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6)

  戌二、聞法(分二科) 亥一、標(biāo)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無雜染心,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何所求」這一科里面,「云何求」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釋」,「釋」里面第一科是「求法」,現(xiàn)在第二科是「聞法」。

  「菩薩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前面是「求法」,有這多的功德,那么這聞法、這求法的人,「具足如是功德,往法師所」,到「法師」,說法師的地方,沒有雜染心,沒有散亂心,聽法師說法。這是「標(biāo)」,下面再解釋,解釋這「無雜染心,無散亂心」這兩句話的意思。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無雜染心」,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亥二、釋(分二科) 天一、無雜染心(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菩薩無雜染心,聽聞?wù)ǎ?/p>

  沒有雜染心聽聞?wù)ㄔ趺唇忉屇兀窟@是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列」。

  地二、釋(分二科)  玄一、標(biāo)列

  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這個聽法的時候,這位聽法者,他的內(nèi)心里面遠離貢高的雜染,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貢高和輕慢含義有點不同,「貢高」是在自己這一方面說,感覺自己的程度很高。這個「輕慢」呢?是輕慢說法師,對于說法的人,加以輕視,這就叫做「雜染心」,其心遠離貢高,輕慢的雜染。

  「其心遠離怯弱雜染」,聽法的人有貢高,感覺自己程度很高,叫「貢高」!盖尤酢鼓?就感覺自己的很不及格,我學(xué)習(xí)這個法門程度是不夠的,叫做「怯弱」,這也是雜染,F(xiàn)在說遠離這種過失。

  「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這三種雜染怎么樣的遠離呢?由六種相,由四種相,由一種相,就可以遠離了,就沒有這個過失了。這是標(biāo)列出來遠離雜染的情況。下面再加以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由六相」,「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這句話。

  玄二、隨釋(分三科) 黃一、由六相

  謂聽法時,應(yīng)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由此六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

  「謂聽法時,應(yīng)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不為損害,不為隨順,不求過失」,這是六種相,「由此六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

  《披尋記》一二七四頁:

  謂聽法時應(yīng)時而聽等者:坐卑座等是名為時。以謙下心坐于卑座,具足威儀,隨其所能,聽聞?wù)ǎ鸸Ь聪,是名?yīng)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他說法時,應(yīng)正了知,不障礙彼,多有所作,是名不為損害。為欲啟悟,先未解義,而興請問,是名不為隨順。若不悟解,或復(fù)沈疑,終不譏誚,是名不求過失,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謂聽法時應(yīng)時而聽等者」,這六句話,怎么叫做「應(yīng)時而聽」呢?「坐卑座等是名為時」,你聽法的時候,你坐下來的那個座位是矮、是個低的座位,你不要坐高座,比說法師座位高,那就不是應(yīng)時而聽了。就是坐一個矮的,低的座位,這叫做「時」,「應(yīng)時而聽」。

  「以謙下心坐于卑座,具足威儀,隨其所能,聽聞?wù)ā,「以謙下心」,「謙」者,虛也,以謙虛的心情,坐在一個卑的座位上面,「具足威儀」,坐有坐相,就是很可恭敬的一種相,威儀相。「隨其所能」,隨自己所能的,這種很威儀的一種坐,坐在那里的姿態(tài)!嘎犅?wù)ǎ鸸Ь聪唷,現(xiàn)出來一種恭敬法的相貌,「是名應(yīng)時而聽」。應(yīng)時而聽是這樣意思哦。

  「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他說法時應(yīng)正了知」,「不為障彼」,也把這下面這一句,也加上了應(yīng)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這也是叫做殷重而聽,也就叫做恭敬而聽。這「殷重」就是尊重的意思。心里面表示法的恭敬,對法師的恭敬,這就叫做「應(yīng)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這樣的意思。下面解釋這個「不為損害」。

  他說法的時候,「應(yīng)正了知,不障礙彼,多有所作,是名不為損害」,在說法的時候,「應(yīng)正了知」,你應(yīng)該恭敬的注意他在說什么?你要一心不亂的去知,注意地去知他說什么?

  「不障礙彼,多有所作」,這「不障礙彼」,是說你「多有所作」,就叫做「障礙彼」,或者是你特別的現(xiàn)出一些動作來影響說法的人,或者影響其他聽法的人,那就有點障礙的問題,說「不障礙彼,多有所作」是「名不為損害」,這是「不為損害」這句話就這樣解釋了。

  「為欲啟悟,先未解義,而興請問,是名不為隨順」,這個「不為損害」,就是不要現(xiàn)出來一些行動,妨礙說法的人的精神心理,這是不為損害。「不為隨順」是什么意思呢?「為欲啟悟,先未解義」,來這里聽法,他的目的是想要「啟悟」,就是心里面所不知道的,被這個無明煩惱所蒙蔽,能夠開啟,「啟」者,開也,能夠從無明里面開發(fā)出來智慧,叫做「啟悟」。開發(fā)什么智慧呢?「先未解義」,我以前不明白的道理,我現(xiàn)在能夠明白,那就叫做「啟悟」!付d請問」,如果你講的佛法,我沒能夠明白,可以請問,可以請問,是名叫做「不為隨順」。這可見這個「隨順」的意思,就是你有所沒有聽明白,你也不請問,就是默然的,這就叫做「隨順」。現(xiàn)在是說我聽不懂,我要請問,那么這就叫做「不為隨順」,這也叫做「應(yīng)時而聽,殷重而聽,恭敬而聽」,也有這個意思。

  「若不悟解,或復(fù)沈疑,終不譏誚,是名不求過失」,「若不悟解」,若是請問了,法師回答了,我還沒有明白,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復(fù)沈疑」,這個「沈」當(dāng)做滯礙的意思,雖然經(jīng)過了解答的解釋,我心里面還是有…沒能夠開解的疑惑,心里面還有滯礙,「終不譏誚」,不會經(jīng)過那么久的時間的問答的解釋也沒有明白,不會去呵責(zé)這位法師,不會這樣子,是名叫做「不求過失」。「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三頁)」。

  我們看那個尤其是讀這個經(jīng)上,讀《般若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或者讀《大般涅槃經(jīng)》,讀這個《法華經(jīng)》,都會感覺到佛在說法的時候,聽法的人還是可以請問的。若讀這個《大般涅槃經(jīng)》,看那個迦葉菩薩請問佛,那是很厲害的。有這個事情的。所以這里面說的這個意思,和經(jīng)上是相合的。

  黃二、由四相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恭敬說法補特伽羅,不輕正法,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由此四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恭敬說法補特伽羅」,前面是由六相,遠離這個貢高心,貢高的雜染,下面是「由四相,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聽法的時候,心里面對于所聽的正法,有恭敬心。

  對于這個說法的補特伽羅呢?對于說法的人呢,也應(yīng)該有恭敬心。

  「不輕正法」,對于所聽的正法不輕視。這個「正法」二個字,前面文曾經(jīng)有解釋過,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記住,就是佛說的十二分教,就叫做正法。就是語言文字的這個佛法,這樣子叫做正法,那么這個「正」,是指佛說的,就是佛所宣說的妙法,就叫做「正法」。或者說這個正字就是那個圣者的意思。圣賢的圣,換一個字來說,就是「正」,圣者,正也。那么就圣人所說的法,就叫做「正法」,他就是能契合第一義諦,能隨順第一義諦,而不是蒙敝、障礙第一義諦的,所以叫做「正法」。

