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即佛?

靜權(quán)法師:什么是六即佛?

  六即佛: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這六即,表明了從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

  為什么叫做六即?“六顯因果之事相,即顯佛性之理體。”從凡夫到成佛,其間因果事相,共有六個(gè)階段,歷歷分明,不可混濫,所以稱“六”。從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體,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薩的佛性,也即是一切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稱“即”。譬如初一夜的月亮,和初二、初三、乃至十五夜的月亮,從明暗盈虧方面觀察,便有十五天的不同,若從月亮的本體上觀察,原只是一個(gè)月亮。同時(shí)還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道理:從凡夫到成佛,佛性雖然一樣,而因果事相,不可混濫,分明有六個(gè)階段,這是“即而常六”。譬如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雖十五天盈虧不同,只是一個(gè)月亮,這就如“六而常即”。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雖是一個(gè)月亮,然而卻有十五天的盈虧不同,這就如“即而常六”。

  用普潤大師的《六即頌》來說明六即的道理,是最為恰當(dāng)?shù)。大師的《六即頌》,這樣說:

  動(dòng)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dú)w

  這是頌理即佛,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言。一切眾生,全具佛性之理;這佛性之理,和十方諸佛,完全一樣,所以稱“理即佛”。據(jù)理而言,一切眾生當(dāng)下是佛,所以說“動(dòng)靜理全是”。約事而言,一切眾生,起心動(dòng)念,完全和佛性相違,所以說“行藏事盡非”。一切眾生,雖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長劫輪回。遂令佛性之體,隨六塵而流轉(zhuǎn),不知發(fā)真歸元,修學(xué)佛法。所謂“法身流轉(zhuǎn)五道,名為眾生”,所以說:“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dú)w”。

  學(xué)佛的人,往往有兩種毛。阂环N是只知道“動(dòng)靜理全是”。便大言不慚,自謂即心是佛,直踏毗盧頂上行,當(dāng)下與十方諸佛一鼻孔出氣,說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還有謂:“呵佛罵祖,是祖師家風(fēng);魔來也斬,佛來也斬。”言語雖然相像,爭奈“行藏事盡非”,自已到底仍是一個(gè)業(yè)障凡夫。還有一種人只知道“行藏事盡非”,自認(rèn)是一個(gè)業(yè)障凡夫,那里有資格學(xué)佛?那里有資格生凈土?更那里有資格成佛度生?這便是辜負(fù)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動(dòng)靜理全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dāng)成佛。明白這理即佛頌,便可以對治上面所說的兩種毛病。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dāng)體是 翻恨自磋陀

  這是頌名字即佛,指聞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學(xué)佛人從善知識所,或經(jīng)論中,悟解不生不滅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諸佛的佛性,完全一樣,所以稱“名字即佛”。“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滅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說:“當(dāng)體是”。從前不知,現(xiàn)今方知,自恨從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諸惡業(yè),枉受輪回,所以說:“翻恨自磋砣”。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

  這是頌觀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順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觀行,而能觀的智慧,所觀的境界,本來和十方諸佛,完全一樣,所以稱“觀行即佛”。“念念照常理”,是念念照真常的佛性。“心心息幻塵”,是心心息滅虛幻的塵緣。遍觀一切諸法的本性,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義諦。這正是修觀行時(shí),所用的法門。

  四住雖先落 六塵末盡空

  眼中猶有翳 空里見花紅

  這是頌相似即佛,指觀行有得,相似解發(fā)而言。雖沒有真正斷惑證真,卻相似于斷惑證真,所以稱“相似即佛”。“四住”便是見、思二惑:見惑一住(見一切住地),思惑三住(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見思煩惱,雖然已經(jīng)斷除,而無明還沒有破,所以說:“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無明還在,還沒有得到清凈的智慧,親見本有的佛性。譬如眼病尚未全愈,空中仍見狂花,所以只能算相似即佛,比真正斷惑證真的不同。這相似即佛的位次,雖沒有真正斷惑證真,然而要得到卻也極不容易。南岳大師自稱證十信位,十信位便是相似即佛的位次!镀鹦耪摗氛f:“經(jīng)一萬劫,信心成就故。”成就信心,就是證十信位,可見證十信位不是容易的事。而智者大師自稱證五品位,那是觀行即佛的位次;蕅益大師自稱名字位,那只是名字即佛的位次而已。這幾位大師自示所證的位次,并不一定是謙虛,是在告誡學(xué)者,要老實(shí)修持,不要生增上慢,未得謂得,疑誤自他!法華經(jīng)》法師功德品中,所說六根清凈,所得功德,便是相似位中的相貌。舉世學(xué)佛的人很多,但是沒有看見一個(gè)人,有這樣的六根功德?梢娤嗨萍捶鸬奈淮,已經(jīng)不容易證到,何況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呢!所以我們博地凡夫,唯有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弘愿,老實(shí)念佛,求生凈土,才是真正超凡入圣的途徑。

