,就是那個身體是化現(xiàn)的,那不可思議境界!竷(nèi)緣自在」,其實也就是身自在。「義如意地中說(陵本二卷二頁)。是名依依苦生疑慮寂靜」,這句話就是這么個意思,就是「我入無余涅槃還有沒有苦呢?」有這個顧慮,現(xiàn)在這件事,沒有這個顧慮的。
「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這句話又一個意思,說是在有余涅槃的時候還有苦,這句話還要解釋一下。就是現(xiàn)法中,就是現(xiàn)在有色受想行識這個時候叫「現(xiàn)法中」!副斯目嘤啦恍泄省,這個果,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果報,這個果報。果報里面前五識和前五根是一致的,那么第六識那就是心,心的苦「永不行故」,這阿羅漢他第六意識是不苦的,就是他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苦的時候,第一剎那前五識是有苦,他不能夠拒絕的。但是第二剎那入了定的時候,入了三三昧,入了空三昧、無愿三昧、無相三昧,這時候是第六識的境界。這個時候這個第六識在三昧里面的時候,那時候那個苦是沒有的!副斯目嘤啦恍泄省,他那個第六識的心那里沒有苦的。「永不行故」,永遠不活動。那么這地方說出了兩個意思:第一個是大菩薩,那么他這個異熟識是不滅,他那個清凈識和無分別智的作用是大自在的,這是得內(nèi)緣自在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有余依涅槃的阿羅漢他前五識有一點苦,但是第六識的時候也是沒有苦的。這是第三科「列」,下面第四科是「證」。
壬四、證
如說:由無下劣心、能忍受勤苦,彼所趣解脫、譬如燈盡滅。
由于證得阿羅漢了,那他有六恒住的境界,他心里面不憂亦不喜,所以那個下劣心,憂喜的執(zhí)著心是沒有的!改苋淌芮诳唷梗瑹o論什么苦,他能忍受,他的煩惱是不動的!副怂そ饷摗梗驗樗男木褪堑搅巳聊欠N圣人的無分別境界去,解脫了一切苦了!钙┤鐭舯M滅」,這若入無余涅槃呢,那就像那個燈都滅了。無余涅槃的時候,阿羅漢入無余涅槃,心意識都不現(xiàn)了,所以當然是沒有苦的問題。
《披尋記》一六七八頁:
如說由無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頌,意取后二句證寂靜寂滅應知。
「如說由無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頌,意取后二句」,后面這兩句!缸C寂靜寂滅應知」,證明入無余涅槃的時候,他的一切依、苦都寂靜了,也都寂滅了,沒有這回事情了。這是第一科「寂靜寂滅」,這一科解釋完了,下面第二科「無損惱寂滅」。分三科,第一科「征」。
辛二、無損惱寂滅(分三科) 壬一、征
云何無損惱寂滅?
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義」。
壬二、釋(分三科) 癸一、標義
謂與一切依不相應,違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zhuǎn)生起,轉(zhuǎn)依所顯真無漏界。
什么叫做無損惱寂靜?「謂與一切依不相應」,這入了無余涅槃以后,與那八種依都是不相應的,沒有那回事了!高`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zhuǎn)生起」,入無余涅槃的時候,他一切煩惱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轉(zhuǎn)的生起,是相違背的;也沒有煩惱的生起,也沒有諸苦的流轉(zhuǎn)的生起,這兩種都沒有!皋D(zhuǎn)依所顯」,就是棄舍了色受想行識,這時候顯現(xiàn)出來的是「真無漏界」,是真實的,沒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了;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真如的境界。這就叫做無損惱寂滅,無損惱寂滅就是這樣意思。
癸二、教證(分二科) 子一、證離苦
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樂住。
這下面第二科,第一科是「標義」,標這個無損惱寂滅的義,F(xiàn)在第二科「教證」,就是在佛陀的法語里面來證明這件事,證明這個無損惱寂滅的境界。分兩科,第一科「證離苦」。
「如說」,如佛所說!钙兤c永寂滅」,他永久地沒有這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了,完全入于不生不滅了。若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名真安樂住」,這是真實的大自在的境界,沒有苦惱了。其實這個沒有入無余涅槃,在有余涅槃的時候,他若入三三昧的時候,也就是「煩惱諸苦流轉(zhuǎn)生起」,也是沒有這回事,也是「永寂滅」。他入于三三昧,入于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愿三昧也是這樣意思,就是永寂滅的境界,所以那個時候叫做真安樂住。