  「不輕說法補特伽羅」,這個不輕視正法,也不輕視說法的人,這就是這么四句話!赣纱怂南,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心」。

  《披尋記》一二七四頁: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等者:謂依正法當(dāng)獲無上大果勝利,是故于此正法,深生恭敬。于說法師,勝者,恭敬隨順,于等、于劣,恭敬法故,亦不輕懱,是名恭敬說法補特伽羅。又于正法,不作是言:此非綺飾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粗淺故,是名不輕正法。于說法師,不作是言:彼于我所種姓卑劣等故,是名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四頁)

  「又聽法時,恭敬正法等者:謂依正法,當(dāng)獲無上大果勝利,是故于此正法,深生恭敬」。我們?nèi)裟軌驅(qū)W習(xí)佛說的正法呢,我們將來能得到無上大菩提果,這是最殊勝的利益,是故對于正法呢,深深地生起恭敬心。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它雖然不是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但是從這里開始,就能引發(fā)出來大智慧,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對于語言文字的佛法,應(yīng)該生恭敬心,不應(yīng)該輕視。

  「于說法師,勝者,恭敬隨順」,這下面說恭敬法師,對于宣說佛法的這個人,有幾種不同,一種最理想的就是圣者,就是有勝德的人,對于這樣的有殊勝功德的人,應(yīng)該要恭敬隨順,對他應(yīng)該要恭敬,隨順?biāo)慕虒?dǎo)。

  「于等、于劣,恭敬法故,亦不輕懱」,這個說法的人,可能他的程度和聽法的人是相等的,也可能還不如聽法的人,叫「劣」,他仍然是在那里宣說佛法,但是他的程度是不及格的!腹Ь捶ü省,那么聽法的人,怎么個態(tài)度呢?因為對于法,所宣說的法,有恭敬心的緣故,所以也對于說法的人,「亦不輕懱」,也不輕視他,「是名恭敬說法補特伽羅」。

  「又于正法,不作是言:此非綺飾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粗淺故,是名不輕正法」!赣钟谡,不作是言」,對于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你對于這樣的佛法,你不要發(fā)出來這樣的語言,什么呢?「此非綺飾文字」,這個文句,就是說法發(fā)出來的言句,或者是經(jīng)論上的這個文句,你不要說:這個文句不是很美好,不是很莊嚴(yán)的文句。「所有文句悉皆粗淺故」,他用的那個字,用的都很膚淺,你不要這樣講話,「是名叫做不輕正法」。所以這樣說這個正法,就是指語言文字的佛法,你對于這個佛法,你不要呵斥它。

  「于說法師,不作是言」,前面是對于法,你不應(yīng)該這樣的說話。若對于說法師呢?你不要這樣說,「彼于我所種姓卑劣等故」,這個法師他是鄉(xiāng)村的孩子,那他這個種姓都是很平常的人,還不如我呢!我的父親是國務(wù)總理,這樣子。「彼于我所種姓卑劣等故,是名不輕說法補特伽羅義」,不要這樣輕視他。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四頁)

  這是四相,遠離這個輕慢心,輕慢的雜染。下面是遠離一相。

  黃三、由一相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由此一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這個聽法的時候,不要輕視自己,不要輕視法、也不要輕視說法的師、也不要輕視自己。「由此一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這一相就是遠離怯弱的雜染。

  《披尋記》一二七五頁: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等者:如〈攝異門分〉說:不自輕者,不作是言,我于解法無有力能,于其所證無怯劣故。(陵本八十四卷四頁)

  「又聽法時,不自輕懱等者:如〈攝異門分〉說:不自輕者,不作是言,我于解法無有力能,于其所證無怯劣故」!覆蛔魇茄浴梗悴灰@樣說!肝矣诮夥,無有力能」,對于佛的正法的理解力,我沒有這種能力,我沒有能力能聽懂這樣的佛法。「于其所證無怯劣故」,對于圣人所證悟的那個第一義諦,心里面不怯弱,你能,我也能。應(yīng)該有這樣的信心,不要說我不能,不要這么說。那么這是「(陵本八十四卷四頁)」上說的話。

  地三、結(jié)

  菩薩如是無雜染心,聽聞?wù)ā?/p>

  這是結(jié)束這一段。菩薩這樣子就是沒有雜染心聽聞?wù),是這樣意思。

  這個我們從經(jīng)論上來看這件事,在佛法里面有些出家人,特別的笨,怎么樣學(xué)習(xí)也學(xué)不來。經(jīng)論上是說到這件事,就是特別地…我們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個周利盤陀伽這個人。就是他的哥哥是阿羅漢,他哥哥先出家,是出家以后得阿羅漢的,是三藏法師,通達經(jīng)律論一位大阿羅漢,那么叫他弟弟也來出家。他哥哥親自教他弟弟,教了三個月都學(xué)不好,一點都學(xué)不來。然后他哥哥就把他驅(qū)逐了,你不能出家了。后來佛從外面回來了,他在山門口那里哭、那個周利盤陀伽。

  那么佛說:你哭什么呢?他說:我哥哥叫我來出家,出家了三個月學(xué)習(xí)佛法,一點都學(xué)不來,學(xué)到前頭忘了后頭,學(xué)到后頭忘了前頭,就是學(xué)不來。佛說:他是阿羅漢,我是三大阿僧祇劫成的佛,他說話不算數(shù),你來,我來教你。佛就教他,佛教他:守口攝身心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佛這樣教他呢?他還是學(xué)不來的。學(xué)不來,佛就叫他:這個大眾僧有從外面過來的時候,你給他擦鞋。這個鞋子上有土給他擦鞋,做這件事,然后呢?再聽佛說法就開悟了,就得阿羅漢道了。

  那么得了阿羅漢道。曾經(jīng)也是…還有一件事,就是那個波斯匿王,請大眾僧到皇宮去應(yīng)供,預(yù)先聲明是周利盤陀伽不請,說:太笨了,不請他。那么佛這時候說,佛就對大眾宣布。對周利盤陀伽跟他說:今天請我們?nèi)?yīng)供的事,說國王說明了是不請你,但是怎么辦法呢?今天這個缽由你來…就是佛這個缽你來捧著,你一同來。

  來,這時候,當(dāng)然這個時候這個周利盤陀伽現(xiàn)在是阿羅漢,不是以前的笨人了,當(dāng)然他也明白這個意思。到時候,佛率領(lǐng)大眾僧就去了。到了皇宮,大家就是進去了,但是到了周利盤陀伽這個時候呢?守門的人不準(zhǔn)他進去,他說:一來你太笨了,所以你不可以進去。因為國王說了不請你,你不可以進來。當(dāng)然他就不勉強的,就在外面。

  佛率領(lǐng)大眾僧到屋子里面,進去以后,大家都入座了,先要…這個人就來倒水,佛及大眾僧都是拿著缽,要倒水。佛這時候手里面沒有缽,沒有缽,就看著外面有人,這個胳臂就伸進來了,拿著缽送到佛本人這里來。這個波斯匿王說:這怎么回事?這是誰呀?佛說:這就是你不請他、這個周利盤陀伽,這是他。哎呀!這怎么可以?趕快就把他給請進來。那當(dāng)然這時候這就不能不請了。那么這時候問他說:怎么會這樣呢?說: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阿羅漢了,得阿羅漢了。