  豁爾心開悟 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 尚見月朦朧

  這是頌分證即佛,指分?jǐn)酂o明,分證法身而言(法身就是佛性)。從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直到斷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法身,都屬于分證即佛。無明分分而斷,法身分分而證,所以稱“分證即佛”。功行既深,一旦無明豁破,心得開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說:“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然而還沒有斷盡無明,滿證法身。比如雖窮水流,猶未能盡其源頭,雖見明月,猶未能十分親切,所以說:“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經(jīng)中說:“菩薩雖見佛性,猶未了了,如隔羅【索*殳】。”正是這個(gè)意思。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復(fù)本時(shí)性 更無一法新

  這是頌究竟即佛,指真窮惑盡,智斷圓滿而言。無明斷盡,法身圓證,這是妙覺極果的位次(妙覺就是佛),所以稱“究竟即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yàn)椴荒苷J(rèn)識,于是逆性而修,招種種苦報(bào),翻本有的佛性,成為虛妄之法。諸佛如來,明見佛性,順性而修,得常、樂、我、凈的勝報(bào)(常、樂、我、凈,是涅槃四德),翻眾生虛妄之法,成佛性常住之果。其實(shí)眾生諸佛,佛性相同,因?yàn)橐粍t順性而修,一則逆性而修,順性便全妄成真,逆性便全真成妄,所以古德常說:“眾生所迷,即是諸佛法身;諸佛所證,即是眾生理本。”所以說:“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諸佛成道,但證本有佛性,佛性以外,那里更有一法,為諸佛之所證得。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以說:“但復(fù)本時(shí)性,更無一法新。”

  這六即的道理,也是藏、通、別、圓四教之所共談,但也有原則性的不同。藏教六而不即,因?yàn)檎、俗二諦,不相和會(huì),只有六個(gè)階段的位次,而不能一味融通;通教雖六而常即,而不即是佛,因?yàn)殡m真、俗二諦,互相融通,而沒有談到佛性;別教雖談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yàn)閯e教真、俗、中三諦,歷別不融。雖談佛性,而佛性在生死、涅槃二邊以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所以只有六個(gè)階段的位次,也不能一味融通;圓教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六即佛的道理,只有圓教方才具足。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濕性之一體。所以說:“前三皆權(quán)(方便),唯圓教是實(shí)(真實(shí))。”

  就藏教而談六即,是很勉強(qiáng)的。因?yàn)椴亟屉m有六個(gè)階段的位次,而不相融通,是六而不即;又不談本有佛性,是六而非即。現(xiàn)在姑且模仿圓教的教義,就藏教而談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敘述。

靜權(quán)法師:什么是六即佛?

一、理即

  就是偏真法性!止觀》說:“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凈;如云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這法性,但為苦、集二諦之所遮蔽,而不為苦、集二諦之所染污;但為道、滅二諦之所表顯,而不是道、滅二諦之所創(chuàng)造。因?yàn)榉ㄐ灾,本自清凈,所以不能染污;本來自有,也不待?chuàng)造。法性譬如月亮,苦、集二諦,譬如云霧;道諦譬如風(fēng),能吹開云霧;滅啼譬如云霧已經(jīng)吹去,整個(gè)天空,凈無纖翳,月亮的光明,因此就完全顯露了。這里所說的法性,不即是因果事相,而卻在因果事相以外;因果事相,叫做俗諦,法性叫做真諦,真、俗二諦,隔別不融。因?yàn)檫@個(gè)道理,所以依大乘事理相即,真、俗不二的道理,而判此因果事相以外的真諦,叫做偏真法性。

