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小乘修道的過程

  第十三課 小乘修道的過程

  修道之有過程,亦猶旅行之有旅程。自凡夫修成圣果,非一蹴可幾,這中間,由始點(diǎn)以達(dá)于終點(diǎn),必須經(jīng)過種種階段。這些階段的劃分,大小乘各有不同,蓋小乘路短時暫,大乘路長時遙,所以其階位亦有不同也。

  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 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七方便者,即是三賢四善根。合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三者,名三賢。合暖、頂、忍、世第一法四者,名四善根。所謂五停心觀者:即以五種觀法,停止五種心過 (1)。所謂別相念 : 即修四念處觀 (2) 時,將其各別分開作觀。所謂總相念處者:即修四念處觀時,每作一觀,即并作其余三觀。如觀身不凈時,并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虿⒂^受、心、法、亦皆不凈。觀受是苦時,并觀此受是不凈、無常、無我。或并觀身、心、法、亦皆是苦,余二可以類推 (3)。

  修以上五停心觀,及四念處觀已,次須修四諦觀。當(dāng)無漏智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fā),名曰暖位。進(jìn)而智慧增長,達(dá)于頂點(diǎn),名曰頂位,再進(jìn)而明四諦之理,其心堅住,決定不移,名曰忍位。更進(jìn)而到有漏智的最終點(diǎn),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名曰世第一法。

  經(jīng)過七方便后,無漏智生,斷盡三界見惑,名預(yù)流果。從此進(jìn)斷欲界前六品的粗分思惑,名一來果。更斷欲界后三品細(xì)分思惑,不再生于欲界者,名不還果。全斷三界思惑,超出三界,離分段生死者,名阿羅漢果,是為聲聞四果。茲將聲聞緣覺二乘,修道位階,列表于左:

  【注釋】

  (1) 詳初級教本第三十四課注二。

  (2) 詳初級教本第三十四課課文中。

  (3) 觀心無常時,并觀此心是不凈、苦、無我;虿⒂^身、受、法、亦皆無常。觀法無我時,并觀此法是不凈、苦、無常;虿⒂^身、受、心、亦皆無我。

  【習(xí)題】

  (一) 一、聲聞乘行人,自凡夫修至阿羅漢,需時若干?二、緣覺乘行人,自凡夫修至辟支佛,需時若干?

  (二) 小乘的賢,是指什么?四善根,是指什么?

  (三) 修四念處觀時,如何是總相念處觀?

  (四) 何謂曖、頂、忍、世第一法?

  (五) 何謂一、預(yù)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