  那么就是…說他這么笨的人,怎么得阿羅漢道的?說是這個周利盤陀伽這個人,他是前…遇見佛的,是那一位佛?他也收了很多弟子,收了很多弟子的。那么他是三藏法師的,但是他呢?吝法。他學(xué)了很多的佛法,能宣揚佛法的,但是他把這個法吝嗇,不輕易教人,你怎么請他,他不輕易教你,所以他吝法的關(guān)系,后來得的果報,一直的很笨,到現(xiàn)在還是這樣笨,學(xué)習(xí)佛法不容易學(xué)得會。但是他跟佛學(xué)習(xí)佛法,給人家擦鞋干什么的,就是滅除消除業(yè)障了。消除業(yè)障了,這時后再學(xué)習(xí)佛法得阿羅漢道。

  這個笨這件事,當(dāng)然是不那么理想,但是他是有個原因的,有原因呢?就是業(yè)障。業(yè)障你要想辦法多懺悔,消除業(yè)障,那就不可思議。所以這上面說「其心遠離怯弱」,你不要因為:我不行,不是,人都是可以的,「凡有心者,皆當(dāng)作佛」,這道理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菩薩如是無雜染心,聽聞?wù)ā梗旅娴诙啤?/p>

  天二、無散亂心(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菩薩無散亂聽聞?wù)ǎ?/p>

  第二科「無散亂心」,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沒有散亂心聽聞?wù)?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biāo)」。

  地二、標(biāo)

  謂由五相。

  「謂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聽聞?wù)!刮覀儧]得圣道的人,心里面不修禪的人、不修止觀的人,難免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可是這樣子,若是有一些不如理的作意,就會引起問題,對于修學(xué)圣道有障礙,是這樣子。現(xiàn)在佛,這是彌勒菩薩,彌勒佛。彌勒菩薩開示要「無雜亂心,聽聞?wù)ā,要沒有散亂心,聽聞?wù)ā?/p>

  這個無散亂心「由五相」,有五個相貌。

  地三、列

  一者、求悟解心,聽聞?wù)ā?/p>

  第一個是「求悟解心,聽聞?wù)ā,你聽聞(wù)ǖ臅r候,你內(nèi)心里面是希求明白什么是佛法,你有這么一個動機,我來學(xué)習(xí)佛法。你有這么一個動機,你就不容易散亂。

  二者、專一趣心,聽聞?wù)ā?/p>

  第二個呢?在聽法的時候,你心要專一!笇R弧沟,專注一境,不要去分別其他的事情。這個「趣」就當(dāng)作境界講,專注意這一個境界,就是這個說法的這個事,「聽聞?wù)ā,那他也就會不散亂。

  三者、聆音屬耳,聽聞?wù)ā?/p>

  第三個呢?這個「聆」就是聽。你聽見這個說法的音聲的,要把你的耳根和這個音聲、和這個法音、和這個法語,要連結(jié)起來。這個耳根、耳識,耳根發(fā)耳識,同時也有意識,和這個法因,要連結(jié)起來,不要分開,要這樣才可以。

  四者、掃滌其心,聽聞?wù)ā?/p>

  「滌」,就是用水洗一洗。那么心里面有些污垢,用法水洗一洗。現(xiàn)在這里面就是把這心里面障礙聽法的這些散亂的境界都掃除去,這樣子聽聞?wù)ā?/p>

  五者、攝一切心,聽聞?wù)?/p>

  這個一切時,聽法是有一段時候,一切時也有種種的境界,但是你完全的把自己的心專一起來,這樣子聽聞?wù)ā?/p>

  《披尋記》一二七五頁:

  謂由五相等者:〈攝異門分〉說:奉教心者,無惱亂心,唯欲求解故。心一趣者,為欲領(lǐng)解文句差別故。屬耳聽者,為欲了知音韻差別故。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故。于一切心無不系念者,為欲無間領(lǐng)解音韻文句義故。無不了知、無不通達而空過者,(陵本八十四卷四頁)此中五相,文雖少別,然義無異,如次配釋應(yīng)知。

  「謂由五相等者:〈攝異門分〉說:奉教心者,無惱亂心,唯欲求解故」。這個《披尋記》的作者,引本論的〈攝異門分〉的文來解釋這一段!阜罱绦恼摺梗@個「奉教」就是依教奉行的心情,來聽聞?wù)!笩o惱亂心」,這個時候沒有其他的煩惱來擾亂自己!肝ㄓ蠼夤省,你內(nèi)心,我只希望明白什么是佛法?所以心里就不散亂了。

  「心一趣者,為欲領(lǐng)解文句差別故」,這「心一趣」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為欲」就是我想要「領(lǐng)解文句差別故」,前一句,后一句,每一句有不同的意義,我都能夠明白,那就叫做「心一趣」。

  「屬耳而聽」,這是「心一趣者」。前面這個是「求悟解心,聽聞?wù)ā梗褪沁@個「奉教心」聽聞?wù),這個意思。這個第二句「專一趣心,聽聞?wù)ā挂簿褪沁@個第二句、「心一趣者,為欲領(lǐng)解文句差別故」。

  「屬耳聽者」這是第三句!笧橛酥繇嵅顒e故」,這個佛法的道理,假藉音聲把他表達出來。我們讀書,那就是白紙上的一種字,這個字是黑色的,我們接觸黑色的字,黑色的字在色聲香味觸屬于色、屬于色塵,用眼睛看的。現(xiàn)在聽法師說法是音聲。音聲呢?就是「音韻」,它有音階,音里面有屈曲相。這個佛法的真義?憑這樣的音聲表達出來,你若離開這個音聲,這個意思沒辦法懂的,你不能明白什么是佛法的。雖然你在聽法的時候,「為欲了知音韻的差別故」,那么「屬耳聽」,你「屬耳」,你一定要注意才可以。這是一個。

  「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故」。那么就是這個「掃滌其心,聽聞?wù)ā!感拗我庹,為欲悟入甚深義故」,「悟入甚深義」,才能令心清凈,你才能夠心得清凈。不悟入甚深義,你心不能得清凈。

  這個地方呢?讀這個…當(dāng)然你讀這些大乘的經(jīng)典都有這個意思,但是若是不說這句話呢?還是不容易懂。就是在《顯揚圣教論》上說到這句話,你若不見第一義諦,不能斷煩惱的。這不見第一義諦這句話,我們這么聽起來,就是這么一句話就是了?墒瞧渲羞是有事情。

  比如說這個人歡喜靜坐,歡喜靜坐他得到了了四禪八定,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了四禪,禪定里面最好的就是色界四禪,得到色界四禪的時候,或者是你又能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得到這個定的時候,你心清凈了吧?他得到這樣高深的禪定,你心清凈了嗎?要用這句話來講呢?他心還不清凈。因為什么?你沒能見第一義諦。

  所以我們凡夫說起來就是很可憐了,我們看見一個人,感覺這個人了不起,但是這個人見、沒見第一義諦?不知道。說這個人有神通,這個人見第一義諦了嗎?不知道。這個人有神通,這句話也還是有問題,我們憑什么能辨別這個人是有神通?你憑什么能知道這件事?我們聽別人講,或者我看見有一點奇異、有一點特別的神奇的事情,就是有神通?也不一定的,其實這不一定的。所以我們沒有學(xué)習(xí)佛法,我們的這個鑒別的能力太低了。究竟有、沒有神通?也不能鑒別。他得、沒得圣道?你不能鑒別。他是、不是見第一義諦了?我們都不能鑒別。不能鑒別,不能知道。