二、名字即。

  就是初聞經(jīng)教,了知名義。知道一切法,從因緣生,不從邪因緣生,也不是無因緣自然而生。知道一切法,有生必有滅,不是常住不變;一切法生滅變異,并沒有主宰。了達(dá)正因緣境,知一切法,無常、無我,這是藏教名字即的位次。

三、觀行即。

  又分為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以前已經(jīng)聞名解義,現(xiàn)在就依解起行,這是外凡資糧位。沒有親見偏真法性,心行理外,所以稱“外”;用有漏的身心,學(xué)習(xí)觀行,還沒有得到無漏,所以稱“凡”。這三種觀行,是超越三界,了脫生死的資糧,所以叫做“資糧位”。

 。ㄒ唬┪逋P。有五種:一多貪眾生不凈觀,二多嗔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這五種方法,能停息妄心,所以叫做“五停心”。

  甲、多貪眾生不凈觀。貪有三種:一外貪:男愛于女,女愛于男,男女身分,互相貪愛。這種貪愛,可以用九想觀對治。九想觀,觀所愛的的人,作九種想:1、膀脹想,2、青瘀想,3、壞想,4、血涂漫想,5、膿爛想,6、噉想,7、散想,8、骨想,9、燒想。對所愛的人,作這九種觀想,可以使貪愛的心,息滅無余。二內(nèi)外貪:對于自己和他人的身體,而起貪愛。這種貪愛,可以用八背舍對治。八背舍:1、內(nèi)有色相外觀色,2、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3、凈背舍身作證,4、虛空處背舍,5、識處背舍,6、無所有處背舍,7、非有想非無想背舍,8、滅受想背舍。違背五欲,舍離貪愛,所以叫做背舍。修八背舍,可以消滅自身和他身的貪愛。三遍一初處貪:對于資生五塵等物,悉皆貪愛,如貪田園、屋宅、衣服、飲食、色、聲、香、味、觸等,這種貪愛,可以用八勝處對治。八勝處:1、內(nèi)有色相外觀色少,2、內(nèi)有色相外觀色多,3、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少,4、內(nèi)無色相外觀色多,5、青勝處,6、黃勝處,7、赤勝處,8、白勝處。想心純熟,轉(zhuǎn)變自在,叫做勝處。修八勝處,可以對治遍一切處貪。(上面所說九想、八背舍、八勝處,但舉其名,它的內(nèi)容,將來當(dāng)作專文敘述。)

  乙、多嗔眾生慈悲觀。嗔有三種:一非理嗔,無理而嗔;當(dāng)修眾生緣慈對治。觀想一切眾生,猶如自家的眷屬,都要叫他們得到利益安樂。二順理嗔,因了他人的惱亂,而生嗔恚;當(dāng)修法緣慈對治。觀想一切法,都是因緣而所生,空無有實(shí);一切眾生,不知道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樂,為了隨順眾生,都要叫他們得到安樂。三諍論嗔,以自己的見解為是,指他人的所說所行,都以為不對;當(dāng)修無緣慈對治。修無緣慈時(shí),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憐憫一切眾生,往來五道,心著于法,分別取舍,受諸苦痛;為要使一切眾生,解脫諸苦,得諸法實(shí)相,叫做無緣慈。

  丙、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心思多散亂,可以用數(shù)息觀對治。息就是呼吸,詳細(xì)分別,有四種相貌:有聲音的叫做風(fēng),結(jié)滯而不通暢的叫做喘,出入不細(xì)的叫做氣,風(fēng)、氣、喘三種,都不是息;沒有聲音,也不結(jié)滯,出入都細(xì)的才叫做息。數(shù)息,是從一到十,不多不少,可以使心不散亂;虻珨(shù)出息——呼,或但數(shù)入息——吸,或取便而數(shù),都可以。但不許出入俱數(shù),因?yàn)槌鋈刖銛?shù),容易生病。如上面的方法修持,可以使身心安定。常常修數(shù)息觀,可以對治散亂,證得一心。

  丁、愚癡眾生因緣觀。不信因果,不了因緣生法,叫做愚癡,可以用因緣觀對治。因緣觀,便是觀十二因緣。修因緣觀,可破愚癡。

  戊、多障眾生念佛觀。障有三種,一昏沉暗塞障,昏睡無記,可以念應(yīng)身佛三十二相對治。二惡念思惟障,想作五逆十惡等事,可以念報(bào)身佛十力、四無所畏等對治。三境界逼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焚水溺等事,可以念法身佛空寂無為對治。念佛法門,可以對治一切障。這里所說的念佛觀,和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的念佛法門不同。