我們在學習修止觀的時候,就說這句話:「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在說話。若是……不要說大菩薩,就是阿羅漢他成就三三昧的時候,那不是說話,那就那件事現(xiàn)前了,是這樣子。若是我們修三三昧,有一點相應的時候,也會現(xiàn)出來相似的境界,也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這樣境界。不過這是相似的,你還是有取著心的,但是那已經(jīng)了不起了,我感覺已經(jīng)了不起了。你能有一個相似的三三昧的境界現(xiàn)前,也應該贊嘆幾句了,應該是贊嘆了。
「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樂住」,若是你愛著這個身體,愛著這個色受想行識;「哎呀!你罵我一句,我不能忍受,你要給我糖吃才可以」,那這當然是凡夫境界。現(xiàn)在「永寂滅」,是離一切相了,這才是真安樂住。這個科的名稱叫做「證離苦」,這時候才能離苦;你有所得不行,有所得就有苦。下面是第二科「證轉(zhuǎn)依」。
子二、證轉(zhuǎn)依
又如說言: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
「又如說言」,又如這個經(jīng)上佛這樣說!笇嵱袩o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當然這個話是給我們凡夫說的,我們凡夫修四念住、修不凈觀都修不來,不要說三三昧,都修不來。修不來,佛告訴你,佛就說:「是真實有阿羅漢啊!圣人的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有這個事!」你雖然修不來,但是告訴你是有這個事情的,這個圣境是有的。當然這個圣境有,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這個事也是有。
《披尋記》一六七八頁:
實有無生無起等者:《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xù)生故。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后漸生起故。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xiàn)在諸業(yè)煩惱所依處故。(集論五卷十五頁)又云: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集論五卷十四頁)此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釋。胎卵二生托生以后,身分圓滿仍未出時,名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十卷二頁)今謂此滅,說名無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簡彼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說名有故。
「實有無生無起等者」,這怎么講呢?「《集論》中說」,《阿毗達磨集論》是無著菩薩造的,那上面解釋!负喂蚀藴鐝兔麩o生」,這個無余涅槃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怎么叫做無生呢?「離續(xù)生故」,我們在沒得圣道的時候,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相續(xù)不斷的。若是入了無余涅槃的時候,「離續(xù)生故」,就再也不相續(xù)生了;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永久地寂滅了,不生,這個意思。
「何故此滅復名無起」,又名之叫做「無起」,是「永離此后漸生起故」。這個生是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現(xiàn)起的,叫做生。什么叫「無起」?「永離此后漸生起故」,它要逐漸逐漸地增長廣大,那么叫做起。初一剎那叫做生,后一剎那以后逐漸地生起,叫生起,F(xiàn)在說也沒有這回事,在無余涅槃里面那個寂滅相也沒有生、也沒有起。
「何故此滅復名無作」呢?這個寂滅相怎么叫做無作呢?「不作現(xiàn)在諸業(yè)煩惱所依處故」,就是諸業(yè)的依止處、煩惱的依止處,那什么是依止處?就是心嘛!我們的阿賴耶識就是業(yè)力的依止處,和煩惱的依止處,F(xiàn)在你入于無余涅槃了的時候,這個無余涅槃不作你現(xiàn)在諸業(yè),就是將來你已經(jīng)不造業(yè)了。過去造的業(yè),它也不作這個業(yè)的依止處,也不作煩惱的依止處,不作依止處,所以叫做「無作」,「無作」是這個意思,這么講!(集論五卷十五頁)」,這個文在那里。
「又云: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這還是《集論》上的話,這是「(集論五卷十四頁)」說的。此滅叫做無為,是什么意思?「離三相故」,它遠離了生、住、滅的三相;這里沒有生,也沒有住、滅,生、住、滅都不可得。有生、住才有滅,現(xiàn)在無生也就無滅。「此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釋」,現(xiàn)在無余依地這一段文,就準照那《集論》的解釋,準照那個來解釋就可以了。