  當(dāng)然這經(jīng)論上說,《顯揚圣教論》上這句話說的,你若不深入第一義諦,你不能斷煩惱的,你不能。這可見這鑒別,得了禪定也沒見第一義諦。禪定是定,你非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能見第一義諦的。沒有般若智慧,不見第一義諦;不見第一義諦,就不能得涅槃;就不能夠斷煩惱的。

  所以這上面說「掃滌其心,聽聞?wù)ā。?dāng)然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深一點呢?那就是要明白什么是第一義諦,你要有這樣的愿望。你要有這樣的愿望,你聽法的時候,他就特別的懇切,他就不容易散亂,不容易散亂。若說「掃滌其心」淺一點說?就是不要打妄想,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專心的聽聞?wù)ā?/p>

  這上面「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故」,你若能悟入甚深義,當(dāng)然就是第一義諦;悟入第一義諦,才能修治你的心,才能管理你這個心,能把這心管住。不然的話你管不住你的心的。

  「于一切心無不系念者」,這個〈攝異門分〉還有這一句話,「于一切心無不系念者,為欲無間領(lǐng)解音韻文句義故」,「為欲無間」就是不間斷的,在時間上一剎那、一剎那的,心里面都不間斷的聽聞?wù)ā_@樣子對于這個說法的法音,音韻的差別文句,每一點、每一句、每一句、每一字,你都能聽到了,這樣就叫「攝一切心,聽聞?wù)ā埂!笩o不系念」,就是這個念,都系在…把它綁在所緣境這里。我們的心和所緣境用什么辦法,叫它不分開呢?就是要用這個念。這個「念」,憶念這個所緣境,這個心就和所緣境不分開,這叫做「系念」。

  「于一切心無不系念者,為欲無間領(lǐng)解音韻文句義故,無不了知、無不通達而空過者」,這個法音一句、一句,你都能了知。你能了知它的音韻,能通達音韻所表達的道理,你心就是沒有空過。因為你一想…有妄想,在思惟其他的事情,這個法音有一段沒聽到就空過了,F(xiàn)在呢?「無不了知,無不通達而空過者」,沒有這件事。

  這一段文是「(陵本八十四卷四頁)」上說!复酥形逑,文雖少別」這個《瑜伽師地論》本論上這個五相的文句,和那個〈攝異門分〉的那個五相的文,稍稍有點不同,「然義無異」,但是它所詮的義是無差別的,「如次配釋應(yīng)知」。

  酉三、結(jié)

  菩薩如是求聞?wù)?/p>

  這是結(jié)束這一段,菩薩求法的時候應(yīng)該這樣子。應(yīng)該是沒有雜染心,沒有散亂心。

  申三、何故求(分三科) 酉一、征

  菩薩何故求聞?wù)ǎ?/p>

  這是第三科「何故求」。第一科是「何所求」,第二科是「云何求」,第三科是「何故求」,F(xiàn)在是第三科「何故求」,分三科,第一科是「征」!钙兴_何故求聞?wù)ǎ俊挂驗槭裁匆舐務(wù)?這是「征」。第二科是解釋,分五科,第一科是「內(nèi)明」。

  酉二、釋(分五科)  戌一、內(nèi)明

  謂諸菩薩求內(nèi)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為廣開示,利悟于他。

  「謂諸菩薩,求內(nèi)明時」,這個「內(nèi)」是對外說的。對外來說,我們內(nèi)里面就是佛法。我們在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為什么要學(xué)習(xí)佛法呢?「為正修行,法隨法行」,就是為了這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這個法隨法行。

  這個「法隨法行」我是講過,我是講過。這個第一個「法」就是涅槃,就是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這個三乘圣人所證悟的大般涅槃,涅槃是「法」。「隨法」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就是八圣道。這個「法」,它不是涅槃,但是你若這樣的學(xué)習(xí),它就能隨順到涅槃那里去,它有這個功能,所以叫「隨法」。如果你想要得涅槃,你修這個八正道,這樣慢慢、慢慢就到涅槃那里去了,這叫做「法隨法行」。這第一個「法」就說你的愿望、你的目的。第二個「隨法」呢?就是得涅槃的道。第三個字是「行」,你這樣修行八正道就能得涅槃。這句話「法隨法行」,它的重點就是指八正道說的,就是修行八正道,想要得涅槃故,我求正法的目的是這樣的原因。

  當(dāng)然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可能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我不想得涅槃,我沒有這個目的,那我的目的是什么呢?「為廣開示,利悟于他」,我就想廣博的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開示他們,讓他們相信佛法,叫他們修學(xué)圣道,我自己我不想得涅槃。我看有可能是有這種人,我自己不想得涅槃。但是這件事呢?若能夠發(fā)誠心,發(fā)這個真誠心學(xué)習(xí)佛法,能夠廣開示「利悟于他」也好,也是好事,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若能夠加上修行「法隨法行」是更好。

  但這件事有一點什么不同呢?我們?nèi)羰?hellip;這個佛法是分三種,佛、法、僧這個法是分三種的,一個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就是教法。第二個呢?就是八正道、修行,也是法。第三個是大般涅槃,是涅槃。教、行、理三經(jīng),教行理這個理就是大般涅槃,也是果,所以也可以說教行理果。什么叫做佛法?教、行、理、果;蛘哒f不把這個「果」字、這個字包含在理里面,那就是教行理這三種是佛法,這三種是佛法。

  我們?nèi)绻幌胍媚鶚劊抑皇菍W(xué)習(xí)了佛法以后,我的才華很高,我可以講解佛法,我也可以寫文章,這樣弘揚佛法,這樣也是好;但是如果你要加上「法隨法行」呢?不一樣。什么不一樣呢?我只是為人講解佛法,你不修行八正道的時候,你就在聞思修三種智慧上,你是在聞慧和思慧之間、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之間。若是你修學(xué)八正道,你一定要有修慧,聞、思、修,由聞思而后有修,這個時候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你對于佛法的認(rèn)識更深刻。因為你若不修八正道,這表示你可能不靜坐,你可能沒有靜坐,不靜坐,不想要得圣道,不想要得涅槃,那你就不用修行,就是不靜坐。不靜坐,你就沒有修慧,你只有聞慧,可能會有點思慧。這樣這三種智慧,修慧是勝過聞思的,勝過聞思。你對佛法的認(rèn)識,就是也就勝過了只有聞思智慧的人,這是不同的。所以若是你這兩個目的都有的話,你的聞思修的智慧都具足了,也可能會得圣道,得無生法忍了,那你就是圣人了。

  所以,前面說是聽法的人,也可能他的程度很高,你說法,你只是有聞慧,或者有點思慧,但聽法的人有修慧,有思慧,有聞慧。有思慧,有修慧,你祇是有聞慧,你就不如他,所以你就劣了,你就有這個問題。那樣子你講的佛法,你不如有修慧的人更高明,他的智慧要比你高明的,會有這個問題。

  所以是「謂諸菩薩求內(nèi)明時,為正修行,法隨法行」,那當(dāng)然你就是聞思修三種智慧都具足的,得沒圣道還不一定,也可能沒得圣道、也可能得圣道。然后你再有大悲心,「為廣開示,利悟于他」,你有廣大的智慧,你能開示佛法的真理,能利益開悟一切眾生,可以這樣子。

  現(xiàn)在說是為什么我要學(xué)習(xí)佛法呢?目的只有兩個,一個是自利,一個是利益眾生,這樣意思。這表示什么?不是為名聞利養(yǎng),不是為名聞利養(yǎng)而學(xué)習(xí)佛法的,有這個味道。這是第一,這是「內(nèi)明」,下面第二科是「因明」。