  五停心觀,通于藏、通、別、圓四教。這里雖就藏教而談,其實(shí)像慈悲觀中的法緣慈、無緣慈,念佛觀中的念報(bào)身佛、念法身佛等,都已經(jīng)超出了藏教的范圍。

  (二)別相念。就是四念處: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分別觀身、受、心、法,所以叫別相念。這四種觀,可以對治凡夫常、樂、我、凈四種顛倒。

 。ㄈ┛傁嗄。觀身不凈,受、心、法,都不凈;觀受是苦,身、心、法,都是苦;觀心無常,身、受、法,都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都無我。這是用一觀觀四境。還有,觀身不凈,也是苦、無常、無我;觀受是苦,也是不凈、無常、無我;觀心無常,也是不凈、苦、無我;觀法無我,也是不凈、苦、無常。這是于一境用四觀。都叫做總相念。這總相念,雖仍用別相念的身等四境,不凈等四觀,然而能總攝而觀,境觀自在,較別相念進(jìn)步多了!

四、相似即。

  此中分四:(一)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這四位,是內(nèi)凡加行位。以前修五停心、總相念、別相念,現(xiàn)在進(jìn)一步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伏煩惱,依稀仿佛見到真諦的道理,心游理內(nèi),所以稱“內(nèi)”;身心仍屬有漏,沒有到見道位,所以稱“凡”。以禪定資助觀慧,加功用行,所以叫做“加行位”。

 。ㄒ唬┡唬河每傁嗄、別相念的智慧,觀察苦、集、滅、道四諦,依稀仿佛見到真諦的道理,伏煩惱,得佛法氣分,這叫做暖。譬如鉆木取火,火雖沒有生,而木已經(jīng)發(fā)熱出煙了。用苦、集、滅、道四諦的智慧,修習(xí)種種善法,善法積集,依稀仿佛見到真諦的道理,這也叫做暖。譬如春夏,積集花草,自能發(fā)熱。這是用譬喻來解釋的。

 。ǘ╉斘唬簭呐贿M(jìn)修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jìn)如意足、慧如意足,對于真諦的道理,更加明顯;用十六行觀(十六行觀在忍位中說明),觀察苦、集、滅、道四諦,更加分明;譬如人登山頂,觀瞻四方,悉皆明了,這叫做頂。

  (三)忍位:從頂位再進(jìn)一步,得信、進(jìn)、念、定、慧五善根,對于真諦的道理,愈加明顯,煩惱的勢力,愈加削弱,對于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忍可于心,這叫做忍。

  忍位又分為三:就是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下忍位:以三十二行為能觀(三十二行見表),遍觀欲界四諦和色界無色界四諦。中忍位:縮滅能觀的三十二行和所觀的八諦,有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緣,就是欲界的苦緣、集緣、滅緣、道緣,和色界、無色界的苦緣、集緣、滅緣、道緣,共有八緣。在道理上講,這是三界的四諦,在修行人以心念緣道理時(shí)講,就叫做緣。

靜權(quán)法師:什么是六即佛?

  行,就是苦緣下的苦、空、無常、無我四行,集緣下的集、因、緣、生四行,滅緣下的滅、盡、妙、離四行,道緣下的道、正、跡、乘四行;欲界四緣下共有十六行(頂位中所說的十六行觀,便是這十六行),加上色界、無色界四緣下的十六行,共有三十二行。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下面說明。上忍位:中忍位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滅到最后一行只剩二剎那的時(shí)間了,這時(shí)就到了上忍位。從上忍位再經(jīng)過一剎那,只剩一剎那的時(shí)間了,這時(shí)就到了世第一位。從世第一位再經(jīng)過一剎那,便證得了須陀洹果。