「胎卵二生托生以后」,胎和卵的這兩種眾生,他們初開始在托生的時候,「托生以后」!干矸謭A滿」,他那個身體各部份都圓滿了!溉晕闯鰰r」,但是還沒有出胎,也沒有出卵,這個時候名叫做「等生起」!赣杀闈M義,是等義故」,「等」這個字的意思是遍滿的意思叫做等。「等生起」,就是還沒有出卵、出胎的時候叫做「等生起」。這個文上說是「無等生起」,就是沒有那個等生起,也是沒有生,也沒有起,沒有作,也沒有為,也沒有那個等生起。也有人解釋這個無為的境界是沒有與它相等的,叫做無等!噶x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十卷二頁)」,在那里說的。
「今謂此滅,說名無等生起」,現(xiàn)在這里說這個滅,叫做「無等生起」!溉缡且磺小,這下面都是,這一段文都叫做「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赣傻谝涣x說名實有,簡彼有生」,這個「實有」怎么講呢?就指第一義是實有的,這個第一義的無為法它叫實有。這個實有這里邊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這么意思!负啽擞猩、有起」,簡就是拿掉它,就是不要它。這里沒有,簡別,沒有那個有,也沒有生!负啽擞猩、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把那個挑出去,不要,來安立這個無為的實有!副宋ㄊ浪,說名有故」,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那是世俗諦的安立,叫做有;現(xiàn)在這個第一義諦就不是那個有,它是實有。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我終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我終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是第二科「證轉(zhuǎn)依」!溉舢敓o有」,若是這位修行人他成功了,他將來,「當來」,沒有有、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他將來沒有這回事!肝医K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個「我終」,以后不會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回事,不說這回事的。那要怎么說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個修行人他是能得到那個無余涅槃的境界,所以我現(xiàn)在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才會這么說的。那個意思就是說:你有因就有果,我說的話是真實的;說這個人會得涅槃,是得涅槃。這個文就是應該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六七九頁: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于未來當入涅槃,即于現(xiàn)法不說有永出離。由現(xiàn)法中入般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由是證知有此寂滅。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于未來當入涅槃」的話呢,「即于現(xiàn)法不說有永出離」,你當入無余涅槃叫做有永出離。你現(xiàn)在沒有入無余涅槃,那么就不說你有永出離,是這個意思。「由現(xiàn)法中入般涅槃」,由于這位圣者他現(xiàn)在就能入無余涅槃!甘枪室嗾f有永出離」,是有這回事!赣墒亲C知有此寂滅」,從這里可以證明這個寂滅是有的,就是是有修行人能成就這件事的。
癸三、顯意(分二科) 子一、標寂滅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shù),是謂寂滅。
這是第三科「顯意」。第一科是「標義」,第二科是「教證」,第三科是「顯意」,顯這段文的用意。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寂滅」。
「世尊依此密意」,這個「密意」就是深密的意思,這個佛的心意你不容易明白。佛這么說這段佛法,他那個用意你不容易明白!刚f言甚深」,這個佛的心意太深了,是太「廣大、無量、無數(shù)」的,這就叫做「寂滅」。這是標這個寂滅,下面解釋經(jīng)名字,也就是解釋這個寂滅。分四科,第一科「甚深」。
子二、釋經(jīng)名(分四科) 丑一、甚深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難了知故,名為甚深。
由于在這個無余涅槃里邊,也就是這個真如里邊,它里邊的功德你很難明白的,所以叫做「甚深」,這個「甚深」這么講。下面第二科是「廣大」。
丑二、廣大
極寬博故,名為廣大。
這個道理是寬博,所以叫做「廣大」。第三科是「無量」。
丑三、無量
無窮盡故,名為無量。