  戌二、因明

  若諸菩薩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欲于此真實圣教未凈信者,令其凈信,已凈信者倍令增廣。

  「若諸菩薩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這個「《因明》」就是有這樣的書,書的名字叫做《因明》,里面就是說這個你宣揚佛法的時候,是要有一定的方法,那它上說就是「宗、因、喻」這個方法。

  「宗」就是你現(xiàn)在要講這一段話,你現(xiàn)在要為這樣的大眾里面說這樣的佛法,你這一段的佛法主要的道理是什么?你自已先要決定、「宗」。然后說出個理由來,成立你這個宗旨,這個宗旨要成立。然后再說一個譬喻,說個譬喻來顯示這個真理的道理。就是把你所宣揚的佛法,把它很圓滿的、很穩(wěn)定的表達出來,不可動搖的。任何人有什么樣的辯論,難問你,不可動搖,《因明》就是這個意思。

  若諸菩薩修《因明》的時候,「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就是能夠真實地明白「外道」,佛法以外的這些宗教的人士,他們所說出來的道理,他們也可以說是有「宗、因、喻」,也可以這樣子。他們說的那個道理「是惡言說」,都是有罪過的言論,你要有這樣的智慧認(rèn)識他,要這樣才可以,那是有過失的言論。

  「為欲降伏他諸異論」,你學(xué)習(xí)這個《因明》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個就是認(rèn)識外道所說的這些宗、因、喻,都是有過失的。第二個「降伏他諸異論」,你的智慧,用佛法的智慧,能降伏外道的這些不同的言論,要降伏他。

  這個事情是那么回事,佛法是宣說這個正法,是圣人所說的法,叫正法。佛法的圣人:第一個佛,第二個大菩薩,還有辟支佛,阿羅漢,都是圣人。他們是經(jīng)過努力的修行,證悟了以后,得了圣道以后,然后為眾生宣說佛法,所以這個法是正法,是大智慧境界;外道完全都是凡夫。外道不管是什么樣的外道,通通都是凡夫。那么其中有點不同呢?有可能是有禪定,他們有可能有禪定,所以也有可能有神通,超過一般的社會大眾。所以他們也可以寫出了很多的書,說明了很多的道理,超過一般的凡夫境界的,但是他還是凡夫類的,他還有我,有我見,有這樣的邪知邪見,還有我慢,高慢心,還有無明,各式各樣的煩惱,使令他心不清凈,他的智慧不高明。所以有禪定,禪定也就高過一般人的智慧的,所以他也會說出來種種的事情。這樣的境界,只有佛菩薩,圣人能降伏他。我們佛陀的弟子,可能也有得圣道的,也有沒得圣道的,但是你學(xué)習(xí)的是佛法,這是圣人的智慧,這是能降伏外道,智慧是能降伏外道的。

  所以「為欲降伏他諸異論」,所以你要這個《因明論》這個書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為欲降伏他諸異論」。

  「為欲于此真實圣教未凈信者,令其凈信」,「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第一句「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這是指對外道說的,因為佛教在這個世界上流傳…就是找佛教的麻煩,就是其它的宗教。

  我最近也是看見了這個基督教的文宣、雜志,這些東西,就是挑佛教的毛病,老是說佛教這個、那個不對的事情。也有些佛教徒轉(zhuǎn)變了信仰,去相信了上帝,相信耶穌了,于是基督教的人利用這件事大作宣傳,就是說佛教這個、這個怎么、怎么不對。

  那么在佛教里多少年以后,可能很多年了,然后又跑到基督教去,回頭來也說佛教這個、這個、那個不對的事情,那么基督教就利用這些事來宣傳,說佛教怎么怎么不對,這些事情。

  這些事情,我感覺都很膚淺,本來那些基督教的人士,他們說佛教這個、那個,也說得很膚淺。佛教徒背叛了佛教去相信上帝了,回頭來說佛教這個、那個不對,我認(rèn)為也都是很膚淺。去降伏他,同他辯論這件事是很容易的,但是你也要學(xué)習(xí)佛法,你非要深入地學(xué)習(xí)佛法才可以,你不深入學(xué)習(xí)不行,說不清楚。

  也有的都…他自己學(xué)習(xí)佛法,跟一位大德?不要說名字,學(xué)習(xí)了十年,然后到另外一位大德那里說: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了…我跟某某大德有神通種種的…,學(xué)習(xí)了十年佛法,我現(xiàn)在想要獨立的弘揚佛法可不可以?那位大德說:可以。他就弘揚了,也是很興盛的,結(jié)果他說出一句話來,一個報紙上的總編輯就駁他。他說什么話呢?他說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他說出這么一句話,說: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樣,都是勸人為善的。他在宣揚佛法的時候說出這么一句話,那個報紙總編輯把這句話抓住了,寫一方塊文來駁他這句話。

  那這就看出來,這個人雖然學(xué)習(xí)了十年的佛法,他還沒能明白什么是佛法,他還是沒有明白。這就是你對佛法…你學(xué)習(xí)多少年當(dāng)然是有關(guān)系,你學(xué)習(xí)時間短,可能就有點問題,你若學(xué)習(xí)時間久,可能會好一點,又不一定,這是人智慧的問題。你對佛法學(xué)習(xí)的差、不及格,你若發(fā)心弘揚佛法,你發(fā)心很難得,肯弘揚佛法是很難得,但是你學(xué)習(xí)的不夠,不但沒有弘揚佛法,反倒污染了佛法,可能會有這種事情,就有這個問題。

  所以這上面說「為欲于此真實圣教未凈信者,令其凈信」。你學(xué)習(xí)得不夠,什么叫做佛教?你還說不清楚。所以說「真實圣教」這句話,力量很重。這「未凈信者,令其凈信」,他還沒能夠相信佛法,你能教導(dǎo)他,使令他相信佛法,這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是你若學(xué)習(xí)這個《因明論》呢?就對于你這件事有幫助。

  這個「凈信」這句話,還是有點不容易解釋什么叫做凈信。你相信了佛法以后,你的思想行為就逐漸的清凈,就清凈起來,由染污而轉(zhuǎn)為清凈,你若相信了佛法的話。為什么呢?佛法是講因果的,你若相信了的話,哎呀!這件事有罪過,不敢作。你若做將來會有惡報,你逐漸…這件事不敢作,這句話也不敢說,那么你的思想行為就逐漸的清凈,這叫做「凈信」。如果說是我相信佛法,但是你的思想行為不清凈,就表示你還沒相信,表示你的信心還不夠,所以叫做「信」。加個「凈」字,這是真實對于佛法有信心了,這個意思。

  所以「為欲于此真實圣教」,沒有引發(fā)出來,沒有建立凈信的人,令其凈信。

  「已凈信者,倍令增廣」,已經(jīng)對于佛法有了清凈的信心的人呢?你再去教化他呢?使令他更進一步的「倍」,加倍的增長廣大,你就進步了,你對于佛法做種種的功德,都逐漸、逐漸地成就了。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逐漸的都成就了。

  所以為什么要…「若諸菩薩求因明時」,為什么這菩薩要學(xué)習(xí)這部書呢?學(xué)習(xí)這《因明》這部書呢?目的就是這樣,目的是為了這件事。

  戌三、聲明

  若諸菩薩求聲明時,為令信樂典語眾生,于菩薩身深生敬信。

  這是第三科「聲明」。這菩薩要學(xué)習(xí)佛法,同時還要學(xué)習(xí)《因明》,還要學(xué)習(xí)聲明,學(xué)習(xí)聲明。這個「聲明」是什么呢?就是文學(xué)。文學(xué),就是中國的文學(xué)、英文的文學(xué)、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文學(xué),也要學(xué)習(xí)這個文學(xué)。