  在下忍位,普遍觀察欲界和色界、無色界的苦、集、滅、道八諦,修苦、空、無常、無我等三十二行。在中忍位漸漸縮滅能觀的三十二行和所觀的八諦,一直滅剩一行二剎那。這里就有七周滅緣和二十四周滅行:開始觀察欲界和色界、無色界上下八諦下的三十一行,只除去了色界、無色道諦下的乘行,這叫一周滅一行(就是乘行);次觀察上下八諦下的三十行,除去了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跡行,這叫二周滅二行(就是跡、乘行);次觀察上下八諦下的二十九行,除去了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正行,這叫三周滅三行(就是正、跡、乘三行);次觀察上下八諦下的二十八行,除去了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道行,到這時(shí)候,色界、無色界道諦下的四行,都除去了,那么所緣的道諦,同時(shí)也就除去了,這就稱為一周滅緣。再滅下去,先除去欲界道諦下的乘行,這叫五周滅五行;再除去欲界道諦下的跡行,這叫六周滅六行;再除去欲界道諦下的正行,這叫七周滅七行;再除去欲界道諦下的道行,到這時(shí)候,欲界道諦下的四行都除去了,于是所緣的道諦也就除去,這就稱為二周滅緣。

  就是這樣的滅下去,一直滅到只剩下欲界苦諦下的苦行(或只?招校,這里共有七周滅緣,二十四周滅行,總共有三十一周滅緣滅行(上面表中,三十二行下所注的數(shù)目字,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都是滅緣的,共有七周。一、二、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六、廿七、廿九、三十、三十一,都是滅行的,共有二十四周)。在上忍位,只滅剩欲界苦諦下一行(苦行或空行)的二剎那,再經(jīng)過一剎那,就證到了世第一位,所以上忍位事實(shí)上只有一剎那的時(shí)間。

 。ㄋ模┦赖谝晃唬簭纳先涛唤(jīng)過一剎那,就證到世第一位,再一剎那,就證到須陀洹果。所以世第一位,事實(shí)上也是只有一剎那的時(shí)間。因?yàn)樯硇娜詫儆新,所以稱世間,而于世間法中,最為超勝,所以叫做世第—。

  《俱舍論》中有四句頌:“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生。”

  證暖位的人,遇到惡因緣,還能造五逆重罪,斷善根,墮無間地獄。不過他雖墮地獄,終不久住,以后必定能生人天道中,證涅槃果。若到頂位,雖造惡業(yè),墮三惡道,必不起大邪見,必不斷善根。若到忍位,雖起煩惱惡業(yè),決不會(huì)再墮三惡道。若到世第一位,只有一剎那,便入見道,證須陀洹果,永不再生四趣中。

  以上內(nèi)凡四位(暖、頂、忍、世第一),外凡三位(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通叫七方便位,也叫七賢位。這七方便位,在佛法中說起來,都是凡夫地位,請讀者想想,超凡入圣,是何等不容易!依通途法門修,是這樣的困難,而我們現(xiàn)在遇到既簡易而又圓頓的凈土法門,為什么還不信呢?

五、分證即。

  此中分三:(一)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這三位,稱為前三果有學(xué)位,因?yàn)樵谒墓⒘_漢之前,所以稱“前三果”。研習(xí)真諦的道理,斷除見惑和思惑,真諦的道理還沒有徹底明顯,見惑和思惑還沒有徹底消滅,正在修學(xué)期間,所以叫做“有學(xué)”。自此以去,通名圣位。

 。ㄒ唬╉毻愉」。華言為“預(yù)流”,最初參預(yù)圣道的法流,所以叫預(yù)流,《金剛經(jīng)》稱為入流。初入圣道,所以稱初果。從世第一位,經(jīng)過一剎那的時(shí)間,在三界八諦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和色界、無色界苦、集、滅、道四諦),發(fā)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詳上表),總有十六心,頓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藏教的道理”一節(jié)中的列表),見到真諦的道理,名見道位。

  真諦的道理,極為明顯,對于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法忍;真諦的道理,極為明顯,對于和欲界相類的色界、無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類忍;智慧開明,見到真諦的道理,了知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法智;智慧開明,見到真諦的道理,了知和欲界相類的色界、無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類智。下面集法忍等十二心,都是這樣解釋的。忍能斷惑,是智的因;智能證理,是忍的果。十六心雖然同時(shí)頓發(fā),仍舊可以論因果。又八忍能斷三界八諦下迷理之惑,不被見惑之所間隔,名為無間道(也名無礙道);八智能證三界八諦下無為之理,已離見惑的纏縛,名為解脫道。無間道用禪定斷惑,是即慧之定;解脫道用智慧證理,是即定之慧。