這個境界沒有窮盡的時候。我們雖然很愛著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但這個東西它不能長久,它終究是要滅了,有窮盡。但是這個圣者入無余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叫做「無量」。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是「無數(shù)」!笩o數(shù)」分三科,第一科「總標」。
丑四、無數(shù)(分三科) 寅一、總標
數(shù)不能數(shù),無二說故,名為無數(shù)。
就是這個數(shù),用這個數(shù)字不能去形容它的,因為什么呢?「無二說故」,沒有差別的說法;若有差別,就可以數(shù)一二三四五了。所以叫做「無數(shù)」。
《披尋記》一六七九頁: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內(nèi)所證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名極寬博,及無窮盡。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shù)。
「由于此中所具功德等者」這句話,「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內(nèi)所證」,唯獨那個圣者他的心智所證悟的,是「不可思議,名難了知」!赣址鹌兴_無住涅槃攝所有滅」,前面說阿羅漢,現(xiàn)在說佛菩薩他那個無住涅槃,他也不住無余涅槃,也不住有余涅槃,也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阜鹌兴_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也具足了一切無為的功德!敢猿0沧∫磺杏星槔麡肥鹿省,那怎么回事呢?這個究竟怎么講呢?「以常安住」,因為佛菩薩的大悲心,他常安住在「一切有情利樂事」,在這上度化眾生,就不住在無為的;度化眾生而無眾生可度,又不住在有為,所以「利樂事故」,這叫做「極寬博」,就是廣大,利益眾生的事情非常廣大的。那么這個「寬博」還是在有為這上面說的,說寬博!讣盁o窮盡」,就是這個境界,利益眾生這個事,一切有情利樂事,在這上他沒有窮盡的時候,就是那個大悲心沒有窮盡的時候。「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二說」,一切言說的戲論你不能去形容它的,所以叫做無二說!赣墒钦f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shù)」。
寅二、別釋
云何此中數(shù)不能數(shù)?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
「云何此中數(shù)不能數(shù)」,這是第二科「別釋」,前面第一科是「總標」,「數(shù)不能數(shù),無二說故,名為無數(shù)」,這是個總標,下面第二科是「別釋」。
「云何此中數(shù)不能數(shù)?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因為這個真如的境界離一切相,那里面沒有名言,所以你不可以說,你沒有辦法去講,去分別、思惟、去言說的。也不可以說有,也不可以說非有。你不可以說有,它離一切相故,不可以說有。但是它又能廣度眾生,所以不可以說非有。「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就是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說的。它是離一切相,你不可以說它是色受想行識;但是它又能現(xiàn)色受想行識廣度眾生,所以也不可以說即、也不可以說離。
寅三、顯義
所以者何?由此清凈真如所顯,一向無垢。
「所以者何」,這是第三科「顯義」,前面解釋這個不可說,這下面解釋顯其義!杆哉吆危坑纱饲鍍粽嫒缢@,一向無垢,是名無損惱寂滅」,究竟怎么回事呢?「由此清凈真如所顯」,就是這個大阿羅漢,或者這些大菩薩,那個無住的境界,這是清凈真如所顯,是所顯現(xiàn)的。他修行了多久,最后所顯現(xiàn)的是清凈真如的境界,不是有為法的虛妄分別的境界,一向是沒有垢染的,「一向無垢」。
壬三、結(jié)
是名無損惱寂滅。
第三科結(jié)束。這個無損惱寂滅,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現(xiàn)在第三科結(jié),結(jié)束。
庚五、結(jié)
如是二種,總說為一寂滅施設安立。
這是第五科叫做「結(jié)」,就是「寂滅施設安立」分五科,最后是「結(jié)」。
「如是二種」,就是寂靜寂滅與無損惱寂滅,就是這兩種。這兩種總合而為一,叫做「寂滅施設安立」,這樣意思。
己三、寂滅異門施設安立(分四科) 庚一、征
云何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這是第三科。這無余依地就是用三個安立:一個地施設安立,一個寂滅施設安立,第三就是「寂滅異門施設安立」,這是第三個解釋。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寂滅異門施設安立」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標」。
庚二、標
當知此中寂滅異門,有無量種。