  「若諸菩薩求聲明時」,就是他還要學(xué)習(xí)文學(xué),這個目的是什么呢?是「為令信樂典語眾生」,因為世界上眾生里面有各式各樣的,他要和你談話的時候,感覺你這個人說話土里土氣,他對你沒信心。說你這個大法師,你的佛法學(xué)得很多,很有心得,但是你說話的時候土氣,他就不信了,你不能教化他的。他一聽你說話這樣子,他就和你…他不愿意聽你說話了。所以這「典語」就是說話不土氣,說的這文句都很典雅,很美好的,美好的文句。

  「若諸菩薩求聲明時,為令信樂典語眾生」,就是說話的文句非常的美好,他聽生歡喜,這樣的要度化這種人。就「于菩薩身深生敬信」,這個菩薩說話不簡單,一聽出來就知道是很有學(xué)問,就是對這個菩薩…。其實什么是佛法?還不知道呢!但是對你就有恭敬了,「深生敬信」,有這件事,的確是有這件事。

  為欲悟入詁訓(xùn)言音文句差別。

  這就是學(xué)習(xí)了這個聲明、學(xué)習(xí)這個文學(xué),就能幫助你的語言不土氣。說的話、說出來的這言句非常的莊嚴(yán)、非常的美好,這是一個目的。

  「為欲悟入詁訓(xùn)言音」,「悟入」就是你能夠理解里面的事情!冈b訓(xùn)」是什么意思?這個「詁」就是古代的言語文句,古代的文句。

  比如我們現(xiàn)在讀這《易經(jīng)》、《詩經(jīng)》、《春秋》或者讀這個司馬遷的《史記》,那都是古文,這叫做「詁」。

  「訓(xùn)」就是解釋。解釋古代的這些經(jīng)書,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解釋古代的語言,使令現(xiàn)代的人能聽得懂,能明白,叫做「詁訓(xùn)」,這個意思。

  這個「悟入」你若能夠理解古代的這個古書,現(xiàn)在說是古文,現(xiàn)代的文句語體文,是這樣的意思。

  「言音文句」,「言音」就是說話,「文句」就是書本子!覆顒e」,他的不同。古代的文句是什么話,現(xiàn)代的文句是什么,這個「差別」能明白,那這也屬于聲明里的一義。你要學(xué)習(xí)這文學(xué)呢?就是這件事你也能夠悟入了。

  于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

  這是在一個道理里面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文句、各式各樣的語言來宣說他、解釋他,這個是不同。比如說用古代的文句,古文這句話怎么講?若用現(xiàn)代的文句怎么講?但是就是用現(xiàn)代的文句也可以各式各樣的文句來解釋這一句話,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屬于文學(xué)的范圍內(nèi)了,這都屬于聲明。

  戌四、醫(yī)方明

  若諸菩薩求醫(yī)明時,為息眾生種種疾病,為欲饒益一切大眾。

  這是第四「醫(yī)方明」!溉糁T菩薩求醫(yī)明時」,菩薩也要學(xué)習(xí)醫(yī)。「明」實在就是智慧,「醫(yī)」也是一種智慧。

  這個菩薩也要學(xué)習(xí)醫(yī)這件事,目的是什么呢?「為息眾生種種疾病」,就是為了治療眾生各式各樣的病,使令他病能夠痊愈了,恢復(fù)健康了,為了這件事!笧橛堃嬉磺写蟊姟,就是想要利益一切大眾。誰沒有病呢?菩薩能治病,就能利益一切眾生,目的是這樣子。下面五科「工業(yè)明」。

  戌五、工業(yè)明

  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業(yè)智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

  這是第五科,「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業(yè)智處」,這個工業(yè)、這個「工」,就是巧妙的意思,很巧妙的。就是能造出一個車來,造出一個車、古代的車;造出個船來,人能在水面上走,造出個船來;在路面上走,可以作出個車來,這都是工業(yè);能造出房子來,這都屬于工業(yè),各式各樣的工業(yè),F(xiàn)在的工業(yè)是更多,能造出飛機來,能造出電話,造出鐘表來,各式各樣的工業(yè)的事情,這是一個智慧的地方。

  菩薩學(xué)習(xí)這么多的工業(yè)做什么呢?「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目的是這樣子。菩薩也要求財,就是用了很少的功夫,用了很少的力量,能集聚很多的財富,目的是這樣的意思。集聚財富干什么呢?「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用這個財富來利益眾生。

  《披尋記》一二七六頁:

  為少功力多集珍財者:〈施品〉中說,又諸菩薩,若現(xiàn)無有可施財物,先所串習(xí)彼彼世間工巧業(yè)處,作意現(xiàn)前,少用功力,多集財寶,施諸眾生。(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頁)此應(yīng)準(zhǔn)釋。

  「為少功力多集珍財者:〈施品〉中說,現(xiàn)在是〈菩薩地〉,下面有個〈施品〉。〈施品〉里面說!赣种T菩薩,若現(xiàn)無有可施財物」,菩薩他現(xiàn)在沒有可以布施的財物。眾生有所求于他,他沒有財物能滿人愿,那怎么辦呢?

  「先所串習(xí)彼彼世間工巧業(yè)處」,菩薩以前,他能夠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xué)習(xí)世間的各式各樣的工巧業(yè)處,他能夠…比如說做生意那也是工業(yè)。工業(yè)、工商都是工業(yè)。

  「作意現(xiàn)前,少用功力,多集財寶」,「作意現(xiàn)前」,他把這心做出來一個計劃。這個「作意」,實在就是個計劃,把這計劃做成功了,就是「作意現(xiàn)前」!干儆霉αΓ嗉攲殹,能夠這樣。「施諸眾生」,布施給眾生「(陵本三十九卷十一頁)此應(yīng)準(zhǔn)釋。」

  為發(fā)眾生甚希奇想,為以巧智平等分布,饒益攝受無量眾生。

  「為發(fā)眾生甚希奇想」,菩薩有這種大智慧,這工業(yè)明、工巧明的,能發(fā)出來眾生的「甚希奇想」,看見菩薩的智慧不得了,能做出非常巧妙的事情來。

  「為以巧智平等分布,饒益攝受無量眾生」,菩薩有巧妙的智慧,集聚了財寶,又有巧妙的智慧,把所集聚的財富,平等的分布給眾生,來饒益眾生。

  「攝受無量眾生」,這「攝受」,就是用佛法來利益眾生,你這樣做了以后就能接引眾生來到佛教里面來,對于佛法有凈信了,這叫做「攝受無量眾生」。

  《披尋記》一二七六頁:

  為以巧智平等分布等者:〈施品〉中說:又無量眾同集來乞,如實了知持戒犯戒,隨其長幼以次而坐,從上至下周旋往返,窮諸施物分布與之。(陵本三十九卷八頁)

  「為以巧智平等分布等者:〈施品〉中說:又無量眾同集來乞,如實了知」,「無量」的,很多的眾生,同時的集會到菩薩這里來,向菩薩有所求。

  「菩薩如實了知,持戒犯戒」,菩薩知道來的這么多人,這個人是持戒的,這個人是犯戒的,菩薩都知道!鸽S其長幼」,隨著他們這個是年紀(jì)大的,是年紀(jì)輕的,「以次而坐」,按照次第坐下來。「從上至下周旋往返」,菩薩按照次第周旋往返。「窮諸施物分布與之」,他由工巧業(yè)所得來的財富,就布施給來的眾生。「(陵本三十九卷八頁)」。

  酉三、結(jié)

  菩薩求此一切五明,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非不于此一切明處次第修學(xué),能得無障一切智智。

  「菩薩求此一切五明,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惯@是總說,結(jié)束這一段。

  「菩薩求此一切五明」,菩薩他是久遠以來栽培福德、智慧資糧,身體也和一般人不一樣。他的身體不一樣,他的智慧也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就是「求此五明」,所以他求內(nèi)明、因明、聲明、醫(yī)方明,工巧明一共是五明,求五明做什么?