 

 。ǘ┧雇雍。華言為“一來”,在欲界中還有一番生死,所以叫一來。這是二果。須陀洹果時(shí),已須斷盡三界見惑,到斯陀含果,斷欲界六品思惑(就是在八十一品思惑中,斷了五趣雜居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的六品思惑),還有欲界的三品思惑沒有斷。

 。ㄈ┌⒛呛。華言為“不來”,從此不再來欲界受生,所以叫不來。這是三果。斯陀含果時(shí),已經(jīng)斷欲界六品思惑,現(xiàn)在,再斷欲界剩余的三品思惑(就是五趣雜居地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思惑),并且還進(jìn)一步斷上八地的思惑(上八地就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這是色界四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這是無色界四地),再向上進(jìn)修,便可以證阿羅漢果了。這斯陀合果和阿那含果,名修道位。

六、究竟即

  此中分三:(一)小乘阿羅漢果,(二)中乘辟支佛果,(三)大乘佛果。這是三乘證道位。聲聞乘四諦而證阿羅漢果,緣覺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菩薩乘六度而證佛果,所以叫做“三乘”。到這時(shí),煩惱已經(jīng)斷盡,智慧已經(jīng)圓滿,無法可學(xué),所以叫做“無學(xué)位”。

 。ㄒ唬┬〕税⒘_漢果:阿羅漢,有三義:一殺賊,二應(yīng)供,三無生。見、思煩惱如賊,能壞涅槃,今斷見、思煩惱,證真諦理,煩惱已經(jīng)斷除,喻如賊已殺盡,可以得到安樂了,所以叫“殺賊”;應(yīng)受一切人天供養(yǎng),所以叫“應(yīng)供”;煩惱已盡,不再到人天中受生,所以叫“無生”。還有,阿羅漢也叫“真人”,因?yàn)樗呀?jīng)證到真諦的道理;也叫“應(yīng)真”,因?yàn)樗闹腔弁嬷B的道理相應(yīng);也叫“無著”,因?yàn)樗谟、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無所滯著。這阿羅漢果,是小乘的第四果。在阿那含果時(shí),原已先斷了欲界的九品思惑,并且進(jìn)一步斷上八地的思惑;現(xiàn)在上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每一地有上上、上中、上下等九品思惑,八地共有七十二品思惑),通通都斷盡了。經(jīng)中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三界的生死已沒有了,所以說“我生已盡”;戒、定、慧的德行,已經(jīng)成就,所以說“梵行已立”;四果圣位,已經(jīng)證到,所以說“所作已辦”;灰身泯智,永不再受后來的果報(bào),所以說“不受后有”。

  阿羅漢:有二種阿羅漢,三種阿羅漢,六種阿羅漢,九種阿羅漢。詳細(xì)分析起來,很是復(fù)雜,現(xiàn)在但作簡單的說明。

  二種阿羅漢:一、時(shí)解脫阿羅漢,須等待時(shí)節(jié),一切因緣都具足了,方能得到解脫;二、不時(shí)解脫阿羅漢,于一切時(shí),隨意所樂,修集善業(yè),可以得到解脫,不一定要等因緣具足。

  又有二種阿羅漢:一、慧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中修習(xí)空觀,緣空觀直入,得到解脫,只證真諦理性,而沒有三明、八解脫;二、俱解脫阿羅漢,在因地中兼觀事相,在果上,具有三明、八解脫。(三明: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八解脫:一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又有二種阿羅漢:一、壞法阿羅漢,在因地中修九想觀,為了早求涅槃,早得斷苦,令所觀的骨人,燒壞滅盡,這樣的阿羅漢,沒有神通變化;二、不壞法阿羅漢,在因地中,也修九想觀,但修到第八骨想的時(shí)候,不進(jìn)修第九燒想,這樣,就可以使八背舍、八勝處、神通變化等一切功德都具足。

  照上面的說法,慧解脫阿羅漢和壞法阿羅漢,他們因?yàn)橹磺笤缱C涅槃,忽略事修,等到證果的時(shí)候,就沒有三明、八解脫和神通變化。雖和俱解脫阿羅漢、不壞法阿羅漢同證阿羅漢果,而功德莊嚴(yán),卻相去很遠(yuǎn)?梢娂嫘奘孪喾ㄩT,是學(xué)佛因地中的重要事項(xiàng)!