這是「標」。當知道此中的寂滅!府愰T」就是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立場來說這個寂滅,那就有無量種的差別。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列出來。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舉」,別別地舉出來它的異門。第二科是「略攝」。
庚三、列(分二科) 辛一、別舉
謂名為常、亦名為恒、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
「謂名為常、亦名為恒」,這是第三科列出來異門。又分兩科,第一科「別舉」。
「謂名為常」,這個寂滅又名之為常,又名之「為恒」,又名為「久住」,亦名為「無變」,亦名叫做「有法」。這是說出來五門。
《披尋記》一六八○頁:
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者:當知此翻諸行五無常性而得此名。云何為五?謂無常性,無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義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六卷一頁)與彼相違,如其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者:當知此翻諸行五無常性而得此名」,這里這五個名字是翻過來諸行五種無常性而得到這個名字的。就是那個無常的五個名字翻過來,就稱這五種名字,這么意思!冈坪螢槲澹恐^無常性」,這個無常有五個名字,哪五個呢?「謂無常性」的名字,「無恒性」一個名字,「非久住性」一個名字,「不可保性,變壞法性」,就是這五個名字。這五個名字的「義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六卷一頁)」,在那里解釋。「與彼相違,如其次第」,與彼無常的五個名字相違反的,如五無常名字的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這樣解釋。那個五個無常的名字,第一個是無常性,就是「剎那剎那壞故」,叫做無常。這個無常就是剎那無常的意思。
「自體系屬有限住壽故」,故名無恒。這個「無恒」怎么講呢?其實什么叫做恒呢?「自體系屬有限住壽」,就是那件事的體性,它系屬于有限的存在,有限度的時間可以存在。它的體性,雖然是剎那剎那滅,但是它可以存在五千年,它可以存在一萬年。那么這個一萬年,就是它有限的存在的時間,這個就是恒。就比那個剎那長了嘛!所以叫做恒。但是這個五千年和一萬年終究也是要完了,要結(jié)束,還是無恒,這么講;蛘邉x那無常,叫做無常;那個是一期無常,所以叫做無恒。就是一個叫無常,一個叫無恒。
這個第三個是「久住」,什么叫做「久住」呢?「外事劫后決定無住,故非久住」,這個「外事」,前面說是我們的生命體,現(xiàn)在是「外事」,所居住的山河大地。這個山河大地它住應該是二十個中劫。在前面,在〈意地〉說到這個劫,一增一減說是一中劫,一增一減是中劫,二十個中劫算是一個住劫。成、住、壞、空;一個住劫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成也是二十中劫,住、壞、空都是二十個中劫,都可以這么說。成、住、壞、空,算是一大劫。那么現(xiàn)在這里說是「外事劫后決定無住」,就是二十個中劫,應該是這么說!竿馐陆俸蟆,就是外邊居住的山河大地,二十個劫以后,決定是結(jié)束了,那么這是非久住。本來是久住,但是它也結(jié)束了,是非久住。
這個第四「亦名無變」。這個「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在無常里面,這個第四個是指我們的正報。這個壽量,你應該活一千歲吧,但是還沒有到一千歲,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緣把你的生命就破壞了,還沒有到時候就死掉了,這叫做不可保。而這個地方叫做無變,那個名字不太一樣,這是第四。
第五個呢,「乃至爾所時住,于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就是人的生命,終究你會活了一千年,或者活了兩千年。你這么多的時間里邊,不能說決定是安樂的,那也叫做是變壞法,是可破壞的,F(xiàn)在說這個寂滅和這個無常是相反的,所以就叫做常,不是那個剎那,亦名為恒、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就和那個無常是相反的,是這個意思。這一共是五個名稱,那就和那個無常是相反的,那這個是常住的了。這個無余涅槃這個寂滅,沒有那個剎那無常,也沒有那個一期無常,沒有那個無常的境界,都沒有。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隱、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無轉(zhuǎn)、亦名無垢、亦名難見、亦名甘露、亦名無憂、亦名無沒、亦名無熾、亦名無熱、亦名無病、亦名無動、亦名涅槃、
這里是二十個名字。前面是五個,這是二十個。這個名字怎么解釋呢?看《披尋記》。
《披尋記》一六八○頁:
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如彼應釋。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絕故。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此名救護,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圣性所依處故。(此名所趣,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此名淡泊,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此名善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不轉(zhuǎn)?永斷諸趣差別轉(zhuǎn)故。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此名無垢,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何故名寂靜?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無憂,名別義同。憂寂靜故。)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嘆憂苦諸惱亂故。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
「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這個道理還是可以明白的!溉绫藨尅,如《集論》所解釋的就好了,就可以懂了!溉纭都摗氛f:何故此滅復名舍宅」,這和這里的名字一樣。「無罪喜樂所依事故」,無罪就是沒有苦惱,沒有苦惱而心里面是喜樂的,這個喜樂的依止處,所以叫做舍宅。就是這個寂滅是個舍宅,是個喜樂的住處,是這么個意思。如果說一個隱語,你到一個地方去,那位大德問:「你在什么地方?」那這個地方可深可淺,就是可深可淺。問:「你從什么地方來?」他這句話也是可深可淺。佛的名字叫如來,他這意思也就是這個意思,可深可淺的,就是這樣意思。這地方是舍宅,什么叫做舍宅呢?「喜樂所依事故」,就是第一義諦的寂滅境界是你的安樂處,這個意思,是你應該住的地方。若是這樣講呢?我們平常完全是在虛妄分別、在貪瞋癡這里,在色受想行識這里、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就這是我們的住處。若是我們照見五蘊皆空,一切法是寂滅相,這些住處不可得,就是以寂滅為住處了,這是一個意思。
「何故此滅復名洲渚」,這洲渚是什么意思呢?「三界隔絕故」,這個洲渚實在就是大水里面一個島,叫做洲渚!溉绺艚^故」,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同它隔絕了,你不在那里住了,就是這個意思。
「何故此滅復名弘濟」,這個地方叫救護,怎么叫做弘濟呢?「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這個寂滅的境界能夠保護你,能遮止一切的大苦惱,這個災難的威脅,能夠消除這些事情,能消除這些苦惱,所以叫做救護,也就叫做弘濟。那個《集論》上叫做弘濟,這里說救護;救護,使令你得到一個安全的住處!(此名救護,名別義同)」,《集論》上名字叫弘濟,這里說救護,名字不同,那個義是一樣的。
「何故此滅復名歸依」,這個寂滅境界叫做歸依,這個歸依是什么意思呢?「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這個地方?jīng)]有虛妄,虛妄就不是歸依處了,這個是「意樂方便所依處故」,這個意樂就是你的愿望,你想要得涅槃,你想要得無生法忍,想要得圣道,想見第一義諦,這個意樂是愿。方便是行動;你有這個愿,你就修學戒定慧,以戒定慧的方便到第一義諦那里去,這叫做方便。意樂是愿,方便是行;愿、行所依處故。這個寂滅是你的依止處,愿也是到這里,行也是到這里,愿行的依止處。
「何故此滅名勝歸趣」,這個地方叫「所趣」!负喂蚀藴缑麆贇w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圣性所依處故」,「能為歸趣」,這個地方這個寂滅是你所向往的地方,你想要到那個地方,就是這里。這個地方是「一切最勝圣性所依處故」,這個「最勝」,最殊勝的;這個圣人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了,第一義諦就是指這個地方說的,就是你所歸趣的地方,是所依處。「(此名所趣,名別義同)」。
「何故此滅復名安隱」呢?「離怖畏住所依處故」,到那個地方以后就沒有恐怖了,這是無恐怖的依止處,所以叫做「安隱」;若有恐怖就不安隱了。
「何故此滅復名清涼」,這個地方叫做淡泊!钢T利益事所依處故」,對于你有利益的地方,就是在這里,所以也就是清涼!负喂蚀藴鐝兔鍥?諸利益事所依處故(此名淡泊,名別義同)」。
「何故此滅復名樂事?」這個地方說善事。「第一義樂事故」,就是勝義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大智慧人所最歡喜的地方,歡喜的事情,此名叫做善事,善事也就是樂事,「名別義同」!赣蓜倭x樂說名勝義善故」,由勝義這個地方是快樂的,所以就是勝義的善,叫做勝義善。