  「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菩薩的根本的愿力,是希望成就無上佛道、得無上菩提的,這個無上菩提主要是大智慧。菩薩成就的功德,佛所成就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其中的功德中最重要的是大智慧,其他的一切功德都不能比大智慧重要。這個大智慧的資糧,「資糧」就是因,有了因而后才能得到大智慧的果。「速得圓滿」,菩薩若能成就了五明,以五明來度化眾生,就能夠完成了,就是成就了無上菩提的因,就是大智的資糧!杆俚脠A滿」,這個資糧就很快的就圓滿了,就是具足了,具足了這個資糧而就得無上菩提了。

  「非不于此一切明處次第修學(xué),能得無障一切智智」。這個「非」字先不念,「不于此一切明處次第修學(xué),能得無障一切智智」,沒有這一回事情!阜遣弧梗皇恰覆挥诖艘磺忻魈帯沟摹复蔚谛迣W(xué)」,你沒有修學(xué)這五種明,你能得無障一切智智,沒有這回事情。這「無障」,這是贊嘆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無障礙的,無論什么事情對佛來說都是無障礙的。

  這「一切智智」就是一切種智。一切智里面又有一層智慧,所以叫作一切智智。這個「一切智智」是通達一切法空的意思,在一切法畢竟空里面,也還不妨礙一切法的緣起有。通達一切法空而又能通達一切法緣起有,所以是二重的智慧,所以叫「一切智智」。這一切智智是無障礙的境界,你能成就了這一切種智,那就是佛了,「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你若修學(xué)五明,資糧圓滿了,能得無障礙的一切種智;你若不修學(xué)這五明處,你是不能得無上菩提的,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二七六頁:

  能得無障一切智智者:前說所知障斷,故于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又說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zhuǎn),名一切智。能得如彼諸所有智,名得無障一切智智。

  「能得無障一切智智者:前說所知障斷,故于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前面的文,就是在〈菩提品〉說的,前說所知障斷,當(dāng)然煩惱障也斷了。「故于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一切所知」,能知的是智慧,所知的就是第一義諦和世俗諦,這個所知是這兩種!笩o礙無障」,對于第一義諦也無障礙,對于世俗諦也無障礙,所以「無礙無障智」。

  「又說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zhuǎn),名一切智」。「又說于一切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前面解釋過!敢磺惺隆,有為事、無為事!敢磺衅贰梗现邢缕,有染污的、有清凈的,各式各樣的品類差別!敢磺袝r」,有過去、有現(xiàn)在、有未來。這些種種的差別,佛菩薩的智慧都是無障礙的,「無障礙轉(zhuǎn)」,這叫做一切智!改艿萌绫酥T所有智,名得無障一切智智」,你能成就這個智慧,叫做無障礙一切智智。

  未三、總結(jié)三求

  如是已說一切菩薩正所應(yīng)求,如是而求,為此義求。

  這是「總結(jié)三求」,前面說是有三種求,到這里結(jié)束這段文。前面這三大段文就是已經(jīng)宣說了一切菩薩正所應(yīng)求的,如是而求的,為此義求的,都說完了。

  下面是第三科「應(yīng)說正法」,這「應(yīng)說正法」第一科,就是…「所學(xué)處」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如是學(xué)」,這個「如是學(xué)」分七科,第一科「應(yīng)多勝解」,第二科就是「應(yīng)求正法」,這二科都說完了,現(xiàn)在是第三科「應(yīng)說正法」!笐(yīng)說正法」里面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總結(jié)」。

  午三、應(yīng)說正法(分三科)  未一、總征

  菩薩為他說正法時,當(dāng)何所說?云何而說?何義故說?

  「菩薩為他說正法時,當(dāng)何所說?」菩薩發(fā)大悲心,為眾生宣揚正法的時候,應(yīng)當(dāng)說什么呢?你為眾生宣說什么呢?這是一個「總征」,就是總問。

  下面第二科「別釋」分三科,第一科「明所說」。

  「當(dāng)何所說?云何而說?」怎么樣說?「何義故說?」為什么道理、為什么原因要為眾生說法?分三個問,這是「總征」。下面「別釋」,第一科「明所說」。

  未二、別釋(分三科) 申一、明所說

  謂諸菩薩正所應(yīng)求,即是所說。

  你問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當(dāng)何所說?為眾生說什么?「正所應(yīng)求,即是所說」,菩薩你是求無上菩提的,求大般涅槃的,那個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就是你為眾生所說的佛法,也就是說這個。說你所求的,你求這個也為眾生說這個,并不是另外有所說的,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所為說」

  申二、所為說

  為此義求,即為此義而為他說。

  「云何而說?」第二個問題!笧榇肆x求」,你求的就是無上菩提和大般涅槃,這是你所求的義,「即為此義而為他說」,就是為了這個無上菩提和大般涅槃,也就是這樣子為眾生宣說,就是這樣說,下面第三科「如是說」,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列」。

  申三、如是說(分二科) 酉一、標(biāo)列

  依二種相,應(yīng)為他說。一者、依隨順說,應(yīng)為他說。二者、依清凈說,應(yīng)為他說。

  「依二種相,應(yīng)為他說」,這個「依二種相」,有兩個相貌,你應(yīng)該符合這兩個相貌,為眾生宣說佛法。

  那兩個相貌?「一者、依隨順說,應(yīng)為他說。二者、依清凈說,應(yīng)為他說」。這就是總標(biāo)這兩種。這是「標(biāo)列」,第一個是「隨順說」,你不可以不隨順,要隨順說,應(yīng)該這樣子為眾生說法。第二個是「依清凈說」,應(yīng)該這樣子為眾生說法。這個是「標(biāo)列」,下面解釋這兩句話,解釋這兩句話。那個「隨釋」,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依隨順說」,分三科,第一科「征」。

  酉二、隨釋(分二科) 戌一、別辨相(分二科) 亥一、依隨順說(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依隨順說,應(yīng)為他說?

  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十五段,第一科是「以時」。

  天二、釋(分十五科) 地一、以時

  謂諸菩薩應(yīng)當(dāng)安住如法威儀而為他說,非不安住如法威儀。不為無病處高座者,而說正法;不為坐者,立說正法;不應(yīng)居后為前行者,而說正法;不為覆頭,而說正法。如《別解脫經(jīng)》廣說應(yīng)知。

  「謂諸菩薩應(yīng)當(dāng)安住如法威儀而為他說」,現(xiàn)在這個「隨順」實在就是什么呢?就是隨順佛所教導(dǎo)的,佛叫你這樣子為眾生說法,你應(yīng)該隨順佛的教導(dǎo),應(yīng)該這么說法,這樣意思,F(xiàn)在第一科「以時」。

  「謂諸菩薩應(yīng)當(dāng)安住如法」的「威儀」,合乎佛法的威儀,為眾生說法。

  「非不安住如法威儀」,你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不可以「不安住如法威儀」,不可以這樣子,要安住如法的威儀。這是…這等于是標(biāo),下面解釋。怎么叫作安住如法的威儀,為眾生說法呢?