  三種阿羅漢:一、慧解脫阿羅漢,修性念處,用智慧觀察真諦理性,斷見、思惑,對破邪因緣、無因緣顛倒執(zhí)性的一切智外道;二、俱解脫阿羅漢,修共念處,不但用智慧觀察真諦理性,而且還兼修禪定,事理共觀,得三明、六通、八解脫,對破根本愛、慢的五通外道;三、無疑解脫阿羅漢,修緣念處,緣佛三藏、十二部經(jīng)教,和一切世間名字,通達(dá)一切道理,無所疑惑,對破世間的文字外道。

  六種阿羅漢:一、退法阿羅漢,遇到違逆的因緣,能退失所得法;二、思法阿羅漢,常思念所得的法,恐怕退失;三、護(hù)法阿羅漢,于所證法,心生愛樂,善自守護(hù);四、住法阿羅漢,住于所證法,不退失也不進(jìn)步;五、進(jìn)法阿羅漢,能自進(jìn)修;六、不動(dòng)法阿羅漢,不被煩惱所退動(dòng)。

  九種阿羅漢:一、思法阿羅漢,二、進(jìn)法阿羅漢,三、退法阿羅漢,四、不退法阿羅漢,五、不動(dòng)法阿羅漢,六、住法阿羅漢,七、護(hù)法阿羅漢,八、慧解脫阿羅漢,九、俱解脫阿羅漢。不退法阿羅漢,所作功德,不會(huì)退失。其余八種名,上面都已解釋,不必再述。

  依果地、和種性而論,還有退和不退的道理,說起來也很復(fù)雜。一往而言,在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有退,后一種不退。

  阿羅漢所證的涅槃,有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的區(qū)別。見、思煩惱已經(jīng)斷除,而五陰的身心,仍舊存在,這叫有余涅槃;灰身泯智,一切都沒有了,這叫無余涅槃。這種無余涅槃,身體滅盡了,智慧也滅盡了,獨(dú)一解脫,叫做孤調(diào)解脫。

  (二)中乘辟支佛果:辟支佛,就是緣覺,也叫獨(dú)覺。有的辟支佛,出有佛世,修佛十二因緣的教法而悟道,叫做“緣覺”;有的辟支佛,出無佛世,獨(dú)自覺悟,就叫“獨(dú)覺”。辟支佛不但斷見、思煩惱,并且還能進(jìn)一步侵chú習(xí)氣。習(xí)氣是習(xí)慣氣分,煩惱譬如臭物,習(xí)氣譬如臭氣。阿羅漢雖斷見、思煩惱,還有習(xí)氣存在,譬如臭物雖除,臭氣仍舊存在;辟支佛則連習(xí)氣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連臭氣也沒有了。所以辟支佛是超過阿羅漢。

 。ㄈ┐蟪朔鸸悍鹩凶杂X、覺他、覺行圓滿的意義。藏教本來是小乘,怎么有大乘佛果呢?藏教的人,本來只求證阿羅漢果,雖然如此,他們在修行的時(shí)候,也見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其實(shí)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為了要度藏教的人,權(quán)宜應(yīng)現(xiàn),真正的大乘佛果,并不如此。

  佛果是從菩薩修成的。菩薩,具足名“菩提薩埵”,那是梵語,華言“大道心眾生”,也叫“覺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意思。菩薩從初發(fā)心,緣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而發(fā)四宏誓愿,就是:“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的六度,經(jīng)三大阿僧祗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補(bǔ)處菩薩,然后示現(xiàn)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常修六度行,雖勤修事善,而觀察真諦的智慧很不夠,亦不自知將來可以成佛。若望小乘位次,準(zhǔn)當(dāng)外凡位(準(zhǔn),是指見理斷惑相當(dāng),并不是說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薩,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藏教所說菩薩,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見、思煩惱,令不發(fā)起,而修因行,卻并不斷見、思煩惱。為什么這樣說呢?因?yàn)椴亟痰娜,以為生死是由見、思煩惱而來,若斷見、思煩惱,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薩卻要在生死中,廣度眾生,若斷見、思煩惱,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眾生呢?假使佛說:菩薩已斷見、思煩惱,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發(fā)生疑惑。因此佛就說藏教菩薩是不斷見、思煩惱的。其實(shí),那里有不斷見、思煩惱的菩薩呢!