「何故此滅名趣吉祥」,這里叫吉祥,何故此滅叫做趣吉祥呢?「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就是為了證得彼吉祥,彼第一義諦!笧樽C得彼,易修方便」,你證得彼,有一個易修的方便,就是聞思修了,也就是戒定慧。因為你若學習到一個高的程度的時候,這個戒定慧的修行不是難事,所以「易修方便所依處故」,是依止處,以此為依止處的。
「何故此滅復名不轉(zhuǎn)」,這個地方叫無轉(zhuǎn)。「永斷諸趣差別轉(zhuǎn)故」,你若到了這個勝義諦的時候,你不會在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里面流轉(zhuǎn)生死了,沒有這個流轉(zhuǎn),所以叫做「不轉(zhuǎn)」。
「何故此滅復名無漏」,什么叫無漏呢?「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所以叫做無漏。就是我們內(nèi)心里面這些煩惱,就叫做煩惱魔;遠離了這些事情,所以就是沒有漏了!复嗣麩o垢」,這里說,「名別義同」,垢就是漏。
「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這個諸法寂滅相又名之為叫做難見,是超過了肉眼的境界,也超過了天眼的境界,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所以是不容易見到。
「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離開了色受想行識這種苦惱的境界,就像人得到甘露似的。
「何故名寂靜?于現(xiàn)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這不是說是得無余涅槃,在有余涅槃的時候,你的清凈心在三三昧里邊,這一切苦都不活動了,所以叫做寂靜。若苦就不寂靜了。「此名無憂」,這也叫做無憂!该麆e義同」,無憂就是寂靜,有憂的時候心就不寂靜了;無憂,心就寂靜。「憂寂靜故」,憂沒有了,憂停下來了,所以叫寂靜。
「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這個卑屈就是愛的意思,不卑屈就是不愛的意思。什么叫愛呢?離三種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愛。遠離這個愛,就是不卑屈的意思,「離三愛故」。「此名無沒」,但是在《集論》上叫做不卑屈,「名別義同」!覆粵]三愛中故」,不沒就是不陷沒在三愛中。
「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嘆憂苦諸惱亂故」,心里有憂愁、有悲嘆,有憂苦諸惱亂故,叫做「熾然」。現(xiàn)在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叫「無熾然」。
「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煩惱是熱,沒有煩惱叫「無熱惱」。
「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怎么叫做不動呢?「永離一切散動故」,有煩惱就是散動。
「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涅槃這里是沒有相的,是一切相都寂滅了的,是個大安樂住的地方,所以叫做「涅槃」。
這個地方差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個「無病」,「亦名無熱、亦名無病」,這個地方?jīng)]有解釋這個病,但是意思也是一樣,沒有煩惱病。
亦名永絕一切戲論。
這個寂滅相,這個寂滅這里也叫做「永絕一切戲論」。
《披尋記》一六八一頁:
亦名永絕一切戲論者:謂異不異,死后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
這個「異不異」,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異不異」,現(xiàn)在不可以這么講。「死后當有」,死后還有沒有,「或當無等」,這都是戲論,F(xiàn)在這個寂滅相,入無余涅槃的寂滅相,「一切戲論不能說故」,所以叫做「永絕一切戲論」。
辛二、略攝
如是等類,應知說名寂滅異門。
前面是「別辨」,現(xiàn)在「略攝」。這么多的異門,這么多的假名,這么多的名稱,應知說名叫做寂滅的異門;就是寂滅,但不同的名字去解釋。這是第二科「略攝」,下面第四科。
庚四、結(jié)
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這個不同的解釋,施設不同的名字,這么多的名字安立在寂滅這個地方,名別而義同,這是「寂滅異門施設安立」。這個也就告訴我們,涅槃那個地方是安樂處,能遠離一切苦惱、能遠離一切怖畏;讓我們知道,我們不到涅槃的時候,你在人間也好,在天上也好,都是苦惱、都是怖畏的地方。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 本地分竟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3)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