  「不為無病處高座者,而說正法」,你不要為那個沒有病的人,他在高座上坐,為他說法。說那個人沒有病,他若有病,那不在此例。他沒有病,他在高座上,你在一個矮座上,你為他說法,這不可以這樣做,不可以這樣子。

  「不為坐者,立說正法」,說那個人、聽法的那個人坐著,你站在那里為他說法,這不可以,這樣子就不叫作隨順而說。就是「不為坐者,立為說法」。

  「不應(yīng)居后為前行者,而說正法」,就是大家在那走路,那個聽法的人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走,你就不應(yīng)該為前面那個人說法,不可以這樣子。

  「不為覆頭,而說正法」,說那個人這頭用一塊什么東西覆住,遮住了,你為他說法,「不為覆頭」而為說法,這是不可以,不可以這樣的。

  「如《別解脫經(jīng)》廣說應(yīng)知」,這些事情在那個戒律上,「《別解脫經(jīng)》」就是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廣說應(yīng)知」,說得很多了,說得很多、很多了。

  《披尋記》一二七七頁:

  應(yīng)當(dāng)安住如法威儀等者:二十相中,此以時攝,如〈攝異門分〉說:應(yīng)時而說者,若了知彼,愿樂欲聞及堪聞?wù),方可為說。坐卑座等,是名為時。(陵本八十四卷二頁)

  「應(yīng)當(dāng)安住如法威儀等者:二十相中,此以時攝」,為眾生說法有二十個相貌,現(xiàn)在這一段呢?就是二十相里面的一個「以時攝」,以時攝法的那一段所攝的。

  「如〈攝異門分〉說:應(yīng)時而說者,若了知彼,愿樂欲聞及堪聞?wù)撸娇蔀檎f」,你要知道那個人他歡喜聽聞佛法。「及甚聞」,(注:「甚」字《瑜伽師地論》為「堪」字。)「及堪聞」,很愿意聽聞佛法,「方可為說」,才可以給他說的。

  這個「坐卑座等,是名為時」,怎么叫作「時」呢?那個人坐在矮座上不是坐高座,那么你可以為他說法。「(陵本八十四卷二頁)」。

  何以故?諸佛菩薩敬重法故。

  就是前面說「要安住如法威儀為人說法」、「不為無病,處高座者而說正法,不為坐者立說正法,不應(yīng)居后為前行者而為說法,不為覆頭而說正法」,為什么要這樣子呢?「諸佛菩薩敬重法故」,佛菩薩他對于所說的正法有恭敬心,所以他說的時候,你不符合這個威儀的時候,他不說。這是對于法的尊重的意思,意思在這里。

  地二、重法

  又于正法生尊重時,令他于法起極珍貴,恭敬聽聞而不輕毀。

  這是第二「重法」!赣钟谡ㄉ鹬貢r」,這個菩薩、佛菩薩,對于正法有恭敬心的時候。「令他于法」,也使令聽法的人,對于法也生起極珍貴的想法,對這個法,對法有恭敬心!腹Ь绰犅劧惠p毀」,這個法是特別尊重的,在聽的時候也恭敬,恭敬地聽,不輕毀佛法。

  前面這個「以時」,是說法的人自己要尊重法;這個第二個「重法」,是要令聽法的人也要重法。菩薩說法應(yīng)該是這樣子,這樣說法。

  地三、次第

  又為一切說一切法,無間而說。

  這個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為一切人說一切佛法的時候,「無間而說」,不間斷,相續(xù)不斷地為眾生說法。

  《披尋記》一二七七頁:

  又為一切說一切法等者:二十相中此次第攝。次第宣說無間斷故。

  「又為一切說一切法等者:二十相中此次第攝」,這個說法要有一個次第的。「次第宣說無間斷故」,就是你要說法的時候,分成幾個段落,一段、一段地相續(xù)的次第的講解佛法,要這樣子,要這樣講。

  地四、相續(xù)

  又于正法不生慳吝,不作師拳。

  這是第四「相續(xù)」!赣钟谡ā,你所學(xué)習(xí)的這個正法,你不生「慳吝」心,吝惜不愿意給人講。

  「不作師拳」,這個「師拳」是什么意呢?這個「師拳」,比如說是學(xué)習(xí)這個工夫,學(xué)習(xí)這個拳術(shù),這個老師呢?這一招保密。「拳」,把它握起來,握起來抓在里面不放,不放你就不知道是什么?這一招不告訴你,叫作「師拳」。說現(xiàn)在為人講解佛法也是,不可以吝惜,這一部份佛法要保密,不能給你講。

  「又于正法不生慳吝」,你不要生慳吝心,就是全面地,全數(shù)地,盡已所知地這樣講解,「不作師拳」,不要作這種吝惜佛法,慳吝的行為,作這種事,那么這也叫作「相續(xù)」,就是你這一段不保密,也相續(xù)地把它講解出來。

  《披尋記》一二七七頁:

  又于正法不生慳吝等者:二十相中此相續(xù)攝,相續(xù)為說,恒作義利故。

  「又于正法不生慳吝等者:二十相中此相續(xù)攝,相續(xù)為說,恒作義利故!挂欢、一段地不保密,給你講解出來!负阕髁x利故」,常是這樣利益眾生的。

  這下面第五科「隨順」。

  地五、隨順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biāo),如其文句次第而釋,如其次第分別其義。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biāo)」,這個正法,又對于所宣說的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biāo)」,當(dāng)然有能詮顯正法的文句,有所詮顯的道理。有能詮、有所詮。這個所詮的道理,依附于文句里面。所以你所宣說的這個文句要有個次第,前后的次第,把它標(biāo)示出來。

  「如其文句次第而釋」,標(biāo)出來,按照那個次第,前后的次第,這樣解釋去。

  「如其次第分別其義」,你所標(biāo)示出來的這個意思,按照次第解釋它里面的道理,不要錯亂,是有前后的次第的,不可以錯亂。

  《披尋記》一二七七頁: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biāo)等者:二十相中此隨順攝。于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故。如〈三摩呬多地〉中說。(陵本十三卷十二頁)

  「又于正法,如其文句次第而標(biāo)等者:二十相中此隨順攝。于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故!埂肝木淞x,平等潤洽」,這個文句能詮顯義、能顯義,因為義而生出來文句,它們不是孤立的。因為你這個義特別美妙,所以文句也是美妙的。這個文句的美妙也莊嚴(yán)了義理的美妙,是互相影響的,所以叫作「潤洽」。這個「潤」者,益也,文句的莊嚴(yán),也就莊嚴(yán)了義理;義理的微妙,也就莊嚴(yán)了文句,所以叫作「潤」。

  這個「洽」就是互相合,這個文句和義理是正洽好,很合的。不是說文句是一回事,義理又是一回事,不相合,不相合說起來的時候,就有矛盾了,自己不能自圓其說了。

  現(xiàn)在這上說呢?「于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故」,所以叫作隨順,是這樣意思!溉纭慈涠嗟亍抵姓f。(陵本十三卷十二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