  第二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對于四諦的道理,漸漸明白,但還沒極其明白,雖然自知將來可以成佛,但還不能對人說。若望小乘位次,準(zhǔn)當(dāng)暖位。

  第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對于四諦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將來可以成佛,也能自說:“我于來世,當(dāng)?shù)米鞣稹?rdquo;若望小乘位次,準(zhǔn)當(dāng)頂位。

  經(jīng)過三阿僧祗劫,六度已經(jīng)圓滿,更須經(jīng)百劫修相好因。六度圓滿,各有相貌;像尸毗王以身施鴿,是布施滿的相貌;須摩陀王持不妄語戒,是持戒滿的相貌;羼提比丘為迦梨尸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動(dòng),是忍辱滿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寶,是精進(jìn)滿的相貌;尚阇黎仙人坐禪,鳥于髻中生卵,是禪定滿的相貌;劬嬪婆羅門大臣分閻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滿的相貌。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莊嚴(yán)一相,經(jīng)過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樣算一福呢?這有幾種解釋:有的說:像轉(zhuǎn)輪圣王,于四天下自在為王,稱為一福。有的說:像帝釋天王,于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為主,稱為一福。有的說: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為一福。有的說:除補(bǔ)處菩薩,其余一切眾生所得的福報(bào),合為一福。有的說: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共為一福。有的說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瞎眼,能替他們醫(yī)好;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藥,能替他們醫(yī)好;大千世界一切人應(yīng)死,能救濟(jì)他們令不死;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見,能教他們得凈戒、開正見,有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這樣經(jīng)過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補(bǔ)處菩薩(這是指藏教的一生補(bǔ)處菩薩)。若望小乘位次,準(zhǔn)當(dāng)下忍位。

  一生補(bǔ)處菩薩,從兜率天下、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zhuǎn)法輪、入涅槃,這便是八相成道。菩薩降魔以后,安坐不動(dòng),準(zhǔn)當(dāng)小乘中忍位。經(jīng)過一剎那,到上忍位。再經(jīng)過一剎那,到世第一位。這時(shí),發(fā)真無漏三十四心,這三十四心,就是見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加上了修道位的九無礙、九解脫的十八心,合為三十四心(九無礙、九解脫是依三界九地思惑而說的,每一地有一無礙、一解脫,九地成九無礙、九解脫)。用這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煩惱和習(xí)氣,坐在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丈六應(yīng)身佛,受梵王請,三轉(zhuǎn)法輪,度三種根性的眾生,化緣已盡,便入涅槃,如薪盡火滅。究竟和阿羅漢、辟支佛一樣,同證偏真法性,灰身泯智,正報(bào)也沒有,依報(bào)也沒有。

  其實(shí)大乘佛果,是否是這樣的呢?肯定的說,絕對不是這樣。那么現(xiàn)在為什么這樣說?因?yàn)檫@是對藏教的人,所以這樣說。藏教人只曉得“偏真法性”,尚不知通教的“真空”和別教的“但中”,何況圓教的“中道佛性”!因?yàn)樗麄儾恢,所以佛就隱實(shí)而施權(quán),所謂薪盡火滅。不過所度的眾生,都已得度,能度的佛,自然不必再留住下去,佛的身智并非從此就沒有了!佛身本來充滿法界,無處不在,無時(shí)不現(xiàn),那里會(huì)灰身泯智,像藏教人所見的呢!

  上面所談藏教的位次,名相很多,內(nèi)容也很復(fù)雜。雖然如此,只要細(xì)心研究一下,也并不難懂。小乘是大乘的基礎(chǔ),要學(xué)大乘,必須先把小乘的教義,弄個(gè)明白。有許多人,往往空腹高心,談玄說妙,侈言大乘,對于小乘的教義,采取不屑研究的態(tài)度。結(jié)果,小乘教義,固然沒有明白,而對于平時(shí)一貫提倡的大乘教義,也往往弄得糊糊涂涂,籠侗真如,顢頇佛性,這是要不得的。

  摘自:靜權(quán)法師《天臺宗綱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